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潜能,挖掘学生蕴藏的主体发展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我们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点,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供自我展示机会
充满灵性与生气的课堂才是理想的教学环境,学生的思维和灵感需要活跃的氛围来启发和點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使课堂教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思维碰撞中实现智慧的飞跃,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例如,《狐狸与乌鸦》这篇文章重在让学生领悟故事寓意,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来启发学生思维: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里明白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开始积极调动思维,回顾故事情节,有的学生说:狐狸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种可耻的行为应该遭人唾弃,是不可取的,人要光明磊落,正直诚信。也有的同学发表了不同的见解:乌鸦虽然是受害者,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自身不辨是非,刚愎自用,这也是不可取的。同学的表现远远超过预想,不但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维,提高了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得到了更深一步的强化,理解更加透彻,起到了人文教育的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据实改进教学方案
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案,增强学生对文本中心思想的掌握能力。例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通过自读自悟把握文章思想,甚至还能超越教师对文本思想的预设,比如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寓言二则》时,运用对比的方法完成了对两则寓言的自主学习,最终总结出如下结论:由于人们对于别人不同的劝告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所以在处理事情时得到了不同的结局。这种思想总结已经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设,甚至比教师的思想角度还要新颖、还要深刻。这就迫使教师必须改进自己的教学预案,原来的预设就不能再讲给学生了,而是以这位学生的独到见解作为提升学生思维的踏板,深化学生的思想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三、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经实践证明,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们老师要积极开展合作学习。例如,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结合课文特点确定合作方式。如果是对话类课文,如《两只小狮子》中的3—6自然段,描述了懒狮子和小树之间的对话,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分角色朗读,只读课文中的对话,不读中间的提示语,并加快对话节奏,引导学生进入相应的情境,再从朗读较好的小组中选出优秀的一组在全班进行示范朗读,最后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非对话类课文中,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个听一个读,如果发现对方有错别字或出现错误时再进行纠正,然后互相交换角色,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挖掘教材德育元素,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教材中有许多德育元素,教师要挖掘它们,通过情绪体验,为学生的健康品德认识和思想品格的内化奠定基础。例如,在《落花生》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它的果实埋藏在地里……等到成熟也不能立即分辨出它有没有果实。”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其实蕴含着整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挖掘这句话的深层含义:“人要做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人,而不能做只讲体面但却对别人有害的人。”再比如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一句内涵的话,在教师启发下,通过反复阅读认识到花生的品格:“不求虚名,不去炫耀,只是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从而使学生对花生的敬佩之情愈加强烈,陶冶情操,让学生立志做一个“脚踏实地、不记名利、谦虚朴实、埋头苦干,不炫耀不张扬,有益于他人”的人。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围绕学生这个主体精心设计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第四实验小学(276000)
一、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供自我展示机会
充满灵性与生气的课堂才是理想的教学环境,学生的思维和灵感需要活跃的氛围来启发和點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使课堂教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思维碰撞中实现智慧的飞跃,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例如,《狐狸与乌鸦》这篇文章重在让学生领悟故事寓意,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来启发学生思维: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里明白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开始积极调动思维,回顾故事情节,有的学生说:狐狸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种可耻的行为应该遭人唾弃,是不可取的,人要光明磊落,正直诚信。也有的同学发表了不同的见解:乌鸦虽然是受害者,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自身不辨是非,刚愎自用,这也是不可取的。同学的表现远远超过预想,不但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维,提高了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得到了更深一步的强化,理解更加透彻,起到了人文教育的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据实改进教学方案
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案,增强学生对文本中心思想的掌握能力。例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通过自读自悟把握文章思想,甚至还能超越教师对文本思想的预设,比如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寓言二则》时,运用对比的方法完成了对两则寓言的自主学习,最终总结出如下结论:由于人们对于别人不同的劝告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所以在处理事情时得到了不同的结局。这种思想总结已经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设,甚至比教师的思想角度还要新颖、还要深刻。这就迫使教师必须改进自己的教学预案,原来的预设就不能再讲给学生了,而是以这位学生的独到见解作为提升学生思维的踏板,深化学生的思想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三、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经实践证明,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们老师要积极开展合作学习。例如,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结合课文特点确定合作方式。如果是对话类课文,如《两只小狮子》中的3—6自然段,描述了懒狮子和小树之间的对话,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分角色朗读,只读课文中的对话,不读中间的提示语,并加快对话节奏,引导学生进入相应的情境,再从朗读较好的小组中选出优秀的一组在全班进行示范朗读,最后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非对话类课文中,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个听一个读,如果发现对方有错别字或出现错误时再进行纠正,然后互相交换角色,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挖掘教材德育元素,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教材中有许多德育元素,教师要挖掘它们,通过情绪体验,为学生的健康品德认识和思想品格的内化奠定基础。例如,在《落花生》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它的果实埋藏在地里……等到成熟也不能立即分辨出它有没有果实。”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其实蕴含着整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挖掘这句话的深层含义:“人要做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人,而不能做只讲体面但却对别人有害的人。”再比如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一句内涵的话,在教师启发下,通过反复阅读认识到花生的品格:“不求虚名,不去炫耀,只是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从而使学生对花生的敬佩之情愈加强烈,陶冶情操,让学生立志做一个“脚踏实地、不记名利、谦虚朴实、埋头苦干,不炫耀不张扬,有益于他人”的人。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围绕学生这个主体精心设计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第四实验小学(27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