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部分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缺乏自信,学习动力不足,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化学教学经验,从态度,畏难情绪,学习方法三个方面研究目前普遍存在的自信心不足现象的成因,努力寻求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化学学习;学习信心;态度;畏难情绪;学习方法
一.端正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在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克服自身陋习的基础上,学习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1.正确认识自己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部分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缺乏兴趣,其原因在于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明确自己在哪种学习方式适合自己,哪些方面有长处,哪些方面是软肋,有选择性的取舍才能学好这门学科。要对学习化学这件事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不是老师让我学,我就学;家长逼我学,我才学,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只能使学习越来越没有动力,久而久之,学习知识只是机械的为了使他人满意的一样道具,而忽视了自身对于知识的需求,一旦遇到学习瓶颈,无法取得让他人满意的成绩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受打击,从而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
笔者在2008年所带的学生小含就是“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典型例子。
小含2008年以较为优异的成绩考入笔者就职的高中,进入高中时,家长对笔者说,小含非常听话,非常用心。笔者在进行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发现,小含在学习时非常的拘束,在学习上表现的比较没有信心,比如一个明确原理以后,很容易就能改正的方程式书写的错误,她却要反反复复思考很久,甚至将这个方程式抄上几十遍(后经沟通,小含说,小时候老师对他们的要求就是只要题目错了就要抄,直到抄到不出错为止)。这只是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小小的细节,学习信心的缺乏无形中给她增加了很多的学习负担。她在入学后的第一次月考中成绩是年纪第二,化学满分100分她考了92分,可是在接下来的几次月考中,她的成绩出现的明显的下滑,从年级第二降到年级15,再到最后的年级83名,家长非常心急的来到学校,想要看看小含是不是因为玩手机或者是其他原因导致成绩严重下滑,可是,小含非常的乖巧,全身心都扑在学习上,她也很困惑到底是哪出现问题了。经过笔者的分析,家人对她的期望,使得她将学习这件事情看的越来越重,外部的期望与内部自身信心的缺失,使得她在学习过程中双线受敌,不堪重负。后来,笔者与小含及其家长的深入交流,认真的剖析小含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通过减轻外部希望与增强内部信心两个方面,小含的成绩得以穩步的提升,在高考中发挥了正常的水平,考取了理想中的大学。
“非常听话,非常认真”这是很多家长对于小孩的评价,但多数情况下,这种非常听话,认真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缺乏了学习的主动性,只是一味地听从别人的安排,没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意识,对于自身没有一个清楚地认识,不了解自己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她在学习上的发展空间。
2.改掉自身陋习
现今,一个班级的学生同坐在一个教师,相同的老师进行授课,做同样的作业,看起来都一样在努力,可是学习效果却有很大的差异。究其原因,就在于其自身的学习习惯的差异。
自身陋习一般分为三种:
其一,缺乏独立思考。帕斯卡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这里我们不谈信仰,不谈世界的奥秘,我们将视线聚焦于“思考”二字。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外貌,而在于思想,不同人思想的差异性造就了人生轨迹的千差万别。就学习而言,这里的独立思考体现在作业的完成,课堂的反馈等等,独立思考,才能更好地吸收书本的知识,知识点有自己的理解。如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是被动的进行知识的吸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难以调动,学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其二,注意力不集中。高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无论是从知识的容量还是知识的难度都达到了一定强度,需要学生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高度专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有很多学生学习的时间其实挺长的,但是最后学习效果不好,有些学生还因此失去信心,最主要的还是专注度不够。特别是在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将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在课后绸布一定的时间近视知识的归纳整理,真正的将老师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学习的效果才会得以改善,所以我们要能坐得住,要能真正投入。
其三,没有进行学习反思的习惯。反思,即思考自己这段时间的所得所失。将老师的知识,书本的知识,转化到自己的脑海里,将别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进而在练习题中得以展现。如果只是一味地吸收,不加以整理,那么学生的脑海就不是知识的海洋,而是堆积货物的库房,积满灰尘。而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反思过后的知识,则是海洋中熠熠生辉的那一朵浪花。
这些陋习归根结底在于对该学科知识的一种抗拒,也是自信心不足的一种体现方式。一些学生爱打篮球,在球场上就像王者归来一样,可是到了学习场时,立刻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所以,作为一名化学老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学习过程中一步步地克服学习上的陋习,这样学习效果才能得以充分的体现,该门学科的学习才能进入一个良心的循环。
二.克服畏难情绪
畏难情绪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怕一样东西就很难学好它,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起到引路人的作用,通过平时的教学,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克服畏难情绪,让学生能够从心里接受这门课程,才有可能学好它。
1.学科畏惧的盲目代入
在每个学期的开始,笔者都会让学生写一个学习反思,反思前段时间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在新的学期中的学习要求,希望以此勉励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明确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扬长补短。
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了一个很意思的现象,很多学生向笔者反应:我学不好数学,我的化学肯定学不好;我学不好物理,也不想学化学了.......有这样一系列想法的同学不在少数,很多学生将对于其他学科的畏惧很自然的带入到现有学科的学习中,出现了对化学学习望而生畏的错误的学习情绪。这种盲目的畏惧使得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大受打击。
