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山多水的地理环境、温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位居全省之冠的森林覆盖率,使庆元成为香菇自然生长的绿色殿堂,客观上也为庆元人总结发明香菇栽培技术创造有利条件。香菇“剁花法”传统技艺,又称“砍花法”,是最早的人工香菇栽培技术。它将野生真菌演化为人工培植,使香菇成为一种产品,形成一个产业,为一方百姓开辟了一条谋生之道。
【关键词】“剁花法”;生态文化;文化传承
1.香菇“剁花法”传统技艺的起源与独特魅力
香菇“剁花法”传统技艺,是一项“神奇”的技艺。菇民将树木砍倒后,根据树种、树龄、树木大小的不同,用斧头在树上砍出深浅不一、疏密不同的斧痕,使空气中的天然香菇孢子在斧痕上萌发,这道工序称之为“剁花”。剁花的核心技巧,没有一定之规,无法理化,世代以言传身教,心领神会,灵活而神秘。剁花法生产香菇既不要菌种,也不用任何化学农药或添加剂,完全为纯天然的有机食品,十分珍贵。
作为一种谋生技艺,以生产菌类产品为其目的,该技艺一直是庆龙景三县十多万山民维系生存的“独门技法”,传男不传女,三县之外的人都无法掌握,具有十分实用的价值,是菇民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2.古老传统技艺激活的生态渊源及其当代价值
自吴三公总结发明“剁花法”以来,庆元菇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从事香菇生产,创造并传承至今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独特育菇体系。庆元县一直注重促进香菇与森林的和谐发展,坚持不因香菇生产消耗林木资源而遇制其发展,不因其发展而放宽生态保护。在森林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这一传统生产模式显示出了重要的生态渊源和当代价值。
2.1独特的育菇体系是开辟资源再利用的重要途径
在人类对森林资源利用的长河中,唯独以香菇为谋生的菇民所创造的香菇“剁花法”传统技艺,以真菌孢子作为种源,生产富含蛋白质的食用真菌,其最重要的是在利用森林的同时,又保持了森林生态的良性循环。目前香菇生产技术充分利用了阔叶林采伐和加工的剩余物,甚至连废弃菌棒都重新利用,木材综合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庆元八百多年的香菇栽培历史,生态环境依然在全国排名第一,被称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这是独特的育菇体系和生态协调发展最好的见证。
2.2健康的水土气环境与生态的高度适应
香菇“剁花法”传统技艺讲究“水土气”环境。从菇场、树种、伐木、剁花,以及在发菌管理等过程中都有一套既达到高产丰收,又保持生态平衡的完整的措施,特别是形成了一整套自我制约而不可任意分割的方法。比如树种的利用,特别考虑树龄在30年以上的老龄树才经得起分解,不然菇未长出树烂完了。菇民伐木作业中,必须先剔除枝桠,以防树冠倒下时压损幼树,若不先剔枝,菇木难以充分触地而吸水保湿。菇木通过菌丝分解的有机物,最终将还原于林地,不仅提高林地肥沃度,还能促进林木生长。一个生产项目,使一代代处在贫瘠山区无其他生存余地的人民世代繁衍下来,同时又向人类社会提供了美味佳肴,而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这种高度适应的利用资源方式,是值得我们这一代人认真思考的。
2.3传统的生态观念成就可持续发展
处在深山老林中的菇山,菇民经常受到鸟、兽等危害,因此勤劳勇敢的菇民靠一把斧头和一把柴刀,设计各种简便有效的防护方法。如在特定情况下形成的菇山生活“三不准”:一不准用毒药;二不准用枪;三不准乱杀生。这三条“菇山防护”规定,正体现了菇民们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优良传统。在与鸟兽斗争中,还根据鸟兽特性和危害程度区别对待,有捕、有赶、有杀,其防治思想与生态保护学是值得探究的。
3.由“剁花法”而衍生的“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
(1)丰富多彩话习俗。菇民“候鸟”般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特有菇乡习俗。它根植于简陋而向往的菇寮里,流连于菇民奇特的劳作中。如“傀儡还戏”是过去菇民去上山做菇前做的一种活动,择吉日吉时,用傀儡表演给菩萨看,祈求来年做菇有个好丰收;“耕牛迎娶”:菇民家女儿出嫁,不能走别人走过的路,要么大清早还没有路人的时候送亲,要么就以牛踏路。菇民习俗认为牛踏过的路就是新路,这也是农耕文化的体现。传统菇民在香菇生产阶段是个很分散的小群体,他们通过一些共同的习俗仪式来增强菇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促进当时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2)强体御敌防身术。菇民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他们长期生活在深山老林里,以种菇为生,生存条件恶劣。每年都要进入异地他乡的密林种菇,来年又把香菇运出销售,为了防身自卫,抵御异乡的豪强之徒和深山各种飞禽走兽的侵袭,练就了一套自我保护的菇民防身术,称“香菇功夫”。这些防身术中又以“扁担功”最具代表性,使用一支扁担,三五人不得近身,扁担既是菇民们的劳动工具,同时也是最好最隐蔽的防身武器。如今香菇生产环境与菇业保护方式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菇民防身术的护驾功效也就随之消解。然而,菇民防身术仍有其独特的健身作用和文化价值,应得到传承与发展。
