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教育文集》,随手一翻似感很普通,里面的文章没有抢人眼球的标题,没有咄咄逼人的训斥,没有特意修饰的文法,其叙述风格平实得似乎是一个朴素的老农在与你聊天。但它出自“大家”,无限经典。从事教育不读这本书,他的专业成长是会迷失方向的。
有些人对陶行知不以为然,认为那个穿“长袍马褂”的老头讲的话、做的事似乎难登大雅之堂,与今天那些洋洋洒洒的教育新理论、新突破相比,好像也不那么超前、时尚,这实际上是一种极大的误解。
一
打开《陶行知教育文集》,阅读一篇篇长短不一的文章,似乎很难找到多少结构精致、词彩华美的篇幅,但透过字里行间,他致力于教育实践的伟大精神和行动深深打动了我,他是一位非同寻常的教育实践家呀!陶行知不屑于做寻章摘句的迂腐学问,不屑于坐在书斋中研究所谓的教育,即使在报刊上摇旗呐喊,文字也十分有限。读者看到的是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实实在在的办学上。他创办育才学校、晓庄学校,在当时的环境下,需要面对的困难很多,需要解决的矛盾重重,但他亲自卷起袖管,带领师生改造环境,建设学校,他亲自起草办学校的各种方案,亲自给孩子们上课、演讲。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务实精神的觉醒——他的思想,他的学问不是用来做论坛上的报告,不是用来做报刊上的文章,而是用来做实实在在的教育事业的。
只有扎根于教育和社会实践,才能建立服务学生、服务教育、服务社会的功业,才能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教育家。陶行知有这样一种“大器”,有这样一种“心地”,孜孜不倦地躬身实践,让他树起了永远飘扬的教育“大旗”,不求成“家”的却成为“大家”。反观今天的教育界,有些人以成为教育家为追求,但是,他们的精力并没有重点放在真正的教育实践上,而是将学校管理实践、将上课改作业以及与学生交流等当作副业,一门心思想着著书立说,妄想着有朝一日能标新立异,成为开一代新说的大家。站在陶行知的角度观照,他们即使算不上南辕北辙,最起码也算是幼稚可笑、迷失了应有方向的。
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一名管理者,我时常以陶行知为镜,告诫自己工作不能脱离了教育的实际,教育不能脱离了社会的实际。我常常走乡串镇,到农村学校实地调研,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堂里经常会出现我的身影。学校的办公室里我与教师座谈,接待室里我与学生家长沟通,夜自修空隙我与寄宿生交流,考试结束我与老师们一起分析得失。我们制定的管理规章,源于学校的教育实际;我们为一线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个又一个阔大的平台。当代学生生动活泼的精神世界在我面前展露无遗,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矛盾、困惑我感同身受。我努力着,要让我们的孩子更多地感受学习的快乐,要引领更多的年轻教师走实践家的道路,要尽其所能,让区域教育呈现一派生机,而自己,则永远以实践家的姿态切入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
二
陶行知不仅是一名伟大的实践家,还是一名伟大的思想家。阅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我深切地感受到,他的教育实践不是盲目的实践,而是在丰厚的理论积淀下思想着的实践;他的实践不是为某一理论作试验的实践,没有将自身的实践往西方的理论上套,而是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实践后进行着理论升华的实践,他的思想理论在实践的土壤上生长。陶行知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学生,对实用主义主张烂熟于心,但是,他没有照搬杜威的那一套理论主张,他有自己的探索,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要就一个字不写;如果写的话,必是我思想里产生出来的和谐系统……事实是我唯一的指针。我只愿听他的启示。”读陶行知的文章,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我们钦敬他将实践和理论结合得那样完美。
是呀,无论是宏观层面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论,还是中观、微观层面的“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的主张,都源于一种理论的积淀,又扎根于陶行知自身的教育实践,实践后又有所提升、日趋经典,然后反过来再指导着教育实践。因此,我们看到的这些思想,没有一丝言必称希腊的学院习气,没有一丝动辄之乎者也的学究做派,更没有一丝哗众取宠的偏激。而沐浴着理论指导的教育实践,则是一种目标明确、充满智慧的实践,是一种为新思维、新理论不断敞开思路、不断积淀着的实践,而不是日复一日的枯燥劳动,不是上级指示、下级执行的机械操作。听,陶行知先生对生活教育的阐述多么精辟:“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三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为师者耳熟能详,我已经不记得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哪一面墙或者哪一处标语牌上。不过在当时,我以为这句话有点矫情。真正掂出这句话的分量是在阅读《陶行知教育文集》的时候。为着改造社会、提升民族精神,陶先生放弃了优厚的待遇,深入到“没有开化”的乡村,筚路蓝缕,创办学校,他的精神不是喊在嘴里的口号,不是写在纸面上的宣言,他的精神写在晓庄、育才的校园、讲堂里,写在他躬身办学从教的脊梁上,写在他改造旧教育的旗帜上。了解了他从事教育的经历。