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智力,诊断学生遇到的学习障碍,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互动。
一、优化课堂提问的内容,促进师生互动
1.课堂提问的目的性要明确
课堂提问的目的必须清楚、明确,设计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动力。围绕教学目标的提问还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设问层层递进,提高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在探究“饼干在口腔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实验中,可以设置以下几个提问:
⑴ 牙、舌、唾液在消化中分别有什么作用,有没有区别和联系?⑵三个试管的实验材料处理有何不同?⑶指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⑷ 实验中试管是否需要保温?如何保温?保温时间怎样控制?⑸ 实验中三支试管可能各发生什么变化?⑹ 如何检验淀粉是否被分解?
六个提问层层递进,通过提问不仅检查学生对本节实验的预习程度,而且引导学生进行理论的探究,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提高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落实实验细节问题,提高实验的实效性。教师可以根据提问中出现的问题,提醒自己应关注的实验环节,促进师生的互动。
2.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启发性
在课堂提问中,过于简单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也不能有效地暴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难度过高的问题则超越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学生会产生失败感,因而也是不适宜的。如何实现提问的启发性,这就要求所提的问题课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必须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思考、分析、综合才能回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师生互动。
例如,围绕教材中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可以设计以下问题:⑴图中有几种成分?⑵几条食物链?⑶哪条食物链最短?⑷哪条食物链最长?⑸兔、鼠、食草昆虫是什么关系?⑹蜘蛛、青蛙是什么关系?⑺此系统还缺少何种成分?
通过一个个设问,从简单到复杂,把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既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又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升华,有助于学生在思考中挑战自我,提高探究能力,从而增强师生互动。
3.课堂提问要理论联系实践
生物学与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似懂非懂的问题,看似矛盾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就在生物学知识之中。因而课堂提问先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进而激发学生原有的矛盾认识,让提问生动有趣。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可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动力是什么?又如,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或马路上的空气就显得燥热呢?
通过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用生物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大自然所出现的现象,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思维锻炼。同时教师在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识大自然的层次,促进师生的互动。
4.课堂提问要有新颖性
课堂提问需要新颖,但又不能让学生“跳一跳摘不到”。在生物教学中,同一个知识点换个角度思考提问,往往使得提问既切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有一定的新颖性,这样学生就不会因问题过于成旧而乏味。问题的新颖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发言的学生增多,课堂的气氛更为活跃,体验到成功感的学生也会增多,师生的互动就会更有乐趣。
总之,教师设计问题时,应该以班里中上等学生的水平为基础。这样既有利于激发优良水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有利于促进中下等水平学生向优良水平靠拢,继而进一步促进学困生水平的提高,最终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促进师生互动
提问的艺术就是要求教师要抓住提问的时机,采用令人喜爱的提问方式,鼓励学生提高回答问题的兴趣,从而加强师生互动。
1.把握提问时机
在精心设计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在把握好课堂的提问时机。要选择学生正处于“愤”与“悱”的时候,即激发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处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解决时的心理状态。此时,教师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予以指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2.选择提问方式
在课堂提问时,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可以面向小组,可以面向个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调节。但无论面向群体还是个人,问题提出后,需要适当地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停数秒,往往可以引出该生或其他学生的更完整准确的补充。特别是当已站起来回答的学生回答完毕时,教师更要以“还有吗?”启发学生再进一步的思考。
3.优化提问的态度
⑴ 通过鼓励性语言,优化师生互动。学生的回答如果符合教学答案,教师应给予肯定。但肯定的语言应是多样的。学生的回答如果基本接近答案,我们也可以对提问加上一些限制,将问题的范围缩小些,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⑵ 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优化师生互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各种表情激励去激励学生,营造一种愉快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以柔和的目光、和蔼的笑容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会给学生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迅速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以勉励的神情和适当的激励手势激励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以分享的态度和学生一起学习,则更容易感染学生。
总之,课堂提问的效果,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必须深入钻研课程标准与教材,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精心设计问题,把握问题的时机和火候,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718600陕西省定边县杨井中学)
一、优化课堂提问的内容,促进师生互动
1.课堂提问的目的性要明确
课堂提问的目的必须清楚、明确,设计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动力。围绕教学目标的提问还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设问层层递进,提高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在探究“饼干在口腔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实验中,可以设置以下几个提问:
⑴ 牙、舌、唾液在消化中分别有什么作用,有没有区别和联系?⑵三个试管的实验材料处理有何不同?⑶指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⑷ 实验中试管是否需要保温?如何保温?保温时间怎样控制?⑸ 实验中三支试管可能各发生什么变化?⑹ 如何检验淀粉是否被分解?