(3)祈福还愿菇民戏。菇民戏是庆元古老的地方剧种,起源于庆元菇民最集中的二都地区,又称“二都戏”,是以庆元方言为唱腔,具有悠久历史和浓郁菇乡情韵的传统戏剧。它最早源于祭祖及祈求香菇丰收仪式,在菇民区和香菇产地的影响非常广泛。二都戏的舞台用语是用二都地区的“官”话,乡音十分浓重,特别是丑角或讽刺喜剧等艺人即兴表演时的插科打诨,对白基本都用方言土语,使本地人听了觉得倍感亲切。如“我们二人”说成“我伲两个”,“妯娌”说成“丈母娘”等等。
(4)神秘语言菇寮白。在浙南山区的民俗文化中,最具地域性、行业性的民俗项目是“菇寮白”。“寮”指的是菇山上临时住处,“白”指的是语言。菇寮白是菇民为了保守香菇生产技术秘密,避讳菇山禁忌所使用的一种特殊行业用语。产生这一套专用的菇山暗语有两个背景:一方面由于菇民外出制菇,常受地方恶势力的侵扰,再加上长期生活于深山幽谷中,缺乏安全感,受迷信思想的支配,他们总把香菇生产的丰歉与生活上的安危寄托于祈求神灵的保佑中,所以在语言上也刻意加以避讳。另一方面,由于做菇是菇民最主要的谋生手段,出于维护香菇生产技术和平时活动上的安全考虑,认为有必要在语言上加以保密,于是创造出了独特的“菇寮白”。这种奇特的语言,没有文字只有读音。例如香菇叫“香老”,采香菇叫“言香”,菇神叫“高登爷”,神仙叫“白胡须”等。
4.结语
在庆元、中国,乃至全球,香菇“剁花法”传统技艺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原本藏在深山密林,“靠天吃饭”的香菇产业,走出大山,走进千家万户,走向了工厂集约化生产的道路。这不仅让庆元农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而且还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科技的神奇力量,更加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剁花法”这一古老生产技艺用实践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完美地诠释。菇民这个“活态性”遗产,艰苦劳作却敢于创新也正是一种“浙西南革命精神”。
参考文献
[1]黄年来.中国香菇栽培学[J] .科学技术文献1994 (12): 145-152.
[2]甘长飞.庆元香菇与文化[J] .文化研究 2010 (11)
[3]田中娟.浙江菇民音樂与民俗研究[J]. 社会科学,2016(12):42-122.
【关键词】“剁花法”;生态文化;文化传承
1.香菇“剁花法”传统技艺的起源与独特魅力
香菇“剁花法”传统技艺,是一项“神奇”的技艺。菇民将树木砍倒后,根据树种、树龄、树木大小的不同,用斧头在树上砍出深浅不一、疏密不同的斧痕,使空气中的天然香菇孢子在斧痕上萌发,这道工序称之为“剁花”。剁花的核心技巧,没有一定之规,无法理化,世代以言传身教,心领神会,灵活而神秘。剁花法生产香菇既不要菌种,也不用任何化学农药或添加剂,完全为纯天然的有机食品,十分珍贵。
作为一种谋生技艺,以生产菌类产品为其目的,该技艺一直是庆龙景三县十多万山民维系生存的“独门技法”,传男不传女,三县之外的人都无法掌握,具有十分实用的价值,是菇民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2.古老传统技艺激活的生态渊源及其当代价值
自吴三公总结发明“剁花法”以来,庆元菇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从事香菇生产,创造并传承至今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独特育菇体系。庆元县一直注重促进香菇与森林的和谐发展,坚持不因香菇生产消耗林木资源而遇制其发展,不因其发展而放宽生态保护。在森林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这一传统生产模式显示出了重要的生态渊源和当代价值。
2.1独特的育菇体系是开辟资源再利用的重要途径
在人类对森林资源利用的长河中,唯独以香菇为谋生的菇民所创造的香菇“剁花法”传统技艺,以真菌孢子作为种源,生产富含蛋白质的食用真菌,其最重要的是在利用森林的同时,又保持了森林生态的良性循环。目前香菇生产技术充分利用了阔叶林采伐和加工的剩余物,甚至连废弃菌棒都重新利用,木材综合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庆元八百多年的香菇栽培历史,生态环境依然在全国排名第一,被称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这是独特的育菇体系和生态协调发展最好的见证。
2.2健康的水土气环境与生态的高度适应
