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卢梭曾经说过:“只有把儿童带进大自然,才能避免社会给他们带来的不良影响。”《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阶段目标”中也指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大自然这个广阔的的天地,是孩子的乐园,他们在这里获取知识,开启智慧,享受人生,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让大自然这个广阔天地成为学生学习的不竭资源。
教学目标
1.感知金秋,了解金秋,让学生享受金秋的韵味。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3.以书面形式表达对金秋的赞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诱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同学们,金秋十月,大雁南飞,天高云淡。金秋是丰收的季节,丹桂飘香,果实累累。金秋的田野更迷人,同学们想不想去感受一下?
【点评: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欲望。】
二、以人为本,自主策划
1.用什么方式去观察金秋?
(观察金秋,要走进大自然,走进金色的田野。可以用眼睛看,可以用耳朵听,可以用手摸,也可以用口去品尝。)
2.用什么办法留住你观察到的金秋?
可以把自己观察到的秋景画下来,可以用照相机或录像机拍摄下来,可以用文字写出来,也可以把实物带回来,用口头语言告诉大家。)
3.如果在活动中遇到难题,你将如何向别人请教呢?
(引导学生明白:向人请教必须有礼貌,同时把要请教的问题想清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点评: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自主确定探究主题,自主策划,明确方向,寻找探究的规律,同时,适当地提醒学生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
三、自主探究,寻找金秋的足迹
分小组走进金色的田野:观看秋色,倾听秋声,口尝秋实,感受秋韵。
例1:走进玉米地观察玉米,玉米有一米多高,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例2:走进棉花地,观察棉花,俏丽的棉花,朵朵盛开,像给大地铺上一层白色的地毯……
例3:走进黄豆地,观察黄豆的果实,豆荚妈妈让她的孩子们个个吃得饱饱的,腆着肚皮,围着她站成一圈,好像正在听她讲述金秋的故事……
总之,只要是具备“金秋”特点的农作物、景物等,它们身上都带着金秋的踪影,都是我们观察的对象。
这风姿绰约、果实累累的金秋,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心欣赏,用笔画下来,用相机拍下来,用文字记下来——遇到困难,可以请教农民伯伯、老师。
【点评:学生走进大自然,在观看秋色、倾听秋声、品尝秋实、体验秋的韵味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四、精彩回放,欣赏金秋的果实
1.各人准备好自己观察到的金秋的材料。哪些资料在交流时要向同学作重点介绍的,要仔细整理。
2.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在全班交流。
【点评:在这一环节设计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习探究的成果,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成功中增加探究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初步学习收集与整理资料的方法,并且让学生在小组中学会合作。】
五、留住金秋的姿容,感受受金秋的喜悦
1.与同学一起出一期板报或办一份手抄报,给板报或手抄报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板报或手抄报要尽量反映金秋的特色。
2.举办一次“秋韵、秋姿”摄影作品展。
3.学唱赞美金秋的歌曲——《九月里九重阳》。
4.写一篇关于金秋的习作。
(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每位学生都喜爱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更增进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六、实话实说,展示活动过程
1.在活动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2.每人都有重点探究的事物,你是如何进行观察思考、合作探究的?请把你探究的过程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派代表在全班说一说。
3.在活动中,你产生了哪些疑问,是通过哪些途径解决的?
4.小结活动的收获。
【点评:学习要注重过程。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获得的绝不仅仅是一些理性的知识,那些隐性的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培养。让学生回顾活动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明白:在学习乃至工作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与挫折,要百折不挠地对待这些困难与挫折,让学生获得人生经验的体验。】
七、妙笔生花,品味金秋的成果
1.小组内把自己的习作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每组评选一篇习作在全班交流。
2.班级评选前十名发“金秋奖”。
3.特别优秀的习作将向《小学生创新作文》投稿。
【点评:通过“读”、“评”、“奖”的有机结合,学生不但享受了视觉的愉悦,同时还获得了表达的启示,并且积累、内化了语言,真正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
总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在本设计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1.学习内容丰富多彩
综合性学习要以学习字、词、句、段、篇,掌握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同时要与其他学习内容相结合。本次综合性学习,就是将语文课程与观察大自然紧密结合,互相融合,引导学生用眼看一看,手摸一摸,用口尝一尝,动笔写一写。在这些活动中,巧妙地运用了书本知识。
2.学习方式多项融通
综合性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本设计中,就有提出问题、观察大自然、口头或书面表达、收集资料、专题交流、办手抄报、举行摄影展等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有机会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得以培养。
3.织形式多样组合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组织形式也是灵活多样的:有学生的自主活动,有师生的共同探讨,有小组的共同讨论,有全班的合作交流。在这多种形式的学习中,学生互相启发,获得启迪,人人都得到发展。
卢梭曾经说过:“只有把儿童带进大自然,才能避免社会给他们带来的不良影响。”《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阶段目标”中也指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大自然这个广阔的的天地,是孩子的乐园,他们在这里获取知识,开启智慧,享受人生,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让大自然这个广阔天地成为学生学习的不竭资源。
教学目标
1.感知金秋,了解金秋,让学生享受金秋的韵味。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3.以书面形式表达对金秋的赞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诱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同学们,金秋十月,大雁南飞,天高云淡。金秋是丰收的季节,丹桂飘香,果实累累。金秋的田野更迷人,同学们想不想去感受一下?
