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火鼎盛之下,还该做些什么
记者:从目前情况来看,佛教界这些年的发展相当迅速,寺院纷纷大兴土木,前去朝拜的信徒和观光客也明显增多,可谓香火鼎盛,但问题和负面新闻也在逐渐浮出水面。作为出家多年的法师,您对当今教界的现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济群:从表面来看,佛教界的发展似乎是形势一片大好。但仔细观察,却发现其中还有太多问题,可以说是一言难尽。这里,就我想到的谈几点意见。
一、作为一个出家人,首先要明白,出家人的本份就是内修外弘。自身的佛学素养和道德水准提高了,才能给大众以正确引导,否则就会将他们引向迷信、盲信的误区。而作为寺院来说,除了给僧人提供修学办道的环境,也是民众净化身心、舒缓压力的净土。定位准确了,才知道寺院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来面向社会。
二、应当加强佛教的制度建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建一套适合当代的佛教制度。比如出家的考核制度、沙弥的教育制度、新受戒比丘的修学制度等。此外,还应建立僧阶有序的制度,这种“级别”是根据僧人的戒腊、道德、学问及对寺院做出的贡献而制定,以此确立他在僧团中的地位和待遇。南传和藏传佛教也都有相应的制度,我认为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宗教政策落实以来,整个教界都意识到办学的重要性,先后办有几十所佛学院。虽然也为佛教界培养出一些人才,但大家也共同意识到,这并不是培养佛教人才的最佳方式。在继承佛教传统教育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适合现代的佛教教育制度,是佛教界的当务之急。
四、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许多寺院也在走向商业化,而商业化,实际就意味着佛教的世俗化。我对教界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非常担心,希望大家都能对此有所警觉。
五、佛教的商业化和世俗化,使很多僧众的信仰和道念淡化,长此以往,他们又何以荷担如来家业?所以,信仰建设和道风建设,也是教界目前所要重视的问题。
六、对僧团的财富予以合理使用。因为旅游业和经忏的盛行,使得一些寺院非常富有,如何使用这部分收入?在我看到的情况中,大部分是在修庙、造大佛,甚至浪费在各种无谓的应酬中,或存放在银行里舍不得使用,等着贬值。怎样将这笔财富用于佛教的弘法事业、慈善事业和教育事业,是教界领导者们应予特别关注的问题。
七、教界应该认识到弘法的重要性,这一方面是因为出家人具有弘法的责任,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是佛教生存的土壤。所以,唯有在全社会弘扬佛法,佛教才有永久的生命力。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佛法在今天的弘扬已不能停留在传统方式上,而是要契理契机。也就是在继承佛教传统的前提下,在不违背佛法基本义理的基础上,用现代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弘扬佛法。同时,从佛法的角度关注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大众提供智慧的解决之道。
八、各地寺院虽然重建了不少,但多数都缺乏规划和设计,有的甚至比较俗气。寺院是民众的精神家园,建筑本身也应该能够体现佛法的内涵,也就是表法。所以在风格上要朴素、庄严、和谐。另外,在使用上要注意实用性,集修道、弘法、教学等多功能于一体。
不计较的技巧
记者: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
济群:别人欠钱不还,或者冤枉诽谤,如果你能不和他计较,那是说明你的修养和境界。但作为一个学佛者,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众生的利益。只要涉及到他人,就要考虑怎样才能真正利益对方。有时,我们用不计较的态度,能感化一些人。但有时,也可能迁就了对方的缺点,反而是害了他。真正的慈悲,应该是帮助他认识并改正自身错误。
面对他人的冤枉诽谤也是同样,如果不去辩解,对方的误解可能越来越深,嗔心越来越大,甚至因此造下种种罪业。你固然有涵养,能够如如不动,却使对方痛苦不堪,这也不是真正的慈悲。
在《瑜伽菩萨戒》中,如果有人冤枉菩萨,而菩萨不作澄清,不去消除对方的误解,也是一种犯戒行为。当然在对待不同情况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最重要的,切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否则,冤冤相报何时了?我们要怜悯他,因为他也是在烦恼支配下不能自己。他虽然伤害了我们,自己却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佛陀在因地时,被歌利王割截身体都不起丝毫嗔心,这才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一心出离,才能所向无敌
记者:在修学过程中,感觉总有许多障碍。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障碍?
