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梦想者

来源 :上海艺术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412319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锡耶纳,一座坚守自己梦想的小城。数百年来,它与佛罗伦萨持续地竞争与抗衡,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然而在文艺复兴信念到处盛开的年代,锡耶纳却被世人遗忘在佛罗伦萨伟大的盛名下。但它对梦想的执着造就了一个奇迹——直到现在还完整地保留着中世纪后期哥特式城市布局。所以,当人们穿过托斯卡纳美丽的田园风光走进锡耶纳时,满眼尽是哥特式雕塑、喷泉、尖耸的小塔和蜿蜒曲折的小路,诧异时间仿佛从未带给它伤痕。不同于佛罗伦萨所呈现的伟大,锡耶纳的美让人动容。因为这是一座梦想的城市,它的梦想或许最终夹杂着心酸与无奈,却始终承载着锡耶纳人的执着——在其他意大利城市所无法寻觅,那个有关哥特的梦想。
  追溯锡耶纳的历史,不得不提起距它50公里外的邻居——佛罗伦萨。从12世纪起,保皇派的锡耶纳与支持教皇的佛罗伦萨一直处于对立的状态,战争与纠纷让这两座小城彼此孤立。1260年,锡耶纳在孟特佩提战役中击败了佛罗伦萨,取得了近百年来的鼎盛发展,这也是哥特风最为流行的时期。但随着1348年黑死病的肆虐,锡耶纳人口锐减至一半以下,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弱,最终于1555年被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接管,结束了锡耶纳的黄金时代。历史总是属于胜利者的叙述,如今当世人感叹位于佛罗伦萨圣十字教堂中乔托所画的湿壁画,以及他随后所掀起的文艺复兴浪潮时,却逐渐淡忘了同一时期另一位伟大的画家杜乔和他的锡耶纳画派所作出的贡献。当人们竞相登上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眺望佛罗伦萨美景时,又会有几人想起南方那个曾几何时雄心勃勃地想要成为基督教世界第一大教堂的锡耶纳主教堂——至今,它仍如雪莲一样兀自而骄傲地盛开在基安蒂山脉上。佛罗伦萨与锡耶纳,曾经共生连理,却命运千差万别。
  尽管是哥特人摧毁了西罗马帝国,但以其命名的哥特艺术却不源自意大利,相反,意大利却是受其影响最少的国家之一。12世纪初起,法国刮起的哥特风逐渐席卷英国、德国,开始出现密集尖顶的建筑形式,但在意大利,古罗马人还是固守着自己的风格,并且佛罗伦萨人正暗自酝酿着一场艺术史上的革命。可是总有例外,固执的锡耶纳人独自坚守着自己的审美情趣,创造出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锡耶纳哥特式的艺术风格。
  于是,锡耶纳人怀抱着哥特的梦想,一心想要把他们的小城建造成为一座永恒的中世纪古城。但锡耶纳的哥特艺术却有自己的风味——不是阴暗情调与吸血鬼的代名词,换言之,锡耶纳的哥特艺术黏合了罗马人平实的品位与东方拜占庭人对神秘主义的向往,更注重精神世界与万物生灵的联系,已不再是简单的宗教信仰的衍生,而是一种与自然主义相融合的别样哥特。
  在锡耶纳,哥特梦想最重要的胜利在于他们城邦的设计。不同于佛罗伦萨为代表的意大利城市以主教堂为中心井字形的传统布局,锡耶纳人赋予了城市灵动的生命—— 一个如贝壳般展开的广场和由它发散出的椭圆形城市格局。田园广场(la Pizza del Campo)是锡耶纳的灵魂所在,不仅因为它处于城镇的中心位置掌管着锡耶纳人的日常琐事,它也维系着民众的精神世界。过去,广场的祭坛上每天都有公开弥撒,由于住房和商店都面向广场而建,因此居民和手工艺人不必走出家门或停下手中的活就可以听到弥撒。如今,锡耶纳最重要的赛马比赛也在这里举行,城市不再是冰冷石块的组合体,而是被赋予了魔力有了自己的生命。每一条弯曲的小路都能指引人们走向田园广场的中心,而小路边数不尽的哥特雕塑与狭窄的拱廊也在各自叙述着它们的故事。
  在田园广场不远的高地,耸立着锡耶纳人最重要的建筑——锡耶纳大教堂(Duomo di Siena)。这座从1136年起建造了近200年的建筑里,凝聚了锡耶纳人的美术观念——没有什么比哥特更重要的了。与德国科隆大教堂或是法国亚眠大教堂相比,没有了高耸入云的尖塔和飞扶壁这些典型的哥特式教堂特征,锡耶纳大教堂的外观并不能称之为一座合格的哥特式教堂。整座教堂由白色、墨绿色与部分红色大理石建造而成,并且更多地保留了罗马式教堂的样式——巴西利卡式平面布局和典型的罗马式圆顶,正立面下半部分采用了罗马式的山形墙,只有在上半部分装饰上了强烈的哥特风格——密集尖细的小塔和墙壁上繁复细致的雕塑。
