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胆英雄魏其虎

来源 :铁军·纪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4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其虎,泗阳县李口乡魏庄人,1914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逃过荒、讨过饭,后来读私塾和中小学。初中毕业后,就到中学教书。
  1940年,新四军建立了淮泗县抗日民主政权。魏其虎才识过人,被任命为淮泗县第二完小校长。他积极从事抗日活动,经常带着学生上街化装宣传,宣讲抗日道理,学生变成抗日宣传员,学校变成抗日鼓动站,校园里到处能听到“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的歌声。他还经常领导学生站岗放哨查路条,为新四军送情报等抗日活动。1941年7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调任淮泗县文教科督学。
  第二年初,魏其虎调任淮泗县吴集区区长。当区长的第一天,魏其虎就发了一次震惊敌胆的虎威。那天,日伪军抓老百姓去筑碉堡,魏其虎与日伪军遭遇,只身难以抵抗,就被敌人当作庄稼汉抓去筑碉堡了。当时吴集区13个乡,只有3个乡未伪化。为了打开局面,他趁筑碉堡的机会了解敌人内部情况。当晚回到区公所立即对区武装进行战斗部署。天亮以前,他就带领民兵机智神速地把敌人碉堡摧垮了。
  1942年夏,吴集区获得少见的丰收,日寇眼红了,便集中了淮阴、码头、陈集等据点的日伪军下乡抢粮。魏其虎把区队分成几个战斗小组,留一部分掩护群众藏粮、转移,他自己带一部分人,避实就虚,专捣敌人的老窝。他先冲到码头据点打一阵,随后又到陈集。魏其虎早已摸清情况,陈集日伪军大都下乡抢粮去了,只有维持会头子高四带部分伪军看家。一阵激烈的枪战之后,伪军死的死,伤的伤,剩下几个和高四一头钻到碉堡里不敢露头。日军听到老窝里枪声大作,顾不上抢粮了,立即掉头赶回陈集。这时,魏其虎早已无影无踪了。魏其虎走了,高四和几个伪军仍缩在“乌龟壳”里不敢露头,听见碉堡外有动静,高四以为魏其虎区队又来了,吓得头也不敢抬,连呼:“饶命!饶命!”日本军小队长气得“八格八格”地乱叫,一枪送掉了高四的狗命。
  在吴集区内,北有码头据点,住敌伪军八九百人,南有陈集据点,住敌伪军四五百人。魏其虎终日在两据点间盘旋,打了一仗又一仗,消灭敌人一批又一批,魏其虎的名字在群众中传开了,“魏老虎”的诨名也在敌伪军中传开了。不到一年功夫,被伪化的乡重新建立了政权,敌伪只能龟缩在“乌龟壳”里。
  1943年7月的一个晚上,魏其虎带着区联防队,住在赵庄。开过晚饭,同志们都在赵家门口乘凉,说说笑笑很热闹。突然流动哨跑来报告:“我们被敌人包围了!”场上的气氛立刻紧张起来。
  汉奸队长赵登保,带着一个营伪军正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情急之下,魏其虎想:联防队只有17人,敌众我寡,硬拼是不可能的,只能智取,不可力敌! 17个勇士,在魏其虎领导下,与敌人展开巷战,磨墙角,窜巷口,转草垛,战斗十分激烈。魏其虎边打着,边考虑退敌之策。突然他命令司号员:“快!快吹调兵号!”略停顿一会儿又命令:“吹冲锋号!”“打打的,打的打……”调兵号、冲锋号先后响起来。敌人如坠云雾当中,不知魏其虎有多少人马,既不敢进,也不敢退。此时,魏其虎把驳壳枪一挥,大喊:“冲啊!”17名勇士也齐声呐喊:“冲啊!冲啊!”大家奋勇冲杀,号声、喊杀声与激烈的枪声连成一片,吓得敌人晕头转向,乱作一团,胡乱放几枪掉头就跑。汉奸团长赵登保见控制不住局势,也顺着大流逃之夭夭了。
  “魏老虎”虎威大振,1944年初,他被提升为吴集区区委书记,后被调任淮宝县(今洪泽县)副县长。
