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愿我的孩子太虚伪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www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次跟朋友谈心,聊到我最怕什么。我说:我最怕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忽然表现得超乎寻常的懂事。
  比如,我不仅不用将一进门就冲进玩具区的她拎到门厅换鞋洗手,她还边换边说“妈妈你上了一天班,累不累?”然后双手奉上我的拖鞋,蹲下来帮我解鞋带儿。
  根本不“正常”嘛!
  准是在幼儿园不听话的时候老师凶、她、了!肯定好好教育了一番小孩要“听话”!内心涌起一股心疼。
  我不愿意她太乖。因为平时她就不怎么捣蛋,就是一个很正常的女孩子,基本能按规则来,时不时耍点小赖,吃饭时磨叽一会儿,偶尔大声抗议不刷牙,不让她睡觉前吃糖她假哭几下,也就这些了。
  不愿意我的孩子太“正确”,可能与我小时候被弄得太懂事有关,至于怎么个假模假样,地球人都知道,我就不再费唾沫星子了。
  每当有这种情况时我就提高警惕,找机会跟她“瞎聊”。有时能聊出来一些线索,加以安抚,有时她都忘了什么事儿了。忘了就忘了吧,记性不好也是一种福气。
  所以,我老觉得这么点儿的小孩就造假,人生也太无望了!
  这不,今天下班路上买了个大西瓜,切好了唤她来吃。这是入夏以来的第一个西瓜,她扭着小肥屁股过来,在最大的那块西瓜上停了一下,旋即拿了一块最小的。


  我对这一微小的动作充满了大大的好奇。
  我说:拿块大的嘛!
  她脱口而出:不,谢谢,我就喜欢这块小的!
  突然,她似乎想起了什么,赶紧“表白”:妈妈,我要学习“孔融让梨”,把最大的给别人吃,小的给自己。
  说着,脸上立刻浮现“赶紧夸我赶紧夸我”的配套表情。
  绝不能忍!
  哦,谢谢你呀!可是,妈妈切了那么多块西瓜,而且只有我们两个人吃,完全不用隐瞒自己真实的想法,故意去吃小块西瓜。孔融是孔融,你是你!如果孔融是因为尊老爱幼去让梨,你呢?能告诉我你心里到底怎么想的?为什么要那块最小的呀?妈妈好好奇啊!好想知道喔!
  我真是特别好奇为什么她要选小的。哈哈,全当一个真心话大冒险游戏吧!
  鉴于我的老脸一片真诚,女儿被打动了。
  她想了想,顿了顿,乐呵呵地说道:妈妈,其实,我的手太小了,而那块大西瓜太大了,我拿着它吃,手会很酸很累很吃力,而这块小的,刚刚适合我!
  想不到吧?想不到吧!
  我狠狠地亲了亲她的小脸蛋,严重表扬了一下她肯吐露真实心声。并且告诉她,无论如何,至少,要对妈妈“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怎么做”,妈妈喜欢看到真实的女儿。
  小姑娘蹦蹦跳跳去吃西瓜了。
  我脑洞大开,心里嘀咕起孔融让梨的各种无厘头原因。比如,就是像我女儿那样的原因,觉得梨大手小不好拿;又比如,大梨刚刚被一只苍蝇舔过而只有孔融看到了;孔融那天拉肚子;梨子不是孔融喜欢吃的水果……
  唉,没救了,我真是小人之腹!
  其实,我并不是鼓动孩子不去学习孔融尊老爱幼,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人人生活在关系和规则之中,老与少、大与小都是相对的,每个人也都是尊老爱幼的受益者。所以我刚刚说的是“如果孔融是为了尊老爱幼让梨”,也没有让小朋友参与到“孔融让梨真实原因大猜想”的游戏中来。
  开头说到的那位可以谈心的朋友,她儿子的作业里,有这么一道造句题:如果……就好了。她儿子歪着脑袋写了一句:如果不写作业就好了。
  她没有呵斥儿子,也没有夺过橡皮把孩子真实的心声擦掉。
  确实挺赞的!
