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的阅读节活动中,我班开展了玩转绘本主题课程、图书漂流、听英雄故事等活动。孩子们充分体会了绘本的魅力和阅读的快乐,从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产生了一些疑问。在整理图书漂流盒上的问题信笺时,我发现孩子们对绘本《贪吃的哈罗德》提出的疑问很多,其中糯糯的问题最具体,“蛇的肚子到底有多大?”“为什么吃进肚子里的动物会排队……”本文以偶发的探究活动“蛇肚子里的秘密”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幼儿在感受、体验与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积累经验,获得积极的情感与体验。
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当幼儿在运用原有经验却无法解释一些事物或现象时,问题就产生了。作为教师要善于倾听幼儿的疑问,解读幼儿的言行,支持幼儿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
晨谈时间,我通过抛出问题来引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今天郑老师在整理小朋友们的漂流信笺时,看到糯糯对小蛇哈罗德有很多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糯糯说:“哈罗德那么小,怎么能吃得下那么多比自己大的动物呢?那些动物在蛇肚子里为什么会排长队,而我们吃完东西肚子却是圆鼓鼓的?”
问题抛出后,立刻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他们纷纷讨论起来。佳佳说:“这还不简单,因为蛇的身体是长的啊!”何旭说:“身体长的动物多呢,大鲨鱼、鳄鱼它们吃完东西肚子也是圆鼓鼓的。”天天说:“我爸爸说蛇在吃东西的时候会用身体把食物缠绕起来,压小一点,然后嘴巴完全张开,把食物吞进去。”
糯糯又问:“那小动物吃进去后为什么会排队呢?蛇的肚子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佳佳说:“因为蛇的身体是细长的,它的肚子也是长长的,它吃得多,被吃进去的动物当然就像在排队了。”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基于孩子们的疑问,我设计、发放了关于蛇的调查问卷,鼓励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资料、找答案,帮助孩子初步了解蛇与人类及其他动物在身体结构上的异同。
小猜想:次日晨谈活动,我问孩子们:“你们查到蛇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了吗?”嘉禾说:“我知道蛇是爬行动物,身上有鳞片。”顾泽说:“我和爸爸上网查了,蛇的胃和我们不一样,它不是圆球形状的,而像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袋子。我们的肠子是弯弯曲曲的,而蛇的肠子是直的。”
我接着追问:“那蛇会像绘本里的哈罗德一样,吃进肚子的食物会排队吗?”天天说:“应该是的,因为它的胃是细长的。”庆庆说:“蛇的胃和我们不一样,像长袋子,最先吃进去的食物排第一个,然后一个接一个吧,就像我们排队一样。”
大探索:实践是验证猜想的有效途径,我们决定做个小实验,用长筒袜和圆形布袋模拟蛇和其他动物的胃,看看吃过食物后,两个胃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人手一只长筒袜、一个圆球形布袋和若干个乒乓球,准备好材料后便开始实验了:他们将乒乓球装进长筒袜里,只见一只只乒乓球依次在长筒袜里排起了队,而装进圆形布袋里的乒乓球则杂乱堆积在一起。自己动手操作直观形象地帮助孩子们认识了蛇的胃,知道了为什么我们吃饱了的肚子是圆鼓鼓的,而蛇是长长的身体,充分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之处。
蛇的身体就那么大,吃了那么多东西之后,蛇肚子里其他的器官去哪里了?为了帮助幼儿理解这一抽象的概念,我下载了蛇的身体截面图和蛇进食的视频,帮助孩子们进一步探究。通过观看视频,孩子们知道了蛇在吃东西时,会把活动的喉头伸到外面,这样气管就不会被堵住,蛇的嘴巴会张得很大并且会左右移动,结合观察蛇身体的结构图后,孩子们发现蛇的胃和肠子都是直的,像一条直通的管道,由于没有胸骨,蛇的身体可以自由扩张。在了解这么多知识后,孩子们不由惊呼:“蛇真是太厉害了!”
