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拜师学艺到如今从事钢琴教学工作,一路走来,既保留了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又增添了自己的理解与想法,试探、摸索着找到一条比较适合走业余道路的学琴方法,既有兴趣又有效果的快速之路——以前,我一直认为学琴是没有捷径的,技术活除了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外,剩下的就是自己的苦练了,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缝隙。可自己学琴也经历了大概四个老师的培养,最后遇到恩师才知道学琴到了一定程度,有层窗户纸需要有个人给你捅破,遇到这样的老师,你就通了,如果没遇到,你面临的就是没完没了的手指技术运动,活动了你身体的细胞,但没有开启你的灵魂之门。在如今的教学中,我对学生的教学与指引,增添了许多自己学琴的总结,再结合学生本身的特质,在教学中得到了显著的效果。
一、首先要明确学琴的目的
有什么样的目的才知道要付出多少功夫,只有目的明确才知道努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根据目的在日后的努力中不断地提高。如果你想成为郎朗那样的钢琴神童,那你的生活作息是倒过来的,保证一天有八小时的练琴时间,剩下的时间还得学文化课,再考虑休息,玩与美好的童年几乎谈不上。更重要的是要找顶尖的教授,才不至于你一天八小时练琴白练的可能,好的老师有好的绝招,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所以,走专业道路最少要具备以上两点。即使家长只是让孩子有个兴趣爱好而已,随便学学就行了。请注意,钢琴是很讲究的乐器,如果弹着玩也是要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由专业老师培养达到一定的水平后才可以说玩的。我曾经问了好多学琴的孩子,问他们“为什么学琴?”他们几乎都回答不上来,有的答上来却说为了长大以后赚钱,有的干脆不知道。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这学琴不知为什么,会学成什么样子,学到最后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果,一切都在迷茫中。
我在钢琴教学中,对初学的孩童采用的是兴趣、玩乐、耐心启发的、互动式教学,举生动有趣的小例子启发他们的想象;对于学习钢琴两年以上的学生,他们还在进行基本功的艰苦训练,枯燥的手指练习,练习曲的磨练等,这时应与他们做朋友,陪伴着他们,以鼓励教学为主,告诉他们这样很棒,只要坚持就好了,使他们没有压力感。在教学要求上反而一点也不含糊,因为大部分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都在小学一年级阶段,还很听老师的话,所以还不懂得太多的思考,只要老师关心陪伴他们,还是会很顺利地走完初级阶段。接下来就是学习钢琴中级课程的学生,这时的琴童放弃的是非常多的,而我会明确告诉学生学琴的目的,因为通过三到四年的学习过程,他们已经体会到酸甜苦辣,已经开始自我选择,会自动放弃。而我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学琴就是为了要达到当老师的水平,以后喜欢教学就教,喜欢玩音乐就玩,不喜欢练琴就不练,很自在,但一定要达到老师的水平才行。如果现在放弃,就相当于白学、白苦、白折腾!对于这个艺龄的孩子,他们完全听得懂道理,所以在选择上也有了理性,就是不喜欢也会选择坚持,熬过这个阶段就好了!
