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H油田在實施深部调驱技术的过程中,由于传统设备存在不足之处,导致调驱体系配制质量差、剪切严重等难题,为些开展注入工艺技术创新改造,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深部调驱;注入工艺;创新
【中图分类号】 TE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3-0209-01
1.研究背景
深部调驱技术是H油田原油上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该项技术将传统的堵水调剖与聚合物驱的特点综合于一体,可在油藏深部调整和改善地层非均质性,同时弱凝胶又能作为驱替相改善水驱油不利的流度比,提高注入水的扫油效率。
H油田在实施该项技术过程中,由于传统设备存在不足之处,导致调驱体系配制质量差、剪切严重等问题,针对这些难题,开展地面及地下注入工艺技术创新研究。
2.地面注入系统创新
传统地面注入系统存在两项不足:一是加药装置简陋,会造成聚丙烯酰胺分散不均匀,易形成鱼眼,影响熟化效果;二是配制系统为配液罐与储液罐串联,弱凝胶转移过程中经过转液泵,体系剪切严重,粘度损失查达52.6%。
为提高体系配制质量,降低弱凝胶体系粘度损失,改善地面注入系统的可操控性与安全性,开展地面注入系统创新研究,形成新型调驱地面注入系统。
2.1高压射流混配器的研究与应用。
高压射流混配器利用管线内的变径,使高速通过的水流产生负压,可将配制弱凝胶所需要的聚丙烯酰胺和交联剂均匀吸入至配液罐内,提高药剂的分散均匀度,利于聚丙烯酰胺的熟化。高压射流混配器现场应用后,提升了配液质量,增加了操作简便性,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
2.2配液与储液罐并行设计。
将原有的“配液罐—转液泵—储液罐”串行连接方式,改为两个配液罐并行连接,交替使用。当一个罐配制完成,便连入柱塞泵进行注入,另外一个配液罐则启动配制工序,当前者将药剂注尽时,通过调节出口阀门,使两罐工作状态互换。经过此次改进后,配液罐与储液罐实现一体化应用,。既满足了连续注入需要,又移除了原系统两罐间的转液泵,避免了转液过程弱凝胶体系受到剪切而导致的52.6%的粘度损失。
3新型调驱管柱的研制
3.1新型调驱管柱的设计。
传统调驱管柱为常规油套分注管柱,套管调驱井,封隔器上部与注入目的油层之间容易形成弱凝胶的滞留盲区,部分进入该盲区的弱凝胶,由于长期无法更新而老化沉积。一方面使封隔器与套管粘连,增加了修井作业的难度;另一方面容易堵塞注入地层,导致注入压力异常升高。为此,开展新型多功能调驱管柱的设计,通过对常规调驱管柱的改进,清除了弱凝胶的滞留盲区,避免了弱凝胶在该区域的沉积,停注后注清水即可实现注入流程的完全清洗。
3.2新型调驱管柱构造及工作原理
一、新型调驱管柱构造。
可测试分层调驱注水多功能管柱将分注级别设定为2级,油管采用Φ89mm内防腐油管,中间管柱为Φ36mm空心杆;在调驱目的层下界2~3m处用封隔器将油套环空密封;封隔器上部油管用1~1.5m大眼筛管替代,封隔器下部接空心杆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属于底部滑套式开关,通过空心杆上提下放开启;油管内的空心杆自带密封芯轴组合密封油管与空心杆环空;调驱目的层上界用封隔器密封油套环空。采用空心杆和油管分别注水和注聚的形式,油管注上部油层,空心杆注下部油层,下部油层可根据需要,通过对空心杆的调节开闭下部开关式注水滑阀。在不动管柱的情况下可进行测试。新型分层调驱管柱实现了分层调驱、注水、测试、洗井一体化作业。有效解决了弱凝胶滞留堆积环空的问题,在H11-23井试验中调驱压力由14.5MPa下降到12MPa,目前已推广应用15口井。
二、轨道密封滑套设计。
轨道密封滑套是新型调驱管柱的主要组成器件,用于水井分注及水井动态测试。
工作原理:(在关闭状态)轨道密封滑套是通过插入管下放推动密封滑套,密封滑套与轨迹管相连,轨迹管的轨迹由长轨道和短轨道组成,并通过轨迹钉来完成变轨,上提轨迹管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回运动,此时轨迹以在短轨道上,轨迹钉挡住轨迹管使密封滑套不能回位,轨道密封滑套的孔与外部联通完成轨道密封滑套的开启。再下放上提轨道密封滑套关闭。该工具可重复开启、关闭。
三、新型调驱管柱特点。
1.弱凝胶经油管注入,经过底部大眼筛管进入套管后,上返注入调驱目的层,整个通道没有滞留盲区,不会因为弱凝胶长时间静置沉积而粘连管柱或污染油层;
2.停注调驱剂后可直接用清水顶替注入目的层,达到洗井的目的,省去返排环节,延长了检管周期,节省费用;
3.应用轨道式密封滑套配合空心杆打开装置使油管与空心杆配套使用,保证下层注水不会受到影响,保留原调驱管柱的分注功能。
4.结论
1. 研制的新型调驱地面注入系统,与传统注入系统相比,提升了聚合物分散熟化效果,并减少了转液过程中调驱体系53%的剪切粘度损失,提高了调驱体系粘度保留率。
2.研发的新型分层调驱管柱,解决了传统管柱易堵塞的问题,实现了分层调驱、注水、测试、洗井一体化作业,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前景
[4] 李先军.美国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3(5):49-50.
