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里发现世界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1594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从小在茶区长大的周重林来说,茶是生活随手可及之物,从不陌生,2002年,茶第一次成为他描述之物,在他看来,茶,首先是品饮对象,接着是描述对象,如今是研究对象。“开始,茶出现在我旅行文字特产部分之中,最近八年,茶变成了我主要观察和描述的对象。我想,这就是茶特有的渗透性。以前是从世界去了解茶,现在是从茶里发现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周重林用“记者的直觉,学者的探索,作家的文笔”来约束自己对茶文化研究的热爱,这个说法很有趣,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中国文化里茶更微观更加生活化
  记者:您如何看待茶在中国文化史的地位?
  周重林:说实话,传统的各种研究,并没有太重视茶的存在。除了少数几篇拿得出手的文献来,很少有人专门把茶与中国文化来结合。宋明之际,才有许多人把茶广泛地嫁接到物质生活中,把茶从厨房带进书房,即从柴米油盐带入琴棋书画中。但茶缺少像书与画那样蔚然大观的宏论。茶更微观,更加生活化。


  记者:茶文化的形成受到了儒、佛、道思想的哪些影响?它们是怎样融合的?有什么体现?
  周重林:茶文化脱胎于酒文化,酒文化是中国最核心的文化之一,无酒不成礼仪,无酒不成文字,儒家与道家都很重视。在唐代,茶脱离酒,独立成为一大文化体系,释家更是把茶塑造成与酒抗衡的日常品饮以及文化形态,在高僧大德以及士大夫的努力下,茶文化开始彰显出奇特的魅力。
  茶的远征性渗透性及精神性
  记者:众多茶中,您最钟爱哪一种?茶给您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周重林:其实,我爱的东西很多。茶首先置身于酒、咖啡、可乐这样的饮品竞争中,然后才是茶品自身的竞争。我饮用绿茶的时间最长,接着是普洱茶、岩茶、红茶,最近几年,黑茶与白茶也喝得多。我觉得我是小白鼠,不断试茶,选茶。
  记者:从茶的发展及中国人喝茶方式的变化中,能否想见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怎样解读茶与水、与茶器的关系?
  周重林:在唐代,就形成了好山好水好器好人的传统,我称之为“绝妙好词”体系,就是说,围绕茶的词汇都是美好的,你找不到“坏词”来形容茶,当你反驳茶的时候,坏词词汇不支持这一行为。喝茶就雅是非常微妙的,一个人需要用茶来凸显自己的品位。水,器以及人都是为了匹配诞生的,现在也是,为了一泡茶,我们找来器皿,找来水,邀约人,以期进入那个良辰美景的语境中。
  记者:很多人说茶马古道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您如何理解“茶马古道精神”,它与茶的精神有何关联?
  周重林:我总结了茶的三大特性,远征性,渗透性以及精神性。茶马古道就是茶的远征带来的,茶独特的生长环境,导致茶只有中国南方才可以获得,茶的远征就是茶树的扩散,茶贸易的往来,茶生活的传播等等。茶首先在中国境内完成超级传播,境内56个民族,没有不饮茶的。明清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再次超级传播,导致英国、美国这两大帝国崛起,如果加上中国,那么全球三大帝国的崛起都与茶有关,这点我在《茶叶战争》里已经论说过。
  记者:您在采茶或品茶的旅程中,不同的地域,是否也会带给您对茶的不同领悟和解读?
  周重林:一地一景一茶,早成为独道方物,那些不经意到来的味道,构成了一种唤作记忆的东西,也成为我们嘴边时常流露出的文化,喝茶也变得复杂起来,但品茗的想象力也因此而生,想象力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
  龙井、碧螺春已经成为江南文化不可隔离的部分,安化黑茶,君山银针对应着湖湘文化,普洱茶有茶马古道,武夷山则一度是中国茶的代名词。
  一间茶馆里的茶叶梦
  记者:您发起了中国茶业新复兴计划,在对茶文化的回归与传播中,您的茶叶梦是什么?能谈谈您的收获吗?茶文化目前传承的现状如何?
