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团东营市委重点实施“伙伴计划”,积极发挥枢纽作用,多方整合社会资源,联系服务、培育孵化各类青年社会组织,更加广泛地联系更多的新媒体从业人员、网络意见人士,进一步团结凝聚各个领域的青年。
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聚合——“找到青年”
针对越来越多青年脱离传统组织架构、游离于团组织覆盖之外、活跃在社会组织之中的现实,先行先试、主动联系,“找到”这批社会组织青年并将其凝聚到团组织的周围。
多渠道调研。结合“基层联系点”活动,寻访各类青年社会组织,走近普通组织成员,了解现实需求,摸清全市“家底”。经调研,目前全市较为活跃的青年社会组织有123个,实际影响覆盖人群超过2万人。
网格式聚力。在较大规模的青年社会组织中建立团组织,使原本较为松散的青年社会组织实现“再组织化”。在没有条件建团的青年社会组织中积极培养骨干团员青年,定期举办交流沙龙活动,促成院校、企业在资金、人才等方面支持青年社会组织公益项目。
常态化联系。发挥团属新媒体优势,为青年社会组织提供形象展示、思维碰撞、工作交流的平台。组建青年社会组织联谊会,形成了每月开展一次青年社会组织“碰头会”、每季度开展一次“分享沙龙”、每年举办一次“风尚节”等常态联系机制,有效畅通团组织与青年社会组织的沟通渠道。同时,在市青联中设置社会组织界别,为青年社会组织中的优秀青年开辟发声、发力、发光的通道。
从粗放投入到精细帮扶——“引领青年”
团聚是为了更为有效地引领。依据青年社会组织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合理调度资源,实施分类培育。
“初创型”的强保障。针对青年社会组织发展初期普遍存在的场地、资金等资源汲取能力有限、运营能力较弱的特点,整合自身资源,依托市青少年宫、青年之家,建立了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孵化园等阵地。设置办公区、会议区、展示区和培训区,为入驻的青年社会组织提供办公设备和活动场地;暂未入驻的青年社会组织通过申请,也可免费使用。目前,已有26家青年社会组织成功入驻,开展活动也由过去的“游击战”升级为“阵地战”,推动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由封閉走向开放,由“朋友圈”走向全社会。
“成长型”的有助力。通过完善“三项制度”,帮助青年社会组织加强能力建设,健全发展中期亟需的运行管理制度,提升内部治理水平。建立社员培训制度,邀请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学者、民政部门专职人员等定期进行业务指导,提升青年社会组织成员的服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聘请律师、会计师行业青联委员担任青年社会组织发展顾问,帮助青年社会组织进行财务审核,解决潜在的财务和法律风险;建立社团互助制度,着眼于加强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项目交流,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公益志愿创意分享会等,推动不同青年社会组织互助发展、共同开展活动。
“成熟型”的塑品牌。在組织规模较大、成立时间较长、社会关注较高的青年社会组织中,重点打造一批社会组织品牌。持续放大东营义工、东音联盟、胜利阳光等一批青年社会组织典型的示范效应,不断提升青年社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同时,在各级荣誉称号、表彰人员的推荐中,一定程度向青年社会组织的优秀负责人倾斜,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胜利阳光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总干事焦裕伟曾获“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从供需分离到深度融合——“推动青年”
坚持将共享公共性作为共青团组织与青年社会组织合作的基石,在很多涉及青年人公共性话题的领域中相互协作,不断提升服务承载力。
对接供需。探索建立青年社会组织与社会服务供需对接平台,由社区、学校等社会单位提出社会服务需求,根据不同需求,开出“项目菜单”,引导青年社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接单”。针对服刑人员子女实施彩虹行动,针对留守儿童开展“萤火虫助学计划”,针对孤寡老人设计“金晖助老”项目。各类志愿活动在全社会反响良好,“萤火虫助学计划”项目在全省、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分别荣获金、银奖。
串联项目。探索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有效模式,通过项目化运作,让青年社会组织在承接项目、实施项目中参与社会治理。围绕精准扶贫,动员橄榄树志愿者俱乐部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围绕生态创建工作,重点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植树造林、绿色骑行、环保宣传等活动,在青少年中形成了保护生态、热心环保的良好风气;围绕青年就业创业,大力培养一批创业、创意型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围绕丰富青年文化生活,举办“青年加油吧”、相亲大会等活动,青年社会组织的作用日益凸显。
深化推介。充分挖掘各类社会资源,多渠道拓宽资金保障。举办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和交流会,充分发挥青联和青商会优势,以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和社会资源“点对点式”的高效对接,打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促成企业支持优秀青年社会组织公益项目,目前已吸引超过20万资金。鼓励青年社会组织参加各类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帮助青年社会组织在更高平台锻炼提升、收获成长。
