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渊明用心守护着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作为自然之子的他伟大之处就在于诗人对大自然一往情深的热爱和执着坚定的追求,从而达到了自适自得的精神境界。“象是人们感悟生命所必不可少的,作为中介,它不等同于被中介的任何一方,因而,它总以自身的符号功能所意指的的价值形式为根据,对现实个体作出价值区分,召唤、引导个体生命去追求特定的价值原则。”[1]于是,在他的作品出现了菊花、归鸟、流云等意象。这些意象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极真极强的生命感受,又在真切感受生命的过程中提升了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桃花源;东篱菊;陶公酒
一、桃花源——生命的遥望
桃花源的设置,是诗人为人类所描画的一个理想家园。在这里没有战争、没有社会矛盾、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和乐安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充满真情。桃花源不是因为它小农社会的属性,而是渗透其中的生命温情,让人类找到了回归自然的本性家园。
陶渊明成功地为人们描绘出了一幅生命的精神家园的图画,让人们找到了通向异界的入口,展开了生命的遥望:“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岸的桃树林延伸长达百米,桃花轻舞飞扬落在芳草地上,一副神秘的画卷由此展开。随着画卷的慢慢展开神秘色彩渐渐褪去,桃花源的人们也随即出场: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男男女女穿梭于田间地头,忙于农事。这里人们过着衣食无忧,老有所养,少有所长的自然生活。显然一位迷路闯入的渔夫很容易就会被发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在这里渔夫受到了人们的热情款待,尽情享用了桃源之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几天过去,渔夫就要离去:“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渔夫离开但桃源情景却始终萦绕在心头,嘱托他不要与外人说,但他还是说了出去:“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但是桃花源的人们有着自己那份超然的自信,知道你即便说出去也无济于事。这是一种拒绝权力机构——太守的坚定自信心。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画卷末尾出现了高尚之士刘子骥,他听到桃花源的消息,无比兴奋打算前去寻找,可是还未行动就已病逝:“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这里表现出连高洁隐士都无缘寻觅到桃花源来嘲讽俗人太守。 “后遂无问津者。”描绘出了最后的情景,隐士刘子骥病亡后再也没人去寻找那通向桃花源谷边的渡口,就这样桃花源被人遗忘了。
桃花源是陶渊明依据自己崇尚自然的生命观和向往远古社会淳朴古貌的基础上寻找的一种社会理想,建立的一座生命的精神家园。诗人正是在远古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座顺应自然本性的生命归属的精神家园。
二、东篱菊——生命卓为霜下杰
植物的比德,是作者沉醉在自然山水中,对眼前山水引起的对一种道德品质的联想。自然景物的某些特点和人的道德品质相契合,使作者将他们联系起来。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文人对自然欣赏的审美习惯。当人把植物作为道德人格参照时,通过欣赏有德的植物,方能见到道德人格的映射,也可以透过植物散发出来的品格来反省从而进行人格修炼。
苏轼被贬黄州,在其住处栽种了松、竹、梅等花木,并在《游武昌寒溪西山寺》中说:“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道出的是风声和泉声就是化解自己孤独的两首乐曲,枝叶常青的松柏、傲雪挺拔的竹子和经冬不凋的梅花,则是陪伴自己战胜严寒的三位益友。周敦颐的《爱莲说》,使荷花成为士大夫人格的完美象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喻示君子之坚贞、正直、芳洁。
由此说到菊花,菊花与陶渊明是天然的搭配,是诗人的名片。菊,很早就出现在植物比德系统之中。战国屈原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来自抒怀抱,木兰、秋菊都是比拟自身的高洁。东晋卢谌的《菊花赋》:“何斯草之特伟,涉节变而不伤,趣松柏之寒茂,越芝英之众芳。”深情歌咏菊坚韧本性的傲骨霜姿。到了陶渊明,他深刻的挖掘并体现出了菊花之德。“菊”象征着陶渊明的傲岸骨气,象征着诗人在困顿的现实社会坚持自己心志的那一片安宁,更象征着他在政治寒风中的傲然屹立。与菊相伴生活的陶渊明自然真切,表现出他对生活、生命的坚持,对自己心志执着坚定。陶渊明咏菊、以菊寄意反映出对菊的热爱,他喜爱菊花在秋天独自绽放的粲然——“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饮酒》其七),他倾慕菊花“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的经霜傲骨 (《和郭主簿二首》其二)。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让我们感觉到诗人积极的生命意识,给我们展示了农村田园生活的恬静、自然与温馨。
从他以后,东篱菊就成为君子、隐士、仁人之花,代表着清高豪迈、顽强豁达、淡薄傲世的情怀。宋朝高翥《菊花》诗:“爱花千古说渊明,肯把秋光不似春。我重此花全晚节,胜栽三径伴闲身”热情赞美了菊花高情守贞、刚介凌然的品格。菊花在这里是理想人格的集中体现,是人格修炼的熔炉。当你在欣赏菊花时,就是在理想人格的熔炉中磨炼,力求达到道德的自我完善。在陶渊明之后的人,欣赏菊花时几乎都会想起他,陶渊明和菊花已经融为一体,“真菊兮,君子兮,合为一兮,终无忒兮。”[2]陶渊明与菊牵手心相依,如划船于桨,扬帆于风向。人与物结缘,乃天作之缘,是人与物生命间的回响交流。
三、陶公酒——生命的形神相亲
