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仅仅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多思维,多实践,多表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供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不断地自由参与、自主学习,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合作交流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自主学习”是教师建立好常规,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地促进性地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效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解决组内冲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深思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識,提供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不断地自由参与、自主学习,活跃课堂气氛,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创设探求机会,激发交流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求知的机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投入对问题的探究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创设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研究对象,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对其进行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抓住契机,开展合作交流
自主学习有一种很好的形式,那就是合作交流。何时让学生互动,展开交流合作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呢?
例如,在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大小比较这一内容时,通过下列步骤进行“1/3、0.5、3/4”的大小比较。
要求:学生每六人分为一个小组,每人发一张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学生独立完成,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1)每组同学在正方形“头尾对齐、再头尾对齐”进行“四等分”对折,“把纸的2个边向中间合拢,把它们拉到对等的位置”进行“三等分”;用阴影部分表示出1/3,0.5,3/4,并说出所表示的分数的意义。
(2)根据图上阴影部分,比较每个两人的分数的大小,得出3/4>0.5>1/3。
教师:引导小组比较思考:在刚才的交流中,你发现哪种方法比较方便?说说怎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小数?
设计说明:在这一数学教学环节中,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动嘴合作交流、探索规律,有效地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情绪饱满、积极主动地进行合作交流活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理的猜测,在独立思考、交流讨论中发现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很好地分解重难点,是教师教学成功的重要所在,也是扫除学生学习障碍的关键。在教学重点、难点之处,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不仅能攻克教学重点和难点,更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补充,互相启发,拓宽思路,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习惯。因此,组织学生小组交流,互说想法,往往能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激活。
三、合作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练习,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而运用小组合作进行开放性练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以较大的思维空间,使他们乐于交流,从而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天地。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很快掌握新知,有的学生一知半解,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练习,让每个学生发表见解,相互启迪,实现生生互动,在开展合作练习的初始阶段,学生的合作意识可能不强,这时教师可以加强指导,并安排特定的时间,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施新课程以后,可以把教材安排的讨论题,作为合作练习的素材,这样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学到别人的好思维、好方法,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观点,发挥想象,互相启发,共同发展。
自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已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
[2]陈燕.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杭州大学教育系.
[3]王坦合作学习——原理和策略.学苑出版社.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合作交流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自主学习”是教师建立好常规,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地促进性地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效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解决组内冲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深思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識,提供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不断地自由参与、自主学习,活跃课堂气氛,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创设探求机会,激发交流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求知的机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投入对问题的探究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创设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研究对象,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对其进行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抓住契机,开展合作交流
自主学习有一种很好的形式,那就是合作交流。何时让学生互动,展开交流合作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呢?
例如,在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大小比较这一内容时,通过下列步骤进行“1/3、0.5、3/4”的大小比较。
要求:学生每六人分为一个小组,每人发一张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学生独立完成,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1)每组同学在正方形“头尾对齐、再头尾对齐”进行“四等分”对折,“把纸的2个边向中间合拢,把它们拉到对等的位置”进行“三等分”;用阴影部分表示出1/3,0.5,3/4,并说出所表示的分数的意义。
(2)根据图上阴影部分,比较每个两人的分数的大小,得出3/4>0.5>1/3。
教师:引导小组比较思考:在刚才的交流中,你发现哪种方法比较方便?说说怎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小数?
设计说明:在这一数学教学环节中,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动嘴合作交流、探索规律,有效地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情绪饱满、积极主动地进行合作交流活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理的猜测,在独立思考、交流讨论中发现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很好地分解重难点,是教师教学成功的重要所在,也是扫除学生学习障碍的关键。在教学重点、难点之处,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不仅能攻克教学重点和难点,更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补充,互相启发,拓宽思路,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习惯。因此,组织学生小组交流,互说想法,往往能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激活。
三、合作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练习,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而运用小组合作进行开放性练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以较大的思维空间,使他们乐于交流,从而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天地。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很快掌握新知,有的学生一知半解,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练习,让每个学生发表见解,相互启迪,实现生生互动,在开展合作练习的初始阶段,学生的合作意识可能不强,这时教师可以加强指导,并安排特定的时间,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施新课程以后,可以把教材安排的讨论题,作为合作练习的素材,这样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学到别人的好思维、好方法,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观点,发挥想象,互相启发,共同发展。
自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已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
[2]陈燕.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杭州大学教育系.
[3]王坦合作学习——原理和策略.学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