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传统的数学作业单调枯燥,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忽略了课程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训练。因此,我们在设计、布置数学作业时,不能再继续按同一要求、标准来布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依据新课程的理念,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和价值,全面科学地设计课外作业,已成为现实而迫切的课题。
如何设计作业,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呢?针对这个问题,自2008年3月开始,我校《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课题组就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
从影响小学生作业低效原因的分析出发,让学生把作业作为自己需要的、乐意的事去做,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就必须改变以往作业的形式、内容以及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方面进行思考,在教学中逐步探索出一系列适合不同层次学生作业的设计方法,从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合理、有效的完成作业,达到良好的课后巩固的效果。
二、作业分层设计的原则
⑴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作业的改革中得到提高。
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⑶教育性与趣昧性相结合,寓教于乐,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与作业。
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进行作业的双分层设计。
⑸创造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避免作业机械化与程式化,要力求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习与生活联系,培养实践能力。
三、作业分层设计的方法
1.作业设计要体现差异性
以往的作业大都是老师面对不同水平、不同基础的学生,实施的是无差异的作业练习,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的发生。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对自己有价值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就要根据不同数学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作业,供学生选择。如我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六年级⑴班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题意补充问题,个数随意)这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作业设计要体现层次性。
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所以我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认真研究三个层次学生的现状,针对各层次学生在认知与情感等方面不同的需求,在布置作业时遵循:
对学困生: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对中等生:有变化、多思考、小步走、多反馈;对优等生:多变化、有综合、主动走、促能力。
如我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作业设计如下:
A必做题
⒈口算,写相应的口诀。
4×7=( ) 7×6=( )
口诀:( ) 口诀:( )
5×7=( ) 7×3=( )
口诀:( ) 口诀:( )
⒉填上合适的数。
( )×7=42 7×( )=35
( )×4=28 7×( )=49
B选做题:想一想,能填几?
7×5+7=7×( ) 7×7-7=7×( )
以上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既能调动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兼顾到中下生,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又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一课时,设计了以下作业:
A必做题
⑴看谁算得都对。
4×8+23 54÷9×8 3×6÷2
⑵春游时,同学们排队射气球,3人一排,站3排,共击破18个气球,平均每人射中几个气球?
B选做题
智慧宫里的魔术师把一根长16米的彩带,对折以后,再对折,轻轻一吹,彩带都断开了,每折长几米?你能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以上练习,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和“辅差”。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作业过程中梳理、完善自己的思路,发展、开拓自己的思维。
3.作业设计要体现实践性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基于以上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把作业练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多设计一些富有生活情趣、能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学以致用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教学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之后,我设计一道“我来当回设计师”的实践题,要求学生回家测量、计算出客厅的面积,根据客厅面积到市场上选择合适的地砖,算出在美观、节约的前提下需要买多少块。这样的作业设计,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了学好数学的热情和信心。
4.作业设计要体现研究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训练学生对知识理解、运用的同时,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再发现”,使学生从传统的模仿中转化到对知识的研究上来。
如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探索题:⑴测量一本新华字典长、宽、高,并算出它的表面积。⑵现有4本字典,你有几种包装方法?哪种方法最省包装纸?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不仅使学生思维活跃、理解深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索求证中品尝到学习数学的艰辛和快乐。
5.作业设计要体现趣味性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趣味性作业应该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潜在功能,恰当地对教材知识进行延伸、演变、补充,使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积极状态。
如学习《圆周率》后,我布置学生上网收集有关数学家祖冲之的资料,进一步感受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数学大国的历史。学习《统计图》后,布置学生把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饮食习惯制成统计图,通过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等等。这些源于生活的、不拘一格的数学作业,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
要设计好分层作业的题目,需要我们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对所教内容的知识点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精心挑选,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各个层次学生完成的作业,从而增强学生做数学作业的兴趣,提高数学作业的质量,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我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和实践,班级中成绩好的同学在实践、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后进的同学对今后的学习增加了信心。总之,数学作业应由单一书面机械重复向多层次、多形式、开放型、自主性的方向转变。从而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
