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是缘份,爱是感动,爱是宽容,爱是提升,爱是体谅……爱就像小鸟需要翅膀,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一样。爱很广泛,有祖孙之爱,父母之爱,兄妹之爱,同事之爱,夫妻之愛……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大家不理解,会异口同声地问:那是什么呢?我一定毫不犹豫地回答您们:“是师爱!” 师爱,顾名思义就是老师对学生的伟大无私的爱。师爱是理性的爱,是智慧的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发展的巨大动力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催化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灯。
关键词:师爱;健康成长;指路灯
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师爱诠释,使我深深明白:师爱是平等,是呵护,是赏识,是信任。
一、师爱是平等
作家冰心说得好:“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关爱每一个孩子是教师的天职。好孩子人人都会爱,但我认为,平等地对待后进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很多孩子品学兼优,活泼可爱,人见人爱,老师自然把爱毫不犹豫的给他们。可是总有一些后进的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行为习惯差,个性孤僻,把自己禁锢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拒人于千里之外,对这些孩子是倾注爱还是放弃,是对老师专业化的考验。而失去公平性的师爱不是真正的爱。我班曾有一位小男孩,常常迟到、旷课。学习习惯非常差,上课时无精打采,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每次作业写字都东倒西歪,错别字不计其数,成绩很差。我多次找他谈话,想和他交朋友,他总是爱理不理,每次收效甚微,多次努力,我渐渐地对他失去了信心,产生了听之任之的想法。课堂上,他常注意力不集中,睡觉,我行我素,作业不认真按时完成,迟到旷课等现象我也只是漫不经心地问一问,没有刨根问底。我的不闻不问,他越来越颓废,上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时常不打招呼就走人。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班上时常有人迟到,上课不专心,作业不按时完成。一种漠然的表情出现在更多的孩子脸上。我蒙了,很是着急,于是我不断找原因,在一次思想品德课上,有一个孩子说:“我觉得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不交作业等行为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听了这个学生的话。我突然意识到,这是我的疏忽造成的恶劣后果。
所以,师爱要求公平地爱全体学生,不言放弃。师爱要求老师蹲下来与学生平等交往,象朋友一样。
二、 师爱是呵护,是引导
师爱是呵护、是引导、是不放弃。 作为一名老师,要爱护自己的学生,不能打骂、侮辱、贬低他们,要给与足够的尊重,关爱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你关心呵护他们,他们会更加尊敬你,体贴你。
最近我发现一位小姑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发呆,时常无缘无故哭泣。哭起来没完没了,于是我和家长取得联系,方知道前不久她的父亲去世了,知道原因后,课间我把她领进办公室,温柔地说:“你家里发生的事老师都知道了。”她泪眼汪汪,好一会儿,眼泪大颗大颗的往下落。我心疼的把她揽进怀里,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她抽噎着,努力的克制自己。“孩子哭出来吧!”她哇的一下放声大哭起来,哭的嘶声裂肺,我紧紧地抱着她什么也不说。我的鼻子也酸酸的,真想哭。我静静的等她发泄完了,给她倒了一杯水,温和的说:“孩子,你的痛苦我感同身受,因为我也刚失去母亲,我也非常痛苦,但是,我们不能总是沉浸在痛苦中,活着的人要好好学习,认真工作,死去的亲人才会放心,我们不能让他们牵挂,这是我们对他们的另一种爱,他们在天上看着我们呢!让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默默的怀念他们,好吗?”她抬起头来擦干眼泪,坚定地说:“老师,现在我心里舒服多了,我一定会坚强,努力学习,让爸爸放心,不让您为我操心。”我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又鼓励她说“好!我知道你是个坚强的孩子,一定不让我失望,我们一起努力吧!孩子,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我,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好,老师,我们拉钩。”从此,她像变了个人,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我为她的改变而骄傲,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改作业,听到敲门声,得到允许后,小女孩走了进来,给我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老师我是来感谢您的,是您让我慢慢的坚强起来的,您比我妈妈厉害,妈妈给我讲了很多次,还是不起作用,您一出马,一次搞定,老师我由衷的的谢谢您!”“孩子你真棒!我没看错你。”她再次鞠躬,转身蹦蹦跳跳地走了。
三、师爱是赏识,是信任
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深深感悟到:爱孩子,就要关心孩子,信任孩子,赏识孩子。
