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们在新的条件下必须改革旧的教育观念,摈弃教育的功利主义,注重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积极倡导新课标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自己变成一个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成为一个教学的研究者、博学者,以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不断地求新、求变,去追求完善的语文个性,去追求深厚的语文素养,去适应新课程标准所注重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师课程改革
新标准的实施,要求语文教育必须加强学生的文学素养,重视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尊重多元化的态度等,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应对呢?笔者以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完成五个转向,即:由“功利”转向“人文”、由“传授”转向“体验”、 由“灌输”转向“对话”、 由“居安”转向“思危”、 由“语文教师”转向“语文人”这些都是由课程标准的特点来决定的,现结合对课程标准的分析论述如下:
一、由“功利”转向“人文” 过去,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我们的语文教育总是在以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标准答案、同样的分析模式、同样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加以模式化的训练、规范,逼使语文学科成为压制个性、生产统一模子“产品”的学科,从课堂教学的“程序化”,到课文解读的“统一化”,到学生作文的“公式化”,再到考试题型的“标准化”,无不是在做着扼杀人的靈性的事情。功利主义无视“人”的存在,抹杀个性存在,不从人的发展角度确立语文教育目标、不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突出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我们“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再一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突出了“人文性”。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就要突破我们现有的思想框框,树立一个新的、重要的语文教育理念,即“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品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我们的语文教学,决不能抛开学生的体悟而分解内容,一切字词的解释、语句的揣摩、段落的讲读,都以把握文意为目标,从整体感知到细部体会,再从细部体会回到领悟文意,使学生在一篇课文学习过后,留下的不是简单机械的语言符号,而是鲜活的、灵动的、有机的篇章,不是丧失美感的知识点范例,而是美的、带有无穷意味、充满睿语哲思的精华。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尽量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在注重共性的同时,也注重个性。让孩子们在多样的语文活动中有着充分的选择自由,努力形成他们多姿多彩的个性。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全面发展,我们便不能实现我们教育的目标。我们的教学不是生产的模具,我们不需要通过教学生产出一批批重复的“产品”,尤其是语文的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语文教师要更新理念就应该积极倡导标准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发现、探究、研究,而不是把知识灌输出给学生。教师的作用更重要的教会学生思维,教会学生创造思维。有了创造思维能力,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教师讲授的知识,还可以在自己的思维实践中学到教师没有讲授的知识,甚至创造新知识。这样的学生才能青出于蓝。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也不能把学生一生所需要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教知识总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语文教师应是手握金钥匙的引导者,手捧鲜花的促进者
二、由“肢解分析”转向“感悟体验”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许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这些模式,这些方式方法简单易行,很容易操作。如程式化的教学模式,确定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阅读课文,当堂讨论,学生练习,当时知道结果、小结。比如串讲法,沿着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词句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依次讲来,娓娓而谈,且常常因此自鸣得意。此后是在此基础上的变形,也就是所谓的启发式,把上述问题转化成一连串的小问题,上语文课就是这些问题的问与答。这些我们许多语文老师日常操作的,驾轻就熟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文章的整体美感。留在学生心目中,只有零碎的字词、割离的句子、机械的段意、刻意总结出来的中心思想,却没有作品本身,没有对作品中美的切实感觉,所有摄入的语言符号,不是经过整体感知、细细品悟而生成对作品的高层次理解,而是停留在语言段落本身。这些习惯教法的问题所在,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学生阅读的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老师传授得多,学生体验得少。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重视感性层面,重视培养语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的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学习与发展好坏受很多因素制约,而主要因素是看其参与学习的过程及学生的实践体验。如果我们依然用我们习惯了的老一套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那么新的语文课程思想、课程目标只是标签,自主、合作,探究的便成为口号。
三、由“灌输”转向“对话” 在旧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接受知识的方式都被封闭、被限制、被约束,教师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均事先的规定而无需任何修正;学生则只能按照教师的灌输被动地接受而无法选择。而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发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学生有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的欲望,课程标准充分关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现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确认了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师就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尊重他们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对教师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不能再把自己看作是知识权威。
