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无效和低效问题。何谓有效?崔允■教授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为了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根本的提升,多年来笔者一直致力研究如何构建创新型、有效型的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通过不断研究、实践,我摸索出“未教先学”——“反馈点拨”——“品读感悟”——“主题散发”四步走的有效阅读课堂教学新流程。这种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一反过去的师本教学,打破传统的灌输式、讲解式的教学方式,凸显创新理念,凸显以生为本的原则,从根本上提升了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操作如下。
一、未教先学
“未教先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没有教授新的知识之前,学生就走在教师的前头,运用既有的知识、相关的学习经验去接触新的知识。这里的“先学”,要注意两点:首先,要明确学什么;其次要明确怎样学。由于受年龄、学识水平的制约,小学生既有的自学能力还不是很高,因此,刚开始时,教师要为学生指明路向。笔者在开始阶段,就让学生明确“学什么”和“怎样学”这两点。我把它称之为“自学导向”,主要分十步走。
自学向导
(一)搜集相关资料。
(二)识记生字新词。1.需要注意书写的字;2.需要注意读音的字;3.和它最相近(结构、读音)的字。4.圈画新词。
(三)将重要的多音字写在书本的空白处。
(四)积累四字词。1.写在“词语采集”本上;2.熟记它们。
(五)我不理解的词语。1.在课文中画出来;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把意思写在这个词的旁边。
(六)读懂课文,知道每个自然段讲的内容。
(七)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1.尝试从题目入手;2.抓中心句法;3.主人公导引法;4.合并法。5.概括法。
(八)找句子。1.品味自己喜欢的句子,把感受写在句子旁边;2.找出并感受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九)感悟写法。1.从文章的结构想;2.从文章的表达想;3.从文章的内容想;4.从文章的构思想。
(十)我的疑问。
从以上的自学导向来看,它很好地解决了“学什么”和“怎样学”这两个问题,有较强的操作性,能给学生指明路向,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和“如何去做”。
未教先学,有其积极的意义。它改变过去“老师讲,我就学”的被动局面,确立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正如教育专家谢仲卿所言:“让学生在教师讲解新课之前先接触新知识,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使学生在讲授之前便提前动用知识储备,提前拓展思维空间,探究未知的科学知识和大自然的奥秘,亲自揭开知识的面纱,提前占领学习制高点,真正做到了‘三开放’:提取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开放;思维、思想的开放;学习方式、方法的开放。这样,师生同时介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内容成了师生双边共同发现、共同解决的问题,师生双方形成了平等的、合作的和谐关系。”具体说来,它有以下几点。一是落实知识点训练。从上面的自学导向来看,识记生字新词、掌握重要的多音字、积累四字词、找句子、读懂课文、知道每个自然段讲的内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写法、完成课后练习题、完成相关的同步资料等,都是从字、词、句、段、篇着手,很好地落实各项知识点的训练。二是提高课堂效率。经过学生课前的先学后,课堂上,教师就可以要据学生自学反馈的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点拨。这样能很好地把握课文教学的要点,切中学生的所需,避免在不必要的问题上进行纠缠,从而在有限的40分钟内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重点问题的探讨。这样,课堂效率必然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必然立竿见影。三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矫正,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课文的学习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简单地讲,学法指导就是教会学生学会终身学习。从字词的学习到句子的品味、文章内容的把握等,无一不让学生进行扎实的训练。有了明确的自学导向,加上长期的、扎实的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必然大大提高。经常性地进行这种有益的探究,必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反馈点拨
“反馈点拨”,就是教师根据学生自学反馈的情况,对一些重要的问题进行必要的点拨、引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吸收、消化所学的知识。“反馈点拨”主要分两步走:一是“反馈”。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交流自学的情况,然后由每小组派一个代表在班上汇报,主要是提出一些疑点、难点,以供大家在班上交流、探讨。二是“点拨”。这是教师引导的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先前的反馈情况,抓住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先组织学生在班上展开大讨论,然后根据学生再次反馈的情况进行必要的点拨,让学生“拨开层层云雾”,“见到朗朗明月”。
(一)小组反馈
全班分成八个小组,对课前自学的情况进行交流。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小组长视情况作简要的笔录。
(二)全班反馈
小组长根据笔录整理本小组讨论的情况,然后在班上交流。小组长发言时,教师相机把焦点问题写在黑板上。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笔者依据各小组的反馈,总结出以下几个焦点问题:
(1)“桂林山水甲天下”主要体现在哪里?