(作者单位:021000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文化街小学)
如何设计作业,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呢?针对这个问题,自2008年3月开始,我校《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课题组就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
从影响小学生作业低效原因的分析出发,让学生把作业作为自己需要的、乐意的事去做,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就必须改变以往作业的形式、内容以及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方面进行思考,在教学中逐步探索出一系列适合不同层次学生作业的设计方法,从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合理、有效的完成作业,达到良好的课后巩固的效果。
二、作业分层设计的原则
⑴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作业的改革中得到提高。
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⑶教育性与趣昧性相结合,寓教于乐,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与作业。
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进行作业的双分层设计。
⑸创造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避免作业机械化与程式化,要力求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习与生活联系,培养实践能力。
三、作业分层设计的方法
1.作业设计要体现差异性
以往的作业大都是老师面对不同水平、不同基础的学生,实施的是无差异的作业练习,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的发生。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对自己有价值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就要根据不同数学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作业,供学生选择。如我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六年级⑴班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题意补充问题,个数随意)这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作业设计要体现层次性。
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所以我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认真研究三个层次学生的现状,针对各层次学生在认知与情感等方面不同的需求,在布置作业时遵循:
对学困生: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对中等生:有变化、多思考、小步走、多反馈;对优等生:多变化、有综合、主动走、促能力。
如我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作业设计如下:
A必做题
⒈口算,写相应的口诀。
4×7=( ) 7×6=( )
口诀:( ) 口诀:( )
5×7=( ) 7×3=( )
口诀:( ) 口诀:( )
⒉填上合适的数。
( )×7=42 7×( )=35
( )×4=28 7×( )=49
B选做题:想一想,能填几?
7×5+7=7×( ) 7×7-7=7×( )
以上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既能调动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兼顾到中下生,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又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一课时,设计了以下作业:
A必做题
⑴看谁算得都对。
4×8+23 54÷9×8 3×6÷2
⑵春游时,同学们排队射气球,3人一排,站3排,共击破18个气球,平均每人射中几个气球?
B选做题
智慧宫里的魔术师把一根长16米的彩带,对折以后,再对折,轻轻一吹,彩带都断开了,每折长几米?你能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以上练习,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和“辅差”。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作业过程中梳理、完善自己的思路,发展、开拓自己的思维。
3.作业设计要体现实践性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基于以上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把作业练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多设计一些富有生活情趣、能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学以致用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教学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之后,我设计一道“我来当回设计师”的实践题,要求学生回家测量、计算出客厅的面积,根据客厅面积到市场上选择合适的地砖,算出在美观、节约的前提下需要买多少块。这样的作业设计,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了学好数学的热情和信心。
4.作业设计要体现研究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训练学生对知识理解、运用的同时,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再发现”,使学生从传统的模仿中转化到对知识的研究上来。
如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探索题:⑴测量一本新华字典长、宽、高,并算出它的表面积。⑵现有4本字典,你有几种包装方法?哪种方法最省包装纸?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不仅使学生思维活跃、理解深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索求证中品尝到学习数学的艰辛和快乐。
5.作业设计要体现趣味性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趣味性作业应该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潜在功能,恰当地对教材知识进行延伸、演变、补充,使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积极状态。
如学习《圆周率》后,我布置学生上网收集有关数学家祖冲之的资料,进一步感受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数学大国的历史。学习《统计图》后,布置学生把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饮食习惯制成统计图,通过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等等。这些源于生活的、不拘一格的数学作业,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
要设计好分层作业的题目,需要我们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对所教内容的知识点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精心挑选,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各个层次学生完成的作业,从而增强学生做数学作业的兴趣,提高数学作业的质量,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我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和实践,班级中成绩好的同学在实践、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后进的同学对今后的学习增加了信心。总之,数学作业应由单一书面机械重复向多层次、多形式、开放型、自主性的方向转变。从而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
(作者单位:021000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文化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