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与我院急诊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的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n=34)和接受急诊护理干预服务的观察组(n=34),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情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反应迟钝、抽搐、烦躁和记忆减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接受心肺复苏抢救的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急诊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临床护理的有效率,降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急诊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心肺复苏;不良反应
心肺复苏是抢救呼吸和心搏骤停患者的一种有效的复苏技术,随着近年来我国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这一技术因为逐渐的规范和创新而大大的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但是心肺复苏成功后如何促进患者的康复,成为临床上较为重点的一个议题[1]。本文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与我院急诊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的患者68例为实验对象,对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与我院急诊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的患者68例为实验对象,其中有男36例,女32例,年龄在3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急诊护理干预:
1.2.1心理干预:心肺复苏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伤害,会产生焦虑、不安以及恐惧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给予负性情绪的疏导,消除患者的顾虑,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
1.2.2脑部复苏:在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也要给予一定的大脑复苏,指导患者家属在患者心肺复苏成功之后对患者额头和颈部进行湿毛巾的湿敷,可以采用亚低温治疗,保证室温在18~20oC之间,降低患者脑的代谢率,减少患者脑再灌注的损伤。
1.2.3心电监护:心肺复苏患者的心电尚未稳定,随时可能有停跳现象的出现,所以,应该加强心电监护和生命体征的监测,每2小时巡视1次,对室性早搏和传导阻滞等要及早的发现、识别和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反应迟钝、抽搐、烦躁和记忆减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记录,以供实验统计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中出现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处理均运用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完成。其计量资料运用组成比 t 比较,计数资料用X2表示,将P<0.05作为表明实验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观察组有患者34例,其中护理显效的有18例,护理有效的有15例,护理无效的有1例,其临床护理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有患者34例,其中护理显效的有14例,护理有效的有17例,护理无效的有3例,其临床护理有效率为91.2%,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有患者34例,其中发生反应迟钝的患者有1例,发生抽搐的患者有1例,发生记忆减退的患者有1例,无烦躁情况出现,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对照组有患者34例,其中发生反应迟钝的患者有2例,发生抽搐的患者有2例,发生记忆减退的患者有1例,发生烦躁的患者有1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肺复苏的主要运用科室为急诊科,在救治成功之后需要较为密切、全面和优质的护理配合来提高心肺复苏后的效果,促进患者的更好康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完善和更新心肺复苏后护理的方法和理念[2]。
急诊护理干预是一项较为全面和具体的护理方法,在对心肺复苏患者运用这一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心理护理、脑部复苏和心电监护等护理内容的运用和实施,提高了临床护理的有效性,促进了患者心肺复苏后的更好恢复,减少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较为理想和有效的护理方法[3]。在本次实验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反应迟钝、抽搐、烦躁和记忆减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接受心肺复苏抢救的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急诊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临床护理的有效率,降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大环.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當代护士(下旬刊).2014,20(09):110-111
[2]姜金霞,彭幼清,马素芳,等.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方法及康复训练时间的研究[J].临床护理研究.2012,26(03):862-864
[3]汤丽莎.护理干预对急诊科心肺复苏后患者预后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04):1560-1561
[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与我院急诊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的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n=34)和接受急诊护理干预服务的观察组(n=34),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情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反应迟钝、抽搐、烦躁和记忆减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接受心肺复苏抢救的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急诊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临床护理的有效率,降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急诊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心肺复苏;不良反应
心肺复苏是抢救呼吸和心搏骤停患者的一种有效的复苏技术,随着近年来我国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这一技术因为逐渐的规范和创新而大大的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但是心肺复苏成功后如何促进患者的康复,成为临床上较为重点的一个议题[1]。本文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与我院急诊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的患者68例为实验对象,对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与我院急诊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的患者68例为实验对象,其中有男36例,女32例,年龄在3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急诊护理干预:
1.2.1心理干预:心肺复苏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伤害,会产生焦虑、不安以及恐惧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给予负性情绪的疏导,消除患者的顾虑,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
1.2.2脑部复苏:在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也要给予一定的大脑复苏,指导患者家属在患者心肺复苏成功之后对患者额头和颈部进行湿毛巾的湿敷,可以采用亚低温治疗,保证室温在18~20oC之间,降低患者脑的代谢率,减少患者脑再灌注的损伤。
1.2.3心电监护:心肺复苏患者的心电尚未稳定,随时可能有停跳现象的出现,所以,应该加强心电监护和生命体征的监测,每2小时巡视1次,对室性早搏和传导阻滞等要及早的发现、识别和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反应迟钝、抽搐、烦躁和记忆减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记录,以供实验统计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中出现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处理均运用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完成。其计量资料运用组成比 t 比较,计数资料用X2表示,将P<0.05作为表明实验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观察组有患者34例,其中护理显效的有18例,护理有效的有15例,护理无效的有1例,其临床护理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有患者34例,其中护理显效的有14例,护理有效的有17例,护理无效的有3例,其临床护理有效率为91.2%,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有患者34例,其中发生反应迟钝的患者有1例,发生抽搐的患者有1例,发生记忆减退的患者有1例,无烦躁情况出现,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对照组有患者34例,其中发生反应迟钝的患者有2例,发生抽搐的患者有2例,发生记忆减退的患者有1例,发生烦躁的患者有1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肺复苏的主要运用科室为急诊科,在救治成功之后需要较为密切、全面和优质的护理配合来提高心肺复苏后的效果,促进患者的更好康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完善和更新心肺复苏后护理的方法和理念[2]。
急诊护理干预是一项较为全面和具体的护理方法,在对心肺复苏患者运用这一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心理护理、脑部复苏和心电监护等护理内容的运用和实施,提高了临床护理的有效性,促进了患者心肺复苏后的更好恢复,减少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较为理想和有效的护理方法[3]。在本次实验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反应迟钝、抽搐、烦躁和记忆减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接受心肺复苏抢救的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急诊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临床护理的有效率,降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大环.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當代护士(下旬刊).2014,20(09):110-111
[2]姜金霞,彭幼清,马素芳,等.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方法及康复训练时间的研究[J].临床护理研究.2012,26(03):862-864
[3]汤丽莎.护理干预对急诊科心肺复苏后患者预后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04):1560-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