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课的整合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s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今天,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每个成员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就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课程整合成了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新视点,也是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中学软硬件方面的落后以及教师、学生自身信息素养水平的不足,给农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增加了难度。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特点与优势,使之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从而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使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转变成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学习伙伴;学生由原来接受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参与者和知识建构者,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2 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2.1 信息技术概念模糊。信息技术不等同于计算机,而且还包括承载信息进行传播所用的多媒体技术(视频、广播等)和网络技术。
  2.2 单纯的投影演示,只是用投影代替了黑板,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是被动接受者,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没有改变。整合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和知识的建构者。
  2.3 课程整合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师生间的互动关系,削弱了传统教学中的语言和情感交流的优势。由于教师对信息技术不熟练和课件设计存在的问题,导致课堂上出现教师忙于操作计算机,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情况。
  2.4 整合中否定了已有的教学模式。一个好的教学模式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积累、总结的,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已有的教学模式,逐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达到更好的整合效果。
  2.5 过于追求多媒体效果,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课件制过程作中,许多教师为了追求动画效果,结果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3 整合的模式
  针对不同的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因此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分为三种:
  3.1 信息技术课程,以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信息技术作为专门开设的学科,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整合到任务中去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或是社会性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3.2 与其他学科整合,以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整合任务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从而更好地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研究性课程,以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学生作为主动的学习者,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课内与课外的知识、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
  4 整合的前提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条件。只有迅速推进农村信息技术教育,使之成为学习工具,并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索学习,体会到自主学习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乐趣;让学生在网络和多媒体环境下合作交流,加强团队精神,展示研究成果,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5 整合的基础和关键
  丰富而高质量的、适应教学改革需要的教学资源,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足够的、能满足教学与学习过程的多样化、社会化、主体化要求的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信息技术和网络在学校中普及和应用,使课程得到更好的整合。
  “教改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与应用能力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要使农村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之中,就必须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三年级是整个初中阶段最关键的一年,初三学生要对三年来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复习,作为一名初三的化学教师,怎样才能做好做好初三化学的复习工作呢?  【关键词】 初三 化学教学 复习  1 紧扣新课标精神,抓考点、热点  新课标改变了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选择了学生终生学
期刊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探求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结合我的一些教学经验,就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 指导学生培养阅读习惯  1.1 创造轻松快乐充满爱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教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情境,用自己博大的爱来融化学生干涸的心田,让学生在爱的情境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张开想象的翅膀,激起情感的涟漪。在语文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
期刊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在农村九年级化学“活动探究”这一环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利因素以及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化学教学 探究 现状 对策  当前,教学研究的重心正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探究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优于一般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化学要重视实验方法的教学,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已把初中阶段的课题学习改为“实践与综合应用”,目的是借助实践与综合应用,使几何、代数和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融合成为可能,进一步沟通生活数学与课堂数学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标准》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课程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新的数学课程中应该有让学生“用数学”的内容,通过“用数学”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的数学课程中专门设置了“综合实践课”。  
期刊
多少年以来,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音乐是一种技艺课。老师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就算是目的达到了。其实,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现代的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方式,而是强调教学时一种多边的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传统的教学,关注老师怎么教,而现在的教育理念则是关注学生怎么学,老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学的主体则是学生。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要共同营造
期刊
1 在生活中诱发兴趣  1.1 大力采用生活化教学。由于数学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在生活中找到大量的学习素材,并由此来开展我们的学习,为了使这一过程生动化和形象化,可以将其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例如,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大家能测出咱们学校的教学楼有多高吗?”这样的问题显然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但同时也可以引起他们极大的求知欲望,在此时我们可以引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通过讲解
期刊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为目的的基本素质教育。通过审美实践,纯洁和丰富情感、美化心灵、完善人格,是美育的基本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努力揭示音乐要素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主动提问。这些方式都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教育是进
期刊
物理学最重要的部分是与现象有关的。绝大部分物理学是从现象中来的,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一种心理品质,是在成长中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物理学发展史上不乏由于细心观察与思考而导致重大发现的例子。伽利略由于观察研究吊灯摆动而发现了单摆振动的规律,奥斯特因细心观察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那么,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呢?  1 激发观察兴趣,明确观察目的  若要求学生对事物
期刊
小学英语教学要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这就要求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现在我们倡导的任务型教学途径强调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如今它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的是任务,下面就结合我在
期刊
1 设计兴趣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英语这门学科,大多数学生对其不感兴趣,认为英语不好掌握,太难学,因此,我认为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的一项重要保证。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完成英语阅读教学中每一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之前,我尝试着围绕课文内容设计与之密切相关的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练习题,让我们知道初中英语阅读理解在中考中占有相当重的比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