[5] Murphy K, Jensen M. Performance pay and top management incentives[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89-92.
[6] Schuster J.R., Zingheim P.K. The new pay: Linking employee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6:44-46.
[7] Podgursky MJ, Springer MG. Teacher performance pay: A review[J].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2007,26(4):909-950.
[8] Lemieux T, Mac Leod WB, Parent D. Performance pay and wage inequality[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9,124(1):17-49.
[9] Lavy V. Performance pay and teachers' effort, productivity and grading ethics[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4:29-33.
[10] Muralidharan K, Sundararaman V. Teacher performance pay: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India[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9:133-149.
[11] UNESCO. 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13/4: Teaching and Learning —— Achieving quality for all[R]. Paris: UNESCO, 2012.
[1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概览2011:OECD指标[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13] 陈学军.OECD教育指标体系概念框架及其内容的演变与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6,(8).
[14] 滕珺,朱晓玲.学生应该学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基础教育学习指标体系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13,(7)
关键词: 深部调驱;注入工艺;创新
【中图分类号】 TE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3-0209-01
1.研究背景
深部调驱技术是H油田原油上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该项技术将传统的堵水调剖与聚合物驱的特点综合于一体,可在油藏深部调整和改善地层非均质性,同时弱凝胶又能作为驱替相改善水驱油不利的流度比,提高注入水的扫油效率。
H油田在实施该项技术过程中,由于传统设备存在不足之处,导致调驱体系配制质量差、剪切严重等问题,针对这些难题,开展地面及地下注入工艺技术创新研究。
2.地面注入系统创新
传统地面注入系统存在两项不足:一是加药装置简陋,会造成聚丙烯酰胺分散不均匀,易形成鱼眼,影响熟化效果;二是配制系统为配液罐与储液罐串联,弱凝胶转移过程中经过转液泵,体系剪切严重,粘度损失查达52.6%。
为提高体系配制质量,降低弱凝胶体系粘度损失,改善地面注入系统的可操控性与安全性,开展地面注入系统创新研究,形成新型调驱地面注入系统。
2.1高压射流混配器的研究与应用。
高压射流混配器利用管线内的变径,使高速通过的水流产生负压,可将配制弱凝胶所需要的聚丙烯酰胺和交联剂均匀吸入至配液罐内,提高药剂的分散均匀度,利于聚丙烯酰胺的熟化。高压射流混配器现场应用后,提升了配液质量,增加了操作简便性,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
2.2配液与储液罐并行设计。
将原有的“配液罐—转液泵—储液罐”串行连接方式,改为两个配液罐并行连接,交替使用。当一个罐配制完成,便连入柱塞泵进行注入,另外一个配液罐则启动配制工序,当前者将药剂注尽时,通过调节出口阀门,使两罐工作状态互换。经过此次改进后,配液罐与储液罐实现一体化应用,。既满足了连续注入需要,又移除了原系统两罐间的转液泵,避免了转液过程弱凝胶体系受到剪切而导致的52.6%的粘度损失。
3新型调驱管柱的研制
3.1新型调驱管柱的设计。
传统调驱管柱为常规油套分注管柱,套管调驱井,封隔器上部与注入目的油层之间容易形成弱凝胶的滞留盲区,部分进入该盲区的弱凝胶,由于长期无法更新而老化沉积。一方面使封隔器与套管粘连,增加了修井作业的难度;另一方面容易堵塞注入地层,导致注入压力异常升高。为此,开展新型多功能调驱管柱的设计,通过对常规调驱管柱的改进,清除了弱凝胶的滞留盲区,避免了弱凝胶在该区域的沉积,停注后注清水即可实现注入流程的完全清洗。
3.2新型调驱管柱构造及工作原理
