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崇祯十一年冬,寒风彻骨,易水结冰。一群读书人满怀哀伤,带着家眷、亲友,组成一支两三千人的队伍,从保定容城出发,向着西边的太行山脉,艰难行进。老人的咳喘声,孩子的啼哭声,牲口的嘶鸣声,此起彼伏,乱作一团。
这支奇怪的队伍,由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师率领,他骨骼清瘦,一脸倔强,骑在一匹老马上,走在队伍最前面,不时地回头张望。跟在后面的青年,只要看到这张坚毅的脸,都闭口不言,加快步伐。
这位老师就是孙奇逢,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距容城一百七十里的易州五峰山。孙奇逢正率领子弟、门生逃难,要到那里建一座双峰书院,躲避残暴的清兵,保存儒学的火种。
在明末清初学人心中,孙奇逢是一位手持火种的夜行人。
《清史稿》载:“孙奇逢,字启泰,又字锺元,容城人。少倜傥,好奇节,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学,欲以功业自著。”孙奇逢十七岁中举,少年得志。随后,父母相继去世,他在家中守孝六年。
守孝期间,孙奇逢遍览经史子集,走访容城的先儒名迹。其中,元朝初年的理学家刘因、明朝嘉靖年间的进士杨继盛,对孙奇逢的影响最深。这两位先贤也是从家乡这片沃土走出去,立德、立功、立言。他们在夹缝中生存,在悬崖上坚守,平日淡泊名利,著书立说,以退为进,永葆一颗赤子之心;关键时刻,慷慨悲歌,舍生取义,迸发出千古不灭的精神。
孙奇逢嗜学成癖,每日诵读先贤大儒留下的诗文,时常觉得儒雅的刘因与刚烈的杨继盛,就是一枚铜钱的两面;或者說,自己就是介于二者之间的青铜,已经与刘因和杨继盛融为一体。
孙奇逢要用一生来为刘因和杨继盛辩护,继续写他们没有写完的文章,走他们没有走完的路。
二
明天启年间,阉党魏忠贤把持朝政,荼毒百姓,残害忠良,东林党人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相继被魏忠贤诬陷入狱。
当时,孙奇逢在京游学,得到消息后,他立即想到,左光斗等人的遭遇,与嘉靖年间的杨继盛,何其相似!
七十年前,杨继盛也是因为上《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反被严嵩陷害,入狱三年,受尽凌辱拷打折磨,最后被刽子手在北京菜市口当众处决,弃尸于市。
杨继盛临刑前,大义凛然,赋诗一首曰:“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天王自圣明,制作高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孙奇逢想到这里,仿佛受到了召唤。他不顾身家性命,像当年王世贞营救杨继盛一样,孙奇逢要冒死营救左光斗三人,想阻挡杨继盛的悲剧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重演。
孙奇逢上书辽东督师、保定高阳人孙承宗,晓以大义,请他疏通关节,紧急援救。孙承宗刚想入觐面陈皇上,还未施救,左光斗等人已经在狱中被活活折磨死。
洪水滔天,甚至比以前来得还要猛烈。阉党还诬陷左光斗收受贿赂赃款上万两,并向其家属追查讨要,妄图赶尽杀绝。
关键时刻,孙奇逢没有退缩,他与鹿正、张果中倾囊相助左光斗家属,并向士子学人发起募捐行动,赎回了左光斗等人的尸骨。此举震动朝野,世人尊称孙奇逢、鹿正、张果中为“范阳三烈士”。黄宗羲闻之赞曰:“燕赵悲歌慷慨之风久湮,人谓自先生而再见。”
三
通过这场斗争,孙奇逢看透了朝政的腐败,官场的险恶,决心向同乡先贤大儒刘因学习,远离仕途,“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专心著书立说。辽东督师孙承宗请他参赞军事,工部尚书范景文也想聘他为幕僚,都被婉拒。孙奇逢拂袖离京,回到了家乡容城,潜心读书讲学,继续刘因未竟的事业。
孙奇逢撰《理学宗传》,采刘因言行冠于书之首,又列入《北学编》。可见孙奇逢对这位先贤多么推崇。