了解他视野高远的思想,再来回味这十二个字,深深感到其蕴蓄的内涵。是的,在陶行知先生的内心深处,对祖国强盛、民族复兴的赤子情怀,对生灵健全、儿童幸福的祈愿情愫,铸就了他呕心沥血献身教育的精神,也成为他躬身教育实践、构建教育思想体系的无尽源泉和不竭动力。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尤其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沿海地区,要求教师不计名利,无私奉献,也许只能算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将关注的目光过多地停留在薪水的高低、福利的多少,就会减弱对教育的应有热情,也注定不会获得真正的职业幸福。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我们不仅获得专业水平的提升,更能经受精神的洗礼。陶行知先生在书中浸润的精神力量,不断垫高着我们的精神高度,不断开拓着我们的精神疆域,提供给我们历久弥新的职业激情。是的,以教育为职业,拿到工资固然高兴,但与一个个值得欣慰的细节、一次次取得成功的体验、一点点值得珍藏的秘密所获得的幸福相比,那种开心就是稍纵即逝,简直可以忽略不计的。
就我而言,对素质教育的坚守,对教学质量的追求,对教育科研的痴情,对培养青年教师的热衷等等,许多工作根本没有利益的支撑,许多事情我都是幕后的“劳工”,但是我依旧乐此不疲。我精心组织策划一年一度的“希望的田野”大型教研活动,城市学校、优质学校的教师带着他们的课例进入农村学校的课堂,与农村学校的教师同台上课,推动城乡学校站到同一起跑线上;我力促成立了“名师之路”教育科研沙龙,钟情于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走到了一起,聆听特级教师的教诲,与专家近距离对话,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让他们成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而我的心中涌动着激情,涌动着幸福,享受着金钱买不来的快乐。
有人说: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是没有资格在今天的中国当教师的。是的,陶行知以脚踏实地的教育实践奠定他教育家的地位,以他的教育思想引领着我们前行,而他的博大胸襟和伟大精神更成为千师之楷、万世之模……今天,我们捧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满目所见是这部“沃土”上勃发着原始生命活力的花草树木,俯身所拾都是散发着乡野芬芳的饱满谷穗。如果把这部书比作一个藏宝洞,那么每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上,都会敲击出叮当的宝石音响。让我们好好读着这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吧,它会伴随你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一路收获幸福!
有些人对陶行知不以为然,认为那个穿“长袍马褂”的老头讲的话、做的事似乎难登大雅之堂,与今天那些洋洋洒洒的教育新理论、新突破相比,好像也不那么超前、时尚,这实际上是一种极大的误解。
一
打开《陶行知教育文集》,阅读一篇篇长短不一的文章,似乎很难找到多少结构精致、词彩华美的篇幅,但透过字里行间,他致力于教育实践的伟大精神和行动深深打动了我,他是一位非同寻常的教育实践家呀!陶行知不屑于做寻章摘句的迂腐学问,不屑于坐在书斋中研究所谓的教育,即使在报刊上摇旗呐喊,文字也十分有限。读者看到的是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实实在在的办学上。他创办育才学校、晓庄学校,在当时的环境下,需要面对的困难很多,需要解决的矛盾重重,但他亲自卷起袖管,带领师生改造环境,建设学校,他亲自起草办学校的各种方案,亲自给孩子们上课、演讲。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务实精神的觉醒——他的思想,他的学问不是用来做论坛上的报告,不是用来做报刊上的文章,而是用来做实实在在的教育事业的。
只有扎根于教育和社会实践,才能建立服务学生、服务教育、服务社会的功业,才能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教育家。陶行知有这样一种“大器”,有这样一种“心地”,孜孜不倦地躬身实践,让他树起了永远飘扬的教育“大旗”,不求成“家”的却成为“大家”。反观今天的教育界,有些人以成为教育家为追求,但是,他们的精力并没有重点放在真正的教育实践上,而是将学校管理实践、将上课改作业以及与学生交流等当作副业,一门心思想着著书立说,妄想着有朝一日能标新立异,成为开一代新说的大家。站在陶行知的角度观照,他们即使算不上南辕北辙,最起码也算是幼稚可笑、迷失了应有方向的。
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一名管理者,我时常以陶行知为镜,告诫自己工作不能脱离了教育的实际,教育不能脱离了社会的实际。我常常走乡串镇,到农村学校实地调研,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堂里经常会出现我的身影。学校的办公室里我与教师座谈,接待室里我与学生家长沟通,夜自修空隙我与寄宿生交流,考试结束我与老师们一起分析得失。我们制定的管理规章,源于学校的教育实际;我们为一线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个又一个阔大的平台。当代学生生动活泼的精神世界在我面前展露无遗,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矛盾、困惑我感同身受。我努力着,要让我们的孩子更多地感受学习的快乐,要引领更多的年轻教师走实践家的道路,要尽其所能,让区域教育呈现一派生机,而自己,则永远以实践家的姿态切入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