济群:佛法告诉我们,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敌,当然会有障碍。因为修行是改变原有习惯,对我们这颗混乱的心进行重新管理,全面整治。但无始以来,生命已形成巨大惯性,很难真正脱离原有运行轨道。这就必须发起出离心,也就是对五欲六尘的出离,对生命原有轨道的出离。
我们初学打坐时,往往妄想纷飞。事实上,这正与平日的执著有关。最在乎的,必定是打坐时出现最频繁的念头。而那些我们从不在乎的,自然不会形成干扰。
所以,修行首先要有强烈的出离意愿,唯有这样,才能排除外缘干扰。就像我们在一个地方呆烦了,一刻也不想忍耐,只求速速离开。这时,此地的一切不再使我们产生留恋。若离开的愿望并不强烈,就难免有些牵挂,有这样那样让人恋恋不舍的执著。如是,让你立刻放下那些干扰打坐的念头,也就很困难了。
此外,应以佛法智慧审视人生,透彻世间,培养超然的心态。再打坐时,就不会浮想联翩了。
心是可以调整的,我们想起幸福往事,会怡然自得;引发痛苦记忆,会悲从中来。但每个人对幸福和痛苦的感受程度又是不同的,面对同一件事,不同人会作出不同反应。这就取决于我们观念和心态的差别。
心又像有很多频道的电视台,若不是对其中某个频道有强烈兴趣,往往会东想西想,思绪纷飞,就像我们平时坐在电视前拿着遥控器不停调台那样。如果我们能经常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念人身难得,就能逐渐强化出离心。
久而久之,心中唯有解脱的意愿,别无它念。如此,便能锁定这一频道,就像球迷遇到世界杯直播时,其他任何节目都不会使他转移目标。如果我们能够排除一切干扰,修行障碍自然随之减少。 佛法与心理治疗
记者:您认为佛法与心理学是什么样的关系?
济群:佛学与心理学的共同之处,都是致力于人类心灵问题的解决,但两者又有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心理治疗只是要把非正常的人(心理疾病患者)转变为正常人,而佛法修行则是要把凡夫改造为圣贤。
换句话说,心理学解决的只是异常的心理问题,着重于心理疾病的治疗,不涉及常人都有的烦恼,不面对生命永恒的困惑,这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的成因。而佛法修行则是帮助我们了悟心的本质,从而瓦解烦恼之根,清除迷惑之源,是以治本而非治标为目的。
通过彼此交流,心理学家可以从佛法中汲取智慧,法师们则可以借鉴心理治疗中的一些方便。
记者:有的心理学家提出,把烦恼看成虚幻不实的,就是对空性的认识。这是否符合佛教的空性见?
济群:能够认识到烦恼的虚幻不实,确实和空性智慧有关。只是多数人说到烦恼虚幻不实的时候,只是一种说法,一种通过思维而形成的理解,并不是心行的切实体证。如果仅仅停留在说法上,那是没有多少力量的。即使我们已经从道理上懂得烦恼的虚幻不实,但当它们生起时,仍会让人感到痛苦,受到折磨,仍会让人陷入其中而无力自拔。所以,必须现证空性,了悟烦恼的虚幻不实,才是真正的空性见,才具备当下化解烦恼的力量。
记者:还有的心理学家提出“公案式”的心理治疗方式,讲一个故事让来访者体会,达到治疗的作用。这与佛教中公案的意义不尽相同吧?
济群:在禅宗著作中,有着大量看似费解的公案。之所以会这样,因为公案所记录的修行片段,往往不是在思维层面可以理解的,而是一种直指,一种特定的用心方法。这些公案多半记载了禅者们悟道的经历,对于后人修行很有启发。现代人对公案的解读,多半只是通过分析来寻找其中的心路轨迹,从而获得某种启迪。作为修行的辅助手段,这也未尝不可。
至于在心理治疗中讲一个哲理式的故事,使患者受到启发,固然能使某种心结释然,但与公案所能达到的顿悟作用还是有所不同。
记者:佛法能起到心理辅导的作用,这种辅导是否只适合佛教徒?