“文人与酒的关系,到陶渊明已经几乎是打成一片了。……是用酒来追求和享受一个‘真’的境界的,所谓形神相亲的胜地。”[3]陶渊明在诗伴酒的世界里,来得到审美愉悦,来感悟人生。吟咏诗歌,将心里的愉悦传达到身体,是身体舒展放松;酒的微醺,将身体的舒适渗透到心理的惬意。诗意酒趣浓时,身心都满足惬意,从而达到形神相亲的境地。 陶渊明的日常生活酒是不可或缺的,陶诗有:“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二首》其一)“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归园田居》其五) 就写到自己准备好美酒,用来自己与客人分享。陶渊明的酒量不是很好。《饮酒·其十四》:“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数杯之后已是醉意浓浓。 “不觉知有我”,现实的一切化在酒中,酒水带走了一切的烦恼,哀伤。
酒逢知己千杯少,在此时酒与诗人温情脉脉的相互倾诉。“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停云并序》其一)、“有酒有酒,闲饮东窗。”(《停云并序》其二)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饮酒》其七)、“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诗人在与酒的交流中,是对自我世界的自我观照。有时是因为知音难觅,所以孤寂涌上心头,对着影子也劝起酒来。有时是安逸自适的放松,酒成为了自我交流的纽带,陶然自乐。酒味,醉境,散发出的是平淡,是冲和,让诗人进入物我两忘的境地。叶嘉莹也因此称赞陶渊明,说“那是一种精神上超化的境界,陶诗之难得就在它把这种最难表现的精神境界写出来了。” [4]
结语
陶渊明在自己精神世界对理想社会的遥望和匠心的意象建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陶渊明精神家园的魅力所在。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只是海市蜃楼,虽然有着极强的精神感召力,但却只能遥望。但是陶渊明通过一系列意象的创造让人看到了归隐后必然面对的困境,让人有了思想的准备,展现了克服这种困难的可能。此后的人们便以陶渊明为榜样,当己志无法施行于世时便会沉潜于陶渊明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中修养心志。“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 [5]因此说陶渊明的精神家园对后人意义重大。而这都得益于他对自己精神家园的终身守护。
参考文献:
[1]王卫东.现代艺术哲学引论[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2]张月霞:《宋濂全集·翰苑别集》卷八,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3]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叶嘉莹:《陶渊明饮酒诗讲录》,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
[5]袁行霈,罗宗强:《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范龑龑(1986-),男,青海西宁人,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10级美学研究生。)
关键词:桃花源;东篱菊;陶公酒
一、桃花源——生命的遥望
桃花源的设置,是诗人为人类所描画的一个理想家园。在这里没有战争、没有社会矛盾、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和乐安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充满真情。桃花源不是因为它小农社会的属性,而是渗透其中的生命温情,让人类找到了回归自然的本性家园。
陶渊明成功地为人们描绘出了一幅生命的精神家园的图画,让人们找到了通向异界的入口,展开了生命的遥望:“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岸的桃树林延伸长达百米,桃花轻舞飞扬落在芳草地上,一副神秘的画卷由此展开。随着画卷的慢慢展开神秘色彩渐渐褪去,桃花源的人们也随即出场: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男男女女穿梭于田间地头,忙于农事。这里人们过着衣食无忧,老有所养,少有所长的自然生活。显然一位迷路闯入的渔夫很容易就会被发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在这里渔夫受到了人们的热情款待,尽情享用了桃源之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几天过去,渔夫就要离去:“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渔夫离开但桃源情景却始终萦绕在心头,嘱托他不要与外人说,但他还是说了出去:“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但是桃花源的人们有着自己那份超然的自信,知道你即便说出去也无济于事。这是一种拒绝权力机构——太守的坚定自信心。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画卷末尾出现了高尚之士刘子骥,他听到桃花源的消息,无比兴奋打算前去寻找,可是还未行动就已病逝:“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这里表现出连高洁隐士都无缘寻觅到桃花源来嘲讽俗人太守。 “后遂无问津者。”描绘出了最后的情景,隐士刘子骥病亡后再也没人去寻找那通向桃花源谷边的渡口,就这样桃花源被人遗忘了。
桃花源是陶渊明依据自己崇尚自然的生命观和向往远古社会淳朴古貌的基础上寻找的一种社会理想,建立的一座生命的精神家园。诗人正是在远古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座顺应自然本性的生命归属的精神家园。
二、东篱菊——生命卓为霜下杰