(2)“连绵不断的画卷”怎么理解?
(3)“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如何理解?
总结出焦点问题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再次在全班中引发讨论,以达成共识。 从整个操作过程来看,反馈点拨有其积极的意义。从整体来看,它以学生为主体——反馈是学生的,小组交流是学生的,班上交流、讨论也是学生的,它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此外,它还体现了如下两点:一是以学定教。过去,许多教师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自己认为怎样教就怎样教,把自己想教的都灌输给学生,即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要学什么。这种 “以教定学”的做法,让学生无所适从,也很少有人去思考:自己这样一厢情愿地教到底有没有效果?学生到底需要什么?而“以学定教”,相对于“以教定学”来说,不仅是次序上的转变,更是一种策略上、理念上的转变。它依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整教学顺序,并作出教的内容、方法的选择。以学定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因。前者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后者是教师依据学生先学后的情况作出教学决策,这样教得更精粹,教得更切中学生的需要。相比之下,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更符合教学的规律,突破了重点。我们知道,一堂课的时间是40分钟,我们准备的相应教学内容只能在这段时间内完成。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多:字、词、句、段,课文的感悟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等,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全部完成。这时候,我们就要有一双慧眼,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可讲可不讲的,不要讲;学生能理解的,不要讲。倘若主次不分,全面开花,那肯定是出力不讨好,只会耗时、费力,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反馈点拨”的做法,恰恰弥补了这一点。它都是围绕学生反映的焦点问题进行探讨的,这必然是课文的重点、难点问题。如教《桂林山水》一文,学生反映的问题普遍是:“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连绵不断的画卷怎样理解”“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怎样理解”。这就是课文的重点。解决它,就是解决了课文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品读感悟
“品读感悟”,安排在“反馈点拨”之后,作为一个独立的环节来实施。它指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好文本、读出味道、读中感悟,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个环节也分两步走。下面以《桂林山水》为例,加以说明。
(一)教师指导
教师的指导,是要让学生明白应该如何去读。对《桂林山水》一文,在读方面笔者是这样指导的。
师:这篇课文,作者用了许多比喻句,描绘了漓江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最后以空中迷蒙的云雾、山间的绿树红花、江上的竹筏小舟作衬托,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这正如开头的这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朗读时我们要注意几点:一是声音应该轻柔;二是语速应该适中;三是注意要饱含深情,如“漓江的水真静啊”等;四是展开想象,边读边想,将那山山水水融入脑海,从而入情入景。
指导完后,笔者还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景:先播放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接着,深情地描绘: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这是人间的仙境,这是人间的天堂,这是一个如诗如画的梦,让我们一起进这风光绮丽的桂林吧——(学生和着乐曲读)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也可以师生共读。读后,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学生品读
学生品读前,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推动学生的品读,如播放与文本情感基调相符的乐曲、出示与文本相关的画面等,这些都有助于唤起学生读的欲望,使学生能迅速地进入品读的状态,从而入情入景。
品读感悟,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在读中感悟,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品读感悟,安排在 “反馈点拨”之后,我们可以看做是“反馈点拨”的一个延伸。通过读、通过品、通过悟,学生必定对文本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二是培养朗读能力。学生的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也是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去体会的。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朗读水平一定会大大提高。三是培养语感。语感是一个感性的东西。培养学生这种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读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只有让学生读,让他们正确地去读,才能品味出文本的味儿,才能在不断的感悟中,让自己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得到提升。四是培养表达能力。品读,本身就是一个积累语言的过程。长期这样读,积累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加上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越来越强,自己想表达的时候自然会有话可说,而且会表达得更好。
