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往往会碰到一些犟头倔脑的学生。他犯了过失,你苦心教育,但就是不见效果,甚至还会摆出一副与你唱对台戏的架势,教师常常觉得不可理喻。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学生的“逆反”心理在作怪。
逆反心理在中学生身上往往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常见的,也是正常的。教育工作者应重视中学生逆反心理现象的研究,它对于保证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于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对于保证学校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类型
1.1 自主型逆反心理。处于独立自主意识迅速发展期的中学生,强烈地要求成人予以尊重,给他们以独立、自由支配的权力。如果教育者在教育、对待学生时,过分地对学生加以控制,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行动自由受到威胁,这时他们就有可能拒绝办本来愿意去办的事,甚至故意去做与要求相反的事。
1.2 自负型逆反心理。一般来说,这类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处处受到家长的偏爱和庇护,养成了高傲、自私和心胸狭小的性格,特别是进入中学后,更显得固执己见。听不得劝告或批评,别人一提起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就烦躁、发脾气,甚至会记恨在心,故意和教师对着干。
1.3 困惑型逆反心理。中学生正处于由过去的“依赖性”吸收知识向“独立性”吸收知识的过渡阶段,当他们眼见的现实与教育者以前所教育的对不上号时,就慢慢地在思想上对所受的教育产生怀疑,对社会产生困惑,有的甚至认为教育者欺骗和戏弄了自己,于是便产生一种困惑型逆反心理。
1.4 失落型逆反心理。有些中学生,或因人格受到侮辱,或因自尊心受到伤害,或因学习受到挫折而一蹶不振,整天沉溺于烦闷和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并用怀疑、敌视的态度来对待周围的一切,以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和满足。
2 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2.1 从认知发展情况看,中学生认识能力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增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他们一改过去老是缠着大人问“为什么”,当“跟屁虫”的习惯,开始对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独立地运用自己的知识、观点来衡量是非,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来判断曲直;对老师、家长或其他长辈的教导,也不像童年期那样轻信、盲从,而喜欢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一番;对书本上的一些定论也会提出疑问。而另一方面,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消极性,批判能力也往往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就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2.2 从独立意向发展情况看,由于生理发育趋向成熟,心理水平迅速提高,中学生的成熟感和成人感日益增强,独立性意向也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们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对人、对事、对周围的一切开始有意识地摆脱成人的影响,按自己的标准去独立地观察和评价事物;他们极力表现出成人的作风和气魄,同时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人格;这样他们就要向长辈争一点独立平等的权利,要和长辈平等对话。这种独立性意向使自尊心、好胜心增强起来,于是他们讨厌仍被视为“小孩”,不喜欢长辈用保姆式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而成人又往往不了解青少年的这一特点,仍把他们当成小孩,对他们这不放心,那也担心,继续加以过多的指点。因此,青少年感到自己的成人感受到了挫折,感到自己的自我肯定需要遭到了忽视。为了让外界承认他们的自主地位,为了确立“自我”,他们往往用口头上与大人顶嘴、争辩,行动上与长者相左、相抗,甚至干脆对着干的逆反方式向成人宣言自己“长大了”。
2.3 家庭教育失当。有些父母对孩子百般溺爱,处处偏袒和庇护他们;对他们的话百依百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高傲、自负、固执,听不得一点劝告或批评,一旦别人的做法稍不如他们的意,他们就故意对着干;有些父母教育子女的态度简单粗暴,缺乏民主作风,缺乏和孩子之间推心置腹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当孩子做错事时,他们便打骂训斥,甚至赶出家门,“成人感”的出现,使处于中学阶段的孩子不堪如此,便以故意做对的方式来进行反抗;有些父母对子女有偏向,不能做到一视同仁,使孩子感到反感、委屈,甚至怀疑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便不断用故意犯错的方式来“检验”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有些父母往往比较自负、武断,不允许孩子申辩,甚至逼着孩子没错认错;也有些父母总以自己的过去来对照和要求孩子,孩子正常的社会交往,他们责怪为“疯”,孩子热心参加课余活动,发展个人特长,他们则认为是“不务正业”,并横加干涉和制止;有些父母限制孩子行动自由,强令孩子按自己指定的区域、方式去行动。这些都使孩子觉得父母不但不可亲,而且不近人情,因而由对父母的“反感”发展到“叛逆”。