  与大教堂更偏罗马式风格的外观不同的是,教堂的内部设计则完美体现了锡耶纳人对哥特的热情。与色彩鲜艳明亮的巴洛克式教堂相比,一眼望去的锡耶纳教堂就只剩黑白两色。挑高的内厅与细长的石柱均由明暗两色相间的大理石拼成,这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加重了教堂内部神秘昏暗的气氛。光线从上层两侧瘦长的窗玻璃与正立面圆形彩色玻璃中投射进来,照亮了讲述旧约故事的大理石镶嵌画地面。星星与月亮图案是教堂穹顶的重要组成元素,深蓝色的穹顶上有规则地排列着金色的星星,象征着天国的存在,也暗示了广袤而神秘的宇宙力量。身处锡耶纳大教堂时,会错觉以为自己正徘徊于宇宙的中心。锡耶纳人不只是按照宗教信仰建造了这座教堂,他们也听从了内心的召唤,决意将灵魂奉献于创造了宇宙与自然万物的主。
  教堂的祭坛画由锡耶纳画派的创始人杜乔·迪博宁塞纳(Duccio di Buoninsegna)所作,由《光荣圣母》为主的70幅屏画讲述了基督生平故事。杜乔采用富丽高雅的色彩和优美的线条,成功地将拜占廷艺术的庄严感与锡耶纳的神秘性融汇一处,突出了画面的抒情效果。这也是锡耶纳画派与佛罗伦萨画派的迥异之处,一个重视线条与色彩,另一个则侧重体积与明暗。锡耶纳画派担负了从中世纪传统绘画到文艺复兴风格中的过渡,尽管它于15世纪随着锡耶纳被主张文艺复兴的美第奇家族接管而衰败,但它留给后人的财富直到如今仍被锡耶纳人所珍惜。
  在教堂的一侧是为存放皮科洛米尼(Enea Silvio Piccolomini)即后来的教宗庇护三世(Pius III)的藏书所建的图书馆。墙上的壁画为拉斐尔的师傅平托里乔(Bernardino Pinturicchio)所作,描述了这位曾经为锡耶纳主教、后为罗马教宗庇护三世一生中的几个重要场景。图书馆的中心有一座以古希腊雕塑《美惠三女神》为原型的石雕。代表了妩媚、优雅和美丽的三女神,是古希腊神话中宙斯的三个女儿,象征着世界一切的美好。她们的形象经常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和雕塑家的笔下。与其他绘画或雕塑中美好形象相异,于锡耶纳大教堂里的这座雕塑故意保留了原古希腊雕塑出土时残缺的肢体,转瞬即逝的幸福与永存的悲痛不言而喻。雕塑既歌颂了人生的美好,也暗示了时光的无情,世间所有的美好终究会凋零,这是锡耶纳艺术风格的真实写照,或许也是锡耶纳人所领悟到的人生境界。
  锡耶纳人固执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同时也雄心勃勃,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教堂不过只是当初设计中的一小部分。14世纪初,北方的佛罗伦萨开始建造雄伟美丽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和乔托钟楼,于是1339年,锡耶纳人也决心扩建他们的主教堂。他们的计划异常宏伟,将已建好的教堂中厅改成横厅,在原先横厅的基础上拉长成为一座巨大的新中殿,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一座两倍大的教堂,也将成为基督教世界里最大的一座教堂。可惜这个梦想在1348年因席卷欧洲大陆的黑死病受阻。在黑死病肆虐的六年时间里,锡耶纳10万居民中有7万人死去,锡耶纳因此失去了往日的活力,而这个梦想中的巨大教堂也永远停留在了锡耶纳人对过往的追忆中。如今未完成的新教堂正门山墙,仍然孤独而寂寞地耸立在锡耶纳大教堂的右侧,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转身,繁华落尽,寂寞成殇。
  在这里,看见了一个梦想的诞生,也体会了它最终的破灭。世事无常,人生如梦。但是曾经的坚守成就了一种永恒,在寂寞的小城锡耶纳,岁月没有恩赐它与佛罗伦萨同等的荣耀,却成全了它的所愿——将它永远地停留在了它最美丽的时间里。孤独的梦想者,锡耶纳。
其他文献
事物总会有一个开始,从你,从我,从他,从你们,我们或是他们。  法国的戏剧理论家于贝斯菲尔德(Anne Ubersfeld)在《戏剧符号学》(Lire Le Theatre)中称戏剧是一门悖谬的艺术。因为它既是文学产品又是具体演出,既是永恒常在(可无穷无尽地再现和更新)又稍纵即逝(不能再生出一模一样的来)。同时,演出艺术是会随着时间的恒定性,物理性的向前而消逝的,而文本从理论上,又是亘世不变的,它
期刊
2013年,对于国际音乐界来说是一个大年,西方的“歌剧孪生巨人”威尔第与瓦格纳诞辰200周年;而在中国上海,喜逢合唱指挥泰斗马革顺(1914- )先生百岁诞辰!我怀着无比兴奋与喜悦的心情采访到了马先生!  1933年,马革顺考入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师从奥地利人史达士博士学习指挥法,1937年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47年赴美国西南音乐学院、威斯敏士特合唱学院研修合唱指挥,获硕士学位。1949年回国
