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乌托邦和反乌托邦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敬伟甫和7个同学在学校里建起的一个小小养鸡场,一年卖出2000多只鸡、20万余枚蛋,营业额近80万元。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这是来自佛教的句子,大概是“苦逼”一词的源头。没错,“苦逼”这个词,并不表示粗鲁。
  今人但凡说到自己的“苦逼”,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谈工作。我们很少见到没有丝毫怨言地热爱自己的工作的人,因为从根本上说,无论从事任何一种工作,都不是人的自愿选择,而是被“自然机制”这一不可抗力所逼迫。这一“自然机制”就是伏尔泰说的:“生命在于运动。”不是“体育运动”,而是老子,是赫拉克利特。
  生命的微观物质运动就像心脏跳动一样,一刻也不会停,这就要求我们用能量来支持它,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获取能量的方式都是工作。所以说,工作其实是一种先天的强制,就像人被生下来一样,不会也不必征得我们的同意。
  一切强制,都是令人不快的。故而工作之“苦逼”,只有程度轻重之别,没有“是否”的选项,众生皆然。不过人又是智力的王者,这一特质的主要体现是人有理想,最平庸的理想,是工作轻松一点,生活得好一点。
  那么,就人类整体而言,在通往这一平庸理想的道路上,我们是在日益进步吗?
  工作的三重境界
  回答这个问题,先要说清楚什么是“进步”。这是一种价值判断,但在这个问题上,价值判断恰恰最为无力,尽量客观地把工作的发展形态勾勒出来更加重要。
  最初,在自然状态下,人的工作和动物、植物没有本质区别。采集、渔猎,对抗饥饿和寒冷,都是受本能支配。这是工作最低等的一种状态,也是工作的本义。由于人们没有掌握储存食物的方法,智力上也还没有这种预见性,所以自然是公平的,每天劳作,每天收获,机械循环,收获的丰歉,决定一天里有多“苦逼”。此时的“苦逼”不带有任何人文色彩,仅仅是一种生物状态,就像干旱之于一棵树。
  我们离开自然状态已经很久很久,但这种最机械的生存搏斗,从未离开。读莫言的小说,或者观看冯小刚的电影《1942》就会发现,人为的或自然的灾难,以及由于一定的原因导致的绝对贫困,都会把人局部送回这种状态,每一刻的“工作”,仅仅是为了活下去。
  活下去,这是工作的第一重境界。
  社会诞生以后,让一个人的工作与更多人的“活下去”的问题、社群的发展问题发生了关联,人的心智升级,工作的目的也就附加了别的内容。“苦逼”产生了人文意义,那就是为了更高的目的,可以忍受更大限度的“苦逼”。
  十几年前,在某城市采取粗暴手段清理街头流动摊贩的时候,当地媒体”都在为官方行为“鼓与呼”,而我的一个同事说了一句令人感触的话:“每当看到烈日下的流动摊贩,我都会肃然起敬,因为他们的工作可能养活着一个家庭。”
  在这句话里,“更高的目的”非常明显了,那就是责任。责任,会维持人对“苦逼”状态的耐受能力。极端的生存困苦狀态虽然依旧小范围存在,但毕竟已日渐稀少,如今常态下的所谓工作之苦,往往是与责任相连。自然机制和社会机制,一起强制人们忍受自己的工作。
  所以,工作的第二重境界,是责任。
  接下来才来到了精神层面,那就是我们要给工作附加意义。所有意义都是产生在实体之后,先存在某种实体,人们再给它赋予某种意义。比如人们经历着一代一代的生老病死,产生了困惑,于是宗教站了出来,各自自圆其说地给生老病死冠上有意义的解释。工作也是一样,艺术家的创造、公务员的重复、工人的机械性操作,为了自我说服,就被赋予了美学、公仆、螺丝钉等角色意义,如果我们认同这种意义,就会减少对“苦逼”的体验,增强对工作的正当性的认同。
如今常态下的所谓工作之苦,往往是与责任相连。自然机制和社会机制,一起强制人们忍受自己的工作。

  在1980、1990年代,南方城市里“打工杂志”非常受欢迎,这类杂志就是负责为打工者的工作提供意义。那时“螺丝钉”的价值观已经不再流行,“生活得更好”这一平庸的理想变成常态,但工作本身却和理想背道而驰,此时,发表一首诗、一篇文章,甚至寄出一封“读者来信”、阅读相同身份者的精神分享,就会提供一种忍耐下去的支持,尽管这种意义已经和工作不太相关。今天的打工者不再需要“打工杂志”了,因为机会增多,选择空间拓展,物质上的存活能力也增强了,人们可以通过辞职、入职的缓冲来获得意义感的再生。
  这是工作的第三重境界,意义。
  “苦逼”的产生
  每个人都会承认,就工作的三重境界而言,“活着—责任—意义”,“苦逼”程度是递减的,因为被自然强制的程度在下降。这就回到了“是否日益进步”的问题,而且我们已经可以理直气壮地以价值判断为标准,回答道:“是的。”
  然而问题又来了:既然是“日益进步”,“苦逼”程度递减,为什么对工作“苦逼”的抱怨却越来越多了呢?