2.4 学校教育的不当。面对生活在九十年代的中学生,学校教育在内容、形式、方法、途径上都必须改革更新。那种不看对象的大报告,空洞的理论灌输,干巴巴的说教,其结果只能使学生反感。另外,学校过多地采取强制措施,或者滥施惩罚,也会伤害学生的感情。还有的学校不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提出的要求不合情合理,又不采取措施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表现为抗拒。
2.5 教师教育方法的不当,则是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最直接的客观因素。比如,有的教师在教育犯了过失的学生时,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喜欢当众骂学生,特别当众骂成绩差的学生“笨”、“没出息”,甚至讽刺挖苦,语言刻薄,完全不考虑当事人的自尊心。有的教师不能对差生、好生一视同仁,排座位时把差生的座位排在边上或角落里,好座位分给成绩好的学生坐;而且,每学期都要按成绩调整一次。有的教师对学生管束过死,事无巨细都要一一过问,这虽属好意,但学生往往接受不了。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做法过严、操之过急,过量地增加学生负担,减少甚至取消学生的课外活动,干预学生的业余爱好,星期天、寒暑假都得补课,使学生整天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之中,有的甚至对教师反感,从而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可见,教师的教育方法如果违背了学生的心理规律,势必导致和加剧学生的逆反心理。
2.6 现实社会纷繁复杂、良莠并存,而单纯、质朴的中学生往往根据从小所接受的正统教育将社会理想化,认为人间除了真善美以外,就不应该有任何虚伪、欺诈、坑骗。因此,一旦面对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的某些不正之风时,他们就感觉到这些与家长、老师从小教给他们的那套伦理、道德、观念根本对不上号,于是慢慢地对社会感到困惑,对教育产生怀疑,从而形成对教育者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3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
3.1 从家庭方面看。
3.1.1 要求父母切实和孩子建立平等关系,创造民主的家庭气氛,消除封建主义的伦理观念的残余。遇事多听取孩子的意见,只要他们的意见有道理,就应该予以尊重。对孩子的优点要充分肯定,以利发扬广大;对孩子的过失、缺点和错误,要耐心讲道理,帮助分析原因,引导他们自己去认识和改正。只要孩子知道错了,就不要无休止地数落、斥责,更不应该在亲朋和孩子的伙伴面前揭孩子的短。
3.1.2 父母要有涵养,不要轻易发火,要克服简单粗暴的作风,不给孩子过大的精神压力。当父母的要懂得孩子的心理特征以及成长发育过程各个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养育、爱抚、要求、管理统一起来,并能符合科学育人的要求,尽量避免用成人的思维性格、爱好、情趣去要求孩子,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3.1.3 做父母的还要了解当前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向,不断更新观念,不用老眼光以及自己过去如何如何去衡量和要求今天的孩子。在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的问题上,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望子成龙”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要离开孩子原有的基础和智力水平去“拔苗助长”,更不要不加分析地责怪孩子“不学好,没长进”等等,尤其要注意切勿说绝话,下断语,以免伤害孩子的感情和自尊心。还有那些已经和子女关系相当紧张的父母,要主动地和孩子和解,打破僵局,切不可赌气。自己错了要敢于解剖自己,认错、改错,以求得孩子的谅解。如果是孩子错了,也要允许孩子有一个认识的过程,而且要考虑到青少年争强好胜爱面子的特点,切不可老是“算总账”,要用自己对孩子的爱去逐步消除其敌对心理,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3.2 从学校教育方面看。
3.2.1 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学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教师对优等生不能溺爱,对差生不能嫌弃。尤其对后进学生,要象园丁对待受了病虫侵害的花草一样,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在思想、学习、品德上健康成长,真心诚意地去为他们着想,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上进。同时,对他们也不能苛求,不能“一刀切”,要按照学生的不同条件,把他们塑造成不同层次的人才。在工作中,尤其要注意鼓励他们的进步,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学生对学校、对老师及少数“尖子生”的敌对情绪。