关键词:化学学习;学习信心;态度;畏难情绪;学习方法
一.端正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在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克服自身陋习的基础上,学习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1.正确认识自己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部分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缺乏兴趣,其原因在于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明确自己在哪种学习方式适合自己,哪些方面有长处,哪些方面是软肋,有选择性的取舍才能学好这门学科。要对学习化学这件事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不是老师让我学,我就学;家长逼我学,我才学,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只能使学习越来越没有动力,久而久之,学习知识只是机械的为了使他人满意的一样道具,而忽视了自身对于知识的需求,一旦遇到学习瓶颈,无法取得让他人满意的成绩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受打击,从而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
笔者在2008年所带的学生小含就是“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典型例子。
小含2008年以较为优异的成绩考入笔者就职的高中,进入高中时,家长对笔者说,小含非常听话,非常用心。笔者在进行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发现,小含在学习时非常的拘束,在学习上表现的比较没有信心,比如一个明确原理以后,很容易就能改正的方程式书写的错误,她却要反反复复思考很久,甚至将这个方程式抄上几十遍(后经沟通,小含说,小时候老师对他们的要求就是只要题目错了就要抄,直到抄到不出错为止)。这只是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小小的细节,学习信心的缺乏无形中给她增加了很多的学习负担。她在入学后的第一次月考中成绩是年纪第二,化学满分100分她考了92分,可是在接下来的几次月考中,她的成绩出现的明显的下滑,从年级第二降到年级15,再到最后的年级83名,家长非常心急的来到学校,想要看看小含是不是因为玩手机或者是其他原因导致成绩严重下滑,可是,小含非常的乖巧,全身心都扑在学习上,她也很困惑到底是哪出现问题了。经过笔者的分析,家人对她的期望,使得她将学习这件事情看的越来越重,外部的期望与内部自身信心的缺失,使得她在学习过程中双线受敌,不堪重负。后来,笔者与小含及其家长的深入交流,认真的剖析小含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通过减轻外部希望与增强内部信心两个方面,小含的成绩得以穩步的提升,在高考中发挥了正常的水平,考取了理想中的大学。
“非常听话,非常认真”这是很多家长对于小孩的评价,但多数情况下,这种非常听话,认真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缺乏了学习的主动性,只是一味地听从别人的安排,没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意识,对于自身没有一个清楚地认识,不了解自己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她在学习上的发展空间。
2.改掉自身陋习
现今,一个班级的学生同坐在一个教师,相同的老师进行授课,做同样的作业,看起来都一样在努力,可是学习效果却有很大的差异。究其原因,就在于其自身的学习习惯的差异。
自身陋习一般分为三种:
其一,缺乏独立思考。帕斯卡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这里我们不谈信仰,不谈世界的奥秘,我们将视线聚焦于“思考”二字。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外貌,而在于思想,不同人思想的差异性造就了人生轨迹的千差万别。就学习而言,这里的独立思考体现在作业的完成,课堂的反馈等等,独立思考,才能更好地吸收书本的知识,知识点有自己的理解。如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是被动的进行知识的吸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难以调动,学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其二,注意力不集中。高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无论是从知识的容量还是知识的难度都达到了一定强度,需要学生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高度专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有很多学生学习的时间其实挺长的,但是最后学习效果不好,有些学生还因此失去信心,最主要的还是专注度不够。特别是在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将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在课后绸布一定的时间近视知识的归纳整理,真正的将老师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学习的效果才会得以改善,所以我们要能坐得住,要能真正投入。
其三,没有进行学习反思的习惯。反思,即思考自己这段时间的所得所失。将老师的知识,书本的知识,转化到自己的脑海里,将别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进而在练习题中得以展现。如果只是一味地吸收,不加以整理,那么学生的脑海就不是知识的海洋,而是堆积货物的库房,积满灰尘。而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反思过后的知识,则是海洋中熠熠生辉的那一朵浪花。
这些陋习归根结底在于对该学科知识的一种抗拒,也是自信心不足的一种体现方式。一些学生爱打篮球,在球场上就像王者归来一样,可是到了学习场时,立刻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所以,作为一名化学老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学习过程中一步步地克服学习上的陋习,这样学习效果才能得以充分的体现,该门学科的学习才能进入一个良心的循环。
二.克服畏难情绪
畏难情绪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怕一样东西就很难学好它,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起到引路人的作用,通过平时的教学,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克服畏难情绪,让学生能够从心里接受这门课程,才有可能学好它。
1.学科畏惧的盲目代入
在每个学期的开始,笔者都会让学生写一个学习反思,反思前段时间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在新的学期中的学习要求,希望以此勉励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明确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扬长补短。
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了一个很意思的现象,很多学生向笔者反应:我学不好数学,我的化学肯定学不好;我学不好物理,也不想学化学了.......有这样一系列想法的同学不在少数,很多学生将对于其他学科的畏惧很自然的带入到现有学科的学习中,出现了对化学学习望而生畏的错误的学习情绪。这种盲目的畏惧使得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大受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