  因为对意义的需求增加,但意义的消耗也更大,而且“活着”和“责任”的压力已经减小到无法有效制约厌恶工作的冲动了。
  过去的数十年间,中国人的工作状态,基本吻合“活着—责任—意义”这样一个层次升级过程,但人们对工作却更不满意了。就生活而言,你过得比父亲好,父亲过得比爷爷好,但对工作意见最少的,反而是爷爷,其次是父亲。那些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是中国社会里对生活最为满意的人。
  分而析之,第一个原因,是横向的状况对比。我们今天会见识到更大的世界,会看到更多种生活方式,因此我们对工作愉悦的标准提高了。许多人都听过父辈或爷爷辈的“唠叨”:“你们出生在了一个好时代……”   好时代,是说战争、灾难、贫乏渐成过去,饥饿与寒冷已远离记忆。然而人们似乎很难体验到时代的“好”,或者说,在前辈标准下的时代越“好”,我们反而越不快乐,越怒气冲天—这一点看看微博就知道了。从物质上说,这就是制度、治理所要面对的问题,马克思称之为“相对贫困”。
  第二个原因,是纵向的社会文化变迁。社会文化的变迁往往是技术带来的,而作为科学的物化的技术,往往会瓦解意义感,也会不断降低人的重要性。
  20年前,我们还可以体验到收到亲人、朋友来信时那种强烈的喜悦,有时因为太过迫不及待,撕开信封时还会把信纸也一起撕烂。后来,手机、互联网和通讯软件、社交平台的普及,创造了一种虚幻的“同在感”,我们随时可以了解其他人的动态,也随时可以相约见面,但事实上了解的欲望反而不断下降,见面的次数也日渐稀少。除了暗恋的姑娘、小伙的回音,可能不会再有任何消息能让你不断查看微信了,一些人屏蔽了父母,一些人会对久未见面的发小、同学不断在朋友圈晒出生活状态感到无比厌烦。思念,是人类最为美丽的情感状态之一,但它已经很少事实存在,也很少出现在公共文艺作品里了。思念在不断枯竭,我们却需要不断为生活寻找“念想”。
  工作也是同理,它变成了完全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涉,许多我们曾经珍视的意义消失了,因此对意义越发饥饿,对工作的意义的追寻,其实变成了那道熟悉的数学题:一个水池,进水的速度慢,出水的速度快,多久以后水会被放干?
曾慕韩(左一)等星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出于爱好在广州大学城摆摊出售首饰。

  技术进步还会让人的重要性下降,这从那些不断压缩和正在消失的职业(如收费员、柜台工作人员、装配工人、职业模特、司机、经纪人、个体商户乃至记者)就可一窥端倪。和“都是为人民服务只是分工不同”的时代不一样,这个时代明确告诉你,你的工作就是不重要。
  尽管感情上比较难接受,但还是得揭示一个道理:如果你觉得工作很“苦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的工作不重要,你需要用“苦逼”的状态来试图对他人和对自己显示它的重要性。
  第三个原因其实才是在心理上更加根本的—人们觉得工作越来越“苦逼”,是因为不想工作。而不想工作违背了“自然机制”,虽然有条件去设想,但这些条件又还不足以帮助实现,这是“苦逼”的真正源头。
  未来,人可能不工作吗?