济群:佛法的心理辅导适合一切人。每个人不论身份如何,境况如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迷惑烦恼。其中,既有 “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终极困惑,也有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而佛法所说的解脱,正是帮助我们超越生命中所有的迷惑和烦恼。
至于解决手段,佛法提倡对机设教。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也有“法无定法”之说,可见,不是只有适合佛教徒的固定模式。不论是否信仰佛教,都可以从佛法智慧中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记者:从目前情况来看,佛教界这些年的发展相当迅速,寺院纷纷大兴土木,前去朝拜的信徒和观光客也明显增多,可谓香火鼎盛,但问题和负面新闻也在逐渐浮出水面。作为出家多年的法师,您对当今教界的现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济群:从表面来看,佛教界的发展似乎是形势一片大好。但仔细观察,却发现其中还有太多问题,可以说是一言难尽。这里,就我想到的谈几点意见。
一、作为一个出家人,首先要明白,出家人的本份就是内修外弘。自身的佛学素养和道德水准提高了,才能给大众以正确引导,否则就会将他们引向迷信、盲信的误区。而作为寺院来说,除了给僧人提供修学办道的环境,也是民众净化身心、舒缓压力的净土。定位准确了,才知道寺院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来面向社会。
二、应当加强佛教的制度建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建一套适合当代的佛教制度。比如出家的考核制度、沙弥的教育制度、新受戒比丘的修学制度等。此外,还应建立僧阶有序的制度,这种“级别”是根据僧人的戒腊、道德、学问及对寺院做出的贡献而制定,以此确立他在僧团中的地位和待遇。南传和藏传佛教也都有相应的制度,我认为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宗教政策落实以来,整个教界都意识到办学的重要性,先后办有几十所佛学院。虽然也为佛教界培养出一些人才,但大家也共同意识到,这并不是培养佛教人才的最佳方式。在继承佛教传统教育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适合现代的佛教教育制度,是佛教界的当务之急。
四、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许多寺院也在走向商业化,而商业化,实际就意味着佛教的世俗化。我对教界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非常担心,希望大家都能对此有所警觉。
五、佛教的商业化和世俗化,使很多僧众的信仰和道念淡化,长此以往,他们又何以荷担如来家业?所以,信仰建设和道风建设,也是教界目前所要重视的问题。
六、对僧团的财富予以合理使用。因为旅游业和经忏的盛行,使得一些寺院非常富有,如何使用这部分收入?在我看到的情况中,大部分是在修庙、造大佛,甚至浪费在各种无谓的应酬中,或存放在银行里舍不得使用,等着贬值。怎样将这笔财富用于佛教的弘法事业、慈善事业和教育事业,是教界领导者们应予特别关注的问题。
七、教界应该认识到弘法的重要性,这一方面是因为出家人具有弘法的责任,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是佛教生存的土壤。所以,唯有在全社会弘扬佛法,佛教才有永久的生命力。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佛法在今天的弘扬已不能停留在传统方式上,而是要契理契机。也就是在继承佛教传统的前提下,在不违背佛法基本义理的基础上,用现代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弘扬佛法。同时,从佛法的角度关注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大众提供智慧的解决之道。
八、各地寺院虽然重建了不少,但多数都缺乏规划和设计,有的甚至比较俗气。寺院是民众的精神家园,建筑本身也应该能够体现佛法的内涵,也就是表法。所以在风格上要朴素、庄严、和谐。另外,在使用上要注意实用性,集修道、弘法、教学等多功能于一体。
不计较的技巧
记者: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
济群:别人欠钱不还,或者冤枉诽谤,如果你能不和他计较,那是说明你的修养和境界。但作为一个学佛者,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众生的利益。只要涉及到他人,就要考虑怎样才能真正利益对方。有时,我们用不计较的态度,能感化一些人。但有时,也可能迁就了对方的缺点,反而是害了他。真正的慈悲,应该是帮助他认识并改正自身错误。
面对他人的冤枉诽谤也是同样,如果不去辩解,对方的误解可能越来越深,嗔心越来越大,甚至因此造下种种罪业。你固然有涵养,能够如如不动,却使对方痛苦不堪,这也不是真正的慈悲。
在《瑜伽菩萨戒》中,如果有人冤枉菩萨,而菩萨不作澄清,不去消除对方的误解,也是一种犯戒行为。当然在对待不同情况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最重要的,切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否则,冤冤相报何时了?我们要怜悯他,因为他也是在烦恼支配下不能自己。他虽然伤害了我们,自己却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佛陀在因地时,被歌利王割截身体都不起丝毫嗔心,这才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一心出离,才能所向无敌
记者:在修学过程中,感觉总有许多障碍。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障碍?
