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的质疑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20032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化学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这是化学实验的科学要求。实验结论要令人信服,必须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实验结论的科学性来源于实验的各个细节。
  在一堂《钠的化合物》实验课上,为节约时间,老师把“检验Na2CO3和NaHCO3的 稳定性”实验对比设计,同时进行演示。为了使实验现象的效果对比强烈,老师组装了两套大小相同的实验仪器来进行实验,同时加热试管。老师的设计目的非常明确,是为了从对比的实验现象中说明“Na2CO3受热没有变化,NaHCO3受热放出CO2”,以便进一步顺利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Na2CO3很稳定,NaHCO3却很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应该说,老师的实验设计非常高效(两个实验同时进行,节约课堂时间),实验现象非常明显,目的也顺利达到。但一个学生当场就提出质疑:“老师,您的实验结论值得怀疑。您用的两个酒精灯火焰不一样。您用的是火焰很小的酒精灯对Na2CO3加热,假设Na2CO3要分解的话,因相同条件下Na2CO3获得的热量很小,不足以使它分解。”一语惊醒梦中人,老师当场愣住了:怎么忽略了这么重要的细节!酒精灯火焰一大一小,学生观察到了,老师也看到了,怎么就疏忽了呢?怎么就没有急中生智把两个酒精灯交换一下呢?倘若把两个酒精灯交换一下,不是更能说明结论吗?看:强热的酒精灯也不能使Na2CO3分解,而弱热的酒精灯都能使NaHCO3分解,说明Na2CO3比NaHCO3稳定得多。细节,多么微小的一个细节!却使教师的教学产生了瑕疵,使这个实验过程缺乏严密的科学性,使实验现象和结论不能令人信服。
  细节还常常使实验功败垂成。在一节由一位资深的老师所上的《碳的化学性质》示范课上,老师连续两次演示了“C还原CuO”的实验,试管却连续两次意外炸裂,致使实验不得不终止(课堂时间耽搁太多),这位很有影响力的老师只好涨红着脸很尴尬地将课前预做成功的实验结果展示给大家看。虽然没有学生当场质疑实验结果,这节示范课却因实验的失败而大打折扣。实验失败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老师没有准备干抹布!老师想,因为准备的试管全是经过干燥的,无须再备干抹布。然而临上课时天气大变,从实验室到教室的途中飘洒的零星小雨将实验盘中的试管淋湿了。实验时老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如用纸代替干抹布拭去试管外壁的水分)就直接用热源对着试管加热。没有用抹布揩干试管外壁附着的水分就做实验是严重违背实验操作的,结果当然是试管都无一例外地炸裂。一块干抹布只是一个很微小的实验细节,却影响和决定着实验的成败。没有科学的细节操作,就没有令人信服的实验结论。忽视细节,常常会与成功擦肩而过。细节是构成实验过程的依据,是得出实验结论的基石。
  化学实验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在已知知识的条件下得出科学结论,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在未知的科学领域得出科学结论,细节往往是决定或改变科学结论的关键。细节,是实验的生命,是科学的火花;细节,使教师一步步成长,使经验一点点积累;细节,提升着教师的教学功底,凝聚着教学机智的升华和再现。因此,细节,绝不容忽视。
  (作者单位:400800重庆市万盛区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人的情感与认知过程是紧密联系着的。任何认知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而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是伴随着人们的道德认知而产生和发展的、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当学生对某个道德问题产生了情感,有了强烈的爱憎好恶时,就将在他的身上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推动他对事业采取追求或丢弃、赞成或反对、适应或改造的行为;相反,如果学
期刊
山林树木有高低,十根手指有长短。凡有人群的地方都分左、中、右。同样,学生的学习也分好、中、差。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是培养、教育下一代,应当面向全体学生,要尽其所能更多地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而转化后进生显得尤为重要。    一、转化后进生,首先应该查找原因    (一)后进生一般天赋并不一定比优等生差,但学习品质可能有不当之处  比如:胸无大志,没有远大理想,也没有奋斗目标。由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期刊
在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赏识教育是情商教育的基础,是一种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方法,更是让孩子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的教育。新课标倡导并通过实践肯定的“成功教育”,其核心就是赏识教育。坚持把赏识教育领进数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现代素质、营造良好学习成长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而且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
期刊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具体到中小学来说,其涵义是学校为完成一定阶段学生素质培养目标所规定的任务而进行的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中小学生在走向社会前具备必要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基本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的奠基工程。是人的一生素质形成的重要阶段。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问
期刊
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之一。因我国的土地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实行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出现了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出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这里所讲的少数民族地区跟贫困地区、农村牧区,从某种意义上属于同类概念。但也有不少不同的情况。因此运用辩证的方法
期刊
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规范性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外在表现,是道德品质的客观反映。一定的行为连续不断地在一个人身上进行,就形成一种习惯,而且表现为一个人的品格,行为习惯的养成,在人一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而小学生阶段是培养行为习惯非常关键的时期,因此,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尤为重要。    一、
期刊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开拓思维、形成能力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水平。课堂教学必须讲究效率。语文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教师如何发挥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愉快有趣,使教学效率提高,是大家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它是艺术,也是科学。  要充分认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语文课是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为核心的听、说、读、写的综合体。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
期刊
【摘要】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完全中学的管理原则,为保证校、处、组各层级、各部门卓有成效地开展活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重视三级管理的职权与参谋职权。同时还需要处理好三级管理当中的几种关系。   【关键词】完全中学三级管理体制改革初探    完全中学,是当前普及高中和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管理,是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依据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学校内部的人、财、物等
期刊
许多名师的课堂教学,都有一种内隐的“魔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这种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极富感染力的,充满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是诗,那么教学语言无疑是流动着的韵律;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是乐,那么教学语言无疑就是跳动着的音符。教学语言作为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它的艺术魅力,无疑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果。解读课堂教学中的实例,教学语言有如下特点:    
期刊
兴趣是学生喜欢学习的起源,有兴趣学习起来就有动力、有成效。有人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之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学活动中掌握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