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资源已经在教学中广泛运用。文章主要阐述高三地理复习课及微课的特点,分析微课在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对知识建构、重难点突破、对学生自主学习、建模等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运用实例阐述微课在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微课 高三地理 复习
一直以来地理学科都是高中学生学习的瓶颈学科,纵观现有高中地理课程的必修、选修内容,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学习地理的必备知识,即地图地球知识;二是系统地理,即各类基本地理原理、规律、成因、演变等,其又可分为自然、人文地理两大部分;三是区域地理,包括中国、世界地理。各部分知识内容不同、结构各异,又盘根错节、相互影响。自然地理抽象而又深奥难懂;人文地理知识庞杂,“博大精深”;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是大杂烩,简直鱼龙混杂,既综合又独特。这使得高三地理复习,让广大师生“焦头烂额,仍不得要领”,使许多处在文综围城里面的迷途者找不到高考决胜的捷径。地理微课这个集网络、信息于一身的新颖教学手段,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教学主题突出、学习方式灵活等特点。将微课引入高三地理复习,可以用来分析归纳考点,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突破复习重难点;可以用来讲解和展示诸如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方面的技能,适应高三学生地理差异性学习和自主学习;也可以精讲各类题型、节约课堂复习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效率。
一、借用微课整合主干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高三复习不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高一、高二是针对学业水平测试制定学习目标,高三是针对高考制定学习目标,需要整合内容,重新构建学习能力层次目标。地理复习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一是要整合主干知识中的高频考点,构建逻辑型知识体系与分布型知识体系;二是以某一地理要素为核心,以区域为载体,梳理和整合考点知识,注重原理规律,形成思维序列;三是高效建模,在形成解答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三地理复习中,首先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记忆性的梳理,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阐释,最后举一反三地将知识运用到新情境中。作为高三学生,他们已掌握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初步形成知识网络,并具备一定学科技能,但是实际上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掌握并不牢固,知识网络覆盖也不全面,尤其是知识的迁移能力仍欠缺。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根据地理教学目标,把地理主干知识制作成微课,让学生站在高级认知的层面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把握与运用。对零散知识进行梳理,让互相联系并有逻辑关系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如自然地理的复习,用微课根据下图梳理自然地理的主干知识,学生结合微课对相关知识进行回忆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建构自然地理知识体系。教师同时把五大地理规律分别制作成微课,利用微课对五大地理规律进行深化和拓展。通过这些微课资源的循序渐进学习,学生更系统地把握自然地理知识。
二、利用微课突出重点知识,突破地理复习重难点
在高三地理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及认知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细节不能一次理解透彻,而且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和认识水平不一样。通常在地理复习中,教师无法面面俱到,对所有的重点知识和难点进行反复讲解。将某个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主题、考点等)设计开发成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课。其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重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而且微课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有目的地选择微视频随时随地进行反复学习,直到学懂为止。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重难点,突破重难点,又可以有效地节约课堂时间。
例如在复习“地球运动”时,因其抽象而且繁杂,是所有教师、学生棘手的教学内容,更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师生们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仍然收效甚微,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把这部分内容进行分解,制作成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的周期变化、日出日落的方位及时间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等微课视频,并随着复习教学进度发到班级QQ群中,利用“微课”把抽象而繁杂的内容进行分解并直观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微课”,进行某一知识点的复习,从而指导学生掌握地球运动的规律、原理及意义,既实现教学目标,又强化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三、巧用微课进行差异指导,突出自主学习和个性差异
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仍然是大班化教学,即一个班级,甚至全校高三地理复习都是统一进度,但是学生地理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备课时往往考虑的是整个班级的整体学习情况,而不是学生的个体学情,难以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最终满足不了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通过微课程,把地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形成一个个简化了的、细分的、短小精悍的教学过程。学生利用微课程进行学习时,可以灵活安排时间思考、探索,对感兴趣的问题或自己有疑问的问题,可以反复播放,进行相应的思考,可以针对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更有效率地学习,自主性强。因为学生最清楚怎样的学习更能满足自己,也最清楚自己学习中的难点和不足。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更深入地学习;也可以针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反复学习。这样学生将做到:只学核心内容,不学陪衬;只学最需要的;只学最有用的。运用微课的地理复习可以提高教与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微课程的模块化、个性化设计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资源。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例如在复习必修1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时,教师可以把不同的地域分异规律制作成微课。特别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可以以小专题的形式制作微课,并适当为部分学生量身定做一些“拓展资源”,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当学生在学习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有困难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地选择教师提供的微课资源作为学习资源,以理解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解决困惑或弥补不足。在目前高中三地理教学课时较紧、学习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微课程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消化学习中的难点、疑点,还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从而达到优化复习的目的。 四、借助微课评析试题,引导学生高效建模