四、主题散发
“主题散发”,是指教授完新课后,指导学生寻找与这一课主题相类似的文本来进行阅读。它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搜寻文本
教师指导学生去找寻与文本主题相同的其他文本。如《桂林山水》一课,属于写景的文章。学生在搜寻时,找到了许多类似的文章:《荷塘月色》(选段)、《春》、《美的日月潭》、《神奇的九寨沟》、《黄山奇石》等。
(二)交流文本
学生充分研读搜寻到的文本,可在小组内交流,或小组与小组之间交流,使各自搜寻到的文本让更多的人分享,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小组交流完后,还可以小组之间、全班再次交流。这个环节,让学生再次将个人的阅读收获与班上的同学分享,达到一个辐射全体的理想效果。
主题的散发,有几个好处。一是扩大知识的容量。单一的文本,学生得到的东西必然是有限的,而“主题散发”,正好弥补了这一点。大量的阅读,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就会多;长期的阅读,学生吸收的知识就会多。二是拓宽学生视野。读得多,知识视野就会开阔。如学了《桂林山水》一文,学生找寻到《荷塘月色》(选段)、《美的日月潭》、《神奇的九寨沟》、《黄山奇石》等来进行阅读,就能一一地欣赏到荷塘、日月潭、九寨沟、黄山等地的美景。这是学生心灵的旅行,这是学生思想上的洗礼。
以上就是整个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操作过程,其简要流程如下:
有效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这种做法是成功的。它不仅是教学模式上的创新,更是教学理念上的创新。它很好地改变了过去单一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都是教师教、学生学),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尝试、提高。 “先学”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投入,“反馈”是学生思想火花的共同碰撞,“品读”是学生与作者情感的交融合一,“散发”是学生心灵的旅行、思想的洗礼。这一切,无不彰显着以生为本的理念。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言:“教育的宗旨不应是控制生命,而是要激扬生命,教要依皈学,让生命自己行动。犹如老燕子不必繁琐地教小燕子如何飞到南方,那样反而会让许多小燕子迷失方向,它真正需要做的,是依托小燕子飞翔的本能,教它飞向蓝天,飞得更高更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做到以生为本,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习,就会使我们的课堂上升到“小投入,大收益”的理想层面,达到让学生有所发展的教学目的。
一、未教先学
“未教先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没有教授新的知识之前,学生就走在教师的前头,运用既有的知识、相关的学习经验去接触新的知识。这里的“先学”,要注意两点:首先,要明确学什么;其次要明确怎样学。由于受年龄、学识水平的制约,小学生既有的自学能力还不是很高,因此,刚开始时,教师要为学生指明路向。笔者在开始阶段,就让学生明确“学什么”和“怎样学”这两点。我把它称之为“自学导向”,主要分十步走。
自学向导
(一)搜集相关资料。
(二)识记生字新词。1.需要注意书写的字;2.需要注意读音的字;3.和它最相近(结构、读音)的字。4.圈画新词。
(三)将重要的多音字写在书本的空白处。
(四)积累四字词。1.写在“词语采集”本上;2.熟记它们。
(五)我不理解的词语。1.在课文中画出来;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把意思写在这个词的旁边。
(六)读懂课文,知道每个自然段讲的内容。
(七)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1.尝试从题目入手;2.抓中心句法;3.主人公导引法;4.合并法。5.概括法。
(八)找句子。1.品味自己喜欢的句子,把感受写在句子旁边;2.找出并感受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九)感悟写法。1.从文章的结构想;2.从文章的表达想;3.从文章的内容想;4.从文章的构思想。
(十)我的疑问。
从以上的自学导向来看,它很好地解决了“学什么”和“怎样学”这两个问题,有较强的操作性,能给学生指明路向,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和“如何去做”。
未教先学,有其积极的意义。它改变过去“老师讲,我就学”的被动局面,确立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正如教育专家谢仲卿所言:“让学生在教师讲解新课之前先接触新知识,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使学生在讲授之前便提前动用知识储备,提前拓展思维空间,探究未知的科学知识和大自然的奥秘,亲自揭开知识的面纱,提前占领学习制高点,真正做到了‘三开放’:提取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开放;思维、思想的开放;学习方式、方法的开放。这样,师生同时介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内容成了师生双边共同发现、共同解决的问题,师生双方形成了平等的、合作的和谐关系。”具体说来,它有以下几点。一是落实知识点训练。从上面的自学导向来看,识记生字新词、掌握重要的多音字、积累四字词、找句子、读懂课文、知道每个自然段讲的内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写法、完成课后练习题、完成相关的同步资料等,都是从字、词、句、段、篇着手,很好地落实各项知识点的训练。