二、关于教材的选择
以往钢琴教材的运用都是培养如郎朗那样的神童,而现今的孩子接触新鲜事物太多、太快,一成不变的教材,他们会厌倦不肯动手练习。如果孩子学琴的目的是培养兴趣爱好的话,我在教学中会改变了旧有模式。如:刚开始手指站立、跑动等基本功训练一是一、二是二,扎实的打基础,毫不含糊。在弹完《车尔尼599》教材后,开始精心挑选曲目,练习曲类的作品要因材施教地选择,而不是一味的“车尔尼849、299、740”等逐条练习。巴赫作品小孩子喜欢的很少,所以要有选择、有目的、针对性的训练,更适合走业余道路的琴童,与其放弃,不如弹各种风格的曲子让他们能够坚持下来,教材选用的大胆取舍,使我的学生有的只用五年半的时间就拿到了全国业余钢琴考级十级的优异成绩。同样的考试,其他的学生用了近十年的学琴时间,达到的效果有的才只是合格,究其原因可能是老师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动脑筋不够。
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初级、中级还是高级别的学生,音阶、哈农、三、六、八度,还有同音换指、半音阶等基本功的训练每堂课必检查,有的学生爱偷懒,觉得这些很无聊,老师每堂课检查,会对他们平时练习产生无形的压力,压力就会产生动力,所以要持续不间断地巩固,弹到高级就不觉得有障碍了。这种训练较之联系“车尔尼”的练习曲要轻松得多,每天二十分钟的训练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贝多芬在自己的创作上也敢于打破常规、旧有的模式,但他的伟大在于其作曲技法与和声语言的独创,形式结构的创新,加之广泛群众性革命音调的运用使其作品成为经久不衰的佳作。敢于创新、尝试,敢于在旧有的模式上突破,不断地揣摩、实践,再揣摩再应用,一定会找到正确而快捷的路,学琴,勤奋固然重要,但还是有方法、有诀窍的。
三、关于专业与业余的问题
学生家长大部分不懂音乐,所以准备学琴时会有各种心态,有的想走专业,如:郎朗;有的想当业余爱好,就说先找幼儿园老师教,等到程度高了再找更专业的老师;只有极少数人认识到无论走专业还是业余,专业老师的专业化训练才是前提。没有专业老师的技术指导,你弹不对琴,更弹不好琴。老师发现了家长的误区一定要当场指正,如果不说,可惜了孩子的未来。因为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应得到正确的指引,一旦走偏走歪,就相当于学琴却走了离钢琴越来越远的路,音乐的大门你都走不进,岂不是白折腾?所以无论专业、业余都要找专业院校毕业的老师。
四、比赛、考级的问题
如今考级比赛遍地是,家长的功利心、攀比心越来越强,有的是为了证书而考级;有的是为了孩子锻炼而比赛;有的比赛就是为了拿奖……我也经常让学生去参加各种大赛和考级,让孩子感受大赛前的紧张气氛,这种气氛会促使你一直不停地加强训练,不敢松懈。大赛过程中又要达到充分的放松,这种放松源于他们平时踏实刻苦的练习,这时他们是非常自信的,因为尽力了,无论结果怎样都对得起自己。大赛结束后就是看成绩单找到缺点及改进提升了。对一件事情,不同的心态会有不同的效果,学琴要有目标,比赛、考级如百米的跨栏,你要有突破的心才会有勤奋心,才会有渴望心,才会有到达终点的决心。如果以正面的心态去做这些事情,结果一定是肯定的、美好的、快乐的。学琴如同马拉松,会有不同阶段的瓶颈,坚持吧,不知道多久到终点,不知道这样学到底何时是头;要鼓励他们坚持。
五、音乐大门何时开
我经常跟学生说,弹到八级以上的曲子你才刚刚开始懂了一点音乐了,学生惊讶的看着我,可事实的确是这样。初学时的音符,只弹到“拜厄”、“599、849”就算懂音乐?那只是手指运动,跟音乐不沾边,只是在做准备而已。只有达到十级水平的学生才可以说懂点音乐,玩点音乐了,因为这时他已经有了根基、有了积累、有了音乐的概念与认识,才开始叫做懂点音乐。到了这个程度的他会欣赏音乐,能够独立完成陌生的作品;也能听各种音乐会,喜欢各类歌曲,即使不弹琴,水平也差不到哪去;欣赏音乐作品也能分析出个一、二、三,至少不是个音盲。对于走业余道路的琴童能达到这种水平也算没白费工夫,这时候他的兴趣才真正开始培养起来。
以上是我多年来教学上的心得与反思,教学生的过程也是自己感悟提高的过程,说实话,我更感激我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因为他们的信任给了我实践教育的机会、创新的机会。虽然是在摸索中,但自己对专业的执着是只增不减的,通过这些年的教学心得,自己还在不断地摸索与突破。教学内容是严谨的,方法是灵活的,经常总结反思将是教学的一把钥匙。
(作者简介:张蕾(1977.4-)女,汉族,本科,中级职称,厦门市文化馆音乐干部,主要负责少儿艺术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