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深度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h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新课程改革下的分组讨论教学,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简述如何让分组讨论落到实处,让分组讨论成为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真正体现新课改理念。
  【关键词】课程改革 讨论式教学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45-02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讨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已深入人心。但由于一些教师缺乏理论基础和新的理念支持,加之自己的学科底蕴限制,因而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盲目追随和形式主义的尴尬局面。
  一、造成尴尬局面的主要表现。
  1.选题随意,缺乏研究。
  不少教师对选题不够重视,课前没认真准备,对教学内容和学生个体缺乏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中探讨性问题的提出显得很随意,不管时机是否成熟,不管问题是否值得研究,都交给学生讨论,仿佛课堂上不讨论、不探究就不能体现新课标理念,对于那些较易解决的问题花时较多,而真正需要探讨的问题或草草收场,或根本不深入。
  2.追求合作,流于形式。
  经常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围成一团唧唧喳喳,三五分钟后,代表发言,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其实就是公布“标准答案”。这种讨论,掩饰了个体差异,剥夺了许多学生独立思考、质疑、发言的权利,只是一味追求合作,流于表面的热闹,并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甚至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
  3.操纵学生,扼制想象。
  由于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长期积淀,许多教师为防止完不成教学任务,合作交流流于形式,交流时间由教师控制。有的教师会轻易、武断地对学生的答案说“不对”“错了”“再想想”……无形中操纵、控制着学生,致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被扼制。
  那么怎样才能让分组讨论发挥应有的作用,让其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如果能给大家以启示本人也就备感欣慰了。
  二、掌握技巧,让讨论落到实处。
  1.了解学生实情,合理进行分组。
  既然要分组讨论,小组的分化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讨论的结果,所以要了解学生的实情,合理进行分组。这样,既可减轻老师的工作量,又可培训、锻炼学生,为分组讨论、交流的有序进行打好基础。
  2.完善课堂教学模式,使小组存在于有形之中。
  分组不仅仅只在上课需要小组讨论时才存在,而应存在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时时刻刻。个体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互助及单干,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每个成员的学习与活动都是整个小组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小组完全可以各科协作,共同分组,共同评价。
  3.加强对分组讨论方法的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的教法得法,学生的学习得法,那么学生学起来就相对轻松,学习效果就好,学生从中获得满足和快乐,就可以使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得以长时间的维持。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分组讨论教学法的指导。
  ①让学生学会讨论,真正从讨论中获得知识。
  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时,让学生对如何制订讨论计划,如何选事例,如何掌握讨论的各个环节及讨论的技巧,如何运筹时间,把握所讨论知识的重难点等做到心中有数。学会了讨论的方法,活动起来就主动、轻松、针对性强,学习效率自然提高。
  ②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使课堂成为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
  在交流讨论结果时,应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敢于和老师、同学展开讨论,使小组间的交流更有利于达成共识,利于理解知识,同时尽量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激发起学习的潜能。在学生发言时,应多采用鼓励的态度,多“诱惑”、多表扬,充分体现个体的差异,使学习得到动力,学生也敢于表述自己的见解,不断展示自己,在自我展示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③恰如其分的评价,激励学生在讨论中保持活跃的思维。
  在学生发表意见、交流讨论的时候,主张评价要恰如其分,掌握评价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以学生为本,采取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同评价方法,恰当的鼓励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迸发,激活思维。
  当然,教学活动中不可一味地全部采用小组讨论,要根據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在合适的时候采用小组讨论,真正让小组讨论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学活动。在小组讨论时,教师也要创设好教学情境与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动态的学习过程的领会中掌握方法,让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同时加强对小组讨论的教学评价,使之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正确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使“小组讨论法”的研究,真正能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让新课标的理念真正得到贯彻。
  参考文献:
  [1]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春莉.从建构主义观点论课堂教学评价.教育研究
  [3]朱永新.新教育之梦
  [4]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5]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阶段,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而对于阅读教学内容来讲,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有着比较突出的地位。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手段,确保学生能够提高阅读能力。本文具体探究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 阅读教学 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更主要的是有助于形成小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其健康成长。但是从当前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77-02  为了开展“翼课网平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研究,我作为课题总负责人带领组长武志贤同志以及其他课题组成员,积极开展课题相关实践探索。课题旨在提高我校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本课题在教学常态下进行,通过课堂上有针对性地阅读策略教学和课前、课后利用翼课网平台丰富的阅读资源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自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是老师与同学之间心理相容、感情融洽同时又平等合作的关系。需要老师与同学努力相互配合精心营造出来,良好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气氛能充分调动初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接收和理解,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营造 初中语文 课堂气氛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47
期刊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如火如荼,跨国出游、涉外旅游等成为了旅游业的新选项。旅游英语专业开设较早,旅游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英语专业和旅游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以此来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但随着旅游英语的社会用途越来越宽广,旅游英语的发展方向越来越精细化。开设旅游英语(空乘方向),将英语、旅游、空乘服务等融合起来,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全面培养。  【关键词】旅游英语 空乘方向 可行性  【基金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飞速发展,英语俨然成为现代文明交流中最重要的工具,如何让高中生真正的学习到最有用的英语,是现代高中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新课程时代下,该如何明确英语教学的策略且满足高中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呢?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将依托自身英语学习的切身体会,探索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期刊
【摘要】辩证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才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正确途径。教学方法也在与时俱进。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要适课。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要适时。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要适量。把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和,使两者优势互补,融于课堂教学之中。简而言之,要让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适用于教学内容的需要。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传统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与时俱进 集思广益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基本环节,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到很多方面的知识,获得审美体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见,阅读对学生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由此,怎样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阅读兴趣,使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并提高阅读的质量,达到良好的阅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利用大数据的信息处理方法不仅为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方便,而且对于当下的大学生教育工作也带来了较大影响。在大数据的协助下,以往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的复杂工作得到了简化,同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应当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功能,更好地对大学生思政发展情况进行了解。本文将根据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大数据环境中进行有效解决
期刊
【摘要】学习历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过去的研究来理解和研究当代世界。历史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事件的感觉,并允许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并通过演绎思维得出真理。这种方法也将允许学生从原始资料中获取历史知识,为学生提供技能和知识,使学生能够利用这些学科素养更好的了解到历史材料的核心。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对策 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