期刊
姜建忠先生是一位很有主见并对社会对艺术有独到认知的人,这几年他在艺术上所为正如我当初对他的印象,他总是站在制高点上思考,并成为某个领域的亮点而引人关注。  这是一个思想的时代——当学院派艺术以僵化的艺术思想面对当下文化形态的转变,以行政权力取代学术话语时,现、当代艺术对其的批判是有着充分的理由,后者的开放性、其实验性、思想性无疑在整个中国美术史上是一大奇迹。。  在这样的背景下,姜先生对中国艺术的
期刊
1981年,香港。一个年轻的中学女教师从报纸上见到了著名画家刘海粟先生来港举办画展的消息,便带着她的学生们前往观展。她神游在画家那气势恢宏的山水画前,久久不愿离去。带着自己的绘画作品,年轻的女教师去中文大学听画家的讲座,还斗胆请大师指点。大师的寥寥数语使她茅塞顿开,萌发了拜师学艺的念头。“我傻乎乎地问师母:我能跟你们回大陆学画画吗?”很幸运,聪慧娟秀的女教师被大师收为入室弟子,开始她人生的另一段旅
期刊
20世纪海上画坛精英云集,人才辈出,吴湖帆梅景书屋门下,俞子才被推为最得其青绿山水真传者,他在继承其师的基础上生发己意,以青绿重彩及金碧山水享誉海上。顾廷龙先生称赞其:“山水画宗法宋元,擅水墨画,尤精没骨、青绿、金碧山水,为海上一绝。”  俞子才出身书香世家,祖父俞潜卿、父亲俞申伯皆与吴昌硕、陆恢等翰墨名家缔交,且喜古玩书画,家富收藏。叔父俞语霜、族兄俞涤凡皆为颇有名望的画家。家学濡染,使俞子才从
期刊
人非生而知之,遗传的基因、生活的环境,加上由内而外的求索,这一个青年书画教师,出现在姑苏城里,斯人斯地完整呈现中国文化的诸多符号,不由得有造化弄人之感。  在他身上体现一种国粹的完整,一种比较难见的志趣意象风貌品质的统一。  大凡中国文人在姓名学上都有讲究,小伙子大号:宣晔,既有声音又有光照,似有张扬之意,故退而求其内涵,取字淳中,呈不偏不倚淳厚中庸之态,斋号仪谷阁,希冀儒雅之气在其身上融会贯通。
期刊
2014年5月于中华艺术宫落幕的《海上烟波——陈澄波大展》,将台湾艺术家陈澄波介绍给了中国大陆观众,此番展览从展品到策展再到画册出版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览除了呈现陈澄波的艺术成就之外,也重建了其在1930年代投入文化活动及艺文交游的足迹——这无疑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走近陈澄波艺术世界、了解其艺术生涯的契机,因为对于上海的民众乃至美术界而言,陈澄波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存在。2014年恰逢陈澄波先
期刊
2014年7月24日下午,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以下简称PSA),蔡国强带着他的志愿者团队爆破完成了名为《没有我们的外滩》的火药草图,电光火石间描绘出人类将外滩还给大自然后的童话景象。  早先在7月17日那天,打头阵的《九级浪》已从泉州“海漂”到上海黄浦江,并最终抵达PSA门外的码头,揭开了“蔡国强:九级浪”大型个展的展览序幕。  此番PSA第一次开放了大台阶以及二层、三层的围栏,以给来宾更全面的展现
期刊
2012年的艺术品市场可谓是“冲高回落”,特别是秋拍成交的全面下滑让市场感到深深的“寒意”。加上2013年被看作是艺术品信托“退出之年”,这无疑让市场更加悲观。然而,就在2012年即将过去的时候,市场传来了“匡时”与“恒利”进行合并的新闻。2013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究竟是朝左走,还是朝右走呢?  尴尬的“亿元时代”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19日,2012年秋拍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
期刊
20年前注册了仅有4位员工的中国第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朵云轩敲下了中国艺术品拍卖会的“第一槌”,成交总额832万港币。20年后我国的艺术品拍卖公司已达数百家,年成交额达968亿元人民币。在这20年里,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突飞猛进,风起云涌,成为全球第一大艺术品市场。但2012年的艺术品市场则出现了“冲高回落”之势,特别是秋拍成交的全面下滑让市场感到深深的“寒意”。尤其是2013年被视为艺术品信托“退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