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走进名著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cha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著是文学的精华,是经历史的筛选沉淀下来的人类最优秀、最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作为中学生,要提高文化素养,就一定要阅读名著,而且要读世界公认的经典名著。
   一、以影视资源为出发点。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远远比不上动感较强的视屏。有的学生可能不喜欢读名著,但对由名著演绎成的电视剧或电影会感兴趣。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适当地引入有关名著内容的视频片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神经,使学生对视频的兴趣而产生阅读原著的欲望,这可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以讲述名著故事为出发点。有些名著比较短,学生可以挤点时间细致地读完,而对于长篇名著,学生想细细品读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一方面是时间紧张,往往不够分配;另一方面是绝大部分名著的内涵比较深刻,在内容、主旨的理解上常常存在一定的障碍。对此,教者可以按人物或情节把全书分成若干部分,然后承包以学习小组,每人讲述名著中的一个主要情节或一个主要人物的故事,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便能更快更好的畅游在名著海洋里。
   三、以设置悬念、巧留空白为出发点。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能跳出教材,为此,教者要有目的地设置悬念,安排一些“空白”,引导学生走进名著。在介绍课外书籍的时候,可以故意不把精彩的内容讲透,利用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很强的年龄段,喜欢探究问题的特点,留一些悬念让学生课下解决。如在学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我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鲁达为免吃官司弃职离开后还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你们可以课后找来《水浒传》读读……”结果很多学生饶有兴趣地读起了全书。
   四、以改编、表演课本剧为激发点。名著一般都有较强的故事性,而故事情节往往就是最吸引学生的地方。每教完名著一类的节选课文,就让学生将情节改编成剧本,表演课本剧。要想把剧本写好,光靠所选的课文是不行的。它的前面情节如何,后面结局怎样,都需要了解。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深入到名著中去,而此时的阅读已成为学生的心理需要了。学生经过学习课文,阅读原著,编写剧本、排练、课堂表演一系列的感知、运用,无形中被名著所熏陶,也逐步地认识名著并开始阅读名著。
   五、以名人读名著的事例为激发点。很多文学素养高的名家都在童年、少年时期就痴迷上了文学作品。给学生讲一些中外名人在青少年期爱读名著的例子,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从而爱上文学名著。比如学生都非常喜欢冰心的文章和诗,我们就要让他们知道,冰心在七岁就开始苦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其阅读生涯则是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的。她经常一坐就是几个钟头,一摞摞的书都被她啃了下来……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后,学生对名著就会产生兴趣。
   六、以设题解疑为激发点。就初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目的而言,即是积累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高素养,丰富情感的需要,也是解答中考试卷中编制的名著阅读测试题的需要。因此,教者从必读名著入手有针对性地设计系列问题导读,会满足学生应考心理需求,从而调动他们认真阅读原著的积极性。
   七、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为激发点。文学从一定意义讲是人学。名著是人类丰富的精神食粮,它蕴涵了丰富的人文底蕴和智慧。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让名著健全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领悟名著的艺术魅力。文学其实就是人学,我们在阅读实践中,必须先教会学生做人,然后才教会学生学习,该如何做人?在浩瀚的文学之林里,我们总能找到一面镜子,照出人性中的弱点与不足,也照亮孩子们漫长的人生路途。
   总之,名著是经久不衰的文学精华,具有无穷的魅力,内容博大精深、经久耐读。作为语文教师,切不可为了应考剥夺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应当以自身的文学积累熏陶学生,以自身对文学的热爱感染学生,以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真正走进名著,在课外长久地阅读名著。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名著本身的特点,首先以课文为依据进行解读,其次是与整篇名著联系在一起进行解读,最后是与名著的一些评论联系在一起进行解读。以此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及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其他文献
班主任是班集体核心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除了要胜任日常的教学工作外,还要负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学生而言,班主任较普通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眼中都是榜样的力量。那么,如何做好初中的班主任工作呢?   一、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在初中阶段,班主任在完成班集体管理任务的同时,还要承担一门学科的教学任务。这两样不同的工作需要相
期刊
中国古代诗词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它既是中华民族珍奇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殿堂里最耀眼的瑰宝。中国古代诗词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原因可谓林林总总,但不可或缺又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它创设的意境唯美而朦胧,自然又艰涩,它的感情丰富而多彩,变化且多端,繁杂又奇妙。基于此,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教学也就非常重要并且艰难,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情感把握找不到相应的方法,更谈不上领悟古诗词的韵
期刊
目前四川语文高考试题的现代文阅读命题,一般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类试题。一般地说,学生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得分情况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的高考成绩。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解答现代文的阅读试题呢?   一、读懂材料   “读懂材料”就是要读懂试卷提供的文字材料,把握文章主题。其步骤为先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接着了解全文的概貌,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
期刊
一、对初中学生作文模式化的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习作”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见,个性化写作正是作文的关键所在。作文有了个性,才会闪耀出创新的光辉,产生感人至深的力量。然而,反观当今的初中学生作文,模式化现象非常严重。   二、个性化写作的
期刊
词语是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是文章的组织细胞,理解把握词义是进入阅读殿堂的第一个台阶。学习词语,掌握词语,是跨进作文王国的重要阶梯。可是,长期以来,许多学生很怕学习词语,一学习词语就觉得枯燥无味,越学越没劲。为此,必须改进词语学习的方法,彻底解决词语教学这个老大难问题。   学习词语要认识词语解释的本质,正确对待词语解释,避免死记硬背词语解释。教学中,词语解释其实就是换一种说法。日常生活中,当一个
期刊
一、要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意识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对一等的文章的语言表达要求为: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语言又分为华丽和朴实的风格。究竟语言的形式要求华美还是朴实?其实,这并不重要。但是,有一点必须要强调,那就是语言要讲究锤炼。   二、要引导学生习惯于积累语言   苏轼有一句关于读书作文的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句话显然强调了“积”的重要性。
期刊
见过一位特别的执事,是一个标本式的农民。当他接过话筒时,我心底超乎寻常的不以为意——恐怕连千篇一律也克隆不来啊。一开口,大不寻常。声如洪钟,热情洋溢:“今天,婚庆公司在搭台时,让东家用一颗40瓦的节能灯替换了100瓦的电灯泡。正是这份贴心,让这个起步不久的小公司小几年的功夫成为竞争十分激烈的主持界的大牌,我们一起赞一个!今天的东道主自入赘本地以来,用枝江人的聪明、长阳人的勤劳、自身的朴实,立德、立
期刊
日月如梭,时光如箭,转眼之间我已经正式投入教育行列17年了。学习了习主席的讲话,回顾过去的17年,重新审视自己,觉得其实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追求,新的理想,那就是:当一名好老师,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呢?   首先,要爱生。一位教育家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因为别人的孩子跟自己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要做到从心底来爱护他们,那是真的很不容易的
期刊
梦想是花,播下种子,需要用汗水去浇灌;梦想是树,种下小苗,需要用耐心去呵护,总有一天,花会绽放,树会成长。   梦想,潜移默化在每个人的生命中,不曾疲惫,不曾停下。   追逐梦想的路在哪里?并不知道,但是却在不知不觉中已踏上这条漫长的路。人生路上,注定会为自己的梦想去拼搏,去奋斗。喜欢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小时代》,喜欢韩寒的《三重门》《零下一度》,这些作品也是朋友的挚爱,郭敬明和韩寒是
期刊
高尚的审美情趣是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高雅的审美情趣要靠有效的美育来培养,而美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学校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场所。语文学科具有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学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体现了它的美。但是现实中我们的教学却常常忘却了“美”,远离了“美”,而以单纯“告诉”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于是缺乏美感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