绘本被誉为翻页的艺术、静态的电影,在这样一次小小的阅读活动中可以引发大大的探究活动。为了将孩子们的这一兴趣、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延伸下去,我以绘本《贪吃的哈罗德》阅读为主线,预设了“有趣的蛇”和“神奇的动物”的活动支线,生成了科学活动“蛇如何前进”、健康活动“贪吃蛇”、美工活动“贪吃蛇”、绘画活动“小蛇穿花衣”、社会活动“我和动物是朋友”等,也丰富了各类区域游戏,如美工区的“纸杯蛇”、益智区的“哈罗德棋”、表演游戏“贪吃的哈罗德”、户外体育活动“贪吃蛇大作战”等。一方面,通过系列活动让幼儿对熟悉却不常见的蛇更加了解;另一方面,潜移默化地让幼儿感受到深入探究的乐趣,注重幼儿探究和思维发展的过程,使课程真正成为幼儿所需。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其知识的架构、经验的积累也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要珍视幼儿日常生活中偶发事件的教育价值,在幼儿不断推进的探究过程中预设和生成丰富的活动,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形成有趣的课程。
1.探究,做而非学
大班幼儿正值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换发展的时期,探究活动的核心价值在于做,而非学。教师应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最终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绘本《贪吃的哈罗德》中的小蛇哈罗德吃了好多比自己大的动物,这与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结构产生了认知冲突,致使幼儿萌生出对蛇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提出一系列的問题,这代表着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是在不断思考的。因此,在晨间谈话时教师请糯糯将问题提出,引起大家的思考、猜测。为了得出答案就有了“小猜想大探索”,幼儿通过收集资料、操作实验、观看视频等环节验证之前的猜想,正是在“做”的过程中,幼儿理解并将科学经验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2.教师,活动“隐者”
活动中的“隐者”顾名思义就是隐藏在活动中的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教师在幼儿的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为幼儿提供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为幼儿提供经验上的支持。本次探索活动来自幼儿的发现和疑惑,面对活动中超出幼儿已有认知经验的问题,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出正确的答案,而是借此引发一场实践、探究的活动,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将问题抛出,引导幼儿去交流思考、提出假设,再进一步提供幼儿所需要的材料供幼儿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在提供幼儿操作的物质材料上,也能体现出教师的隐性功能,本次活动中教师提前调查了蛇的身体结构和其他动物的身体结构,为幼儿提供实验所需的相近材料,第一次教师提供的是长条形的气球、圆气球和玻璃珠,但在实际操作中幼儿难以将玻璃珠塞进气球里,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第二次实验时教师把实验材料替换成长筒袜、圆形布袋和乒乓球,幼儿在亲自操作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3.课程,始于儿童
课程是基于儿童兴趣、始于儿童经验、源于儿童能力的思考。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充分尊重儿童的内部生命情感,尊重儿童的不同智能,尊重儿童的认知方式,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能根据幼儿的需要、学习思路不断更新调整。
在课程实施初期,以幼儿对蛇的兴趣和好奇为出发点,拓展的活动就是一个不断与幼儿“共生共长”的动态过程,在设计课程实施线索时有的是原本就有的活动(预成),有的则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相关经验和现实状况去生成,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幼儿的感知、经验及行动作出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使得课程真正成为幼儿所需要的课程。
4.教育,源于生活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要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教育源于生活,问题存在于生活中,教育就有了内容、方向和目标。“蛇肚子里的秘密”来源于幼儿生活中偶发的一次疑问,为了获得答案,教师以激发兴趣、大胆猜想、推测探究、架构认知、情感升华为主线,支持幼儿对蛇进行深入的探究。本性的好奇激发探索,经验的折射助于猜想,语言的传递促进交流,在探索、猜想、交流之间,幼儿充分展示着自己的个性和才能,积极思考、用心体验,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主动完成了对知识的建构。
一、萌发
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当幼儿在运用原有经验却无法解释一些事物或现象时,问题就产生了。作为教师要善于倾听幼儿的疑问,解读幼儿的言行,支持幼儿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
晨谈时间,我通过抛出问题来引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今天郑老师在整理小朋友们的漂流信笺时,看到糯糯对小蛇哈罗德有很多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糯糯说:“哈罗德那么小,怎么能吃得下那么多比自己大的动物呢?那些动物在蛇肚子里为什么会排长队,而我们吃完东西肚子却是圆鼓鼓的?”
问题抛出后,立刻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他们纷纷讨论起来。佳佳说:“这还不简单,因为蛇的身体是长的啊!”何旭说:“身体长的动物多呢,大鲨鱼、鳄鱼它们吃完东西肚子也是圆鼓鼓的。”天天说:“我爸爸说蛇在吃东西的时候会用身体把食物缠绕起来,压小一点,然后嘴巴完全张开,把食物吞进去。”
糯糯又问:“那小动物吃进去后为什么会排队呢?蛇的肚子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佳佳说:“因为蛇的身体是细长的,它的肚子也是长长的,它吃得多,被吃进去的动物当然就像在排队了。”
二、探究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基于孩子们的疑问,我设计、发放了关于蛇的调查问卷,鼓励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资料、找答案,帮助孩子初步了解蛇与人类及其他动物在身体结构上的异同。
小猜想:次日晨谈活动,我问孩子们:“你们查到蛇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了吗?”嘉禾说:“我知道蛇是爬行动物,身上有鳞片。”顾泽说:“我和爸爸上网查了,蛇的胃和我们不一样,它不是圆球形状的,而像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袋子。我们的肠子是弯弯曲曲的,而蛇的肠子是直的。”
我接着追问:“那蛇会像绘本里的哈罗德一样,吃进肚子的食物会排队吗?”天天说:“应该是的,因为它的胃是细长的。”庆庆说:“蛇的胃和我们不一样,像长袋子,最先吃进去的食物排第一个,然后一个接一个吧,就像我们排队一样。”
大探索:实践是验证猜想的有效途径,我们决定做个小实验,用长筒袜和圆形布袋模拟蛇和其他动物的胃,看看吃过食物后,两个胃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人手一只长筒袜、一个圆球形布袋和若干个乒乓球,准备好材料后便开始实验了:他们将乒乓球装进长筒袜里,只见一只只乒乓球依次在长筒袜里排起了队,而装进圆形布袋里的乒乓球则杂乱堆积在一起。自己动手操作直观形象地帮助孩子们认识了蛇的胃,知道了为什么我们吃饱了的肚子是圆鼓鼓的,而蛇是长长的身体,充分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之处。
蛇的身体就那么大,吃了那么多东西之后,蛇肚子里其他的器官去哪里了?为了帮助幼儿理解这一抽象的概念,我下载了蛇的身体截面图和蛇进食的视频,帮助孩子们进一步探究。通过观看视频,孩子们知道了蛇在吃东西时,会把活动的喉头伸到外面,这样气管就不会被堵住,蛇的嘴巴会张得很大并且会左右移动,结合观察蛇身体的结构图后,孩子们发现蛇的胃和肠子都是直的,像一条直通的管道,由于没有胸骨,蛇的身体可以自由扩张。在了解这么多知识后,孩子们不由惊呼:“蛇真是太厉害了!”