香菇“剁花法”传统技艺讲究“水土气”环境。从菇场、树种、伐木、剁花,以及在发菌管理等过程中都有一套既达到高产丰收,又保持生态平衡的完整的措施,特别是形成了一整套自我制约而不可任意分割的方法。比如树种的利用,特别考虑树龄在30年以上的老龄树才经得起分解,不然菇未长出树烂完了。菇民伐木作业中,必须先剔除枝桠,以防树冠倒下时压损幼树,若不先剔枝,菇木难以充分触地而吸水保湿。菇木通过菌丝分解的有机物,最终将还原于林地,不仅提高林地肥沃度,还能促进林木生长。一个生产项目,使一代代处在贫瘠山区无其他生存余地的人民世代繁衍下来,同时又向人类社会提供了美味佳肴,而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这种高度适应的利用资源方式,是值得我们这一代人认真思考的。
2.3传统的生态观念成就可持续发展
处在深山老林中的菇山,菇民经常受到鸟、兽等危害,因此勤劳勇敢的菇民靠一把斧头和一把柴刀,设计各种简便有效的防护方法。如在特定情况下形成的菇山生活“三不准”:一不准用毒药;二不准用枪;三不准乱杀生。这三条“菇山防护”规定,正体现了菇民们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优良传统。在与鸟兽斗争中,还根据鸟兽特性和危害程度区别对待,有捕、有赶、有杀,其防治思想与生态保护学是值得探究的。
3.由“剁花法”而衍生的“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
(1)丰富多彩话习俗。菇民“候鸟”般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特有菇乡习俗。它根植于简陋而向往的菇寮里,流连于菇民奇特的劳作中。如“傀儡还戏”是过去菇民去上山做菇前做的一种活动,择吉日吉时,用傀儡表演给菩萨看,祈求来年做菇有个好丰收;“耕牛迎娶”:菇民家女儿出嫁,不能走别人走过的路,要么大清早还没有路人的时候送亲,要么就以牛踏路。菇民习俗认为牛踏过的路就是新路,这也是农耕文化的体现。传统菇民在香菇生产阶段是个很分散的小群体,他们通过一些共同的习俗仪式来增强菇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促进当时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2)强体御敌防身术。菇民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他们长期生活在深山老林里,以种菇为生,生存条件恶劣。每年都要进入异地他乡的密林种菇,来年又把香菇运出销售,为了防身自卫,抵御异乡的豪强之徒和深山各种飞禽走兽的侵袭,练就了一套自我保护的菇民防身术,称“香菇功夫”。这些防身术中又以“扁担功”最具代表性,使用一支扁担,三五人不得近身,扁担既是菇民们的劳动工具,同时也是最好最隐蔽的防身武器。如今香菇生产环境与菇业保护方式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菇民防身术的护驾功效也就随之消解。然而,菇民防身术仍有其独特的健身作用和文化价值,应得到传承与发展。
(3)祈福还愿菇民戏。菇民戏是庆元古老的地方剧种,起源于庆元菇民最集中的二都地区,又称“二都戏”,是以庆元方言为唱腔,具有悠久历史和浓郁菇乡情韵的传统戏剧。它最早源于祭祖及祈求香菇丰收仪式,在菇民区和香菇产地的影响非常广泛。二都戏的舞台用语是用二都地区的“官”话,乡音十分浓重,特别是丑角或讽刺喜剧等艺人即兴表演时的插科打诨,对白基本都用方言土语,使本地人听了觉得倍感亲切。如“我们二人”说成“我伲两个”,“妯娌”说成“丈母娘”等等。
(4)神秘语言菇寮白。在浙南山区的民俗文化中,最具地域性、行业性的民俗项目是“菇寮白”。“寮”指的是菇山上临时住处,“白”指的是语言。菇寮白是菇民为了保守香菇生产技术秘密,避讳菇山禁忌所使用的一种特殊行业用语。产生这一套专用的菇山暗语有两个背景:一方面由于菇民外出制菇,常受地方恶势力的侵扰,再加上长期生活于深山幽谷中,缺乏安全感,受迷信思想的支配,他们总把香菇生产的丰歉与生活上的安危寄托于祈求神灵的保佑中,所以在语言上也刻意加以避讳。另一方面,由于做菇是菇民最主要的谋生手段,出于维护香菇生产技术和平时活动上的安全考虑,认为有必要在语言上加以保密,于是创造出了独特的“菇寮白”。这种奇特的语言,没有文字只有读音。例如香菇叫“香老”,采香菇叫“言香”,菇神叫“高登爷”,神仙叫“白胡须”等。
4.结语
在庆元、中国,乃至全球,香菇“剁花法”传统技艺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原本藏在深山密林,“靠天吃饭”的香菇产业,走出大山,走进千家万户,走向了工厂集约化生产的道路。这不仅让庆元农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而且还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科技的神奇力量,更加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剁花法”这一古老生产技艺用实践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完美地诠释。菇民这个“活态性”遗产,艰苦劳作却敢于创新也正是一种“浙西南革命精神”。
参考文献
[1]黄年来.中国香菇栽培学[J] .科学技术文献1994 (12): 145-152.
[2]甘长飞.庆元香菇与文化[J] .文化研究 2010 (11)
[3]田中娟.浙江菇民音樂与民俗研究[J]. 社会科学,2016(12):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