高三地理复习的目标之一是高效建模,即通过试题训练,让学生在形成解答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培养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三地理复习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地理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和规律,更要求学生把学到的地理知识进行运用和迁移,即用所学到的地理原理、规律解决和解释现实中遇到的地理问题和地理现象。试题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有关理论联系起来,情境创设更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常以教材外的知识为切入点,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试题是教材上没有、教师没有讲过的新问题;解答问题的程序不是靠从头脑中“搜寻答案”,而是根据提供的大量资料,并综合储备的信息,通过思考确定解题思路,再独立进行判断(选择题)或编制答案(综合题)。所以在目前的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经常通过试题训练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要举行月考甚至周考。但是由于教学和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导致许多习题不仅学生无法很好地完成,老师也抽不出时间进行讲评和解析。而老师把这些习题的解题思路及解析通过微课的形式进行展示,这样既可以缓解课时紧张,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和巩固相关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一些综合题,并不是每位学生都错的一样,即使是错的是同一题,错误的原因也未必相同,而通过微课视频的讲解,学生可根据各自的需求随时随地地选择不同的视频,以解决各自的学习问题。如下题的微课评析:
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对本题通过微课进行分析时,可先讲解解题步骤:
(1)审题干:中心词、限定词、答题指令词;
(2)列模板:按照中心词要求地理要素全面列出;
(3)读信息:结合题干,从材料、图表、图例、注记等中提取信息;
(4)究实际:结合材料(图文)、具体地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细筛选:根据题意,决定要点的去留;
(6)整语言:用规范的地理语言,按照逻辑顺序整理。
然后讲解答题思路:先分析大原因,再分析原因的原因(注意答题顺序):
(1)入海泥沙少←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弱;M点以上G河长距离流经地势平坦的盆地,流速较小,泥沙易在M点以上河床沉积;
(2)入海口海区泥沙不易沉积←G河下游地形坡度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洋流将入海口海区泥沙带到别的海区。
(3)入海口海区地壳在下沉(原因难分析)。
最后讲解得分点:(1)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2,因为地形高差大2,河流落差大,流速大2。(2)入海泥沙量较少2,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2,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2;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2,水土流失较轻2。
通过这样的引导和训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规范答题、训练思维,达到高效建模的目的。
微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将其运用于高三地理复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突破复习重难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落实因材施等。可以让师生最大限度地利用零碎时间及时学习,使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优化复习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攀峰,张天宝.试论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其面临的困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49-53.
[2]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3]戚建涛.微课程辅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4]胡秀明.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
[5]何芬.基于微课的高中地理差异教学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本文为福建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微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关键词: 微课 高三地理 复习
一直以来地理学科都是高中学生学习的瓶颈学科,纵观现有高中地理课程的必修、选修内容,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学习地理的必备知识,即地图地球知识;二是系统地理,即各类基本地理原理、规律、成因、演变等,其又可分为自然、人文地理两大部分;三是区域地理,包括中国、世界地理。各部分知识内容不同、结构各异,又盘根错节、相互影响。自然地理抽象而又深奥难懂;人文地理知识庞杂,“博大精深”;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是大杂烩,简直鱼龙混杂,既综合又独特。这使得高三地理复习,让广大师生“焦头烂额,仍不得要领”,使许多处在文综围城里面的迷途者找不到高考决胜的捷径。地理微课这个集网络、信息于一身的新颖教学手段,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教学主题突出、学习方式灵活等特点。将微课引入高三地理复习,可以用来分析归纳考点,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突破复习重难点;可以用来讲解和展示诸如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方面的技能,适应高三学生地理差异性学习和自主学习;也可以精讲各类题型、节约课堂复习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效率。
一、借用微课整合主干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高三复习不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高一、高二是针对学业水平测试制定学习目标,高三是针对高考制定学习目标,需要整合内容,重新构建学习能力层次目标。地理复习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一是要整合主干知识中的高频考点,构建逻辑型知识体系与分布型知识体系;二是以某一地理要素为核心,以区域为载体,梳理和整合考点知识,注重原理规律,形成思维序列;三是高效建模,在形成解答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三地理复习中,首先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记忆性的梳理,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阐释,最后举一反三地将知识运用到新情境中。作为高三学生,他们已掌握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初步形成知识网络,并具备一定学科技能,但是实际上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掌握并不牢固,知识网络覆盖也不全面,尤其是知识的迁移能力仍欠缺。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根据地理教学目标,把地理主干知识制作成微课,让学生站在高级认知的层面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把握与运用。对零散知识进行梳理,让互相联系并有逻辑关系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如自然地理的复习,用微课根据下图梳理自然地理的主干知识,学生结合微课对相关知识进行回忆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建构自然地理知识体系。教师同时把五大地理规律分别制作成微课,利用微课对五大地理规律进行深化和拓展。通过这些微课资源的循序渐进学习,学生更系统地把握自然地理知识。
二、利用微课突出重点知识,突破地理复习重难点
在高三地理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及认知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细节不能一次理解透彻,而且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和认识水平不一样。通常在地理复习中,教师无法面面俱到,对所有的重点知识和难点进行反复讲解。将某个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主题、考点等)设计开发成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课。其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重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而且微课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有目的地选择微视频随时随地进行反复学习,直到学懂为止。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重难点,突破重难点,又可以有效地节约课堂时间。
