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入手,分析了南宁市生态农业建设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并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南宁市生态农业探讨
中图分类号:S18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生态农业是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以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理论来指导、组织和发展生产的农业;农业生产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方面具有生态色彩。当前我国农林问题不容乐观,保护农林环境势必成为人们关注的紧迫任务,而发展生态农业是摆脱当前环境与资源状况的一条可行之道。
2生态农业业建设条件分析
2.1有利条件
(1)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南宁市地处南亚热带气候区域,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农业生产种植资源,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工农业发展,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恢复和提高。南宁市优越的生态条件还有利于扩展时间生态位、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行高效优质的特种农业生产。
(2)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显著的成绩。改革开放以来,南宁市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建设步伐。在环境保护方面,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邕江干流水质基本保持在国家地面水三类水质标准,城市环境功能区噪声基本达到国家相应标准。在大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辖六个县以沼气建设和生态文明村为重点,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各县在建设生态农业示范点、优质粮食基地生态工程、亚热带水果基地生态工程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2存在的问题
(1)生态环境资源未能科学开发利用。生产未能遵循生态学原则。在生产过程中,不少生产技术违背了生态原理。工业产业结构中非清洁型、非生态型工业比重较大。生态型工业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壮大,工业园区划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和提高。
(2)自然灾害频繁和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且较为严重,制约了生态系统生产力。南宁市的自然灾害有洪涝、旱灾、冰雹、风灾、倒春寒和寒露风,严重影响生产潜力的发挥。生态系统恢复能力较弱。南宁市水热丰富,淋溶强烈,土壤瘦瘠,植被一旦受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同时,由于生态系统结构复杂,立体层次多,破坏后完全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
(3)部分矿区仍存在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部分尾矿坝造成污染,采空区未及时复垦,造成水土流失甚至诱发滑坡、塌陷。
3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3.1生态条件良好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
(1)以推广养殖-沼气-种植模式并结合生态文明村建设、推进沼气池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以沼气为纽带的有机废物综合利用与再生能源的生态农业模式,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系统良性循环,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高功、高效益的立体种植、立体种养、立体养殖的生态农业模式。
(2)以推广三高农业模式,推进以规模化、产业化、无公害(含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有机肥料的使用,初步形成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体系。
(3)生态禽畜水产养殖。以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禽畜水产养殖示范基地为龙头,带动全市家庭、个体的生态禽畜水产养殖业发展,通过引导禽畜水产养殖鱼种植结合,形成完整的生物链,物质得到充分的利用,符合循环经济原理,提高养殖效益和避免养殖污染。
3.2生态条件恶劣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
以推广弄拉模式,推进生态环境恶劣与脆弱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根据不同区域选择更多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特点及农民种植习惯的先锋植物和种养方式,如隆安的肥牛树、马山的黑山羊、上林的八角、以及外地的野生葡萄等。
3.3有机农业建设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南宁传统农业将不可避免的受到来自东盟的农产品的强烈冲击,为提高南宁农业效益,提高本区域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依托南宁良好的地缘环境和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结构大调整的良好时机,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对于提高农业效益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南宁市生态农业探讨
中图分类号:S18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生态农业是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以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理论来指导、组织和发展生产的农业;农业生产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方面具有生态色彩。当前我国农林问题不容乐观,保护农林环境势必成为人们关注的紧迫任务,而发展生态农业是摆脱当前环境与资源状况的一条可行之道。
2生态农业业建设条件分析
2.1有利条件
(1)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南宁市地处南亚热带气候区域,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农业生产种植资源,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工农业发展,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恢复和提高。南宁市优越的生态条件还有利于扩展时间生态位、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行高效优质的特种农业生产。
(2)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显著的成绩。改革开放以来,南宁市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建设步伐。在环境保护方面,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邕江干流水质基本保持在国家地面水三类水质标准,城市环境功能区噪声基本达到国家相应标准。在大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辖六个县以沼气建设和生态文明村为重点,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各县在建设生态农业示范点、优质粮食基地生态工程、亚热带水果基地生态工程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2存在的问题
(1)生态环境资源未能科学开发利用。生产未能遵循生态学原则。在生产过程中,不少生产技术违背了生态原理。工业产业结构中非清洁型、非生态型工业比重较大。生态型工业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壮大,工业园区划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和提高。
(2)自然灾害频繁和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且较为严重,制约了生态系统生产力。南宁市的自然灾害有洪涝、旱灾、冰雹、风灾、倒春寒和寒露风,严重影响生产潜力的发挥。生态系统恢复能力较弱。南宁市水热丰富,淋溶强烈,土壤瘦瘠,植被一旦受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同时,由于生态系统结构复杂,立体层次多,破坏后完全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
(3)部分矿区仍存在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部分尾矿坝造成污染,采空区未及时复垦,造成水土流失甚至诱发滑坡、塌陷。
3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3.1生态条件良好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
(1)以推广养殖-沼气-种植模式并结合生态文明村建设、推进沼气池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以沼气为纽带的有机废物综合利用与再生能源的生态农业模式,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系统良性循环,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高功、高效益的立体种植、立体种养、立体养殖的生态农业模式。
(2)以推广三高农业模式,推进以规模化、产业化、无公害(含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有机肥料的使用,初步形成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体系。
(3)生态禽畜水产养殖。以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禽畜水产养殖示范基地为龙头,带动全市家庭、个体的生态禽畜水产养殖业发展,通过引导禽畜水产养殖鱼种植结合,形成完整的生物链,物质得到充分的利用,符合循环经济原理,提高养殖效益和避免养殖污染。
3.2生态条件恶劣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
以推广弄拉模式,推进生态环境恶劣与脆弱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根据不同区域选择更多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特点及农民种植习惯的先锋植物和种养方式,如隆安的肥牛树、马山的黑山羊、上林的八角、以及外地的野生葡萄等。
3.3有机农业建设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南宁传统农业将不可避免的受到来自东盟的农产品的强烈冲击,为提高南宁农业效益,提高本区域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依托南宁良好的地缘环境和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结构大调整的良好时机,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对于提高农业效益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