一、新型调驱管柱构造。
可测试分层调驱注水多功能管柱将分注级别设定为2级,油管采用Φ89mm内防腐油管,中间管柱为Φ36mm空心杆;在调驱目的层下界2~3m处用封隔器将油套环空密封;封隔器上部油管用1~1.5m大眼筛管替代,封隔器下部接空心杆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属于底部滑套式开关,通过空心杆上提下放开启;油管内的空心杆自带密封芯轴组合密封油管与空心杆环空;调驱目的层上界用封隔器密封油套环空。采用空心杆和油管分别注水和注聚的形式,油管注上部油层,空心杆注下部油层,下部油层可根据需要,通过对空心杆的调节开闭下部开关式注水滑阀。在不动管柱的情况下可进行测试。新型分层调驱管柱实现了分层调驱、注水、测试、洗井一体化作业。有效解决了弱凝胶滞留堆积环空的问题,在H11-23井试验中调驱压力由14.5MPa下降到12MPa,目前已推广应用15口井。
二、轨道密封滑套设计。
轨道密封滑套是新型调驱管柱的主要组成器件,用于水井分注及水井动态测试。
工作原理:(在关闭状态)轨道密封滑套是通过插入管下放推动密封滑套,密封滑套与轨迹管相连,轨迹管的轨迹由长轨道和短轨道组成,并通过轨迹钉来完成变轨,上提轨迹管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回运动,此时轨迹以在短轨道上,轨迹钉挡住轨迹管使密封滑套不能回位,轨道密封滑套的孔与外部联通完成轨道密封滑套的开启。再下放上提轨道密封滑套关闭。该工具可重复开启、关闭。
三、新型调驱管柱特点。
1.弱凝胶经油管注入,经过底部大眼筛管进入套管后,上返注入调驱目的层,整个通道没有滞留盲区,不会因为弱凝胶长时间静置沉积而粘连管柱或污染油层;
2.停注调驱剂后可直接用清水顶替注入目的层,达到洗井的目的,省去返排环节,延长了检管周期,节省费用;
3.应用轨道式密封滑套配合空心杆打开装置使油管与空心杆配套使用,保证下层注水不会受到影响,保留原调驱管柱的分注功能。
4.结论
1. 研制的新型调驱地面注入系统,与传统注入系统相比,提升了聚合物分散熟化效果,并减少了转液过程中调驱体系53%的剪切粘度损失,提高了调驱体系粘度保留率。
2.研发的新型分层调驱管柱,解决了传统管柱易堵塞的问题,实现了分层调驱、注水、测试、洗井一体化作业,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前景
[4] 李先军.美国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3(5):49-50.
[5] Murphy K, Jensen M. Performance pay and top management incentives[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89-92.
[6] Schuster J.R., Zingheim P.K. The new pay: Linking employee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6:44-46.
[7] Podgursky MJ, Springer MG. Teacher performance pay: A review[J].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2007,26(4):909-950.
[8] Lemieux T, Mac Leod WB, Parent D. Performance pay and wage inequality[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9,124(1):17-49.
[9] Lavy V. Performance pay and teachers' effort, productivity and grading ethics[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4:29-33.
[10] Muralidharan K, Sundararaman V. Teacher performance pay: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India[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9:133-149.
[11] UNESCO. 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13/4: Teaching and Learning —— Achieving quality for all[R]. Paris: UNESCO, 2012.
[1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概览2011:OECD指标[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13] 陈学军.OECD教育指标体系概念框架及其内容的演变与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6,(8).
[14] 滕珺,朱晓玲.学生应该学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基础教育学习指标体系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