济群:佛法告诉我们,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敌,当然会有障碍。因为修行是改变原有习惯,对我们这颗混乱的心进行重新管理,全面整治。但无始以来,生命已形成巨大惯性,很难真正脱离原有运行轨道。这就必须发起出离心,也就是对五欲六尘的出离,对生命原有轨道的出离。
我们初学打坐时,往往妄想纷飞。事实上,这正与平日的执著有关。最在乎的,必定是打坐时出现最频繁的念头。而那些我们从不在乎的,自然不会形成干扰。
所以,修行首先要有强烈的出离意愿,唯有这样,才能排除外缘干扰。就像我们在一个地方呆烦了,一刻也不想忍耐,只求速速离开。这时,此地的一切不再使我们产生留恋。若离开的愿望并不强烈,就难免有些牵挂,有这样那样让人恋恋不舍的执著。如是,让你立刻放下那些干扰打坐的念头,也就很困难了。
此外,应以佛法智慧审视人生,透彻世间,培养超然的心态。再打坐时,就不会浮想联翩了。
心是可以调整的,我们想起幸福往事,会怡然自得;引发痛苦记忆,会悲从中来。但每个人对幸福和痛苦的感受程度又是不同的,面对同一件事,不同人会作出不同反应。这就取决于我们观念和心态的差别。
心又像有很多频道的电视台,若不是对其中某个频道有强烈兴趣,往往会东想西想,思绪纷飞,就像我们平时坐在电视前拿着遥控器不停调台那样。如果我们能经常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念人身难得,就能逐渐强化出离心。
久而久之,心中唯有解脱的意愿,别无它念。如此,便能锁定这一频道,就像球迷遇到世界杯直播时,其他任何节目都不会使他转移目标。如果我们能够排除一切干扰,修行障碍自然随之减少。 佛法与心理治疗
记者:您认为佛法与心理学是什么样的关系?
济群:佛学与心理学的共同之处,都是致力于人类心灵问题的解决,但两者又有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心理治疗只是要把非正常的人(心理疾病患者)转变为正常人,而佛法修行则是要把凡夫改造为圣贤。
换句话说,心理学解决的只是异常的心理问题,着重于心理疾病的治疗,不涉及常人都有的烦恼,不面对生命永恒的困惑,这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的成因。而佛法修行则是帮助我们了悟心的本质,从而瓦解烦恼之根,清除迷惑之源,是以治本而非治标为目的。
通过彼此交流,心理学家可以从佛法中汲取智慧,法师们则可以借鉴心理治疗中的一些方便。
记者:有的心理学家提出,把烦恼看成虚幻不实的,就是对空性的认识。这是否符合佛教的空性见?
济群:能够认识到烦恼的虚幻不实,确实和空性智慧有关。只是多数人说到烦恼虚幻不实的时候,只是一种说法,一种通过思维而形成的理解,并不是心行的切实体证。如果仅仅停留在说法上,那是没有多少力量的。即使我们已经从道理上懂得烦恼的虚幻不实,但当它们生起时,仍会让人感到痛苦,受到折磨,仍会让人陷入其中而无力自拔。所以,必须现证空性,了悟烦恼的虚幻不实,才是真正的空性见,才具备当下化解烦恼的力量。
记者:还有的心理学家提出“公案式”的心理治疗方式,讲一个故事让来访者体会,达到治疗的作用。这与佛教中公案的意义不尽相同吧?
济群:在禅宗著作中,有着大量看似费解的公案。之所以会这样,因为公案所记录的修行片段,往往不是在思维层面可以理解的,而是一种直指,一种特定的用心方法。这些公案多半记载了禅者们悟道的经历,对于后人修行很有启发。现代人对公案的解读,多半只是通过分析来寻找其中的心路轨迹,从而获得某种启迪。作为修行的辅助手段,这也未尝不可。
至于在心理治疗中讲一个哲理式的故事,使患者受到启发,固然能使某种心结释然,但与公案所能达到的顿悟作用还是有所不同。
记者:佛法能起到心理辅导的作用,这种辅导是否只适合佛教徒?
济群:佛法的心理辅导适合一切人。每个人不论身份如何,境况如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迷惑烦恼。其中,既有 “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终极困惑,也有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而佛法所说的解脱,正是帮助我们超越生命中所有的迷惑和烦恼。
至于解决手段,佛法提倡对机设教。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也有“法无定法”之说,可见,不是只有适合佛教徒的固定模式。不论是否信仰佛教,都可以从佛法智慧中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