二是提高课堂效率。经过学生课前的先学后,课堂上,教师就可以要据学生自学反馈的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点拨。这样能很好地把握课文教学的要点,切中学生的所需,避免在不必要的问题上进行纠缠,从而在有限的40分钟内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重点问题的探讨。这样,课堂效率必然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必然立竿见影。三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矫正,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课文的学习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简单地讲,学法指导就是教会学生学会终身学习。从字词的学习到句子的品味、文章内容的把握等,无一不让学生进行扎实的训练。有了明确的自学导向,加上长期的、扎实的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必然大大提高。经常性地进行这种有益的探究,必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反馈点拨
“反馈点拨”,就是教师根据学生自学反馈的情况,对一些重要的问题进行必要的点拨、引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吸收、消化所学的知识。“反馈点拨”主要分两步走:一是“反馈”。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交流自学的情况,然后由每小组派一个代表在班上汇报,主要是提出一些疑点、难点,以供大家在班上交流、探讨。二是“点拨”。这是教师引导的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先前的反馈情况,抓住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先组织学生在班上展开大讨论,然后根据学生再次反馈的情况进行必要的点拨,让学生“拨开层层云雾”,“见到朗朗明月”。
(一)小组反馈
全班分成八个小组,对课前自学的情况进行交流。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小组长视情况作简要的笔录。
(二)全班反馈
小组长根据笔录整理本小组讨论的情况,然后在班上交流。小组长发言时,教师相机把焦点问题写在黑板上。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笔者依据各小组的反馈,总结出以下几个焦点问题:
(1)“桂林山水甲天下”主要体现在哪里?
(2)“连绵不断的画卷”怎么理解?
(3)“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如何理解?
总结出焦点问题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再次在全班中引发讨论,以达成共识。 从整个操作过程来看,反馈点拨有其积极的意义。从整体来看,它以学生为主体——反馈是学生的,小组交流是学生的,班上交流、讨论也是学生的,它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此外,它还体现了如下两点:一是以学定教。过去,许多教师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自己认为怎样教就怎样教,把自己想教的都灌输给学生,即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要学什么。这种 “以教定学”的做法,让学生无所适从,也很少有人去思考:自己这样一厢情愿地教到底有没有效果?学生到底需要什么?而“以学定教”,相对于“以教定学”来说,不仅是次序上的转变,更是一种策略上、理念上的转变。它依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整教学顺序,并作出教的内容、方法的选择。以学定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因。前者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后者是教师依据学生先学后的情况作出教学决策,这样教得更精粹,教得更切中学生的需要。相比之下,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更符合教学的规律,突破了重点。我们知道,一堂课的时间是40分钟,我们准备的相应教学内容只能在这段时间内完成。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多:字、词、句、段,课文的感悟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等,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全部完成。这时候,我们就要有一双慧眼,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可讲可不讲的,不要讲;学生能理解的,不要讲。倘若主次不分,全面开花,那肯定是出力不讨好,只会耗时、费力,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反馈点拨”的做法,恰恰弥补了这一点。它都是围绕学生反映的焦点问题进行探讨的,这必然是课文的重点、难点问题。如教《桂林山水》一文,学生反映的问题普遍是:“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连绵不断的画卷怎样理解”“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怎样理解”。这就是课文的重点。解决它,就是解决了课文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品读感悟
“品读感悟”,安排在“反馈点拨”之后,作为一个独立的环节来实施。它指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好文本、读出味道、读中感悟,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个环节也分两步走。下面以《桂林山水》为例,加以说明。
(一)教师指导
