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解我科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提高分析前质量控制水平,对 2004-2007年标本按不同目的、类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发现血液标本和胸腹水标本的不合格比率较大,其中血液标本溶血和标本凝固占不合格标本比率达71. 18%,并逐年下降。溶血和标本凝固是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加强对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可提高分析前质量控制水平。
【关键词】标本;质量控制;胸腹水;血液
随着医院诊疗手段的不断完善,实验检查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但一个准确的检验结果是要经过检验分析前、中、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才能得到。目前多数实验室都有较完善的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制度,但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由于存在实验室难以掌控的影响因素是个薄弱环节[1]。为了解近年来我科分析前阶段不合格标本的成因,提高我院标本采集合格率,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现对2004—2007年我科收到的标本进行总结分析。
1材料与分析
1. 1标本来源和种类
2004—2007年我科共收到标本552601份,其中2004年117123份,2005年129980份,2006年140129份,2007年165369份,包括血液、尿液、粪便和胸腹水标本,不合格标本6245份,不合格率1. 13%。
1. 2不合格標本的类型分布(表1)表12004—2007年不合格标本的类型分布(略)
6345份不合格标本中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最高(1. 23%),胸腹水的不合格率次之(0. 61%),尿液和粪便的不合格率较低。
尿液和粪便不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血液和胸腹水与尿液和粪便的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提示不合格标本主要出现在血液和胸腹水标本中,因此应加强对这两类标本采集和处理方面的学习和培训。
1. 3不同年份不合格标本分布(表2)表22004—2007年不合格标本的分布(略)
2004—2007年各年份检验标本不合格率呈逐年降低趋势。
1. 4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分析(表3)表32004—2007年6245份标本不合格原因分布(略)
本科收到不合格标本总数为 6245份,按照不合格原因所占比率由大到小排列如下:溶血、标本凝固、标本量少、标签贴错、用错标本容器、标本量多、输液同侧采血、饮食影响、标本受污染、药物影响,溶血和标本凝固是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两者占不合格标本的71. 18%。
2讨论
为了给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对于不合格标本均要求重新采集,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真实可信,为此我们针对本科不合格标本的调查分析,认为加强对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等分析前质量控制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2. 1不合格标本一经确定,科室人员立即与相关科室及人员取得联系,讲明重新采集标本的必要性,要求重新采集标本,以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可信。
2. 2重新采集的标本作为急诊项目进行检测,尽可能缩短被延误的测定周期(TAT)。
2. 3加强检验科与护理部沟通,进行护理人员岗前培训,使护理人员熟悉不同检验项目标本采集的不同要求,如采血量严格按照真空采血管上标示的刻度、血气标本应避免空气进入注射器、采血后轻轻颠倒混匀2至3次以避免溶血和血液凝固现象发生;尿液标本和胸腹水标本采集容器与条码要相符、不得混入其它杂物、标本采集后要及时送检等等,进一步提高检验标本的合格率。
2. 4加强检验人员与临床科室的沟通
聘请检验学专家就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分析前质量控制问题来我院进行专题讲座,使医护人员加强认识,引起重视。深入临床科室征求意见和建议,增进相互间了解,得到临床医师和护士的配合。针对标本采集存在的诸多问题将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患者准备等信息分别以检验通讯和公示栏的形式告知医护人员及患者,以此得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配合与支持,进而促进和改善实验室工作。
总之,检验科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医患沟通,特别是与临床科室的医护沟通,确保采集标本的准确性,使不合格标本的百分率降到最低点,提高分析前质量控制水平,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袁慧,曾小丽,将朝晖,等. 2003—2006年北京安贞医院检验科标本不合格的特点分析及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6(6):692.
【关键词】标本;质量控制;胸腹水;血液
随着医院诊疗手段的不断完善,实验检查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但一个准确的检验结果是要经过检验分析前、中、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才能得到。目前多数实验室都有较完善的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制度,但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由于存在实验室难以掌控的影响因素是个薄弱环节[1]。为了解近年来我科分析前阶段不合格标本的成因,提高我院标本采集合格率,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现对2004—2007年我科收到的标本进行总结分析。
1材料与分析
1. 1标本来源和种类
2004—2007年我科共收到标本552601份,其中2004年117123份,2005年129980份,2006年140129份,2007年165369份,包括血液、尿液、粪便和胸腹水标本,不合格标本6245份,不合格率1. 13%。
1. 2不合格標本的类型分布(表1)表12004—2007年不合格标本的类型分布(略)
6345份不合格标本中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最高(1. 23%),胸腹水的不合格率次之(0. 61%),尿液和粪便的不合格率较低。
尿液和粪便不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血液和胸腹水与尿液和粪便的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提示不合格标本主要出现在血液和胸腹水标本中,因此应加强对这两类标本采集和处理方面的学习和培训。
1. 3不同年份不合格标本分布(表2)表22004—2007年不合格标本的分布(略)
2004—2007年各年份检验标本不合格率呈逐年降低趋势。
1. 4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分析(表3)表32004—2007年6245份标本不合格原因分布(略)
本科收到不合格标本总数为 6245份,按照不合格原因所占比率由大到小排列如下:溶血、标本凝固、标本量少、标签贴错、用错标本容器、标本量多、输液同侧采血、饮食影响、标本受污染、药物影响,溶血和标本凝固是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两者占不合格标本的71. 18%。
2讨论
为了给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对于不合格标本均要求重新采集,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真实可信,为此我们针对本科不合格标本的调查分析,认为加强对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等分析前质量控制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2. 1不合格标本一经确定,科室人员立即与相关科室及人员取得联系,讲明重新采集标本的必要性,要求重新采集标本,以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可信。
2. 2重新采集的标本作为急诊项目进行检测,尽可能缩短被延误的测定周期(TAT)。
2. 3加强检验科与护理部沟通,进行护理人员岗前培训,使护理人员熟悉不同检验项目标本采集的不同要求,如采血量严格按照真空采血管上标示的刻度、血气标本应避免空气进入注射器、采血后轻轻颠倒混匀2至3次以避免溶血和血液凝固现象发生;尿液标本和胸腹水标本采集容器与条码要相符、不得混入其它杂物、标本采集后要及时送检等等,进一步提高检验标本的合格率。
2. 4加强检验人员与临床科室的沟通
聘请检验学专家就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分析前质量控制问题来我院进行专题讲座,使医护人员加强认识,引起重视。深入临床科室征求意见和建议,增进相互间了解,得到临床医师和护士的配合。针对标本采集存在的诸多问题将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患者准备等信息分别以检验通讯和公示栏的形式告知医护人员及患者,以此得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配合与支持,进而促进和改善实验室工作。
总之,检验科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医患沟通,特别是与临床科室的医护沟通,确保采集标本的准确性,使不合格标本的百分率降到最低点,提高分析前质量控制水平,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袁慧,曾小丽,将朝晖,等. 2003—2006年北京安贞医院检验科标本不合格的特点分析及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6(6):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