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由绘本引发的探究活动

来源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的阅读节活动中,我班开展了玩转绘本主题课程、图书漂流、听英雄故事等活动。孩子们充分体会了绘本的魅力和阅读的快乐,从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产生了一些疑问。在整理图书漂流盒上的问题信笺时,我发现孩子们对绘本《贪吃的哈罗德》提出的疑问很多,其中糯糯的问题最具体,“蛇的肚子到底有多大?”“为什么吃进肚子里的动物会排队……”本文以偶发的探究活动“蛇肚子里的秘密”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幼儿在感受、体验与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积累经验,获得积极的情感与体验。

一、萌发


  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当幼儿在运用原有经验却无法解释一些事物或现象时,问题就产生了。作为教师要善于倾听幼儿的疑问,解读幼儿的言行,支持幼儿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
  晨谈时间,我通过抛出问题来引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今天郑老师在整理小朋友们的漂流信笺时,看到糯糯对小蛇哈罗德有很多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糯糯说:“哈罗德那么小,怎么能吃得下那么多比自己大的动物呢?那些动物在蛇肚子里为什么会排长队,而我们吃完东西肚子却是圆鼓鼓的?”
  问题抛出后,立刻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他们纷纷讨论起来。佳佳说:“这还不简单,因为蛇的身体是长的啊!”何旭说:“身体长的动物多呢,大鲨鱼、鳄鱼它们吃完东西肚子也是圆鼓鼓的。”天天说:“我爸爸说蛇在吃东西的时候会用身体把食物缠绕起来,压小一点,然后嘴巴完全张开,把食物吞进去。”
  糯糯又问:“那小动物吃进去后为什么会排队呢?蛇的肚子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佳佳说:“因为蛇的身体是细长的,它的肚子也是长长的,它吃得多,被吃进去的动物当然就像在排队了。”

二、探究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基于孩子们的疑问,我设计、发放了关于蛇的调查问卷,鼓励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资料、找答案,帮助孩子初步了解蛇与人类及其他动物在身体结构上的异同。
  小猜想:次日晨谈活动,我问孩子们:“你们查到蛇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了吗?”嘉禾说:“我知道蛇是爬行动物,身上有鳞片。”顾泽说:“我和爸爸上网查了,蛇的胃和我们不一样,它不是圆球形状的,而像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袋子。我们的肠子是弯弯曲曲的,而蛇的肠子是直的。”
  我接着追问:“那蛇会像绘本里的哈罗德一样,吃进肚子的食物会排队吗?”天天说:“应该是的,因为它的胃是细长的。”庆庆说:“蛇的胃和我们不一样,像长袋子,最先吃进去的食物排第一个,然后一个接一个吧,就像我们排队一样。”
  大探索:实践是验证猜想的有效途径,我们决定做个小实验,用长筒袜和圆形布袋模拟蛇和其他动物的胃,看看吃过食物后,两个胃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人手一只长筒袜、一个圆球形布袋和若干个乒乓球,准备好材料后便开始实验了:他们将乒乓球装进长筒袜里,只见一只只乒乓球依次在长筒袜里排起了队,而装进圆形布袋里的乒乓球则杂乱堆积在一起。自己动手操作直观形象地帮助孩子们认识了蛇的胃,知道了为什么我们吃饱了的肚子是圆鼓鼓的,而蛇是长长的身体,充分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之处。
  蛇的身体就那么大,吃了那么多东西之后,蛇肚子里其他的器官去哪里了?为了帮助幼儿理解这一抽象的概念,我下载了蛇的身体截面图和蛇进食的视频,帮助孩子们进一步探究。通过观看视频,孩子们知道了蛇在吃东西时,会把活动的喉头伸到外面,这样气管就不会被堵住,蛇的嘴巴会张得很大并且会左右移动,结合观察蛇身体的结构图后,孩子们发现蛇的胃和肠子都是直的,像一条直通的管道,由于没有胸骨,蛇的身体可以自由扩张。在了解这么多知识后,孩子们不由惊呼:“蛇真是太厉害了!”

三、运用


  绘本被誉为翻页的艺术、静态的电影,在这样一次小小的阅读活动中可以引发大大的探究活动。为了将孩子们的这一兴趣、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延伸下去,我以绘本《贪吃的哈罗德》阅读为主线,预设了“有趣的蛇”和“神奇的动物”的活动支线,生成了科学活动“蛇如何前进”、健康活动“贪吃蛇”、美工活动“贪吃蛇”、绘画活动“小蛇穿花衣”、社会活动“我和动物是朋友”等,也丰富了各类区域游戏,如美工区的“纸杯蛇”、益智区的“哈罗德棋”、表演游戏“贪吃的哈罗德”、户外体育活动“贪吃蛇大作战”等。一方面,通过系列活动让幼儿对熟悉却不常见的蛇更加了解;另一方面,潜移默化地让幼儿感受到深入探究的乐趣,注重幼儿探究和思维发展的过程,使课程真正成为幼儿所需。