  怎样才能实现“不想工作”的愿望呢?很简单,那就是役使他人。
  人类社会总有一些人能够实现这一愿望,在前现代社会,等级制、暴力强制等办法,帮助一部分人坐享他人的劳动成果。现代社会也有一小部分这样的人,只不过其存在变得更加隐蔽。
  当然,也有一些人可以不工作,那就是實现了“财务自由”的精英们,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不再理事,让职业经理人去操持一切,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还是役使他人,只不过役使得合理合法。
  “财务自由”是承载着人的平庸梦想的一个高级词汇,让多少人梦寐以求。正是这种梦寐以求的普遍性,让我们在一个把平等作为人人认可的珍贵价值的时代里,还是很容易洞穿埋藏在人心深处的那个顽固块垒—无论文明表面上如何进化,人类还是偏爱一个广义的不平等的世界,唯一的要求是这种不平等对自己有利。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幸福”状态,肯定比工作的“苦逼”更让人难以忍受,因为它违背“自然机制”,是对生命的反动。

  正是基于这样的深刻洞察,一些思想者提出了对乌托邦的想象,他们幻想着一种社会形态,可以彻底压制人们偏爱不平等的人性冲动。
  在那些著名的乌托邦或者反乌托邦作品里,人都是被高度组织的。离现代社会更近的思想者会十分重视技术的角色,它往往是以一种组织、控制手段的面目出现。然而,无论是浪漫想象乌托邦,还是设想一个乌托邦然后再反对它的人们,似乎都忘记了一点,高度组织状态下的人,一定是不快乐的,既然不快乐,又何来乌托邦?
  莫尔完全没有考虑现代技术,所以在他想象的理想社会里存在技术的替代品—奴隶,主要是一些罪人,或者异邦逃来的死刑犯,用奴隶来干那些最肮脏、最容易让人“异化”的工作。而奥威尔和赫胥黎,都把技术作为一种反人道的力量,用来监视、控制甚至生产人类。
  而马克思则善意地设想了技术可以扮演的角色,那就是为人类生产物质供养,把人解放出来。我们心知肚明,现实社会里每一个人都实现“不想工作”的愿望是不可能的,而在不知远近的未来,如果人类能够完美处理好分配问题,则技术有可能为这一愿望的实现提供条件。人工智能的惊人表现今天已经有目共睹,将来很可能把工作的“苦逼”都转嫁到没有意义感、责任感和生存压力的机器身上。
  倘使真有梦想成真的一天,人们就真的完全不再工作了吗?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幸福”状态,肯定比工作的“苦逼”更让人难以忍受,因为它违背“自然机制”,是对生命的反动。
  也许真正值得向往的是,在生活被机器所保证的前提下,每一个人都还有工作,都是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都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
  在“自然机制”不可逃避的现实下,没有社会性的无奈,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苦逼”体验。
其他文献
来到位于杭州西溪湿地的“麦家理想谷”时,是台风利奇马过境的次日午后。阳光炽热、蝉鸣正欢,仿佛前日的肆虐风雨从未发生。  麦家还没有来,早上6点到下午2点是他的固定写作时间。我和麦家的助理沿着溪水行走,她指给我一条远离主路的曲折小径。这里很多杂草乱石,道路两边,一面是溪水,一面是半人高的丛生植物。  她给我介绍:“麦老师的照片和采访视频几乎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这道天然的屏障藏匿起麦家面对镜头时的
忙著“相亲”的上海父母  英《旁观者》3月9日  “你今年多大了?”“你身高多少?做什么工作?”在上海“远近驰名”的人民公园相亲角,父母们正忙着为儿女物色合适的伴侣。他们每个周末都会来这里,风雨无阻。每个人都会有个要求清单—年龄、工资、身高、教育程度等,他们也会将自己子女的相应条件列成清单。父母们将自家孩子的基本信息、照片和对另一半的基本需求制作成简单的海报,然后挂在相亲角,接着坐在附近等待。只要
在《公投:走下神坛的“西式民主”》一文中,我引用了皮尤研究中心的一组数据。该数据显示,对于公投这样的直接民主,大众(68%)的认可度要远高于精英(37%)。毫无疑问,这种现象体现了在国家治理问题上精英与大众的分裂,但仅以民粹主义对此进行解释是不够的。  没人会否认从直接民主过渡到代议制民主是民主形式的进化。城邦国家规模小,大小事务通过公民举手表决就能实现国家治理。随着国家规模的扩大,社会结构变得更