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聚合——“找到青年”
针对越来越多青年脱离传统组织架构、游离于团组织覆盖之外、活跃在社会组织之中的现实,先行先试、主动联系,“找到”这批社会组织青年并将其凝聚到团组织的周围。
多渠道调研。结合“基层联系点”活动,寻访各类青年社会组织,走近普通组织成员,了解现实需求,摸清全市“家底”。经调研,目前全市较为活跃的青年社会组织有123个,实际影响覆盖人群超过2万人。
网格式聚力。在较大规模的青年社会组织中建立团组织,使原本较为松散的青年社会组织实现“再组织化”。在没有条件建团的青年社会组织中积极培养骨干团员青年,定期举办交流沙龙活动,促成院校、企业在资金、人才等方面支持青年社会组织公益项目。
常态化联系。发挥团属新媒体优势,为青年社会组织提供形象展示、思维碰撞、工作交流的平台。组建青年社会组织联谊会,形成了每月开展一次青年社会组织“碰头会”、每季度开展一次“分享沙龙”、每年举办一次“风尚节”等常态联系机制,有效畅通团组织与青年社会组织的沟通渠道。同时,在市青联中设置社会组织界别,为青年社会组织中的优秀青年开辟发声、发力、发光的通道。
从粗放投入到精细帮扶——“引领青年”
团聚是为了更为有效地引领。依据青年社会组织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合理调度资源,实施分类培育。
“初创型”的强保障。针对青年社会组织发展初期普遍存在的场地、资金等资源汲取能力有限、运营能力较弱的特点,整合自身资源,依托市青少年宫、青年之家,建立了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孵化园等阵地。设置办公区、会议区、展示区和培训区,为入驻的青年社会组织提供办公设备和活动场地;暂未入驻的青年社会组织通过申请,也可免费使用。目前,已有26家青年社会组织成功入驻,开展活动也由过去的“游击战”升级为“阵地战”,推动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由封閉走向开放,由“朋友圈”走向全社会。
“成长型”的有助力。通过完善“三项制度”,帮助青年社会组织加强能力建设,健全发展中期亟需的运行管理制度,提升内部治理水平。建立社员培训制度,邀请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学者、民政部门专职人员等定期进行业务指导,提升青年社会组织成员的服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聘请律师、会计师行业青联委员担任青年社会组织发展顾问,帮助青年社会组织进行财务审核,解决潜在的财务和法律风险;建立社团互助制度,着眼于加强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项目交流,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公益志愿创意分享会等,推动不同青年社会组织互助发展、共同开展活动。
“成熟型”的塑品牌。在組织规模较大、成立时间较长、社会关注较高的青年社会组织中,重点打造一批社会组织品牌。持续放大东营义工、东音联盟、胜利阳光等一批青年社会组织典型的示范效应,不断提升青年社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同时,在各级荣誉称号、表彰人员的推荐中,一定程度向青年社会组织的优秀负责人倾斜,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胜利阳光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总干事焦裕伟曾获“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从供需分离到深度融合——“推动青年”
坚持将共享公共性作为共青团组织与青年社会组织合作的基石,在很多涉及青年人公共性话题的领域中相互协作,不断提升服务承载力。
对接供需。探索建立青年社会组织与社会服务供需对接平台,由社区、学校等社会单位提出社会服务需求,根据不同需求,开出“项目菜单”,引导青年社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接单”。针对服刑人员子女实施彩虹行动,针对留守儿童开展“萤火虫助学计划”,针对孤寡老人设计“金晖助老”项目。各类志愿活动在全社会反响良好,“萤火虫助学计划”项目在全省、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分别荣获金、银奖。
串联项目。探索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有效模式,通过项目化运作,让青年社会组织在承接项目、实施项目中参与社会治理。围绕精准扶贫,动员橄榄树志愿者俱乐部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围绕生态创建工作,重点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植树造林、绿色骑行、环保宣传等活动,在青少年中形成了保护生态、热心环保的良好风气;围绕青年就业创业,大力培养一批创业、创意型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围绕丰富青年文化生活,举办“青年加油吧”、相亲大会等活动,青年社会组织的作用日益凸显。
深化推介。充分挖掘各类社会资源,多渠道拓宽资金保障。举办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和交流会,充分发挥青联和青商会优势,以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和社会资源“点对点式”的高效对接,打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促成企业支持优秀青年社会组织公益项目,目前已吸引超过20万资金。鼓励青年社会组织参加各类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帮助青年社会组织在更高平台锻炼提升、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