例如在复习“地球运动”时,因其抽象而且繁杂,是所有教师、学生棘手的教学内容,更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师生们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仍然收效甚微,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把这部分内容进行分解,制作成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的周期变化、日出日落的方位及时间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等微课视频,并随着复习教学进度发到班级QQ群中,利用“微课”把抽象而繁杂的内容进行分解并直观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微课”,进行某一知识点的复习,从而指导学生掌握地球运动的规律、原理及意义,既实现教学目标,又强化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三、巧用微课进行差异指导,突出自主学习和个性差异
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仍然是大班化教学,即一个班级,甚至全校高三地理复习都是统一进度,但是学生地理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备课时往往考虑的是整个班级的整体学习情况,而不是学生的个体学情,难以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最终满足不了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通过微课程,把地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形成一个个简化了的、细分的、短小精悍的教学过程。学生利用微课程进行学习时,可以灵活安排时间思考、探索,对感兴趣的问题或自己有疑问的问题,可以反复播放,进行相应的思考,可以针对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更有效率地学习,自主性强。因为学生最清楚怎样的学习更能满足自己,也最清楚自己学习中的难点和不足。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更深入地学习;也可以针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反复学习。这样学生将做到:只学核心内容,不学陪衬;只学最需要的;只学最有用的。运用微课的地理复习可以提高教与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微课程的模块化、个性化设计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资源。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例如在复习必修1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时,教师可以把不同的地域分异规律制作成微课。特别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可以以小专题的形式制作微课,并适当为部分学生量身定做一些“拓展资源”,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当学生在学习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有困难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地选择教师提供的微课资源作为学习资源,以理解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解决困惑或弥补不足。在目前高中三地理教学课时较紧、学习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微课程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消化学习中的难点、疑点,还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从而达到优化复习的目的。 四、借助微课评析试题,引导学生高效建模
高三地理复习的目标之一是高效建模,即通过试题训练,让学生在形成解答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培养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三地理复习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地理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和规律,更要求学生把学到的地理知识进行运用和迁移,即用所学到的地理原理、规律解决和解释现实中遇到的地理问题和地理现象。试题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有关理论联系起来,情境创设更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常以教材外的知识为切入点,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试题是教材上没有、教师没有讲过的新问题;解答问题的程序不是靠从头脑中“搜寻答案”,而是根据提供的大量资料,并综合储备的信息,通过思考确定解题思路,再独立进行判断(选择题)或编制答案(综合题)。所以在目前的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经常通过试题训练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要举行月考甚至周考。但是由于教学和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导致许多习题不仅学生无法很好地完成,老师也抽不出时间进行讲评和解析。而老师把这些习题的解题思路及解析通过微课的形式进行展示,这样既可以缓解课时紧张,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和巩固相关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一些综合题,并不是每位学生都错的一样,即使是错的是同一题,错误的原因也未必相同,而通过微课视频的讲解,学生可根据各自的需求随时随地地选择不同的视频,以解决各自的学习问题。如下题的微课评析:
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对本题通过微课进行分析时,可先讲解解题步骤:
(1)审题干:中心词、限定词、答题指令词;
(2)列模板:按照中心词要求地理要素全面列出;
(3)读信息:结合题干,从材料、图表、图例、注记等中提取信息;
(4)究实际:结合材料(图文)、具体地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细筛选:根据题意,决定要点的去留;
(6)整语言:用规范的地理语言,按照逻辑顺序整理。
然后讲解答题思路:先分析大原因,再分析原因的原因(注意答题顺序):
(1)入海泥沙少←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弱;M点以上G河长距离流经地势平坦的盆地,流速较小,泥沙易在M点以上河床沉积;
(2)入海口海区泥沙不易沉积←G河下游地形坡度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洋流将入海口海区泥沙带到别的海区。
(3)入海口海区地壳在下沉(原因难分析)。
最后讲解得分点:(1)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2,因为地形高差大2,河流落差大,流速大2。(2)入海泥沙量较少2,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2,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2;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2,水土流失较轻2。
通过这样的引导和训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规范答题、训练思维,达到高效建模的目的。
微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将其运用于高三地理复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突破复习重难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落实因材施等。可以让师生最大限度地利用零碎时间及时学习,使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优化复习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攀峰,张天宝.试论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其面临的困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49-53.
[2]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3]戚建涛.微课程辅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4]胡秀明.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
[5]何芬.基于微课的高中地理差异教学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本文为福建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微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系列论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