我曾经教过的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她是我同事的孩子。原来教这个班的语文老师由于身体原因无法继续工作,我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对孩子们的情况不熟悉,有一天,同事问我他的孩子学习咋样?怍一听,我有点蒙,回过神来说:“你的孩子是谁?”“王彤,就是我女儿呀。”第二天,我注意观察这个孩子,她个子矮小,性格活泼,随时都是笑眯眯的,是个行为习惯独特的孩子。她一进教室,把书包往桌箱里一塞,就在书包里一个劲的找啊找啊,早读课下了还在找,一连几天都是这样,我很好奇,她在找什么?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她的作业有时没交,即使交了,本子要么撕坏了,要么很脏,作业书写乱七八糟,没法看清,我把她请进办公室,拿出一本写得很糟糕的作业本给她看,我笑眯眯的看着她:“说说感受吧,”老师:“这本作业本写的很乱,看不清,而且很脏。”“哦!”我又拿一本给她看,她摇摇头说:“比前一本还糟糕!”我说:“你看看这是谁写的?”她一看,吓一跳,再也不敢看我一眼,小手拽着衣摆使劲儿往下拉,头越来越低,我一看火候到了,说:“孩子,抬起头来,你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吗?”她慢慢地抬起头来,但不敢和我对视,十分羞愧,一句话也不说。“看着我。说说以后要怎么做?”她怯生生地看着我,过了好一会儿,经过激烈的思想,终于下了决心,勇敢的抬起了头,立正站好,毫不犹豫地对我说说:“老师,以后我一定认真书写,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本保持清洁,决不弄脏,要是我办不到,您通知我爸爸把我领回家。”听着她洪亮的声音,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我又教给她一个小方法:做完作业后,把作业本放在相应的课本里,来到学校,要交作业时拿出课本就很快找到要交的作业,她眼睛一亮,说:“老师,这是个好办法,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啊,每次我都找得好辛苦,唉!”我疼爱的摸摸她的头,和蔼地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以后一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努力吧,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从那天起,只要她的作业写得好,我就在作业本上不断写上鼓励的话语,如:今天你进步了,孩子你真棒!孩子你真聪明!或在班上口头表扬她,班上的同学也很默契,送上真诚掌声。就这样,她进步很快,作业一次比一次工整、漂亮,而且从不拖欠作业,学习成绩进步得很快,学校开展书法竞赛她都积极参加,而且每次都得了奖,看着她越来越自信,我心里乐滋滋的,比捡到一个金元宝还高兴!
实践使我深深地感悟到,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信任的、赞赏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动作……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应该平等的对待全体学生,呵护他们,赏识他们,充分地信任他们。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赞扬,少批评,因为他们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我们的爱之中,师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平等,呵护,赏识,信任就是一种期待,而期待则是我们给成长中的学生最好的礼物。这种催化剂使他们全身心地感到愉悦和激动,而这种欲望和勇气会生成无法估量的正能量,这种正能量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灯。
参考文献
[1]李作群.“师”爱如春雨 浸润“生”心田[J].山西青年,2018(04):135.
[2]李素鲜. 师爱——教师的宝贵之道[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
关键词:师爱;健康成长;指路灯
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师爱诠释,使我深深明白:师爱是平等,是呵护,是赏识,是信任。
一、师爱是平等
作家冰心说得好:“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关爱每一个孩子是教师的天职。好孩子人人都会爱,但我认为,平等地对待后进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很多孩子品学兼优,活泼可爱,人见人爱,老师自然把爱毫不犹豫的给他们。可是总有一些后进的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行为习惯差,个性孤僻,把自己禁锢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拒人于千里之外,对这些孩子是倾注爱还是放弃,是对老师专业化的考验。而失去公平性的师爱不是真正的爱。我班曾有一位小男孩,常常迟到、旷课。学习习惯非常差,上课时无精打采,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每次作业写字都东倒西歪,错别字不计其数,成绩很差。我多次找他谈话,想和他交朋友,他总是爱理不理,每次收效甚微,多次努力,我渐渐地对他失去了信心,产生了听之任之的想法。课堂上,他常注意力不集中,睡觉,我行我素,作业不认真按时完成,迟到旷课等现象我也只是漫不经心地问一问,没有刨根问底。我的不闻不问,他越来越颓废,上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时常不打招呼就走人。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班上时常有人迟到,上课不专心,作业不按时完成。一种漠然的表情出现在更多的孩子脸上。我蒙了,很是着急,于是我不断找原因,在一次思想品德课上,有一个孩子说:“我觉得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不交作业等行为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听了这个学生的话。我突然意识到,这是我的疏忽造成的恶劣后果。
所以,师爱要求公平地爱全体学生,不言放弃。师爱要求老师蹲下来与学生平等交往,象朋友一样。
二、 师爱是呵护,是引导
师爱是呵护、是引导、是不放弃。 作为一名老师,要爱护自己的学生,不能打骂、侮辱、贬低他们,要给与足够的尊重,关爱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你关心呵护他们,他们会更加尊敬你,体贴你。