教师的指导,是要让学生明白应该如何去读。对《桂林山水》一文,在读方面笔者是这样指导的。
师:这篇课文,作者用了许多比喻句,描绘了漓江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最后以空中迷蒙的云雾、山间的绿树红花、江上的竹筏小舟作衬托,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这正如开头的这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朗读时我们要注意几点:一是声音应该轻柔;二是语速应该适中;三是注意要饱含深情,如“漓江的水真静啊”等;四是展开想象,边读边想,将那山山水水融入脑海,从而入情入景。
指导完后,笔者还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景:先播放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接着,深情地描绘: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这是人间的仙境,这是人间的天堂,这是一个如诗如画的梦,让我们一起进这风光绮丽的桂林吧——(学生和着乐曲读)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也可以师生共读。读后,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学生品读
学生品读前,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推动学生的品读,如播放与文本情感基调相符的乐曲、出示与文本相关的画面等,这些都有助于唤起学生读的欲望,使学生能迅速地进入品读的状态,从而入情入景。
品读感悟,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在读中感悟,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品读感悟,安排在 “反馈点拨”之后,我们可以看做是“反馈点拨”的一个延伸。通过读、通过品、通过悟,学生必定对文本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二是培养朗读能力。学生的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也是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去体会的。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朗读水平一定会大大提高。三是培养语感。语感是一个感性的东西。培养学生这种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读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只有让学生读,让他们正确地去读,才能品味出文本的味儿,才能在不断的感悟中,让自己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得到提升。四是培养表达能力。品读,本身就是一个积累语言的过程。长期这样读,积累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加上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越来越强,自己想表达的时候自然会有话可说,而且会表达得更好。
四、主题散发
“主题散发”,是指教授完新课后,指导学生寻找与这一课主题相类似的文本来进行阅读。它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搜寻文本
教师指导学生去找寻与文本主题相同的其他文本。如《桂林山水》一课,属于写景的文章。学生在搜寻时,找到了许多类似的文章:《荷塘月色》(选段)、《春》、《美的日月潭》、《神奇的九寨沟》、《黄山奇石》等。
(二)交流文本
学生充分研读搜寻到的文本,可在小组内交流,或小组与小组之间交流,使各自搜寻到的文本让更多的人分享,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小组交流完后,还可以小组之间、全班再次交流。这个环节,让学生再次将个人的阅读收获与班上的同学分享,达到一个辐射全体的理想效果。
主题的散发,有几个好处。一是扩大知识的容量。单一的文本,学生得到的东西必然是有限的,而“主题散发”,正好弥补了这一点。大量的阅读,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就会多;长期的阅读,学生吸收的知识就会多。二是拓宽学生视野。读得多,知识视野就会开阔。如学了《桂林山水》一文,学生找寻到《荷塘月色》(选段)、《美的日月潭》、《神奇的九寨沟》、《黄山奇石》等来进行阅读,就能一一地欣赏到荷塘、日月潭、九寨沟、黄山等地的美景。这是学生心灵的旅行,这是学生思想上的洗礼。
以上就是整个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操作过程,其简要流程如下:
有效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这种做法是成功的。它不仅是教学模式上的创新,更是教学理念上的创新。它很好地改变了过去单一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都是教师教、学生学),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尝试、提高。 “先学”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投入,“反馈”是学生思想火花的共同碰撞,“品读”是学生与作者情感的交融合一,“散发”是学生心灵的旅行、思想的洗礼。这一切,无不彰显着以生为本的理念。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言:“教育的宗旨不应是控制生命,而是要激扬生命,教要依皈学,让生命自己行动。犹如老燕子不必繁琐地教小燕子如何飞到南方,那样反而会让许多小燕子迷失方向,它真正需要做的,是依托小燕子飞翔的本能,教它飞向蓝天,飞得更高更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做到以生为本,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习,就会使我们的课堂上升到“小投入,大收益”的理想层面,达到让学生有所发展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