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琢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0418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环节,是课堂的组成。它主要包括课堂导入、课堂知识讲解、课后巩固三大环节。如何让学生对物理课堂的兴趣得以有效激发,关键在于如何设置教学环节。
  一、在“导入环节”中吸引学生
  学生的一切学习心理活动都是以感知觉为先导的。教师应该抓住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知道身边到处都是物理知识,尽量降低物理学科知识点的门槛。其实,这也是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所必须要找到的教学切入点。对于不同的知识点,教师必须找到不同的切入点,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在我使用的讲学稿上就能体现这一点,首先我在讲学稿上设计了学前准备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而设计的。一般我们都把学前准备环节的内容设计得生动有趣,同时注重让学生初步了解知识点。譬如在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时候,教师如果仅仅告知学生,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运动,那么学生就会机械式地记忆相应规律,仅仅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而我则将生活中的例子融入到这节课当中,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用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导入:“一只熊掉进一个20m深的洞,用了约2s,请问这只熊是什么颜色的?”一个奇怪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了,那么再去讲解自由落体的相关知识应该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问题不太科学合理,但却在感知觉层面上首先把学生的好奇心给吸引住了。在学生学习的感知觉层面上能抓住学生心理,相应的知识点能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知识讲解环节”中突出学生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因此物理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不但要在感知觉层面上吸引学生,还要在知识理解、规律归纳总结层面上突出学生的地位。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上课的状态一直很低沉而且消极应付,那是因为学生认为老师讲的知识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不想去了解,不需去理解。因此,在推进自身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我结合讲学稿进行教学。在我的课堂中,我都会抽取一两个基础知识点让学生来讲解,让学生成为物理小教师。因为讲学稿上反映出教师的讲授思路,所以在让学生来担当“老师”一角的时候,他们可以将讲学稿作为参考资料进行充分的利用。譬如在讲解利用万有引力定律称量天体质量的时候,我就让学生来讲解怎样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来称量地球的质量。结果学生经过翻阅相关资料以及回答与思考讲学稿上的相关问题,进行相应的“备课”之后能够讲得头头是道,在应对其他学生的提问时能对答如流。当然,这需要教师在课前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但这不恰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吗?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着主导作用,学生作为主体出现在课堂中。在知识讲解环节中突出学生的地位,能够使得学生有被重视的感觉,兴趣自然被激发,学生就会很自然的融入到物理学习当中。
  三、在“课后巩固环节”关注学生
  可能在众多学科中,物理学科的作业完成情况是最糟糕的,因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物理学科的作业要顺利完成实在是太难了,就算顺利完成也要花上很多的时间,所以很多学生都不愿意花时间在课后的练习巩固上。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物理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在我所教的班级中,学生的层次就出现了较大的差距,所以我在课后的练习巩固中,注重分层练习巩固。例如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这一节的巩固练习中,我就给出了以下练习:
  如图所示,长度为L=1.0m的绳,系一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的质量为M=5kg,小球半径不计,小球在通过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20m/s,试求:(1)小球在最高的向心加速度;(2)小球在最高点所受绳的拉力;(3)若将绳子换成轻质杆,则小球在最高点速度的最小值为多大?此时轻质杆对小球作用力为拉力还是支持力?(选做)
  题目中第一问与第二问是所有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之后能够当堂解决的知识点,而第三问则需要学生课后进一步琢磨才能解决的,所以在“课后巩固环节”中我将它作为选做题目。这样就能够在“课后巩固环节”中关注到多层次的学生,在满足基础薄弱的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又能满足相对基础程度较好的学生。因此,在“课后巩固环节”中能够做到关注每个层次的学生,相信就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责任编辑 罗 峰
其他文献
根据现代人才学的观点,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借助主题阅读模式探索有效可行的提升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提升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主题阅读模式研究  主题阅读即是主题式广泛阅读活动,学生确定感兴趣的主题并围绕该主题选取适合读物进行广泛阅读,同时积极参与互动交流的活动。下面从教材、名著、生活三方面出发,开发、建构有提升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深化发展,初中思想品德这一科目的教学实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而如何创建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高效课堂这一话题尤其受到关注。  〓〓一、 构建以学促教、教学相长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高效课堂的两大主体人物,而这两大主体人物的交流、沟通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实施的发展以及高效课堂的创设。从主体关系的角度出发来创
近几年,国家和各级教育部门对中学的教育质量高度关注,课程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使得中学语文教学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所以在现代中学语文教学中逐渐开始重视阅读教学,且采用不同形式的阅读方式来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本文重点研究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并给予合理化的建议。  一、语文学习中,阅读的重要性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具有丰富的思想情感,而且人物的描写和思想
林业作为社会建设的支柱性产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对社会环境的优化、公益事业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发展林业产业,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今
〓〓我国自然科学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是个不争的事实。落后的原因很多,其中国民理性精神不足是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培养国民的理性精神,是当前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理性精神的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  〓〓一、理论概述  〓〓(一)理性精神的内涵  〓〓理性就是对持有权威保守意见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而得出有理有据的认识。这个认识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理性精神就是“有理有据”地进行思考问题的理念,并上升
通过团体心理活动的开展丰富我校德育载体,旨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中职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在实践上探寻并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培养和提高中职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方法和途径,为中职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一种范式,对促进中职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现实和重要意义。  一、科研引领提升德育效果  在开展团体心理活动的同时,我校成功申报了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
一流学校靠文化管理,二流学校靠制度管理,三流学校靠权力管理。学校向优质发展、品牌发展,需要文化引领。市桥侨联中学历经三十载磨练,教育教学质量进入番禺区前列,如何向优质品牌学校发展?近年来,侨中师生在番禺区“上品教化”教育理念下,积极探索红棉文化背景下的“立品教育”,通过初步实践,形成了一定的内涵。  一、立品教育的文化背景  (一)以红棉文化为载体  学校把红棉树作为侨联中学的文化承载物,是根据学
2013年靖远县农技中心安排了日光温室垄沟埋草简单对比试验,旨在验证日光温室垄沟埋草技术的增产效果,并为大面积的示范推广提供依据。试验表明:垄沟埋草技术能提高产量,增产
〓〓一、教学目标,简单明了  〓〓分清各阶段教材同类型体裁课文的地位,有侧重地设计教学目标。初中三年六册的语文教材中,同类型体裁的课文会有不同程度的重复,我们在设计这些同类型体裁课文的教学目标时,不能机械的重复,要体现同类型体裁课文的序列性、层次性。把握课文突出的特点,设定教学目标。课文是教育专家反复甄选出的“例子”,我们要从课文突出的特点出发,思考这种特点最适宜何种语文能力的习得,据此确立教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