最近我发现一位小姑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发呆,时常无缘无故哭泣。哭起来没完没了,于是我和家长取得联系,方知道前不久她的父亲去世了,知道原因后,课间我把她领进办公室,温柔地说:“你家里发生的事老师都知道了。”她泪眼汪汪,好一会儿,眼泪大颗大颗的往下落。我心疼的把她揽进怀里,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她抽噎着,努力的克制自己。“孩子哭出来吧!”她哇的一下放声大哭起来,哭的嘶声裂肺,我紧紧地抱着她什么也不说。我的鼻子也酸酸的,真想哭。我静静的等她发泄完了,给她倒了一杯水,温和的说:“孩子,你的痛苦我感同身受,因为我也刚失去母亲,我也非常痛苦,但是,我们不能总是沉浸在痛苦中,活着的人要好好学习,认真工作,死去的亲人才会放心,我们不能让他们牵挂,这是我们对他们的另一种爱,他们在天上看着我们呢!让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默默的怀念他们,好吗?”她抬起头来擦干眼泪,坚定地说:“老师,现在我心里舒服多了,我一定会坚强,努力学习,让爸爸放心,不让您为我操心。”我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又鼓励她说“好!我知道你是个坚强的孩子,一定不让我失望,我们一起努力吧!孩子,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我,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好,老师,我们拉钩。”从此,她像变了个人,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我为她的改变而骄傲,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改作业,听到敲门声,得到允许后,小女孩走了进来,给我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老师我是来感谢您的,是您让我慢慢的坚强起来的,您比我妈妈厉害,妈妈给我讲了很多次,还是不起作用,您一出马,一次搞定,老师我由衷的的谢谢您!”“孩子你真棒!我没看错你。”她再次鞠躬,转身蹦蹦跳跳地走了。
三、师爱是赏识,是信任
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深深感悟到:爱孩子,就要关心孩子,信任孩子,赏识孩子。
我曾经教过的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她是我同事的孩子。原来教这个班的语文老师由于身体原因无法继续工作,我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对孩子们的情况不熟悉,有一天,同事问我他的孩子学习咋样?怍一听,我有点蒙,回过神来说:“你的孩子是谁?”“王彤,就是我女儿呀。”第二天,我注意观察这个孩子,她个子矮小,性格活泼,随时都是笑眯眯的,是个行为习惯独特的孩子。她一进教室,把书包往桌箱里一塞,就在书包里一个劲的找啊找啊,早读课下了还在找,一连几天都是这样,我很好奇,她在找什么?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她的作业有时没交,即使交了,本子要么撕坏了,要么很脏,作业书写乱七八糟,没法看清,我把她请进办公室,拿出一本写得很糟糕的作业本给她看,我笑眯眯的看着她:“说说感受吧,”老师:“这本作业本写的很乱,看不清,而且很脏。”“哦!”我又拿一本给她看,她摇摇头说:“比前一本还糟糕!”我说:“你看看这是谁写的?”她一看,吓一跳,再也不敢看我一眼,小手拽着衣摆使劲儿往下拉,头越来越低,我一看火候到了,说:“孩子,抬起头来,你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吗?”她慢慢地抬起头来,但不敢和我对视,十分羞愧,一句话也不说。“看着我。说说以后要怎么做?”她怯生生地看着我,过了好一会儿,经过激烈的思想,终于下了决心,勇敢的抬起了头,立正站好,毫不犹豫地对我说说:“老师,以后我一定认真书写,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本保持清洁,决不弄脏,要是我办不到,您通知我爸爸把我领回家。”听着她洪亮的声音,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我又教给她一个小方法:做完作业后,把作业本放在相应的课本里,来到学校,要交作业时拿出课本就很快找到要交的作业,她眼睛一亮,说:“老师,这是个好办法,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啊,每次我都找得好辛苦,唉!”我疼爱的摸摸她的头,和蔼地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以后一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努力吧,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从那天起,只要她的作业写得好,我就在作业本上不断写上鼓励的话语,如:今天你进步了,孩子你真棒!孩子你真聪明!或在班上口头表扬她,班上的同学也很默契,送上真诚掌声。就这样,她进步很快,作业一次比一次工整、漂亮,而且从不拖欠作业,学习成绩进步得很快,学校开展书法竞赛她都积极参加,而且每次都得了奖,看着她越来越自信,我心里乐滋滋的,比捡到一个金元宝还高兴!
实践使我深深地感悟到,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信任的、赞赏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动作……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应该平等的对待全体学生,呵护他们,赏识他们,充分地信任他们。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赞扬,少批评,因为他们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我们的爱之中,师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平等,呵护,赏识,信任就是一种期待,而期待则是我们给成长中的学生最好的礼物。这种催化剂使他们全身心地感到愉悦和激动,而这种欲望和勇气会生成无法估量的正能量,这种正能量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灯。
参考文献
[1]李作群.“师”爱如春雨 浸润“生”心田[J].山西青年,2018(04):135.
[2]李素鲜. 师爱——教师的宝贵之道[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