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晓月照狮桥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uli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地区的八景,最早见于金朝的《明昌遗事》中,最早叫燕京八景,为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飞雨、西山积雪、玉泉垂虹、卢沟晓月、居庸叠翠。但是对于八景的名目,历来有所变化。在清乾隆十六年,经乾隆皇帝钦定,八景定为: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这算御定八景。
  卢沟晓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乾隆皇帝第一次路过卢沟桥,便作《过卢沟桥》一诗,乾隆十六年时他去泰陵,过卢沟桥又作一诗:
  茅店寒鸡咿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
  半钩留照三秋淡,一练分波平镜明。
  入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影尤惊。
  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
  并且立碑于桥头,题“卢沟晓月”四字。乾隆一生拼命写诗,做诗四万余首,能看的没有几个,但是卢沟晓月,却是人间不可多得的美景。卢沟晓月一半是明月,一半是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卢沟桥位于永定河之上,修建历史可以追溯到金代。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明昌三年建成,而后经过多次重修,现在的卢沟桥经过修建复原了古桥原貌。
  “卢沟桥上的狮子,数不清”,这句老北京歇后语道出了卢沟桥最大的特色,石狮。
  卢沟桥石狮出自匠人,大巧若拙,浑然天成。当然卢沟桥的狮子并非真的数不清,卢沟桥自建成之后的800多年,桥上石狮因各种原因在不断被改变着,康熙年间甚至因为洪水泛滥,卢沟桥重新建造过。除却历史时期不断的修缮对在文革期间的修缮,自中国成立后,1952年曾配置新的望柱,望柱上的狮子总数由488只改为486只,而在文革时期由于修缮石狮数目被添加为491只。而1979年的复查中,又发现了17只,这样数字变为502只。1983年,卢沟桥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员确认石狮总数为498只。而且又有个别石狮被雷劈坏与被人为砸坏,直到现在卢沟桥文管处提供的数字是501只。
  卢沟桥望柱上的石狮形态各异,造型不一,并且石狮的建造历史不同金。由金代最初的建造,在历经几百年间不断的修缮,卢沟桥上汇集了数代石狮,在这一脉相承中也存在着时代的特色。每一代孩子都在小学课本上读到过:“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象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象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象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晓月照狮桥,卢沟桥跨于永定河之上,地理位置历来重要,1937年7月7日,日本在此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日的第一枪。
  如今我们在卢沟桥上走过,上面弹痕依旧清晰可见,自金代起流传下来的历代石狮,桥面上凹凸不平的石砖,在这不知何年初照人的月光之下,都留下了歷史的痕迹。
  编辑/徐展
其他文献
禪活
期刊
一  如何保养我们的身体,如何安放我们的心,这是人生问题中最基本的两大问题。前一问题为人兽所共,后一问题乃人类所独。  禽兽也有心,但他们是心为形役,身是唯一之主,心则略如耳目四肢一般官能,只像是一工具,一作用。为要保养身,才运使到心。身的保养暂时无问题,心即暂时停止其运用。总之,在动物界,只有第一问题,即如何保养身,更无第二问题,即如何安放心。心只安放在身里,遇到身有问题,心才见作用。心为身有,
期刊
与中国茶圣陆羽不同,日本茶圣千利休不仅以其审美影响了日本的茶道,还影响到日本文化的许多方面,他在茶道艺术中发扬光大的“诧寂”(原意为外表粗糙、内在完美,一般指朴素又安静的事物)概念更是成为日本美学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千利休的童年和别的孩子并无二致。那时他的名字还叫田中与四郎(在父亲去世后改名为千宗易),是个出生在咸鱼商人家的孩子。他比较喜欢安静,钟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樱花开的时候,他常常会望着
期刊
我以为,用桃红柳绿比喻春天的颜色,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桃、柳,在我家乡的传说中,又都是辟邪的。家乡人带着襁褓中的孩子外出时,总要折根桃条,用以驱鬼辟邪。柳,就更不用说了,但凡清明时节,人们会把柳枝插在门楣之上,用以避邪。有的地方还用面和枣做成飞燕,再用柳枝串起来,插到门上,称作“子推燕”。  说到桃、柳,让人很快想到了春天,说到春天,让人又想起唐代无尽藏的一首《梅花诗》:“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
期刊
“拨花砌,爱庭荫,清风逐人,日色流兴,卧借青霭,坐攀花枝,闻莺近席羽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乃命酌香味,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觉清思,虽玉霞仙浆,无复加也。”  ——吕温《三月三日茶宴序》  西汉时,汉武帝曾派使者出使印度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中国的茶叶,也在很早以前就传到世界各地。  但茶在社会各阶层
期刊
道心坚定才能在各种诱惑前守住自己的本心  子日:“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适”当往讲,“道”当方向讲,“立”当守讲,“权”当变讲。这句的意思就是:有可以共同向学的人,但未必能够知道向学的方向;有知道共同向学方向的人,未必守得住道;有守得住道的人,未必知道随机应变。这是孔子讲的修道的次第,修道从治学开始,治学还要知道学的目的,学的目的是为了成道。知道成道了
期刊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孟子却可以比做柏拉图。  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
期刊
仙气  又老又狐又仙,我想了想,只有王仁杰老师担得起。  王老师是当代戏曲界“汤显祖”式的人物。这样说,很多人是认同的。他75岁,泉州人,在梨园戏剧团当编剧,抽烟,喝酒,吃肉,不爱睡觉……写得一手好文章,编得一手好剧本,一笑很江湖气。每次见他,都夹着一支“中华”。  “我写剧本辛苦,别人进贡的。”他解释。梨园戏“皇后”曾静萍老师演的戏大多出自王仁杰老师之手。有一次,在梅兰芳大戏院演完戏,大家一起去
期刊
班超策马悠悠行于广袤无垠的西域土地,沿途一路绿洲黄沙交错斑驳,刺眼炽热的阳光将衣襟间的汗水蒸发殆尽——西域日光尖刺如一头未经驯化的野马鬃毛,混合着砂砾、马奶与淡淡的膻气。戎马倥偬、折冲樽俎的岁月里,他早已习惯了向前,向前,却未曾想有朝一日自己的马儿会奔向一条归途。是的,他向朝廷请求回乡颐养天年的上书终得获准。倦鸟思归,但求生入玉门关,他知道自己胸腔中那团火也到了熄灭的时刻。  自以为全无眷念舍弃的
期刊
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务实,所以一定要守位。一个善于守位的人,他一定会在单位里勤勤恳恳、本本分分的做出成绩。  “位”是命运轨迹中不同时间段所处的坐标,在《易经》里面就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就是知位、守位,不去胡思乱想、不去想自己想不到的蟠桃,不去想自己得不到太上老君的神丹,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务实,所以一定要守位。一个人知位、守位是君子之为,用庄子的话说,就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