3.2.2 爱是成功的奥秘。教师要满腔热情地爱学生,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要采取疏导的方式,要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采用为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要通过情感交流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对犯错误的学生,更要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关心他们的角度去帮助他们分析认识犯错误的原因及危害,使他们真正懂得,老师不是天生来‘管人”的,老师之所以“责之严”,完全是因为“爱之深”。如果学生明白了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那么,他的“逆反”心理便会大大减轻。尤其是对于差生,教师更要用放大镜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去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给他们以振奋和鼓舞,使他们被冷落了的心灵感到温暖。这就能有效地填补“心理鸿沟”和情感上的空缺,进而消除师生间的“情感障碍”,赢得学生的信任,从而使学生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受教育的状况,心悦诚服地自觉接受教育。
3.2.3 教师还应注意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对学生的限制不应过死,相反,应培养他们的独立创造精神,此其是对思维能力较活跃的学生更应如此。对犯了过错而又有所觉悟的学生,不宜揪住不放,在要害之处敲打几下便适可而止,要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老师确是他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这样,学生的“逆反”心理也就不除自消了。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是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正如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一样,逆反心理在特定的条件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可以引起老师、家长等教育者的反省,以便吸取教训,及时改进工作作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潜流汹涌不息,筑堤拦截只能是枉费心力。只有采取细致入微的疏导工程,才能真正帮助中学生消除这个心理障碍。当然,这项疏导工程是复杂而艰巨的,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教育力量的大量工作和密切配合,而中学生本身则要自觉加强自身心理品质的训练,变他律的约束为自律的调节,使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从而得以身心的健康发展。
逆反心理在中学生身上往往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常见的,也是正常的。教育工作者应重视中学生逆反心理现象的研究,它对于保证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于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对于保证学校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类型
1.1 自主型逆反心理。处于独立自主意识迅速发展期的中学生,强烈地要求成人予以尊重,给他们以独立、自由支配的权力。如果教育者在教育、对待学生时,过分地对学生加以控制,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行动自由受到威胁,这时他们就有可能拒绝办本来愿意去办的事,甚至故意去做与要求相反的事。
1.2 自负型逆反心理。一般来说,这类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处处受到家长的偏爱和庇护,养成了高傲、自私和心胸狭小的性格,特别是进入中学后,更显得固执己见。听不得劝告或批评,别人一提起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就烦躁、发脾气,甚至会记恨在心,故意和教师对着干。
1.3 困惑型逆反心理。中学生正处于由过去的“依赖性”吸收知识向“独立性”吸收知识的过渡阶段,当他们眼见的现实与教育者以前所教育的对不上号时,就慢慢地在思想上对所受的教育产生怀疑,对社会产生困惑,有的甚至认为教育者欺骗和戏弄了自己,于是便产生一种困惑型逆反心理。
1.4 失落型逆反心理。有些中学生,或因人格受到侮辱,或因自尊心受到伤害,或因学习受到挫折而一蹶不振,整天沉溺于烦闷和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并用怀疑、敌视的态度来对待周围的一切,以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和满足。
