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商培养策略初探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f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情商是情绪智力商数的简称,情商也是目前比较受家长及老师关注的一个词。情商贯穿人的一生,情商的形成一般是在婴幼儿时期,成熟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幼儿时期是培养高情商比较重要的时期。情商的早期培养对幼儿的成长有重要意义。幼儿情商的培养过程中,父母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只要掌握幼儿情商培养的策略,就会顺利地把孩子培养成情商高手。只要家长教育得法,孩子的情商一定会得到提升,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情商;幼儿;延迟满足法
  最近微博有一则转载率很高的新闻:儿子哭闹着让母亲买玩具,母亲不买,任性气大的儿子竟开始抓母亲头发。母亲央求道,“快放手,好痛。”一个20来岁的女孩前来解围,但被他一声“你滚”喝退。男孩更加张狂,开始伸手掐住母亲的喉咙。母亲憋得满脸通红,有气无力,最终只好向儿子屈服。
  上述新闻中孩子的表现让人震惊,男孩可谓是情感冷漠,情感冷漠的孩子要想在社会中如鱼得水恐怕非常难。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说:“孩子的未来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所学的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15%,与他人交际的能力却占85%。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孩子如果此时情商出现问题,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将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他这时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情商(EQ:Emotion Quotient)是情绪智力商数的简称,由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教授和约翰·梅耶教授于1990年首次提出。它-是一种能力,主要体现在情绪认知、情绪管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乐观精神,相信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总会有解决的办法。情商不同于智商,它不是先天注定的,它的后天可塑性很高。如果说智商更多地被用来预测一个人的学业成绩,那么,情商则能被用于预测职业上是否成功。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这个词,因为从0岁100岁,高EQ能让人生更加完美、充实和具有成就感。
  情商的核心是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已有研究表明:情商的形成一般是在婴幼儿时期,成熟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情商的早期培养对幼儿的成长有重要意义。情商的教育和培养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实用性,它能够培养孩子独立、正直、诚实、富有同情心、受人喜爱和尊敬,懂得面对现实,正视困难,控制情绪并能够很好的解决困难,永远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作为父母要想拥有一个高情商的孩子,只要掌握科学的情商培养策略,这完全是有可能的,父母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情商。
  一、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情商教育理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首先,作为父母应该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情商教育进行有机渗透,使情商教育与具体的生活实例相结合。比如家里买了好吃的东西,要引导孩子把好吃的先给长辈吃,或者父母本身做出良好的榜样,孩子自然会耳濡目染,学会尊老爱幼;孩子如果接受大人的帮助,一定要引导孩子说谢谢,这样孩子慢慢的就养成尊重家人,懂得感恩的心理和习惯,感恩也是目前许多孩子缺失的一项重要品质,感恩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次,要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不溺爱孩子,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让他自己去做;当然,也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孩子一定要从小教育,大人一定要引导,必要的时候该强制就强制。再次,智商教育和情商教育相结合。很多家长只注重对幼儿的智商教育而忽视了对幼儿的情商教育,其实幼儿情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味注重智商,也许你的幼儿很聪明,但同时可能会造成幼儿以后的人格或者心理缺陷。最后,家长应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情商。父母要加强自身的情感训练,提高自身的素质,具备基本的情商。只有情商高的父母才可能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营造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决定着他的身心发展。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中,对幼儿身心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是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的高情商,最重要、最关键的条件在家庭。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已经有一个客观的家庭教育环境存在着,并且将伴随他的整个成长和人生。
  家庭是培养幼儿情商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研究显示,父母对子女的情感生活有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和谐的家庭关系,愉快、温暖、民主的家庭环境会让幼儿身心舒畅,能使幼儿身心和情绪得到健康成长和发展。作为和孩子最密切接触的父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
  首先,父母之间一定要和睦相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家庭成员之间要互敬互爱、平等相待。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父母要自尊、自信,构建家庭民主氛围,这是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无声语言。否则,如果父母本身无法做到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却要求孩子做到这些,往往会适得其反。
  其次,要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的平等是培养孩子良好情商的必要前提。父母如果对孩子的某些行为不予认同,经常对孩子训斥指责,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和迷惑。这种家庭中的孩子遇事大多胆怯,缺乏自信。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以诚相待,让孩子感到受尊重,他也就学会去尊重他人。遇事多考虑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不仅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也加深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孩子幸福愉快地生活。
  我们想要孩子具有高情商一定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幸福的、温馨的家庭环境,使孩子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爱,父母对孩子的爱。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必定是内心充满爱和幸福。父母的言行举止、意志品质,对孩子情商的塑造有很大的作用。
  三、培养孩子情商的具体方法
  1.赏识教育法
  赏识教育法是被聋人周婷婷的父亲周弘大力倡导的一种方法。“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爱满天下。”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得到别人的赏识,是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忽视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而只认为在物质上尽量满足他的吃喝玩乐是最最失败的父母。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成功来自于失败,幼儿第1000次摔倒了,你要相信他第1001次肯定站起来。如:孩子走路摔倒了,一定要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孩子自己要吃饭,要鼓励他;全家人经常一起听孩子唱歌、看孩子跳舞,结束时给予掌声;在肯定中长大的孩子是自信的。   2.自然后果法