刘因,字梦吉,号静修,元初雄州容城人。在宋辽灭金之前,容城一直是金国的地盘,刘因的高祖父、曾祖父和叔祖父曾三世仕金,而刘因师从砚弥坚所学的经学,源头却在遥远的南方,也就是被认为“正学”的程朱理学。刘因身在北方蒙古人统治的大元,朝思暮想的却是远在南方的大宋。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刘因在这首《观梅有感》诗中,幻想自己像北宋诗人、西湖处士林逋那样终身不仕,隐居杭州西湖孤山。
明代举人张纶说:“刘梦吉之诗,古选不减陶柳(陶渊明、柳宗元)。其歌行律诗,直溯盛唐,无一字作今人语。”
大宋亡国后,刘因特别伤感,作《渡江赋》以哀之。
大宋虽亡,刘因的理想未灭。他在家开设学馆,自编教材,授徒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悟经典的魅力,让每一位迷惘的青年都能找到文化上的皈依。渐渐的,刘因声名日隆。
至元十九年,在丞相文贞王不忽木极力荐举下,太子真金下诏,征刘因入朝为官,但时间不长,因继母病重,刘因辞官归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下诏以集贤学士、嘉议大夫征召刘因,但此时的刘因不愿再仕,“以疾固辞”,写下了著名的《上政府书》表明心迹。忽必烈惋惜地说:“古时有不肯受召的臣子,就是这样的人吧。”所以,后人又称刘因为“不召之臣”。
至元三十年,刘因因病过世,终年四十五岁。元仁宗延祐年间,赠翰林学士、资善大夫,追封容城郡公,谥号文靖。
在刘因短暂的一生中,不仅仅留下了《四书精要》《易系辞说》《静修集》等作品,还留下了“天人合一”“心性修养”等重要的思想。黄宗羲云:“有元之学者,鲁齐(许衡)、静修(刘因)、草庐(吴澄)三人耳。”
四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崇祯九年,清兵入关,攻陷昌平、房山、顺义。七月,宝坻、定兴、安肃、大城、雄县相继失守,容城告急。国难当头,岂能坐视?孙奇逢,一个没有任何官职的举人,以布衣起兵,“约同志,练乡勇”,守住了容城。
崇祯十一年,清兵大举进犯。告老还乡的孙承宗,率领乡亲们镇守保定高阳城。城破后,多尔衮命令清兵把七十六岁高龄的孙承宗绑在马尾巴上,活活拖死。
崇祯十一年冬,寒风彻骨,易水结冰。一群读书人满怀哀伤,带着家眷、亲友,组成一支两三千人的队伍,从保定容城出发,向着西边的太行山脉,艰难行进。老人的咳喘声,孩子的啼哭声,牲口的嘶鸣声,此起彼伏,乱作一团。
这支奇怪的队伍,由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师率领,他骨骼清瘦,一脸倔强,骑在一匹老马上,走在队伍最前面,不时地回头张望。跟在后面的青年,只要看到这张坚毅的脸,都闭口不言,加快步伐。
这位老师就是孙奇逢,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距容城一百七十里的易州五峰山。孙奇逢正率领子弟、门生逃难,要到那里建一座双峰书院,躲避残暴的清兵,保存儒学的火种。
在明末清初学人心中,孙奇逢是一位手持火种的夜行人。
《清史稿》载:“孙奇逢,字启泰,又字锺元,容城人。少倜傥,好奇节,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学,欲以功业自著。”孙奇逢十七岁中举,少年得志。随后,父母相继去世,他在家中守孝六年。
守孝期间,孙奇逢遍览经史子集,走访容城的先儒名迹。其中,元朝初年的理学家刘因、明朝嘉靖年间的进士杨继盛,对孙奇逢的影响最深。这两位先贤也是从家乡这片沃土走出去,立德、立功、立言。他们在夹缝中生存,在悬崖上坚守,平日淡泊名利,著书立说,以退为进,永葆一颗赤子之心;关键时刻,慷慨悲歌,舍生取义,迸发出千古不灭的精神。
孙奇逢嗜学成癖,每日诵读先贤大儒留下的诗文,时常觉得儒雅的刘因与刚烈的杨继盛,就是一枚铜钱的两面;或者說,自己就是介于二者之间的青铜,已经与刘因和杨继盛融为一体。
孙奇逢要用一生来为刘因和杨继盛辩护,继续写他们没有写完的文章,走他们没有走完的路。
二
明天启年间,阉党魏忠贤把持朝政,荼毒百姓,残害忠良,东林党人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相继被魏忠贤诬陷入狱。
当时,孙奇逢在京游学,得到消息后,他立即想到,左光斗等人的遭遇,与嘉靖年间的杨继盛,何其相似!
