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中考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越来越体现时政热点,这就要求我们结合教学实际,改变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历史与社会》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九年级的《历史与社会》教师要面对的教学任务的要求会更高。怎样才能让学生迅速地融入历史课堂,让历史课堂把学生留住,让他们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能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其实把时政知识带入课堂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虽然我们的教学不是为了考试而教学,但把时政热点带入课堂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他们在中考中得心应手地运用时政知识。
关键词:时政热点《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9(c)-0000-00
1时政热点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必要性
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途中的指路人。作为《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是为一定的社会服务的,它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烙印,知识是无国界的,但政治是有国界的。我国的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它具有政治服务功能、经济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等。我们的课堂的教学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从政治格局、政治力量的变化中,从经济现象的变化中,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把握时代脉搏,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历史与社会》学科由于许多知识历时久远,难以再现,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因此我们非常关注现实社会。教师可以从当今社会发展中,特别是一些时政焦点中,捕捉与《历史与社会》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现象、情境或者问题,发掘这些现实问题与历史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将它们引入课堂。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把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与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激烈的谈论;同时,又可以以现实问题为媒介,引导学生加深对一些历史现象和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2时政热点走进《历史与社会》课堂的策略
时政热点作为《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的有效补充,其生动鲜活,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何让时政热点走进《历史与社会》课堂并起到良好效果,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备课,教师应将时政热点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将教材中的基本理论与时事政治内容相联系,使基本理论更具体、更生动、更具说服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时政播报活跃课堂,时政点评教学是指在每一堂课学习教材内容之前,用3――5分钟的时间由学生对最新的国内、国际的重大时事,或者是对现实生活和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学生关注的热点、重点和焦点问题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教学。从而使时政点评成为一节课的先行,并成为一堂课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不可缺少。由此可见,简洁、快捷地播报新闻。多年来,笔者一直坚持这样做,有效地凝聚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增长知识。
(3)时政热点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将具体的操作步骤概括为三步。(1)准备环节:搜集社会热点。教师应有敏锐的政治眼光,捕捉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热点信息。(2)基础环节:仔细研究社会热点,找到和《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结合点。教师应将热点信息与教材知识点巧妙地结合起来。把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让学生在学习中解决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3)关键环节:课堂中运用社会热点创设《历史与社会》教学情景。这也是时政热点切实走进《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落脚点。
(4)将时政热点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以2009年X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社会·思品试题卷》为例。其中,非选择题的l、2、3题,直接考到时政,涉及美国大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和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以奥运会为背景资料出了9、10题,以《食品安全法》为资料出了13、14题。以打击索马里海盗为背景资料出了17、18、19题。非选择题里的“追溯历史”部分以2009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出题。“热点追踪”以“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为资料出题。“两岸新篇”以两岸“三通”、“温州将成为大陆向台湾开放的港口之一”出题。
(5)引导学生做社会调查,结合综合探究课,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点滴知识都在实践中得到印证和升华。
(6)开展学生撰写社会·思政小论文活动,社会·思政小论文具有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在社会·思政考试中也曾出现过这种题型。通过撰写政治小论文,教师可以促使学生运用课堂所学到的知识、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思政小论文的撰写开始要多鼓励,多引导。
3时政热点在《历史与社会》课堂外的延伸
良好的氛围可以促使人形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将使人受益终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养成关注时政热点的习惯,营造随时随地关心时政热点的良好氛围,在实践环节中学习和把握时政热点,逐渐形成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态度和价值观。
(1)设置时政专栏,在黑板报没置“时政热点”和“时政热点点评”专栏,安排关心时事,有条件获取时政新闻的学生负责每天把时政新闻抄写在专栏里,无需太多,每天的头条新闻即可。学生可以固定,最好能够轮流。“时政热点点评”等栏,一起可以老师带头作一些简单的点评,带动学生作点评。
(2)阅读报刊,班级征订《温州日报》、《中学生时政报》、《月谈》等报纸杂志,学生每日课余时间抽空阅读,养成爱读看报的好习惯,积累时政知识。
(3)观看时政节目学生每天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周末还可以看每周评论等节目,有兴趣的同学做好摘记。
(4)举办时政讲座,学生自己搜集时政热点,结合《历史与社会》课本上的知识点,定期举办时政讲座,发表自己的评论。老师以先做范例,抛砖引玉,而后培养骨干,骨干再带动其他。
(5)家校协作,利用家长资源,邀请有条件的家长来学校结合他们的职业,讲讲时政,这样会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4结语