  自然后果法是大教育家卢梭提倡的一种方法。要让孩子自己体会到所犯错误和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如孩子执意要看动画片而影响了吃饭,等看完动画片发现已经没饭了,那只有饿一次肚子了。但是这种方法使用要有度,以不伤害孩子为准则,尤其是身体健康;让幼儿自己通过切身体验来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认识活动和结果的意义,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意志力等;父母要有耐心,鼓励孩子自己选择,即使是错的,也让他体验到他的决定带来的后果。
  3.挫折教育法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挫折不是打骂和体罚;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他,不要家长代劳,让他自己去克服;千万不要剥夺孩子面对困难的权利;挫折要适度和适量,以孩子年龄承受程度为限。比如,孩子想要吃一颗糖,剥皮却有些麻烦,这时父母千万不要主动替代,让他自己来忍受这次小小的“挫折”,当然也有克服“挫折”后带来的“甜蜜”。
  4.延迟满足法
  在幼儿有要求时,不要立即满足他,可以运用奖励、暗示等各种教育手段让他耐心等一段时间,这是非常好的办法,对孩子以后的品质非常重要!说话语气要坚决,让孩子知道闹也不管用。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马上吃”只能得到这一颗棉花糖;如果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经过20年的追踪观察米歇尔发现,当年“马上吃糖”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成绩分数也较低。他们通常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友谊。而那些可以等上15分钟再吃糖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比那些马上吃糖的孩子平均高出210分。
  总之,情商伴随着人的一生。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只要家长教育得法,孩子的情商一定会得到提升,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三、四岁时,是情商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脑量会长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的发展。因此,情商的培养要抓住关键期。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其他文献
朋友从休斯敦培训归来,谈了美国人教育孩子的几件小事,值得品味。  妈妈是孩子的行政长官  在国内,妈妈是孩子的“护身符”,护短、宠孩子是妈妈的“专利”,似乎无可撼动。然而,在美国却不是这样。  那时我们刚到休斯敦,到超市去采购生活用品。有一个美国母亲牵着一个大约两岁多的小男孩,小男孩拿着一个玩具冲锋枪坐在地上哭闹:“我就要这个!我就要这个!”妈妈哄了几分钟,似乎并不见效,于是双手抓住小男孩的肩膀把
期刊
你是否会因为担心收不到电子邮件而无法入眠?是否会拿着手机不停地刷微博而顾不上吃饭?又是否常常会陷入网络游戏的虚幻情境中而不能自拔?如果你恰好出现了上述状况,那么你有可能被定义为一名“网络瘾君子”。  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象,近日,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15个部门联合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综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方案》将推动出台本土化预测和诊断测评系统,完善网瘾综合防治制度规
期刊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2日讯国家统计局今天上午公布《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59.0万人,在学研究生172.0万人,毕业生48.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688.8万人,在校生2391.3万人,毕业生624.7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761.0万人,在校生2120.3万人,毕业生673.6万人。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44.6万人,在校生2467.2万人,
期刊
1.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般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马虎、粗心、让家人为他受累……总之,他没有行的地方。  2.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例如这种话要时常挂在嘴边:“看人家,从不让父母操心!”这类话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毁孩子的王牌语录。  3.父母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罪恶感,而一个有罪恶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度过一生,具体方法
期刊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会议1月31日在京召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教育科研要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过程中发挥创新理论、服务决策、指导实践、引导舆论的重要功能,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袁贵仁指出,没有教育科学,就没有科学的教育。我们要发扬成绩、克服困难、增强自信,更有成效地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努力把我国教育科研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是明确任务,突
期刊
我国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截至2012年,全国范围内的“失独家庭”至少有100万个。  根据致公党发布的调查报告,目前我国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总人数约1.9亿,这一年龄段的年死亡率为万分之四。我国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至少有200万老年人因无子女而面临巨大的养老、医疗、心理等方面的困难。由“失独”群体引发的“养老风险”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报告认为,“失独家庭”
期刊
研究孤独症(又称自闭症)的南开大学行为医学中心主任王崇颖副教授经常接待那些辗转找来的患者家属。他们的一大苦恼是不知把适龄孩子送到什么学校读书。今年,原来就读于深圳一所普通小学的一位孤独症儿童,被19名其他学生家长联名写信抵制。这名患儿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而普通学校不懂如何处理。  王崇颖说,孤独症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严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是严重的社交障碍,孤独症儿童在普通学
期刊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家庭的影响与教育是决定性的,往往关乎孩子的未来,决定孩子的一生。自然,家长便成了孩子真正意义上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成了天下父母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要务。当今时代,只是重视家庭教育好像不够了,已经到了提升家庭教育品位的时候了!  低品位的家庭教育在现实生活中不胜枚举,许多家长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成了“跳蚤”。痛心疾首之时,蓦
期刊
提起体育,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跑步、跳远等,但浦东新区康城学校从体育中挖掘育人元素,培养郊区孩子良好的形象气质,受到家长和学生欢迎。学校日前举行市级课题《城郊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衔接与贯通的策略研究》实践展示活动,展示了相关探索。  学校推行“大体育”教育,将目标锁定为孩子的“气质培养”。康城学校体育老师陈波表示,坐、站、走等日常姿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精气神,通过姿态改善和行为规范,能够在很大程度
期刊
从呱呱坠地的婴儿长成俊秀的青少年,李冠丰(原名李天一)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然而过多的呵护也给他带来了伤害。  拥有令人艳羡的出生背景和成长经历,但李冠丰却在变成一个坏孩子。他稚嫩的青春岁月为何写满了面对世界的嚣张和跋扈?他所接受的精英教育,难道只教会他这些?  事实上,缺少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对道德价值观的培育,即使有再多的天赋、财富与知识,也难以使他们真正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2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