四、反思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其知识的架构、经验的积累也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要珍视幼儿日常生活中偶发事件的教育价值,在幼儿不断推进的探究过程中预设和生成丰富的活动,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形成有趣的课程。
  1.探究,做而非学
  大班幼儿正值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换发展的时期,探究活动的核心价值在于做,而非学。教师应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最终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绘本《贪吃的哈罗德》中的小蛇哈罗德吃了好多比自己大的动物,这与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结构产生了认知冲突,致使幼儿萌生出对蛇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提出一系列的問题,这代表着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是在不断思考的。因此,在晨间谈话时教师请糯糯将问题提出,引起大家的思考、猜测。为了得出答案就有了“小猜想大探索”,幼儿通过收集资料、操作实验、观看视频等环节验证之前的猜想,正是在“做”的过程中,幼儿理解并将科学经验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2.教师,活动“隐者”
  活动中的“隐者”顾名思义就是隐藏在活动中的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教师在幼儿的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为幼儿提供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为幼儿提供经验上的支持。本次探索活动来自幼儿的发现和疑惑,面对活动中超出幼儿已有认知经验的问题,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出正确的答案,而是借此引发一场实践、探究的活动,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将问题抛出,引导幼儿去交流思考、提出假设,再进一步提供幼儿所需要的材料供幼儿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在提供幼儿操作的物质材料上,也能体现出教师的隐性功能,本次活动中教师提前调查了蛇的身体结构和其他动物的身体结构,为幼儿提供实验所需的相近材料,第一次教师提供的是长条形的气球、圆气球和玻璃珠,但在实际操作中幼儿难以将玻璃珠塞进气球里,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第二次实验时教师把实验材料替换成长筒袜、圆形布袋和乒乓球,幼儿在亲自操作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3.课程,始于儿童
  课程是基于儿童兴趣、始于儿童经验、源于儿童能力的思考。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充分尊重儿童的内部生命情感,尊重儿童的不同智能,尊重儿童的认知方式,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能根据幼儿的需要、学习思路不断更新调整。
  在课程实施初期,以幼儿对蛇的兴趣和好奇为出发点,拓展的活动就是一个不断与幼儿“共生共长”的动态过程,在设计课程实施线索时有的是原本就有的活动(预成),有的则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相关经验和现实状况去生成,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幼儿的感知、经验及行动作出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使得课程真正成为幼儿所需要的课程。
  4.教育,源于生活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要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教育源于生活,问题存在于生活中,教育就有了内容、方向和目标。“蛇肚子里的秘密”来源于幼儿生活中偶发的一次疑问,为了获得答案,教师以激发兴趣、大胆猜想、推测探究、架构认知、情感升华为主线,支持幼儿对蛇进行深入的探究。本性的好奇激发探索,经验的折射助于猜想,语言的传递促进交流,在探索、猜想、交流之间,幼儿充分展示着自己的个性和才能,积极思考、用心体验,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主动完成了对知识的建构。
其他文献
我园在开展教研活动时,通常以大组教研的模式来解决教师在一线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存在被动教研的现象,原因主要有大组教研的选题不是每一位教师的兴趣点,教研的问题不是每一位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现状,我们改变了园本教研体系,探索出共研小组新模式,从研究的有效性出发,以教师自主的专业成长为核心,为教师构建自主研究的平台,成为教师主动专业成长的催化剂。一、自我需要,孕育共
期刊
考虑到种植活动在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体能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我们幼儿园专门建立了种植活动的实习场,开发小农场课程。可是,我园大多数教师在城市中长大,缺乏种植经验。如何才能更好地指导幼儿开展种植活动呢?我们想到了有丰富种植经验的祖辈家长们。我们把小农场课程作为家园共育的平台,邀请祖辈家长担任“农场主”,请他们全程参与农场课程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祖辈家长们更加了解了幼儿在园的学习与发展,也更
期刊
海陵区地处泰州市主城区,有着深厚的教育底蕴,曾获“江苏省幼儿教育先进区”荣誉称号。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大力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目前,区属幼儿园达46所,在园幼儿13776人,公办幼儿园18所,民办幼儿园28所,其中普惠性民办园26所,民办园普惠率达93%,省优质幼儿园38所、市优质园6所,省市优质园比例达96%。  为推进学前教育内涵发展,海陵区以课程游戏化建设为抓手,推动课
期刊
“生命教育”思想由美国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提出,20世纪90年代逐渐从国外传入我国,台湾、香港是国内最先开展生命教育研究的,21世纪伊始,以辽宁、上海为代表的几个省市
期刊
一、案例描述2019年11月26日,我作为督学参加了南通开发区幼儿园日常督导工作。本次督导内容中有一项是“玩具配备情况”,我随机抽查了开发区某幼儿园,想据此了解普惠性民办
期刊
自江苏省启动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以来,我园结合园情,持续开展现场浸润式课程审议。教师们更新了教育理念,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定儿童立场,把童年的快乐还给孩子,“让
期刊
当前,我国0~3岁婴幼儿养育主要以家庭为主,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完善,质量也堪忧,且供需严重失衡[1],0~3岁婴幼儿在我国各类托幼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50%的
期刊
在幼儿园融合教育中,自闭症幼儿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通过观察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互动较之集体教学、生活活动,多发于游戏活动中,其中以区域游戏活动居多,但互
期刊
2017年9月,我有幸跟随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班赴美国加州长滩州立大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学习。在此期间,参观了当地的几所幼儿园,对他们的理念与做法,作一客观介绍。一、崇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为此,我园从实践中寻找问题,开展了基于问题的阅读和研究,鼓励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发现问题,让问题成为实践研究的起点  我园以激发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研究精神为抓手,从真问题入手,寻找支持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专业提升。  1.发现问题。我园认真落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