  周重林:百年前,英国、日本加入世界茶业版图后,华茶格局便捉襟见肘、四面楚歌,跌入百年的衰退之中。1935年,吴觉农先生与胡皓川先生出版《中国茶业复兴计划》,在满目苍夷的中国,茶业是文化与实业救国的一大通途。
  百年后,国家主义被超级托拉斯公司所取代,华茶要直面立顿、星巴克、雀巢、可口可乐等巨头的竞争与挤压,在自身支离破碎的格局里寻找出路。华茶举国之力不敌立顿一家公司的实力构成我们茶业新复兴的全部语境,更不要说星巴克已经开始的全球茶业布局。当下中国,茶业面对的情况更加复杂。华茶如果持续退步,我们将无颜面对这个存活了上千年的产业。
  知耻而后勇,就像咀嚼茶叶,我们不希望它一直是苦涩的,我们还要回味其甘甜。中国茶业新复兴计划,既是向先贤致敬,更重在勾稽历史、检典得失,唤醒当下茶人与国人之责,倡导华茶自强不息、众志成城。
  记者:您的文字很有诗性智慧,这与茶对您的陶冶有直接关系吗,写作与品茶在您生活中占是怎样完美相容的?
  周重林:我大学主要是靠稿费存活,后来做记者,又创办了《普洱》杂志,接着进入云南大学做专业研究,现在投身新媒体,没有变化一直是写作,换了不同的传播媒介,更聚焦在茶的书写。写作,首先要看别人写了什么,自己有无突破的可能,这需要大量研究与阅读,我想每个书写领域都存在这个情况,只是我比较幸运一些。
  记者:如果茶是一把钥匙,它可以开启未来的一把锁,您最希望开启的是什么?
  周重林:传统文化断层,用茶生活来修复很有希望。以前我说,开100家孔子学院不如开一家茶馆,要解决人坐下来,接着才是谈什么。一个传统茶馆,我们从建筑以及家具去了解古代的建筑工艺,了解树木生长环境以及生态。我们在瓷器上了解冶炼术,在挂画中了解国画以及书法,在琴棋中陶冶性情,通过诵读,阅读以及讲座来谈国学,一个空间,可以把中国大部分文化囊括其中,中国实际上的文化复兴,是由大大小小的茶馆来承担的,至少我是这么开。我希望未来我们借由茶来打造一个真正的茶香书香社会。
其他文献
时至今日,我们的生活方式早已脱离了传统的农耕文化,生产力的极大提升,物质的极大丰富,互联网的无限便利,让我们随时可以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物质需求。但是僻处深山的大丘脊,依然以一个村落独立单元的形式,传承着“靠山吃山,耕织采集,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只有走进这个村落,才会真正明白“天人合一”在中国人的生存中有着如何根深蒂固的烙印。  守天时,便是生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  大丘脊的村民会严格按照天时
期刊
学习,作为传统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头等大事,向来为人所看重,因此劝学类文章也不在少数。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所概括的传统知识分子学习的目的性十分明确:进可以入朝为仕,退可以开馆授业。这体现出的是他对待子孙前途进退裕如的宽松心态和现实主义的入世态度。与传统劝学注重晓之以事理(如荀子《劝学》)、晓之以名利(如汪洙《神童诗》)不同,《颜氏家训》从人的社会化生存需要出发缘世而循理,因世而见利,因而更具人性
期刊
《幽梦影》全书219则,是一部语录体的笔记小品,作者张潮,字来山,号心斋、仲子,安徽歙县人,生于清顺治八年(1650年),曾任翰林院孔目,著有《心斋诗集》《心斋聊复集》《花鸟春秋》《花影词》,而以《幽梦影》闻名于世。  此书深受刘义庆《世说新语》的影响,一反现实人生争名夺利的浮躁之气,而以一种幽静的态度书写如梦一样迷离、如影一样朦胧具有诗意和理想的另类人生。内容涉及自然和人世间的方方面面,谈文说诗
期刊
善隐汝窑  走进善隐汝窑展示馆,你会被这里的每一件作品而吸引,而在这里的每一件作品似乎都有着诉说不完的故事。它们没有斑斓的色彩,没有绚丽的纹饰,那份“天然去雕饰”的清丽之美却令人屏息。  用时间静心等待  萃采汝窑主人李善明先生当初因为惊艳于汝瓷“雨过天青云破出”而对汝瓷艺术痴迷不得终。成为一个执着的汝窑爱好者,一个钟情于专业汝窑研发的实践者。他用几年的时间不断的研究胎土和釉料,不知到以多少次的满
