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开展,是我们各级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如何增强基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活力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认识。
一、发挥党组织作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基层单位一味强调用经济手段调动职工积极性,忽视做人的思想工作,导致了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成本”越来越高,出现了“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无钱不干”的现象,结果是奖金大起,思想大落,精神疲软,后患无穷,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职责,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制度,使党组织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显示党组织的感召力,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得到组织保证,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有序发展,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激励人,理解人,尊重人,帮助人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前提是了解人,基础是尊重人,核心是关心人,途径是激励人,目的是凝聚人。因此,我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过程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和引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尊重人的内涵极为丰富。它既包含对职工人格、尊严的尊重,又包含对职工需要、利益的尊重,也包含对职工主体地位、创造精神的尊重,尊重职工的人格和尊严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贯彻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职工群众虽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但是作为人,在任何活动中都有其内在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对职工主体性和创造精神的尊重,实际上体现着对人的生命活动的尊重,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以人为本。
三、创新工作方法,推进各项工作进展
在当前社会大变革和改革开放条件下,社会矛盾复杂,政治、经济各个领域,尤其是经济生活领域,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增多,许多社会现象诱发一些群众产生各种思想问题,让他们感到不适应、看不清、想不通,形成了许多疑虑,引起思想波动和心理失衡。对此,一些基层政工干部反映当前职工思想工作难做,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些领导没有摸清群众的思想脉搏,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形式简单,不被群众认可和接受。面对新形势和新情况,我们既要运用传统做法,又要创建新方法,不断拓展教育空间,形成处处有课堂,职工时时受教育的良好氛围,提高说服力,进而达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分析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了解职工的心理需求,既要讲道理、讲政策、讲原则,又要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真真让职工感到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诚心、热心、耐心、关心去教育引导帮助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支持,从而更好地完成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健全工作制度,总结好的工作方法
在新的发展时期,人们各种思想问题的产生都有复杂的原因,因此,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切忌粗枝大叶,粗枝大叶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往往还会把事情搞砸。因此,基层政工干部要学会耐心细致的教育方法,切实做到一要谦虚,二要诚恳,三要耐心,四要有信,五要有科学性,六要有艺术性。过去,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曾创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经验和好的做法,现在思想政治工作更要与时俱进,建立健全与新的发展形势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倡民主集中制,坚持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定期开展公民职业道德教育、廉政教育、法制教育、形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等。
五、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培育企业精神,激励员工奋发向上,使企业员工组成“命运共同体”,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在市场竞争中共谋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对员工进行马克思主义,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及企业规章制度教育。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认识文化与经济的密切关系,企业在培育自身精神中,一方面要努力形成一种民主、团结、和谐、宽松的气氛,使职工产生喜悦感和安全感;另一方面还要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使职工处处感受到关怀。努力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济、法律、行政及企业的现代化经营管理相结合,贴近时代脉搏,把握员工心理,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富于人文精神,更具有文化内涵。
六、深入基层,解决问题,调动积极性
是否坚持深入基层,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生产一线和基层员工中去,这是衡量工作的基本标尺。难以想象,高高在上,不下基层,不接触群众,不了解员工思想,能够有效地指导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一个合格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做到:
第一,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和员工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并能够实事求是地回答他们遇到和关心的各种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化解矛盾的工作。
第二,善于发现问题,尤其是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向党委和领导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并协调各方力量,把解决思想问题同为员工办实事,把疏导教育和热情服务结合起来。
第三,要和企业各个层次的员工(包括领导人员)打成一片,坚持到困难企业、下岗员工中和生产经营一线,通过自己的工作,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员工心坎上。
只有这样,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感召力,充分发挥凝聚人心、激发斗志和调动积极因素的作用。
一、发挥党组织作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基层单位一味强调用经济手段调动职工积极性,忽视做人的思想工作,导致了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成本”越来越高,出现了“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无钱不干”的现象,结果是奖金大起,思想大落,精神疲软,后患无穷,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职责,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制度,使党组织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显示党组织的感召力,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得到组织保证,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有序发展,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激励人,理解人,尊重人,帮助人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前提是了解人,基础是尊重人,核心是关心人,途径是激励人,目的是凝聚人。因此,我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过程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和引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尊重人的内涵极为丰富。它既包含对职工人格、尊严的尊重,又包含对职工需要、利益的尊重,也包含对职工主体地位、创造精神的尊重,尊重职工的人格和尊严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贯彻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职工群众虽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但是作为人,在任何活动中都有其内在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对职工主体性和创造精神的尊重,实际上体现着对人的生命活动的尊重,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以人为本。
三、创新工作方法,推进各项工作进展
在当前社会大变革和改革开放条件下,社会矛盾复杂,政治、经济各个领域,尤其是经济生活领域,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增多,许多社会现象诱发一些群众产生各种思想问题,让他们感到不适应、看不清、想不通,形成了许多疑虑,引起思想波动和心理失衡。对此,一些基层政工干部反映当前职工思想工作难做,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些领导没有摸清群众的思想脉搏,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形式简单,不被群众认可和接受。面对新形势和新情况,我们既要运用传统做法,又要创建新方法,不断拓展教育空间,形成处处有课堂,职工时时受教育的良好氛围,提高说服力,进而达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分析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了解职工的心理需求,既要讲道理、讲政策、讲原则,又要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真真让职工感到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诚心、热心、耐心、关心去教育引导帮助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支持,从而更好地完成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健全工作制度,总结好的工作方法
在新的发展时期,人们各种思想问题的产生都有复杂的原因,因此,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切忌粗枝大叶,粗枝大叶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往往还会把事情搞砸。因此,基层政工干部要学会耐心细致的教育方法,切实做到一要谦虚,二要诚恳,三要耐心,四要有信,五要有科学性,六要有艺术性。过去,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曾创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经验和好的做法,现在思想政治工作更要与时俱进,建立健全与新的发展形势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倡民主集中制,坚持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定期开展公民职业道德教育、廉政教育、法制教育、形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等。
五、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培育企业精神,激励员工奋发向上,使企业员工组成“命运共同体”,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在市场竞争中共谋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对员工进行马克思主义,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及企业规章制度教育。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认识文化与经济的密切关系,企业在培育自身精神中,一方面要努力形成一种民主、团结、和谐、宽松的气氛,使职工产生喜悦感和安全感;另一方面还要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使职工处处感受到关怀。努力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济、法律、行政及企业的现代化经营管理相结合,贴近时代脉搏,把握员工心理,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富于人文精神,更具有文化内涵。
六、深入基层,解决问题,调动积极性
是否坚持深入基层,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生产一线和基层员工中去,这是衡量工作的基本标尺。难以想象,高高在上,不下基层,不接触群众,不了解员工思想,能够有效地指导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一个合格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做到:
第一,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和员工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并能够实事求是地回答他们遇到和关心的各种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化解矛盾的工作。
第二,善于发现问题,尤其是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向党委和领导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并协调各方力量,把解决思想问题同为员工办实事,把疏导教育和热情服务结合起来。
第三,要和企业各个层次的员工(包括领导人员)打成一片,坚持到困难企业、下岗员工中和生产经营一线,通过自己的工作,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员工心坎上。
只有这样,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感召力,充分发挥凝聚人心、激发斗志和调动积极因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