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anli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写作是阅读的延伸,是知识积累程度的反映。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由此可以看出,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把对二者的训练、培养结合在一起,融汇在一起,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这里,针对如何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以教学“大纲”为纲,进一步提高对阅读和写作训练的认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熟知“教学大纲”“中考考纲”和教材中对初中各年级阅读和写作方面的不同要求,对这些语文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规划出初中阶段阅读写作能力应具备的统一标准,然后以单元教学形式分成若干训练点,组成阅读知识、写作知识与阅读能力训练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二、通览教材,制定课内外阅读写作训练计划和目标
  在制定阅读写作训练计划和目标前,教师应先熟悉教材,哪些是课内讲读课文,哪些是自读课文,应读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必须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计划。
  三、切实做好每一篇文章的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养成的,是一项周期性较强、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学校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语文课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入手,指导他们反复品味课本中的重点篇章,背诵精彩的语段,还要依据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提出阅读重点,点化阅读难点,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用好教材这个范本。在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有这些: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力
  想象力是进行阅读训练中不可少的智能因素,也是达到阅读目的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方法。想象是在改造记忆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而阅读中的想象,主要是再造想象,即读者按照读物的描述在脑子里构成的,这种想象体现了学生的知识水平、阅历和联想能力。
  1.引导学生想象文章中描绘的人物、场景、情节。在课文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的文字表述,然后调动记忆中的各种表象,在脑子里再造一幅想象的图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内涵和作者的思想企图。
  2.引导学生想象作者的行文思路。作者在构思各类文体文章时的思路是不相同的,阅读时要按作者的思路去想象。读小说想象情节的发展,读议论文想象论证的过程,读说明文想象说明的顺序和说明方法。随着作者独特的思路与想象,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特点,同时又更好地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
  (二)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1.分析能力的培养
  分析的训练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练习把整篇文章分解成为几个部分、几种因素,然后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和它们之间的联系,这就是分析的训练。例如,分析段落结构,分析思想内容、文章特点等。分析的目的是使学生对文章有具体、细致的了解,坚持有计划的训练,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
  2.综合能力的培养
  综合训练与分析训练正相反,在分析训练的基础上,把文章的各部分、各个方面或各种因素都联系起来,以获得整体的本质认识,这就是综合。
  (三)延伸阅读,丰富积累
  课外阅读从另外一方面弥补了课堂阅读的不足,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阅读目标,可按年级不同适当提出要求,可做知识卡片、写读书笔记等。教师要经常检查,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及时鼓励,不要批评,要鼓励、鼓励、再鼓励。这样,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主动去扩大阅读面,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学生由于感到阅读卓有成效,就会意识到课外阅读在他们学习中的推动作用,是他们自身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强求责难,这样就能逐渐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阅读技能得到发展。
  (四)在阅读训练中渗透写作能力的培养
  课前三分钟的运用,对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课前三分钟讲演,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如果将它与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利用课前三分钟,可以开展每天一首古诗的背诵活动,还可以向大家推荐一本你最喜欢的书,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等等。这样,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注重阅读与写作方法的指导,在教学设计上可多设计一些阅读与写作训练,使学生通过学习一篇课文,既收获了阅读方法,又收获了写作经验。
其他文献
这周,我和学生一起学习《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因为充分备课,精心设计了课堂教学过程,以及在ppt、教师示范朗诵等环节的充分预设,尽管是下午第一节,有的学生都是被我叫醒的,但是这节课上,师生兴味盎然,甚至都觉得这节课太短。这样的一节课,我和学生,是可以享受课堂的。  教师要尝试多种方式,妥当解读文本,让文章进入学生的心中,并成为学习、生活的思想指导。备课过程中,对文本的全面理解必不可少,但是教学过
期刊
在北师大学习时,曾经聆听过高金英老师的讲座。高金英老师独到的见解,高超的教学艺术,幽默的语言风格,快乐阳光的心情深深地影响着我。我想,高老师的课堂一定是灵动的、充满着活力的课堂,做高老师的学生一定是快乐的、幸福的,高老师本人更是充满着阳光、洋溢着快乐的老师。  为人师者,能够像高老师一样,做阳光教师,育快乐学生,这就是做教师的美好境界吧。  阳光代表着爱,代表着生命的热力,代表着对希望与理想的执著
期刊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文言文中优秀作品的学习,可以让今人了解其中的民族文化,体会民族精神,汲取民族智慧,继承民族优良传统,同时,文言文也是今人与古人进行文化交流的桥梁。所以,如今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和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但是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距离较远,学生学习的障碍也大,学生一下子很难适应。再加之文言文学习的效果不是外显的,不能够立刻“学以致用”,生活中既不说文
期刊
材料是否丰富、典型、新颖,是决定一篇文章价值的重要因素。新课标考试大纲在“基本等级”和“发展等级”中分别明确提出了“内容充实”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的写作要求。这可以考查学生视野是否开阔,思维是否流畅,文化底蕴是否丰厚。  那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并灵活运用,打造出绰约生香、卓然超群的美丽华章呢?下面,结合作文教学实践和多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期刊
从教十几年来,可以说经历丰富。面对的学生这个特殊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及现代化手段对生活和学习的渗透,也在每时每刻发生着变化。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的一些观念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也往往会有力不从心的烦恼与忧愁。今天的学生怎么了?今天的教育怎么了?  在从教中,每个班总有这样几个学生——题目再难或再简单,对他们来说结果一样,那就是不会。
期刊
研课标,说教材,是新学期全册备课的第一步。关于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的全册备课设计思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来准备: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教学建议。  一、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是,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积累·整合——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  感受·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魅
期刊
文言课文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起着传承文明的作用,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走进课堂会发现,学生对文言文的抵触情绪很大。很多教师也反映文言文难教,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躁,却是费力不讨好。为应付考试,文言课便成了字、词、句的翻译课。教师独霸课堂,忙于讲解、板书,学生则忙于抄抄写写、背诵,学生仅有的一点兴趣消失殆尽,文言课逐渐沦为语文教学中的“鸡肋”。  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教师
期刊
班主任工作给我的最大的感受是:班主任不好当,而且是越来越不好当。但是,既然当了班主任就必须竭诚尽力,扮演好班主任这一平凡而又必不可少的角色。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的教师,都对班主任工作深有体会,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需要特别重视。  一、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俗语说,“打铁全凭自身硬”。 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品德性格和为人处事的态度,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相信“身教”胜于“言教
期刊
一、读  就是通读全文,借助文中关键词语、句子,快速理清文章的思路,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为做题做准备。审读,是解答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选择类题目的第一步,第一遍阅读要全神贯注,采用逐句快读的方法,迅速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力争基本把握整体文意,阅读时要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句,并给每一段标上标号。  二、找  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找准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确定下一步比对的内容。对材料有了总体印象后,应根
期刊
教育环境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整体系统,教学环境与教学活动息息相关,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进程。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环境的正向功能,实现教学环境的最优化,必须对教学环境进行必要的调节控制。调控教学环境是一项复杂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有三点最基本的要求:教育性、经济性、实用性。那么,应如何调控教学环境,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呢?  一、要有全局观念,整体协调  影响教学环境的因素是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