  1947年冬季的一天,天还没亮,魏其虎率领淮宝县警卫连顶着寒风,踏着满地霜花,由龚庄宿营地向黄集迅速转移。天刚亮,部队在黄集遭遇国民党军队。在这紧急关头,魏其虎果断作出决定,立即向白马湖转移。他们在湖边的一个村子里顽强地抵抗着,准备待天黑后,突围出去。不料,正当夜幕降临时,一颗子弹射中了他的左腿,血浸透了棉裤。他无法行走,战士们要背他突围,魏其虎坚定地说:“不要管我,服从命令,你们快撤,我来掩护!” 战士们匆忙扒开一个草垛,把他掩藏在里面,然后托付给一个贫农老大爷。
  第二天拂晓,太阳还没有升起。一队还乡团进了村,五花八门的军服在晨光里晃动,长短不齐的枪支碰撞着。“血!”一个匪徒突然惊叫起来,仿佛野兽嗅到了猛虎的气味。这时,草垛前面的屋子里传出一个老汉的呵斥声和拍打孩子的声音,还有孩子的哭闹声。但是这些并没有转移敌人的注意,他们趴在矮墙后面,紧紧围住草垛。“出来吧?我们知道你在里面。”一个匪徒喊叫着。“再不出来,开枪啦!”匪徒们把枪栓拉得哗啦啦响。这时,草垛微微动了一下,魏其虎面色苍白,半身是血,右手紧握着驳壳枪,左手撑着地,缓缓地挪到草垛前,他的两道剑眉显得更加浓黑而威严。匪徒们只见魏其虎一个人,陡然神气起来了,大声咋呼:“快投降吧!放你回家!”受了伤的魏其虎既未开枪,也没有答话。敌人以为他果真要投降了,便大着胆子往前走。就在敌人将到面前时,魏其虎两枪击毙了两个走在前面的敌人,同时,他一跃而起,气冲霄汉,大声喊道:“告诉你们,我就是共产党的副县长魏其虎,虎落平阳被犬欺。狗东西,有种的就上来吧!”说完又连连向敌人射击。敌人看诱降不成,一个个又不敢靠近,只有集中火力向魏其虎射击。一阵枪声过后,年仅33岁的魏其虎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悼念这位虎胆英雄,中共泗阳县委和泗阳县人民政府为魏其虎重新修墓,勒石建碑,同时,在他的家乡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安葬烈士遗骸,追授他“人民英雄”的称号。
  (作者系洪泽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编辑:党亚惠)
其他文献
在开国上将中,洪学智年纪轻,但革命资历却不浅,1929年,16岁的他参加了著名的商南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洪学智涉猎的工作领域遍及军事、政治、后勤、装备、教育乃至国民经济领域。他战斗的脚步,从大别山到四川到陕北,从冀中到苏北,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中国鸭绿江到朝鲜三八线。所到之处,无役不功,可谓战绩累累,功勋卓著。  红军时期,洪学智主要担任政治领导职务。从1932年10月起,到抗战前夕,他先
期刊
父亲曾如清,老红军,开国少将,1967年7月7日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之命,离开了工作十多年的江苏省委常委、省军区第二政委岗位,调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同年10月任兵团党委副书记。同期调到新疆兵团的还有:六十七军副军长孔瑞云,任兵团副司令员,开国少将;十六军副军长杜海林,任兵团副司令员,开国少将;二十军五十九师师长朱铁谷,任兵团副参谋长。他们被兵团干部群众称为“四位新领导”。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分管
期刊
★ 一进泰州  陈毅一进泰州,李长江接待。当李明扬看过毛、朱的问候信后,对避而不见追悔莫及  在与颜秀五建立关系后,陈毅希望能当面向李明扬和李长江表明,新四军与他们团结合作的愿望。于是,他问管文蔚和惠浴宇:“能否让颜秀五向李明扬提议,邀请我们去泰州?” 管文蔚听了,心里颇费踌躇:陈司令亲自出马,去做二李的工作,当然最好不过了。但是,怎么保证安全呢?那李长江、陈才福都不是稳妥之辈,万一韩德勤从中挑拨
期刊
斗胆直陈“建议3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  1948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在原有政治优势的基础上,又取得了战略优势地位,但是在数量上和技术上仍然处于劣势。在中原战场,国民党军虽已被迫作全面防御,但凭借其优势兵力,还可进行攻势防御,中原战局呈现拉锯形势。  1948年4月,鉴于战略反攻的形势,毛泽东在河北城南庄及时召开了重要的军事会议。会议开了10天后,突然接到了粟裕从华东发来的一封电报,要求