合成生物学是高科技,但也可能伴随着高风险。一方面与贫困农民竞争,另一方面又误导消费者其所含成分,合成生物技术正在给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制造着痛苦。  拉斯维加斯似乎是发动一场冒险的企业赌博,毁掉数以百万计小农生计的恰当地点—本月早些时候,国际食品巨头嘉吉选择该市著名的拉斯维加斯大道发布它所期待的下一代重磅产品:与甜叶菊有着相同成分的甜味剂EverSweet。  但尽管嘉吉依赖甜叶菊进行促销宣传
7月7日中午,广州从化市西和村。李卫鹏带着记者走过一片片玉米地,穿过一排排为豆角生长而铺设的架子……从土壤结构、种子选择,到耕作特点、销售模式,他娓娓道来。  这个学识渊博的年轻人,只有27岁。不过,在他们的社群里,他还是属于最老的。因为还有好多“90后”。  不只在这个基地。广州、惠州等珠三角城市的很多郊区,正活跃着大批像李卫鹏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在郊区的农田上,谋划着养猪、种地、卖菜等活计。和传
货轮停靠在天津港北疆港区  2018年,中国全年GDP为90.03万亿元,但同比增幅为6.6%,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增速。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019年的GDP增速目标被设定为6%~6.5%。  和前些年相比,中国GDP增速的确下行,但换个角度看,这个增长放缓的速度也是可以承受的。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从经济基本面的实情,还是《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来看,稳定经济领域的预期
作为尖沙咀的一部分,便利的交通、永远不用发愁的客源,使源源不断的租金依然足以维持重庆大厦的存在。  许多香港人认为重庆大厦是一个神秘的世界,被错放在城市中心。 他们自己心中也充满疑惑:为什么寸土寸金的香港中心,能够保留这么一座老旧、杂乱、装满了東南亚、南亚、西亚、拉丁美洲、东欧、非洲“偷渡客”的楼宇?高昂的房价、高昂的消费竟然都不能阻止它的低端化?  重庆大厦的存在正是拜“香港”所赐。它的故事,折
当公务员是很多人向往的职业选择,图为考生涌入考场。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约140万  在中国,公务员是一个相当特别的群体。  “特别”体现在,我们对公务员看上去很了解,可能你的某个同学或者朋友就是公务员,即使没有这種联系,至少你和公务员打交道也是日常性的,要找出一辈子从来没有和公务员打交道的人还真不容易。但要具体说起来,好像又不是那么熟悉。无论是作为朋友的交往还是因为需要而打交道过程中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有句老话,叫“物以稀为贵”,言简意赅地说明了商品供应、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如果这一商品归属于金融市场,道理也是一样。不过,这里的“物”并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制度”或“服务”,主要是为了社会需要而“制造”出来,因此也就有了“金融创新”的说法。  “金融创新”古已有之。将近1000年前,北宋徽宗时代的宰相蔡京就在王安石新政的基础上,企
陈宪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指导意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载体,从城市群具體到了都市圈,这是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举措。何为都市圈,它与城市群是什么关系?“指导意见”用一句话明确了,“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都市圈总是有着一个围绕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