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来源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h79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实训课程是学生专业教育培养载体,是育才的重要工具,课程思政是育人的重要方法,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相融是课程思政的难点,重构专业课程内容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分析实训课内容的问题及用课程思政方式解决的途径,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及与教学内容的融合点,梳理课程思政视角下各类实训课堂教学方法,以实现课程思政视角下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其他文献
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多元评价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大势,是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相关理论及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头脑风暴法、专家访谈法以及层次分析法,设计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多元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即评价主体、七个一级指标、若干个二级指标,几十个三级指标(观测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多元评价体系的应用是一个动态、反馈及修正的过程,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多元评价体系的实施还需要一系列保障措施,即宏观政策的落地、中观制度的细化、微观层面的执行。
创业过程中需要创业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遇事有攻坚克难的斗志,有足够的韧性来解决面临的难题。通过对创业韧性的关键因素阐述,进一步分析创业韧性在创业过程中所发挥的价值作用,为广大创业者创业韧性的增强提出了对策,以期能够让创业者以一种更加坚定的意志投入到创业活动中去,有效助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心理弹性理论认为发展心理弹性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角度,认为在课程理念上要改善个体心理弹性以做到未雨绸缪,课程体系上要更新固有模式以丰富学生个体体验并挖掘其潜能,课程师资上要优化师资队伍以创设课堂内外的保护性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