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地理问题的质疑和探究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x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州外国语学校,江苏常州213017)
  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对地理问题的质疑和探究。新的地理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以问题为中心贯穿学习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鼓励他们积极研究地理知识,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把问题引入教学过程中,首先,问题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教学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存在问题,知识才是有意义的,学生才能有求知的欲望。第二,问题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知识只有围绕问题而展现出来,才能很好地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第三,问题是教学活动的终点。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仅是为了增进知识,更主要的是为了引发出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
  一般说来,问题的产生和探究的过程为:
  
  
  一、发现问题.创设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境
  
  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的最困难和最富挑战性的方面,因为它需要创造性和坚持性。阻碍学生发现问题有两大因素:(1)未养成主动寻找问题的习惯。(2)不具有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对某些问题可能会熟视无睹。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必须设置实际困难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设解决问题气氛,提供适当的研究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如新课程地理必修(1)第一章的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是什么样子,教师可以适当地启发学生,月球表面的自然特征是怎样的?适合人类的生存吗?为什么要建造月球基地?等等。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各种措施来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认识到能提出问题就是参与创造,由此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
  
  二、解决问题,提出可行假设加以检验与反思
  
  问题提出后,教师要用问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要求与条件,收集必要的信息,弄清对问题起作用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使学生认清问题的所在。鼓励学生根据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运用推理和观察的方法,去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断地提出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是假设。由于学生的经验有限,解决问题的假设看上去可能是错误和行不通的。教师不能立刻驳斥,过早地限制选择,这不仅会扼杀问题解决的创造性,而且还会使问题解决中的学习过程终止。如新课程地理必修(1)第三章的问题研究——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学生当然会认为可以,甚至会提出空运来解决水资源的运输,这种假设看上去可以,但实际操作会有一定的问题,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师应让全体学生共同讨论,指出存在的问题,探求更好的假设。如果问题很复杂,或是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不易提出合理的假设。这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并提供学生参考的有关资料,寻求可能的答案。
  提出假设之后,学生要用批判的态度来考核这些假设。若发觉一个假设与事实不符,即刻放弃,再考核另一个假设,直到获得对解决当前问题最为合适的方法。在指导学生慎重筛选假设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分析、推论、比较、综合等方法,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新课程地理必修(1)第五章的问题研究——如何看待我们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欧州地区和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有什么差别?我国西北地区种植欧洲冷季型草坪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如何建设我国西北地区城市绿化?等等。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以下几点:①学生提出假设之后,不论正确与否,教师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让学生说出他的理由。②一个假设提出之后,不要让学生贸然接受,而应指导学生探索其他可能的解答。最好先由教师把学生所提出的假设依次排列起来,然后指导学生依次讨论。③已经放弃的假设,不必重复加以讨论,除非发现新的证据才有重新讨论的必要。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于自己提出的假设持客观的态度,不要凭借个人的偏见替自己的假设辩护。④教师要用发问、提示难点等方法,引起学生的批评假设。⑤在学生思考过程中,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养成不轻易下断语的科学态度。
  
  三、总结与反思,为学生新的学习过程打下基础
  
  在问题解决之后,对问题解决的评价能提供进一步的学习机会,并成为下一步问题解决的起点,甚至产生新的问题。没有对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加以评价、反思的人,就失去了一个改进问题、解决技能的极好的机会。为此,任何复杂的问题解决之后,都应伴随有两种评价。第一种是对结果的评价。对已选择的假设的正确性必须进行检验,从理论方面或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去,或加以实验,或请专家检查,以证明假设是否正确。第二种是对过程的评价。我们对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应当怎样改进问题解决的技能?通过自我询问这些问题,改进问题解决的技能,加深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理解。在地理教学中,对许多地理原因、地理规律问题的教学,更多是通过理性推进。 (责任编辑:梁媛)
其他文献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其实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地理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
一、问题的提出2003年以来,浙江遭遇了严重的"电荒",成为全国拉闸限电范围最大、缺电最严重的省份.2004年年初至八月底,除了春节期间的十天外,浙江每天都出现严重的拉闸限电.
长期在农村农业一线工作,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和党中央近年才推出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对农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明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助推作用,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农民家庭收入也
由于目前社会竞争激烈,学校教学任务重,家长对子女期望值高等原因,造成一些学生只顾埋头读书,很少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集体活动。因此,易形成人际交往障碍、心理封闭、对学习反
近年来,城市建设规模也日渐庞大,但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却为农村地区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劳动力转移后,导致留守儿童教育缺失,基于此,文章将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心理问
机加工工艺基础课程改革,以围绕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了解企业加加工工艺员职业岗位业主要工作过程,职业岗位业主要工作过程,对专业知识要求及能力要求,才能按职业岗
用生态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分析、认识现在的课堂元素组成,从生态视角去研究和理解课堂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课堂其实就是一个动态的自组织的开放的人工生态系统。依据生态学原理,调整好课堂中的各种关系,构建充分体现和谐性、整体性、共生性、开放性,充满人性,有利于学生生命整体发展,张扬学生个性的生态化课堂,实现“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新课程目标,是当前教育工作
研究发现,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的精度有着较大的影响。文章就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如何提高机械加工工艺水平进行了讨论。
从2006年开始,我省高考将实行"3+小综合"模式,高中历史学科将增加<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和<中国古代史>选修课.而<中国古代史>是我省首次使用的新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有很大变
文章针对多普勒天气雷达站雷电防护技术进行研究,希望能为防护雷电系统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