期刊
陈毅元帅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规模浩大的支前民工倾尽人力、物力支援前线,在各解放区通往前线的十几条运输线上,担架如林,车轮滚滚,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战争奇观。但用火车运输后勤物资则鲜为人知。淮海战役中,中原军区后勤部门首次采用了!  后勤保障至关重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前,中央军委三令五申,统筹后勤支援,后勤工作准备(粮食、弹药等)及政治工作准备,力求比较完备周到。淮
期刊
世人对于朱生豪的了解,是因为那部中文版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他是译者;  世人对于朱生豪的不了解,也是因为那部中文版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为了完成这一浩大的工程,他献出了自己年仅32岁的生命。  1944年的4月,已是重病在身的朱生豪,提前为这部即将完工的译著,写下了一篇《自序》:  余笃嗜莎剧,尝首尾研诵全集至十余遍,于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虽贫穷疾病,交相煎迫,而埋头伏案,握笔不辍。凡
期刊
作为一名年轻的职业革命者,他风华正茂,激情四射。他是首批“红色麦加”的中国朝圣者,却在残酷的党内斗争中铩羽而归。他背着沉重的枷锁,成为刀尖上的舞者,开启了“孤岛”抗战文化的时代。一次行程的阻断,他选择了那片湛蓝的天空,让“宋亮”的名字在苏北根据地传颂。在抗战热土中的实践与积淀,也成为他一代经济学大家的发轫。有鉴于他对中国经济学的杰出贡献,经济学界形成共识,决定以他的名字命名经济科学奖,其他人不再享
期刊
1917年,我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杰村乡的一个小山村里。1928年的春天,家乡开始土地革命,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到处敲锣打鼓,红旗招展。父亲的养子当上了苏维埃政府主席,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亲也被群众推荐当上了贫协代表。我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只有16岁。  血染湘江  我的家乡兴国县。在红军时期,兴国被称作是“模范县”,毛泽东同志曾在兴国做过《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
期刊
我的故乡海安曲塘镇,流传着一种独特的祭祀形式—祭树:祭一株古老的银杏树。  这棵银杏生长在曲塘镇东郊的都天庙前。都天庙是唐代为纪念平定安史之乱的张巡将军建造的,庙前的银杏相传是一个化缘的和尚“麻儿僧”栽种的。从此,这棵银杏成为平安的象征,成为曲塘民众祈祷和平、安宁的祭物。上世纪40年代,陈毅、粟裕指挥新四军在苏中抗击日本侵略军,设立了海安县,陈毅曾先后三次到曲塘镇,曲塘祭树就增添了新的内涵。我的生
期刊
抗日战争时期,在广袤辽阔的江淮大地上,活跃着八路军和新四军抗击日伪军的人民军队。1943年3月1日,为粉碎日军的扫荡,新四军四师决定由张震参谋长指挥骑兵团拔除皖东北地区泗县和睢宁之间的侍卫圩子日伪据点。当天下午,张震到达骑兵团驻地,向团长周纯麟、政委姚运良和各骑兵大队以上干部传达了师部下达的战斗任务,介绍了敌情和地形,根据日伪军晚上赌博、睡觉的习性,召集大家仔细地研究夜间作战方案。在确定进攻方案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