【点评: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欲望。】
二、以人为本,自主策划
1.用什么方式去观察金秋?
(观察金秋,要走进大自然,走进金色的田野。可以用眼睛看,可以用耳朵听,可以用手摸,也可以用口去品尝。)
2.用什么办法留住你观察到的金秋?
可以把自己观察到的秋景画下来,可以用照相机或录像机拍摄下来,可以用文字写出来,也可以把实物带回来,用口头语言告诉大家。)
3.如果在活动中遇到难题,你将如何向别人请教呢?
(引导学生明白:向人请教必须有礼貌,同时把要请教的问题想清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点评: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自主确定探究主题,自主策划,明确方向,寻找探究的规律,同时,适当地提醒学生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
三、自主探究,寻找金秋的足迹
分小组走进金色的田野:观看秋色,倾听秋声,口尝秋实,感受秋韵。
例1:走进玉米地观察玉米,玉米有一米多高,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例2:走进棉花地,观察棉花,俏丽的棉花,朵朵盛开,像给大地铺上一层白色的地毯……
例3:走进黄豆地,观察黄豆的果实,豆荚妈妈让她的孩子们个个吃得饱饱的,腆着肚皮,围着她站成一圈,好像正在听她讲述金秋的故事……
总之,只要是具备“金秋”特点的农作物、景物等,它们身上都带着金秋的踪影,都是我们观察的对象。
这风姿绰约、果实累累的金秋,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心欣赏,用笔画下来,用相机拍下来,用文字记下来——遇到困难,可以请教农民伯伯、老师。
【点评:学生走进大自然,在观看秋色、倾听秋声、品尝秋实、体验秋的韵味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四、精彩回放,欣赏金秋的果实
1.各人准备好自己观察到的金秋的材料。哪些资料在交流时要向同学作重点介绍的,要仔细整理。
2.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在全班交流。
【点评:在这一环节设计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习探究的成果,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成功中增加探究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初步学习收集与整理资料的方法,并且让学生在小组中学会合作。】
五、留住金秋的姿容,感受受金秋的喜悦
1.与同学一起出一期板报或办一份手抄报,给板报或手抄报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板报或手抄报要尽量反映金秋的特色。
2.举办一次“秋韵、秋姿”摄影作品展。
3.学唱赞美金秋的歌曲——《九月里九重阳》。
4.写一篇关于金秋的习作。
(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每位学生都喜爱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更增进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六、实话实说,展示活动过程
1.在活动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2.每人都有重点探究的事物,你是如何进行观察思考、合作探究的?请把你探究的过程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派代表在全班说一说。
3.在活动中,你产生了哪些疑问,是通过哪些途径解决的?
4.小结活动的收获。
【点评:学习要注重过程。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获得的绝不仅仅是一些理性的知识,那些隐性的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培养。让学生回顾活动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明白:在学习乃至工作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与挫折,要百折不挠地对待这些困难与挫折,让学生获得人生经验的体验。】
七、妙笔生花,品味金秋的成果
1.小组内把自己的习作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每组评选一篇习作在全班交流。
2.班级评选前十名发“金秋奖”。
3.特别优秀的习作将向《小学生创新作文》投稿。
【点评:通过“读”、“评”、“奖”的有机结合,学生不但享受了视觉的愉悦,同时还获得了表达的启示,并且积累、内化了语言,真正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
总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在本设计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1.学习内容丰富多彩
综合性学习要以学习字、词、句、段、篇,掌握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同时要与其他学习内容相结合。本次综合性学习,就是将语文课程与观察大自然紧密结合,互相融合,引导学生用眼看一看,手摸一摸,用口尝一尝,动笔写一写。在这些活动中,巧妙地运用了书本知识。
2.学习方式多项融通
综合性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本设计中,就有提出问题、观察大自然、口头或书面表达、收集资料、专题交流、办手抄报、举行摄影展等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有机会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得以培养。
3.织形式多样组合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组织形式也是灵活多样的:有学生的自主活动,有师生的共同探讨,有小组的共同讨论,有全班的合作交流。在这多种形式的学习中,学生互相启发,获得启迪,人人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