2 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2.1 从认知发展情况看,中学生认识能力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增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他们一改过去老是缠着大人问“为什么”,当“跟屁虫”的习惯,开始对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独立地运用自己的知识、观点来衡量是非,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来判断曲直;对老师、家长或其他长辈的教导,也不像童年期那样轻信、盲从,而喜欢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一番;对书本上的一些定论也会提出疑问。而另一方面,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消极性,批判能力也往往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就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2.2 从独立意向发展情况看,由于生理发育趋向成熟,心理水平迅速提高,中学生的成熟感和成人感日益增强,独立性意向也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们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对人、对事、对周围的一切开始有意识地摆脱成人的影响,按自己的标准去独立地观察和评价事物;他们极力表现出成人的作风和气魄,同时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人格;这样他们就要向长辈争一点独立平等的权利,要和长辈平等对话。这种独立性意向使自尊心、好胜心增强起来,于是他们讨厌仍被视为“小孩”,不喜欢长辈用保姆式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而成人又往往不了解青少年的这一特点,仍把他们当成小孩,对他们这不放心,那也担心,继续加以过多的指点。因此,青少年感到自己的成人感受到了挫折,感到自己的自我肯定需要遭到了忽视。为了让外界承认他们的自主地位,为了确立“自我”,他们往往用口头上与大人顶嘴、争辩,行动上与长者相左、相抗,甚至干脆对着干的逆反方式向成人宣言自己“长大了”。
2.3 家庭教育失当。有些父母对孩子百般溺爱,处处偏袒和庇护他们;对他们的话百依百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高傲、自负、固执,听不得一点劝告或批评,一旦别人的做法稍不如他们的意,他们就故意对着干;有些父母教育子女的态度简单粗暴,缺乏民主作风,缺乏和孩子之间推心置腹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当孩子做错事时,他们便打骂训斥,甚至赶出家门,“成人感”的出现,使处于中学阶段的孩子不堪如此,便以故意做对的方式来进行反抗;有些父母对子女有偏向,不能做到一视同仁,使孩子感到反感、委屈,甚至怀疑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便不断用故意犯错的方式来“检验”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有些父母往往比较自负、武断,不允许孩子申辩,甚至逼着孩子没错认错;也有些父母总以自己的过去来对照和要求孩子,孩子正常的社会交往,他们责怪为“疯”,孩子热心参加课余活动,发展个人特长,他们则认为是“不务正业”,并横加干涉和制止;有些父母限制孩子行动自由,强令孩子按自己指定的区域、方式去行动。这些都使孩子觉得父母不但不可亲,而且不近人情,因而由对父母的“反感”发展到“叛逆”。
2.4 学校教育的不当。面对生活在九十年代的中学生,学校教育在内容、形式、方法、途径上都必须改革更新。那种不看对象的大报告,空洞的理论灌输,干巴巴的说教,其结果只能使学生反感。另外,学校过多地采取强制措施,或者滥施惩罚,也会伤害学生的感情。还有的学校不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提出的要求不合情合理,又不采取措施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表现为抗拒。
2.5 教师教育方法的不当,则是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最直接的客观因素。比如,有的教师在教育犯了过失的学生时,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喜欢当众骂学生,特别当众骂成绩差的学生“笨”、“没出息”,甚至讽刺挖苦,语言刻薄,完全不考虑当事人的自尊心。有的教师不能对差生、好生一视同仁,排座位时把差生的座位排在边上或角落里,好座位分给成绩好的学生坐;而且,每学期都要按成绩调整一次。有的教师对学生管束过死,事无巨细都要一一过问,这虽属好意,但学生往往接受不了。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做法过严、操之过急,过量地增加学生负担,减少甚至取消学生的课外活动,干预学生的业余爱好,星期天、寒暑假都得补课,使学生整天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之中,有的甚至对教师反感,从而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可见,教师的教育方法如果违背了学生的心理规律,势必导致和加剧学生的逆反心理。
2.6 现实社会纷繁复杂、良莠并存,而单纯、质朴的中学生往往根据从小所接受的正统教育将社会理想化,认为人间除了真善美以外,就不应该有任何虚伪、欺诈、坑骗。因此,一旦面对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的某些不正之风时,他们就感觉到这些与家长、老师从小教给他们的那套伦理、道德、观念根本对不上号,于是慢慢地对社会感到困惑,对教育产生怀疑,从而形成对教育者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3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
3.1 从家庭方面看。
3.1.1 要求父母切实和孩子建立平等关系,创造民主的家庭气氛,消除封建主义的伦理观念的残余。遇事多听取孩子的意见,只要他们的意见有道理,就应该予以尊重。对孩子的优点要充分肯定,以利发扬广大;对孩子的过失、缺点和错误,要耐心讲道理,帮助分析原因,引导他们自己去认识和改正。只要孩子知道错了,就不要无休止地数落、斥责,更不应该在亲朋和孩子的伙伴面前揭孩子的短。