期刊
唐是中国茶世界的分水岭  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但是最早时,茶属于药品,或者属于菜蔬,一直到了唐代,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和行销到了游牧民族地区,茶才正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饮用之物。这时候,陆羽创立了完整了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方法,包括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观念。  根据今天的研究,我们没有办法确定饮茶起源于何时何地,陆羽说起源于神农,其实这不能确定历史时期;前段时期有河姆渡文化
期刊
茶之源  我们的祖先仓颉曾经造过这样一个字:“茶”。把笔画构成拆开来看,正好是“人在草木间”。上有草,下有木,人在其中,得以氤氲天地至清之气,这就是“茶”给我们带来的清美和典雅。  中国是茶的故乡。自古以来,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便是关系密切。上至帝王贵胄,下至黎民百姓,无论宾朋相迎,还是婚丧嫁娶,都少不了一茶在手,以敬礼仪。因此,茶也成为中国人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道饮品。民间甚至用“宁可三日不食,不可
期刊
有好茶喝且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中国数千年的文化里,华夏广袤的土地上,又处处飘荡着茶香,于国人更是天赐的缘分。一片叶子,由人的智慧和手工在火里水里变幻着,气味和滋味在汤饮之后,久久留在心里,日复一日变得更加生动清晰,慢慢演化为国人灵魂中清雅温润的那一部分,正是“饮罢人即去,茶香自悠长”。  乙未羊年春,随师父一路南下寻茶,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在茶乡山路之间,探访各路茶人,而第一篇稿子写的是漳平茶人
期刊
让腰颈痛楚一去不返  有一个女性朋友,经过朋友的介绍来参加太极训练。她告诉我,自己才二十几岁,却已经是五十几岁的身子了。我问她原因,她说坐着不动腰部就会难受,有时候不知道双腿该放在哪里。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她腰骶关节周围胀痛,按诊的时候,腰部及臀部有明显的压痛点。如果她加班时间过长的话,腰部就会疼得直不起来。她在医院做理疗,吃中药,自己或者家人帮着做按摩,效果是有,但是时好时坏,隔一段时间又会发作,
期刊
一方水土养着一方人,在景德镇做瓷一部分也是遵循着这个道理。不同的泥料和釉质,决定了制作方法与最终成型。  景德镇传统的青白瓷使用的原料是高岭土,这种配方的泥质感白净细软,触摸它时也不会有脏的感觉,就如摸着面团一般。传统的泥料成型是需要经过大木锤反复敲打锤炼,但这种方法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与时间,如今也只有在极少数比较偏远的地方才可见。现在大多有专门的供应商人了,所以只需选料即可,倒也省去了许多工时。
期刊
在过去的十八年里,我从没想过今后的人生会与陶瓷相接触。学习陶艺是个偶然的机会,考大学时只是觉得好玩,于是便报了这个专业。  现在的我,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一名大二的学生,日常的生活就是与泥巴接触。在这一过程中,我用手感受到不同泥土的泥性。陶瓷泥料有着陶泥和瓷泥之分,陶泥可大致分为粗陶泥、细陶泥,而我偏爱选择红陶和黑陶。陶泥在拉胚过程中有易塑性,但对手会有些伤害。比如黑陶泥就属于粗陶,厚重的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