植物的比德,是作者沉醉在自然山水中,对眼前山水引起的对一种道德品质的联想。自然景物的某些特点和人的道德品质相契合,使作者将他们联系起来。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文人对自然欣赏的审美习惯。当人把植物作为道德人格参照时,通过欣赏有德的植物,方能见到道德人格的映射,也可以透过植物散发出来的品格来反省从而进行人格修炼。
苏轼被贬黄州,在其住处栽种了松、竹、梅等花木,并在《游武昌寒溪西山寺》中说:“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道出的是风声和泉声就是化解自己孤独的两首乐曲,枝叶常青的松柏、傲雪挺拔的竹子和经冬不凋的梅花,则是陪伴自己战胜严寒的三位益友。周敦颐的《爱莲说》,使荷花成为士大夫人格的完美象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喻示君子之坚贞、正直、芳洁。
由此说到菊花,菊花与陶渊明是天然的搭配,是诗人的名片。菊,很早就出现在植物比德系统之中。战国屈原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来自抒怀抱,木兰、秋菊都是比拟自身的高洁。东晋卢谌的《菊花赋》:“何斯草之特伟,涉节变而不伤,趣松柏之寒茂,越芝英之众芳。”深情歌咏菊坚韧本性的傲骨霜姿。到了陶渊明,他深刻的挖掘并体现出了菊花之德。“菊”象征着陶渊明的傲岸骨气,象征着诗人在困顿的现实社会坚持自己心志的那一片安宁,更象征着他在政治寒风中的傲然屹立。与菊相伴生活的陶渊明自然真切,表现出他对生活、生命的坚持,对自己心志执着坚定。陶渊明咏菊、以菊寄意反映出对菊的热爱,他喜爱菊花在秋天独自绽放的粲然——“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饮酒》其七),他倾慕菊花“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的经霜傲骨 (《和郭主簿二首》其二)。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让我们感觉到诗人积极的生命意识,给我们展示了农村田园生活的恬静、自然与温馨。
从他以后,东篱菊就成为君子、隐士、仁人之花,代表着清高豪迈、顽强豁达、淡薄傲世的情怀。宋朝高翥《菊花》诗:“爱花千古说渊明,肯把秋光不似春。我重此花全晚节,胜栽三径伴闲身”热情赞美了菊花高情守贞、刚介凌然的品格。菊花在这里是理想人格的集中体现,是人格修炼的熔炉。当你在欣赏菊花时,就是在理想人格的熔炉中磨炼,力求达到道德的自我完善。在陶渊明之后的人,欣赏菊花时几乎都会想起他,陶渊明和菊花已经融为一体,“真菊兮,君子兮,合为一兮,终无忒兮。”[2]陶渊明与菊牵手心相依,如划船于桨,扬帆于风向。人与物结缘,乃天作之缘,是人与物生命间的回响交流。
三、陶公酒——生命的形神相亲
“文人与酒的关系,到陶渊明已经几乎是打成一片了。……是用酒来追求和享受一个‘真’的境界的,所谓形神相亲的胜地。”[3]陶渊明在诗伴酒的世界里,来得到审美愉悦,来感悟人生。吟咏诗歌,将心里的愉悦传达到身体,是身体舒展放松;酒的微醺,将身体的舒适渗透到心理的惬意。诗意酒趣浓时,身心都满足惬意,从而达到形神相亲的境地。 陶渊明的日常生活酒是不可或缺的,陶诗有:“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二首》其一)“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归园田居》其五) 就写到自己准备好美酒,用来自己与客人分享。陶渊明的酒量不是很好。《饮酒·其十四》:“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数杯之后已是醉意浓浓。 “不觉知有我”,现实的一切化在酒中,酒水带走了一切的烦恼,哀伤。
酒逢知己千杯少,在此时酒与诗人温情脉脉的相互倾诉。“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停云并序》其一)、“有酒有酒,闲饮东窗。”(《停云并序》其二)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饮酒》其七)、“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诗人在与酒的交流中,是对自我世界的自我观照。有时是因为知音难觅,所以孤寂涌上心头,对着影子也劝起酒来。有时是安逸自适的放松,酒成为了自我交流的纽带,陶然自乐。酒味,醉境,散发出的是平淡,是冲和,让诗人进入物我两忘的境地。叶嘉莹也因此称赞陶渊明,说“那是一种精神上超化的境界,陶诗之难得就在它把这种最难表现的精神境界写出来了。” [4]
结语
陶渊明在自己精神世界对理想社会的遥望和匠心的意象建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陶渊明精神家园的魅力所在。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只是海市蜃楼,虽然有着极强的精神感召力,但却只能遥望。但是陶渊明通过一系列意象的创造让人看到了归隐后必然面对的困境,让人有了思想的准备,展现了克服这种困难的可能。此后的人们便以陶渊明为榜样,当己志无法施行于世时便会沉潜于陶渊明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中修养心志。“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 [5]因此说陶渊明的精神家园对后人意义重大。而这都得益于他对自己精神家园的终身守护。
参考文献:
[1]王卫东.现代艺术哲学引论[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2]张月霞:《宋濂全集·翰苑别集》卷八,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3]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叶嘉莹:《陶渊明饮酒诗讲录》,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
[5]袁行霈,罗宗强:《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范龑龑(1986-),男,青海西宁人,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10级美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