二
陶行知不仅是一名伟大的实践家,还是一名伟大的思想家。阅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我深切地感受到,他的教育实践不是盲目的实践,而是在丰厚的理论积淀下思想着的实践;他的实践不是为某一理论作试验的实践,没有将自身的实践往西方的理论上套,而是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实践后进行着理论升华的实践,他的思想理论在实践的土壤上生长。陶行知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学生,对实用主义主张烂熟于心,但是,他没有照搬杜威的那一套理论主张,他有自己的探索,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要就一个字不写;如果写的话,必是我思想里产生出来的和谐系统……事实是我唯一的指针。我只愿听他的启示。”读陶行知的文章,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我们钦敬他将实践和理论结合得那样完美。
是呀,无论是宏观层面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论,还是中观、微观层面的“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的主张,都源于一种理论的积淀,又扎根于陶行知自身的教育实践,实践后又有所提升、日趋经典,然后反过来再指导着教育实践。因此,我们看到的这些思想,没有一丝言必称希腊的学院习气,没有一丝动辄之乎者也的学究做派,更没有一丝哗众取宠的偏激。而沐浴着理论指导的教育实践,则是一种目标明确、充满智慧的实践,是一种为新思维、新理论不断敞开思路、不断积淀着的实践,而不是日复一日的枯燥劳动,不是上级指示、下级执行的机械操作。听,陶行知先生对生活教育的阐述多么精辟:“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三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为师者耳熟能详,我已经不记得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哪一面墙或者哪一处标语牌上。不过在当时,我以为这句话有点矫情。真正掂出这句话的分量是在阅读《陶行知教育文集》的时候。为着改造社会、提升民族精神,陶先生放弃了优厚的待遇,深入到“没有开化”的乡村,筚路蓝缕,创办学校,他的精神不是喊在嘴里的口号,不是写在纸面上的宣言,他的精神写在晓庄、育才的校园、讲堂里,写在他躬身办学从教的脊梁上,写在他改造旧教育的旗帜上。了解了他从事教育的经历。了解他视野高远的思想,再来回味这十二个字,深深感到其蕴蓄的内涵。是的,在陶行知先生的内心深处,对祖国强盛、民族复兴的赤子情怀,对生灵健全、儿童幸福的祈愿情愫,铸就了他呕心沥血献身教育的精神,也成为他躬身教育实践、构建教育思想体系的无尽源泉和不竭动力。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尤其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沿海地区,要求教师不计名利,无私奉献,也许只能算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将关注的目光过多地停留在薪水的高低、福利的多少,就会减弱对教育的应有热情,也注定不会获得真正的职业幸福。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我们不仅获得专业水平的提升,更能经受精神的洗礼。陶行知先生在书中浸润的精神力量,不断垫高着我们的精神高度,不断开拓着我们的精神疆域,提供给我们历久弥新的职业激情。是的,以教育为职业,拿到工资固然高兴,但与一个个值得欣慰的细节、一次次取得成功的体验、一点点值得珍藏的秘密所获得的幸福相比,那种开心就是稍纵即逝,简直可以忽略不计的。
就我而言,对素质教育的坚守,对教学质量的追求,对教育科研的痴情,对培养青年教师的热衷等等,许多工作根本没有利益的支撑,许多事情我都是幕后的“劳工”,但是我依旧乐此不疲。我精心组织策划一年一度的“希望的田野”大型教研活动,城市学校、优质学校的教师带着他们的课例进入农村学校的课堂,与农村学校的教师同台上课,推动城乡学校站到同一起跑线上;我力促成立了“名师之路”教育科研沙龙,钟情于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走到了一起,聆听特级教师的教诲,与专家近距离对话,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让他们成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而我的心中涌动着激情,涌动着幸福,享受着金钱买不来的快乐。
有人说: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是没有资格在今天的中国当教师的。是的,陶行知以脚踏实地的教育实践奠定他教育家的地位,以他的教育思想引领着我们前行,而他的博大胸襟和伟大精神更成为千师之楷、万世之模……今天,我们捧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满目所见是这部“沃土”上勃发着原始生命活力的花草树木,俯身所拾都是散发着乡野芬芳的饱满谷穗。如果把这部书比作一个藏宝洞,那么每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上,都会敲击出叮当的宝石音响。让我们好好读着这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吧,它会伴随你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一路收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