七十年前,杨继盛也是因为上《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反被严嵩陷害,入狱三年,受尽凌辱拷打折磨,最后被刽子手在北京菜市口当众处决,弃尸于市。
杨继盛临刑前,大义凛然,赋诗一首曰:“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天王自圣明,制作高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孙奇逢想到这里,仿佛受到了召唤。他不顾身家性命,像当年王世贞营救杨继盛一样,孙奇逢要冒死营救左光斗三人,想阻挡杨继盛的悲剧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重演。
孙奇逢上书辽东督师、保定高阳人孙承宗,晓以大义,请他疏通关节,紧急援救。孙承宗刚想入觐面陈皇上,还未施救,左光斗等人已经在狱中被活活折磨死。
洪水滔天,甚至比以前来得还要猛烈。阉党还诬陷左光斗收受贿赂赃款上万两,并向其家属追查讨要,妄图赶尽杀绝。
关键时刻,孙奇逢没有退缩,他与鹿正、张果中倾囊相助左光斗家属,并向士子学人发起募捐行动,赎回了左光斗等人的尸骨。此举震动朝野,世人尊称孙奇逢、鹿正、张果中为“范阳三烈士”。黄宗羲闻之赞曰:“燕赵悲歌慷慨之风久湮,人谓自先生而再见。”
三
通过这场斗争,孙奇逢看透了朝政的腐败,官场的险恶,决心向同乡先贤大儒刘因学习,远离仕途,“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专心著书立说。辽东督师孙承宗请他参赞军事,工部尚书范景文也想聘他为幕僚,都被婉拒。孙奇逢拂袖离京,回到了家乡容城,潜心读书讲学,继续刘因未竟的事业。
孙奇逢撰《理学宗传》,采刘因言行冠于书之首,又列入《北学编》。可见孙奇逢对这位先贤多么推崇。
刘因,字梦吉,号静修,元初雄州容城人。在宋辽灭金之前,容城一直是金国的地盘,刘因的高祖父、曾祖父和叔祖父曾三世仕金,而刘因师从砚弥坚所学的经学,源头却在遥远的南方,也就是被认为“正学”的程朱理学。刘因身在北方蒙古人统治的大元,朝思暮想的却是远在南方的大宋。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刘因在这首《观梅有感》诗中,幻想自己像北宋诗人、西湖处士林逋那样终身不仕,隐居杭州西湖孤山。
明代举人张纶说:“刘梦吉之诗,古选不减陶柳(陶渊明、柳宗元)。其歌行律诗,直溯盛唐,无一字作今人语。”
大宋亡国后,刘因特别伤感,作《渡江赋》以哀之。
大宋虽亡,刘因的理想未灭。他在家开设学馆,自编教材,授徒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悟经典的魅力,让每一位迷惘的青年都能找到文化上的皈依。渐渐的,刘因声名日隆。
至元十九年,在丞相文贞王不忽木极力荐举下,太子真金下诏,征刘因入朝为官,但时间不长,因继母病重,刘因辞官归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下诏以集贤学士、嘉议大夫征召刘因,但此时的刘因不愿再仕,“以疾固辞”,写下了著名的《上政府书》表明心迹。忽必烈惋惜地说:“古时有不肯受召的臣子,就是这样的人吧。”所以,后人又称刘因为“不召之臣”。
至元三十年,刘因因病过世,终年四十五岁。元仁宗延祐年间,赠翰林学士、资善大夫,追封容城郡公,谥号文靖。
在刘因短暂的一生中,不仅仅留下了《四书精要》《易系辞说》《静修集》等作品,还留下了“天人合一”“心性修养”等重要的思想。黄宗羲云:“有元之学者,鲁齐(许衡)、静修(刘因)、草庐(吴澄)三人耳。”
四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崇祯九年,清兵入关,攻陷昌平、房山、顺义。七月,宝坻、定兴、安肃、大城、雄县相继失守,容城告急。国难当头,岂能坐视?孙奇逢,一个没有任何官职的举人,以布衣起兵,“约同志,练乡勇”,守住了容城。
崇祯十一年,清兵大举进犯。告老还乡的孙承宗,率领乡亲们镇守保定高阳城。城破后,多尔衮命令清兵把七十六岁高龄的孙承宗绑在马尾巴上,活活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