三、运用
绘本被誉为翻页的艺术、静态的电影,在这样一次小小的阅读活动中可以引发大大的探究活动。为了将孩子们的这一兴趣、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延伸下去,我以绘本《贪吃的哈罗德》阅读为主线,预设了“有趣的蛇”和“神奇的动物”的活动支线,生成了科学活动“蛇如何前进”、健康活动“贪吃蛇”、美工活动“贪吃蛇”、绘画活动“小蛇穿花衣”、社会活动“我和动物是朋友”等,也丰富了各类区域游戏,如美工区的“纸杯蛇”、益智区的“哈罗德棋”、表演游戏“贪吃的哈罗德”、户外体育活动“贪吃蛇大作战”等。一方面,通过系列活动让幼儿对熟悉却不常见的蛇更加了解;另一方面,潜移默化地让幼儿感受到深入探究的乐趣,注重幼儿探究和思维发展的过程,使课程真正成为幼儿所需。
四、反思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其知识的架构、经验的积累也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要珍视幼儿日常生活中偶发事件的教育价值,在幼儿不断推进的探究过程中预设和生成丰富的活动,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形成有趣的课程。
1.探究,做而非学
大班幼儿正值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换发展的时期,探究活动的核心价值在于做,而非学。教师应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最终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绘本《贪吃的哈罗德》中的小蛇哈罗德吃了好多比自己大的动物,这与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结构产生了认知冲突,致使幼儿萌生出对蛇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提出一系列的問题,这代表着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是在不断思考的。因此,在晨间谈话时教师请糯糯将问题提出,引起大家的思考、猜测。为了得出答案就有了“小猜想大探索”,幼儿通过收集资料、操作实验、观看视频等环节验证之前的猜想,正是在“做”的过程中,幼儿理解并将科学经验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2.教师,活动“隐者”
活动中的“隐者”顾名思义就是隐藏在活动中的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教师在幼儿的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为幼儿提供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为幼儿提供经验上的支持。本次探索活动来自幼儿的发现和疑惑,面对活动中超出幼儿已有认知经验的问题,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出正确的答案,而是借此引发一场实践、探究的活动,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将问题抛出,引导幼儿去交流思考、提出假设,再进一步提供幼儿所需要的材料供幼儿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在提供幼儿操作的物质材料上,也能体现出教师的隐性功能,本次活动中教师提前调查了蛇的身体结构和其他动物的身体结构,为幼儿提供实验所需的相近材料,第一次教师提供的是长条形的气球、圆气球和玻璃珠,但在实际操作中幼儿难以将玻璃珠塞进气球里,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第二次实验时教师把实验材料替换成长筒袜、圆形布袋和乒乓球,幼儿在亲自操作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3.课程,始于儿童
课程是基于儿童兴趣、始于儿童经验、源于儿童能力的思考。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充分尊重儿童的内部生命情感,尊重儿童的不同智能,尊重儿童的认知方式,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能根据幼儿的需要、学习思路不断更新调整。
在课程实施初期,以幼儿对蛇的兴趣和好奇为出发点,拓展的活动就是一个不断与幼儿“共生共长”的动态过程,在设计课程实施线索时有的是原本就有的活动(预成),有的则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相关经验和现实状况去生成,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幼儿的感知、经验及行动作出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使得课程真正成为幼儿所需要的课程。
4.教育,源于生活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要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教育源于生活,问题存在于生活中,教育就有了内容、方向和目标。“蛇肚子里的秘密”来源于幼儿生活中偶发的一次疑问,为了获得答案,教师以激发兴趣、大胆猜想、推测探究、架构认知、情感升华为主线,支持幼儿对蛇进行深入的探究。本性的好奇激发探索,经验的折射助于猜想,语言的传递促进交流,在探索、猜想、交流之间,幼儿充分展示着自己的个性和才能,积极思考、用心体验,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主动完成了对知识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