六个提问层层递进,通过提问不仅检查学生对本节实验的预习程度,而且引导学生进行理论的探究,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提高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落实实验细节问题,提高实验的实效性。教师可以根据提问中出现的问题,提醒自己应关注的实验环节,促进师生的互动。
2.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启发性
在课堂提问中,过于简单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也不能有效地暴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难度过高的问题则超越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学生会产生失败感,因而也是不适宜的。如何实现提问的启发性,这就要求所提的问题课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必须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思考、分析、综合才能回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师生互动。
例如,围绕教材中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可以设计以下问题:⑴图中有几种成分?⑵几条食物链?⑶哪条食物链最短?⑷哪条食物链最长?⑸兔、鼠、食草昆虫是什么关系?⑹蜘蛛、青蛙是什么关系?⑺此系统还缺少何种成分?
通过一个个设问,从简单到复杂,把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既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又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升华,有助于学生在思考中挑战自我,提高探究能力,从而增强师生互动。
3.课堂提问要理论联系实践
生物学与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似懂非懂的问题,看似矛盾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就在生物学知识之中。因而课堂提问先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进而激发学生原有的矛盾认识,让提问生动有趣。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可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动力是什么?又如,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或马路上的空气就显得燥热呢?
通过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用生物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大自然所出现的现象,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思维锻炼。同时教师在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识大自然的层次,促进师生的互动。
4.课堂提问要有新颖性
课堂提问需要新颖,但又不能让学生“跳一跳摘不到”。在生物教学中,同一个知识点换个角度思考提问,往往使得提问既切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有一定的新颖性,这样学生就不会因问题过于成旧而乏味。问题的新颖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发言的学生增多,课堂的气氛更为活跃,体验到成功感的学生也会增多,师生的互动就会更有乐趣。
总之,教师设计问题时,应该以班里中上等学生的水平为基础。这样既有利于激发优良水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有利于促进中下等水平学生向优良水平靠拢,继而进一步促进学困生水平的提高,最终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促进师生互动
提问的艺术就是要求教师要抓住提问的时机,采用令人喜爱的提问方式,鼓励学生提高回答问题的兴趣,从而加强师生互动。
1.把握提问时机
在精心设计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在把握好课堂的提问时机。要选择学生正处于“愤”与“悱”的时候,即激发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处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解决时的心理状态。此时,教师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予以指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2.选择提问方式
在课堂提问时,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可以面向小组,可以面向个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调节。但无论面向群体还是个人,问题提出后,需要适当地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停数秒,往往可以引出该生或其他学生的更完整准确的补充。特别是当已站起来回答的学生回答完毕时,教师更要以“还有吗?”启发学生再进一步的思考。
3.优化提问的态度
⑴ 通过鼓励性语言,优化师生互动。学生的回答如果符合教学答案,教师应给予肯定。但肯定的语言应是多样的。学生的回答如果基本接近答案,我们也可以对提问加上一些限制,将问题的范围缩小些,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⑵ 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优化师生互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各种表情激励去激励学生,营造一种愉快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以柔和的目光、和蔼的笑容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会给学生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迅速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以勉励的神情和适当的激励手势激励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以分享的态度和学生一起学习,则更容易感染学生。
总之,课堂提问的效果,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必须深入钻研课程标准与教材,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精心设计问题,把握问题的时机和火候,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718600陕西省定边县杨井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