语文教学的道路是无止境的,语文教学的思想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无限发展、无限丰富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去领悟、去研究、去发展、去完善,不断求新求变。我们要为学生今后一生更好的生活发展而负责,不能因了我们的墨守成规而误了学生的一生。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师课程改革
新标准的实施,要求语文教育必须加强学生的文学素养,重视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尊重多元化的态度等,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应对呢?笔者以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完成五个转向,即:由“功利”转向“人文”、由“传授”转向“体验”、 由“灌输”转向“对话”、 由“居安”转向“思危”、 由“语文教师”转向“语文人”这些都是由课程标准的特点来决定的,现结合对课程标准的分析论述如下:
一、由“功利”转向“人文” 过去,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我们的语文教育总是在以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标准答案、同样的分析模式、同样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加以模式化的训练、规范,逼使语文学科成为压制个性、生产统一模子“产品”的学科,从课堂教学的“程序化”,到课文解读的“统一化”,到学生作文的“公式化”,再到考试题型的“标准化”,无不是在做着扼杀人的靈性的事情。功利主义无视“人”的存在,抹杀个性存在,不从人的发展角度确立语文教育目标、不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突出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我们“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再一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突出了“人文性”。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就要突破我们现有的思想框框,树立一个新的、重要的语文教育理念,即“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品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我们的语文教学,决不能抛开学生的体悟而分解内容,一切字词的解释、语句的揣摩、段落的讲读,都以把握文意为目标,从整体感知到细部体会,再从细部体会回到领悟文意,使学生在一篇课文学习过后,留下的不是简单机械的语言符号,而是鲜活的、灵动的、有机的篇章,不是丧失美感的知识点范例,而是美的、带有无穷意味、充满睿语哲思的精华。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尽量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在注重共性的同时,也注重个性。让孩子们在多样的语文活动中有着充分的选择自由,努力形成他们多姿多彩的个性。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全面发展,我们便不能实现我们教育的目标。我们的教学不是生产的模具,我们不需要通过教学生产出一批批重复的“产品”,尤其是语文的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语文教师要更新理念就应该积极倡导标准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发现、探究、研究,而不是把知识灌输出给学生。教师的作用更重要的教会学生思维,教会学生创造思维。有了创造思维能力,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教师讲授的知识,还可以在自己的思维实践中学到教师没有讲授的知识,甚至创造新知识。这样的学生才能青出于蓝。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也不能把学生一生所需要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教知识总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语文教师应是手握金钥匙的引导者,手捧鲜花的促进者
二、由“肢解分析”转向“感悟体验”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许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这些模式,这些方式方法简单易行,很容易操作。如程式化的教学模式,确定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阅读课文,当堂讨论,学生练习,当时知道结果、小结。比如串讲法,沿着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词句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依次讲来,娓娓而谈,且常常因此自鸣得意。此后是在此基础上的变形,也就是所谓的启发式,把上述问题转化成一连串的小问题,上语文课就是这些问题的问与答。这些我们许多语文老师日常操作的,驾轻就熟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文章的整体美感。留在学生心目中,只有零碎的字词、割离的句子、机械的段意、刻意总结出来的中心思想,却没有作品本身,没有对作品中美的切实感觉,所有摄入的语言符号,不是经过整体感知、细细品悟而生成对作品的高层次理解,而是停留在语言段落本身。这些习惯教法的问题所在,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学生阅读的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老师传授得多,学生体验得少。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重视感性层面,重视培养语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的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学习与发展好坏受很多因素制约,而主要因素是看其参与学习的过程及学生的实践体验。如果我们依然用我们习惯了的老一套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那么新的语文课程思想、课程目标只是标签,自主、合作,探究的便成为口号。
三、由“灌输”转向“对话” 在旧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接受知识的方式都被封闭、被限制、被约束,教师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均事先的规定而无需任何修正;学生则只能按照教师的灌输被动地接受而无法选择。而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发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学生有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的欲望,课程标准充分关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现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确认了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师就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尊重他们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对教师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不能再把自己看作是知识权威。
语文教学的道路是无止境的,语文教学的思想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无限发展、无限丰富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去领悟、去研究、去发展、去完善,不断求新求变。我们要为学生今后一生更好的生活发展而负责,不能因了我们的墨守成规而误了学生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