时事和社会热点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重要课程资源,它有利于引导学生走出“死读书、读死书”的误区,有利于贯彻《历史与社会》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联系当前国内外和具有地方乡土特色的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让时政热点真正走进《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来。
关键词:时政热点《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9(c)-0000-00
1时政热点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必要性
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途中的指路人。作为《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是为一定的社会服务的,它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烙印,知识是无国界的,但政治是有国界的。我国的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它具有政治服务功能、经济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等。我们的课堂的教学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从政治格局、政治力量的变化中,从经济现象的变化中,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把握时代脉搏,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历史与社会》学科由于许多知识历时久远,难以再现,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因此我们非常关注现实社会。教师可以从当今社会发展中,特别是一些时政焦点中,捕捉与《历史与社会》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现象、情境或者问题,发掘这些现实问题与历史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将它们引入课堂。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把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与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激烈的谈论;同时,又可以以现实问题为媒介,引导学生加深对一些历史现象和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2时政热点走进《历史与社会》课堂的策略
时政热点作为《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的有效补充,其生动鲜活,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何让时政热点走进《历史与社会》课堂并起到良好效果,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备课,教师应将时政热点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将教材中的基本理论与时事政治内容相联系,使基本理论更具体、更生动、更具说服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时政播报活跃课堂,时政点评教学是指在每一堂课学习教材内容之前,用3――5分钟的时间由学生对最新的国内、国际的重大时事,或者是对现实生活和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学生关注的热点、重点和焦点问题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教学。从而使时政点评成为一节课的先行,并成为一堂课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不可缺少。由此可见,简洁、快捷地播报新闻。多年来,笔者一直坚持这样做,有效地凝聚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增长知识。
(3)时政热点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将具体的操作步骤概括为三步。(1)准备环节:搜集社会热点。教师应有敏锐的政治眼光,捕捉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热点信息。(2)基础环节:仔细研究社会热点,找到和《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结合点。教师应将热点信息与教材知识点巧妙地结合起来。把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让学生在学习中解决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3)关键环节:课堂中运用社会热点创设《历史与社会》教学情景。这也是时政热点切实走进《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落脚点。
(4)将时政热点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以2009年X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社会·思品试题卷》为例。其中,非选择题的l、2、3题,直接考到时政,涉及美国大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和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以奥运会为背景资料出了9、10题,以《食品安全法》为资料出了13、14题。以打击索马里海盗为背景资料出了17、18、19题。非选择题里的“追溯历史”部分以2009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出题。“热点追踪”以“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为资料出题。“两岸新篇”以两岸“三通”、“温州将成为大陆向台湾开放的港口之一”出题。
(5)引导学生做社会调查,结合综合探究课,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点滴知识都在实践中得到印证和升华。
(6)开展学生撰写社会·思政小论文活动,社会·思政小论文具有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在社会·思政考试中也曾出现过这种题型。通过撰写政治小论文,教师可以促使学生运用课堂所学到的知识、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思政小论文的撰写开始要多鼓励,多引导。
3时政热点在《历史与社会》课堂外的延伸
良好的氛围可以促使人形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将使人受益终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养成关注时政热点的习惯,营造随时随地关心时政热点的良好氛围,在实践环节中学习和把握时政热点,逐渐形成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态度和价值观。
(1)设置时政专栏,在黑板报没置“时政热点”和“时政热点点评”专栏,安排关心时事,有条件获取时政新闻的学生负责每天把时政新闻抄写在专栏里,无需太多,每天的头条新闻即可。学生可以固定,最好能够轮流。“时政热点点评”等栏,一起可以老师带头作一些简单的点评,带动学生作点评。
(2)阅读报刊,班级征订《温州日报》、《中学生时政报》、《月谈》等报纸杂志,学生每日课余时间抽空阅读,养成爱读看报的好习惯,积累时政知识。
(3)观看时政节目学生每天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周末还可以看每周评论等节目,有兴趣的同学做好摘记。
(4)举办时政讲座,学生自己搜集时政热点,结合《历史与社会》课本上的知识点,定期举办时政讲座,发表自己的评论。老师以先做范例,抛砖引玉,而后培养骨干,骨干再带动其他。
(5)家校协作,利用家长资源,邀请有条件的家长来学校结合他们的职业,讲讲时政,这样会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4结语
时事和社会热点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重要课程资源,它有利于引导学生走出“死读书、读死书”的误区,有利于贯彻《历史与社会》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联系当前国内外和具有地方乡土特色的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让时政热点真正走进《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