其他文献
微信里,彭鹏妈妈发来一张截图,有家长说老师把工作全都推给了家长,自己倒是乐得清闲……听听老师怎么说!看看别的家长怎么做!  “签字”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批学生,我从二年级开始带。  那时候,彭鹏是个特别调皮的孩子。第一天上课,他竟然在教室里跑起了步,我发现这孩子一刻也坐不住,就别提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听讲了。好不容易安抚下他,过了十分钟,他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想回家!”一句话不要紧
期刊
孕晚期的时候,海淘了很多宝宝衣服。看论坛里妈妈们的经验,普遍推荐要买大一号,鬼使神差地直接从6个月买起,有打折货就囤,一下子囤到了两岁。小Jo出生时7斤6两,按说不算偏小的宝宝了,可真不像论坛里说的要穿大一号的衣服啊,按指导月龄穿妥妥的。结果,买回来的衣服大,只能重新买。  现在,我已经很少网购衣服了。随便在专柜买买打折的,几十块钱一件小衣服,穿一季就淘汰了,我妈就总说我“不会过”。毕竟,她到老都
期刊
你家宝宝自己可以玩多久?  如果这是你的第一个宝宝,家里人手又比较充足,答案恐怕不会很乐观。多半是以分钟计的,对吧?  我家大宝毛头,到他6个月为止,自己玩耍的时间不超过两分钟。一旦没人关注他、陪他玩,他就会大声哭嚎抗议。我当时还以为所有的小宝宝都是那样的,都需要有人无时无刻不在互动和陪伴,虽然累得半死,还为此甘之如饴。  直到我的第二个孩子果果出生,我的这种观点才有所改变。果果6个月时,就已经可
期刊
儿子小毛的幼儿园要装修,这就意味着他至少有半年的时间要休学或者寄读。  和姥姥说起这件事,她立马建议:“要不送到我们这来读半年吧。”姥姥家小区里的幼儿园我是知道的,硬件好,双语教学,老师很和蔼。唯一的缺点是,远在他乡。  我仔细想了想,否定了这个提议,理由是:我不想让孩子离开我们。  去年秋天,小毛曾在他大伯家住过一个星期。我去接他的时候,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妈妈,我好想你呀!我们回自己的家吧。
期刊
孩子上幼儿园了,上小学了,家长满心欢喜,同时又来了新的烦恼。原本以为入园、入学后,从此解放啦,孩子可以交给学校和老师啦,谁知道,天呐!比以前更忙啦!期待中的轻松生活并没有来临,而是进入了一个更苦逼的阶段——陪读。听各种家教讲座;不停的家长会;陪孩子做各种手工;给孩子检查作业、签字画押;和孩子一起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老师给家长布置了太多太多的“课外任务”。忙了一天的家长,下班还要完成这些任务,说起来
期刊
开心是荷包幼儿园里的好朋友。上了中班以后,荷包经常对我说:开心真漂亮,我们班开心最漂亮了。  开心是那种特别健康开朗的女孩,如果上了小学,应该就是个大队长学霸的样子吧。  幼儿园放学之后,小朋友们一般还都要在院子里疯跑一阵儿。有一次,荷包不知道为什么哭了,趴在我怀里呜呜咽咽。开心看见了,跑过来很有大姐大气质地问道:“荷包!谁欺负你了,我去揍他!”  荷包仍旧低头抽泣,开心又转而很温柔地说:“荷包你
期刊
我长得不怎么好看,但我有一张“好说话”的脸。  小时候就是这样,如果一堆同学和我一起走在路上遇到乞讨的,要钱的手保准伸到我面前并且特别执着。去买果子,原本我爹嘱咐我只买一斤,我却因为摊主一句“快下雨了照顾下生意”,就抱着所有的果子回家了……我也是公交车上一旦不主动给老爷爷让座,就被点名要求让座的那种倒霉孩子。  女大十八变,我的脸越来越童叟无欺。某天逛完超市刚出门,一个约摸4岁的小女孩哭着向我扑来
期刊
有天在办公室午休时我连干三罐某歪歪饮料,做清洁的阿姨诧异地问:这么大了还喝这个?  呃……没办法,这是亲戚送给我儿子的,但我压根就不想让他喝,或者藏起来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或者“不幸”被他发现了,就只给他留一罐,其他的火速带到公司自己消灭掉。  要不怎么办呢?  以前坚决不给他买垃圾食品,我和他爸爸想吃汉堡薯条的时候,都是偷偷溜出去不带他。但当孩子进入幼儿园,社交范围扩大,垃圾食品怎么挡也挡不住了
期刊
人世间最深、最早的催眠莫过于“父母”了。  如此之早,如此之深,以至于绝大多数人把其中的误解当作了天经地义。  “父母”和“孩子”是相对的,没有“孩子”,也就无所谓“父母”。而所有的复杂和微妙就在这个简单的相对之中,几乎所有的人生剧情都可以在最初的这个关系中找到原型。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完全建立在身体关系之上,血缘所意味的来历、所属和基因,年龄所意味的幼稚、成熟、强大弱小,构成所有误解的根
期刊
周末,带宝宝去商场,看到有捞鱼的项目,宝宝便千方百计要进入对他而言很高的栅栏,非要去玩一玩。一岁的小宝,要捞到游来游去的小鱼儿,技术含量实在太高,捞鱼也就变成了倒水、洒水、傻笑、叽里呱啦表达自己不知所云小情绪的活动。  旁边还有一个家庭在玩,男孩大概四五岁的样子,妈妈在专心致志地玩手机,爸爸在看孩子捞鱼。父母的打扮都很时尚,从背的包包、戴的手表、手里甩的车钥匙串也能看出来收入不会太低,至少也是中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