3.1.2 父母要有涵养,不要轻易发火,要克服简单粗暴的作风,不给孩子过大的精神压力。当父母的要懂得孩子的心理特征以及成长发育过程各个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养育、爱抚、要求、管理统一起来,并能符合科学育人的要求,尽量避免用成人的思维性格、爱好、情趣去要求孩子,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3.1.3 做父母的还要了解当前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向,不断更新观念,不用老眼光以及自己过去如何如何去衡量和要求今天的孩子。在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的问题上,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望子成龙”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要离开孩子原有的基础和智力水平去“拔苗助长”,更不要不加分析地责怪孩子“不学好,没长进”等等,尤其要注意切勿说绝话,下断语,以免伤害孩子的感情和自尊心。还有那些已经和子女关系相当紧张的父母,要主动地和孩子和解,打破僵局,切不可赌气。自己错了要敢于解剖自己,认错、改错,以求得孩子的谅解。如果是孩子错了,也要允许孩子有一个认识的过程,而且要考虑到青少年争强好胜爱面子的特点,切不可老是“算总账”,要用自己对孩子的爱去逐步消除其敌对心理,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3.2 从学校教育方面看。
3.2.1 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学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教师对优等生不能溺爱,对差生不能嫌弃。尤其对后进学生,要象园丁对待受了病虫侵害的花草一样,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在思想、学习、品德上健康成长,真心诚意地去为他们着想,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上进。同时,对他们也不能苛求,不能“一刀切”,要按照学生的不同条件,把他们塑造成不同层次的人才。在工作中,尤其要注意鼓励他们的进步,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学生对学校、对老师及少数“尖子生”的敌对情绪。
3.2.2 爱是成功的奥秘。教师要满腔热情地爱学生,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要采取疏导的方式,要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采用为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要通过情感交流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对犯错误的学生,更要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关心他们的角度去帮助他们分析认识犯错误的原因及危害,使他们真正懂得,老师不是天生来‘管人”的,老师之所以“责之严”,完全是因为“爱之深”。如果学生明白了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那么,他的“逆反”心理便会大大减轻。尤其是对于差生,教师更要用放大镜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去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给他们以振奋和鼓舞,使他们被冷落了的心灵感到温暖。这就能有效地填补“心理鸿沟”和情感上的空缺,进而消除师生间的“情感障碍”,赢得学生的信任,从而使学生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受教育的状况,心悦诚服地自觉接受教育。
3.2.3 教师还应注意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对学生的限制不应过死,相反,应培养他们的独立创造精神,此其是对思维能力较活跃的学生更应如此。对犯了过错而又有所觉悟的学生,不宜揪住不放,在要害之处敲打几下便适可而止,要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老师确是他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这样,学生的“逆反”心理也就不除自消了。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是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正如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一样,逆反心理在特定的条件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可以引起老师、家长等教育者的反省,以便吸取教训,及时改进工作作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潜流汹涌不息,筑堤拦截只能是枉费心力。只有采取细致入微的疏导工程,才能真正帮助中学生消除这个心理障碍。当然,这项疏导工程是复杂而艰巨的,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教育力量的大量工作和密切配合,而中学生本身则要自觉加强自身心理品质的训练,变他律的约束为自律的调节,使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从而得以身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