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结合中小学实际需要,了解问题式教学的现状,根据实地上课研究,以科学为例,分析“问题式教学”对中小学课程的影响,设计出问题式教学在科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 积极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150-01
一、背景
自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质教育”进行新课改后,对学生的要求不再只是知识上的积累,更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问题式教学突破了传统的灌输式讲课,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上课的气氛,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二、问题式教学策略
如果说教师设问是大处着眼、鸟瞰众山的话,引导学生质疑就得小处入手,仰视主旨了。具体可从如下方面引导。
(一)先拿题目开涮
引导学生针对题目质疑,常常既有利于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又能让学生抓住关键。如教《大气的压强》时,课前老师可以抛出:“大气的压强你们摸得到吗?”这时大家会思考什么是大气压,虽然答案很明显是有的,但是怎么去证明呢?在给大家一定时间思考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呢?”“你感受到大气的压强了吗?”用这种接近生活的,学生有过亲身体验的问题,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向重难点的过渡
每堂课有个重难点,拿下重点突破难点是老师的教学目标之一,至于怎么过渡到重难点有很多方法。一,概括上文引出下文法,教《大气的压强》时,在讲大气的大小如何计算前,老师可以引导:“大气压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那么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二,情景导入法,教《生物是怎样呼吸的》时,在讲解呼吸道之前,老师可以设置一个场景:“假如你是空气,还有两批随从灰尘和细菌,现在你跟你的随从要到人的呼吸道里走一趟,你会经过哪些部位,你和你的随从会遭遇什么困难呢?”具体课程具体设计方案,只要能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就可以。
(三)概括进行双向交流
传统课堂的课堂总结大多数是老师进行的,用板书或者口述的形式。问题式教学则不同,要求学生完成这项工作,当然在学生概述之前老师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在学生卡壳的时候老师需进行启发式的引导。教师在让学生回答之前也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形式,既降低学生难度,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课后延伸的关注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科学,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时需要老师进行合理的引导,激发学生对大自然中的科学的兴趣,也锻炼学生观察、动手、思考等各方面能力,这个环节一般安排在每堂新课的末尾。比如教《月相》之前一个月布置一个作业:尽量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因为有可能看不到),然后画成一幅图。又比如教《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上完课布置一个作业:回家找寻三种物质,分别是悬浊液、乳浊液、溶液。
三、问题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问题式教学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但是如果问题设计的不好,则容易让学生陷入一种茫然的境地。
(一)提问的对象
当教师把一个问题抛出来的时候,是希望全班一起回答,还是找某个同学回答?是先提问再叫学生起来,还是先叫学生起来再提问?当遇到自己会回答的问题时,有的学生会主动举手,有的学生不会主动举手,却想被老师叫到。因此教师应把握好提问技巧,鼓励学生多回答问题,这样才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二)问题的难易程度
教师提出的问题中,大多数还是可以被学生所理解的。但是,由于学生对于知识的不了解,或者是教师讲解得不清楚,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因此,在提问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问题的难易程度,并且要合理、循序渐进地向学生讲解这些问题,使他们可以很好地消化。
(三)问题的类型
发散性的题目,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让他们可以自己举一反三。设计挑战性的问题可以触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课堂活起来。因此,教师应善于运用不同的问题进行教学,可将问题的作用效果发挥到最大。
(四)师生转换
将问题式教学融入课堂之中,并不是只由教师来提问。教师应培养学生提问题,发掘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探究思维。
四、总结
问题式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很好的优越性,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改善目前教学课堂较为沉闷的环境。成功的问题式教学在科学中的应用离不开参与主体的积极行为。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调动理论研究层面和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等各类因素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梅艳.话说“问题式教学”之“问题”[J].考试周刊(上),2010(26).
[2]樊翠霞.浅析初中物理问题式教学[J].学周刊,2012(28).
[3]卢莹,林荫.问题式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14).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 积极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150-01
一、背景
自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质教育”进行新课改后,对学生的要求不再只是知识上的积累,更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问题式教学突破了传统的灌输式讲课,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上课的气氛,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二、问题式教学策略
如果说教师设问是大处着眼、鸟瞰众山的话,引导学生质疑就得小处入手,仰视主旨了。具体可从如下方面引导。
(一)先拿题目开涮
引导学生针对题目质疑,常常既有利于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又能让学生抓住关键。如教《大气的压强》时,课前老师可以抛出:“大气的压强你们摸得到吗?”这时大家会思考什么是大气压,虽然答案很明显是有的,但是怎么去证明呢?在给大家一定时间思考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呢?”“你感受到大气的压强了吗?”用这种接近生活的,学生有过亲身体验的问题,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向重难点的过渡
每堂课有个重难点,拿下重点突破难点是老师的教学目标之一,至于怎么过渡到重难点有很多方法。一,概括上文引出下文法,教《大气的压强》时,在讲大气的大小如何计算前,老师可以引导:“大气压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那么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二,情景导入法,教《生物是怎样呼吸的》时,在讲解呼吸道之前,老师可以设置一个场景:“假如你是空气,还有两批随从灰尘和细菌,现在你跟你的随从要到人的呼吸道里走一趟,你会经过哪些部位,你和你的随从会遭遇什么困难呢?”具体课程具体设计方案,只要能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就可以。
(三)概括进行双向交流
传统课堂的课堂总结大多数是老师进行的,用板书或者口述的形式。问题式教学则不同,要求学生完成这项工作,当然在学生概述之前老师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在学生卡壳的时候老师需进行启发式的引导。教师在让学生回答之前也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形式,既降低学生难度,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课后延伸的关注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科学,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时需要老师进行合理的引导,激发学生对大自然中的科学的兴趣,也锻炼学生观察、动手、思考等各方面能力,这个环节一般安排在每堂新课的末尾。比如教《月相》之前一个月布置一个作业:尽量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因为有可能看不到),然后画成一幅图。又比如教《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上完课布置一个作业:回家找寻三种物质,分别是悬浊液、乳浊液、溶液。
三、问题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问题式教学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但是如果问题设计的不好,则容易让学生陷入一种茫然的境地。
(一)提问的对象
当教师把一个问题抛出来的时候,是希望全班一起回答,还是找某个同学回答?是先提问再叫学生起来,还是先叫学生起来再提问?当遇到自己会回答的问题时,有的学生会主动举手,有的学生不会主动举手,却想被老师叫到。因此教师应把握好提问技巧,鼓励学生多回答问题,这样才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二)问题的难易程度
教师提出的问题中,大多数还是可以被学生所理解的。但是,由于学生对于知识的不了解,或者是教师讲解得不清楚,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因此,在提问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问题的难易程度,并且要合理、循序渐进地向学生讲解这些问题,使他们可以很好地消化。
(三)问题的类型
发散性的题目,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让他们可以自己举一反三。设计挑战性的问题可以触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课堂活起来。因此,教师应善于运用不同的问题进行教学,可将问题的作用效果发挥到最大。
(四)师生转换
将问题式教学融入课堂之中,并不是只由教师来提问。教师应培养学生提问题,发掘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探究思维。
四、总结
问题式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很好的优越性,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改善目前教学课堂较为沉闷的环境。成功的问题式教学在科学中的应用离不开参与主体的积极行为。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调动理论研究层面和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等各类因素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梅艳.话说“问题式教学”之“问题”[J].考试周刊(上),2010(26).
[2]樊翠霞.浅析初中物理问题式教学[J].学周刊,2012(28).
[3]卢莹,林荫.问题式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