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感恩教育的涵义揭示感恩教育的实质及其重要意义,从家庭、学校两个角度切入,深入分析这两个领域对于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以语文教育为载体这一具体有效实施感恩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感恩教育 语文教学 感谢
一、让学生学会感恩是社会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羊跪乳,鸦反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古训自古有之。可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的受到冲击,在有些人看来“感恩”似乎过时了。而我们的学生呢?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长辈和家长的溺爱,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 ,过着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生活,他们认为所有的关爱和要求都是理所当然,个个变得自私自利,让学校教育变得越来越困难。长此以往我们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所以,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来说,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是啊,学会感恩社会才会变得更和谐,人和人之间才会充满长存的温情,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注满爱。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场所,课堂上教知识教文化责无旁贷,更要帮助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恩。初中阶段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是接受思想教育的黄金期,其实人生来就是一张白纸,后天的培养才让白纸有了色彩,良好有效的教育会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让学生思想的色彩大放光芒。
二、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实施步骤
(1)让学生学会感恩,教师自己先学会感恩
要让学生有感恩之心,教师首先要做一个会感恩的人,用自己的感恩之心去感染我们的学生。我们常说“身教大于言传”,事实证明確实如此,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满口的说教有时起的作用微乎其微,而一个具体的行动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教师节,我们先给自己的老师送上一句感恩的祝福,母亲节,我们先给自己的母亲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圣诞节,我们收到孩子的礼物先说上一句“谢谢”……事情虽小,但意义重大,孩子会在我们的行动中领悟何为感恩,他们不知不觉会模仿,最终成为自己灵魂深处的一部分。
(2)创造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营造课堂感恩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展开感恩教育,并想取得成效,需要有良好的学校感恩教育和课堂教育氛围。学校良好的感恩氛围建设会使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我校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感恩的氛围,以“感恩”为主题的楼廊文化建设,校园橱窗中也开辟了“语文感恩专栏”,学校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感恩教育专项活动,包括:感恩演讲,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开展感恩主题班会,征集以感恩为主题的优秀作文等等。使学校沐浴在充满爱的良好氛围下,师生共受熏陶。这种熏陶自然而然的会充盈在我们的课堂之上,影响这学生的生活。
语文课堂更应展现感恩教育的氛围,在教室每个班级都开辟了“班级感恩文化角”。感恩书籍、有关感恩的学生的字画、作文展示,在班级随处可见,使班级里充满了浓浓的感恩气息,为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创设良好的氛围。这些小小的举措,呼唤着中学生的感恩之心。通过挖掘语文学科的相关育人因素,整合和优化,在课堂中有机渗透。
(3)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好语文课文中的感恩教育内容
语文教材中感恩教育方面的内容是比较多的,作文语文教师要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好这些内容,让其在感恩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再塑生命》一课,在作品中海伦凯勒回忆了自己的老师给她的影响,老师独特的教育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那在这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一主题,对学生进行师恩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自己的老师。朱自清的《背影》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父亲形象,从中我们能感受到父爱的深沉与伟大,是教育学生感恩父母的良好素材。现在的孩子爱国情怀越来越淡薄,而都德的《最后一课》则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及祖国语言的热爱,追寻学生失落已久的爱国热情。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则是感恩自然的佳作……这一篇篇深怀感恩的作品不光要感动我们,更应让学生体会到它们的魅力,受到思想的震撼。这么好的感恩内容靠的是教者去发现、去体验、去传递。
(4)利用语文课上的拓展训练和影视媒体强化感恩教育
语文课是一门较感性和开放的课程,恰当适时的拓展训练也是感恩教育的良好机会,语文课上的拓展训练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感恩教育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否则就会流于空洞。例如:在教授《背影》一课时,父亲对儿子默默的关怀举动感人至深,而我们的父母不也同样爱着我们吗?让学生说一说最让自己感动的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关怀的瞬间,相信学生会有话说,也会真的动情,从而体会父爱的深沉,学会感恩父母。语文课上这样的拓展延伸机会很多,教师要抓住机会结合实际,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在愉快的影视作品中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相对于文字,现在的孩子对影视作品更感兴趣,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对学生加以引导,向学生推荐好的影视作品,或带领学生观看好的影视作品,总之,要利用好现代化的媒体设备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
三、学生感恩教育的实际意义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首先,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远发展的需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可以在自私自利、野蛮无礼的社会氛围中发展,要发展就要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其次,这是一个社会对良好人格的呼唤,我们倡导和谐社会,没有感恩之心的社会就是无鱼之水、无木之林,不会有长足的发展。而对于个人而言,感恩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一个人如果缺乏感恩之心,就如同行尸走肉,是一个不完全的人,而只有学会感恩、懂得感恩,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才会得到正确的发展,从而走向谦逊、谨慎、幽默、敬爱、自尊的人生方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生的感恩教育任重而道远,作文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在语文课堂上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感恩教育,让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拥有一颗感恩之心的好少年。
参考文献:
[1]苏宝胜.感恩教育与和谐校园构建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6).
[2]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20(4).
关键词:感恩教育 语文教学 感谢
一、让学生学会感恩是社会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羊跪乳,鸦反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古训自古有之。可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的受到冲击,在有些人看来“感恩”似乎过时了。而我们的学生呢?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长辈和家长的溺爱,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 ,过着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生活,他们认为所有的关爱和要求都是理所当然,个个变得自私自利,让学校教育变得越来越困难。长此以往我们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所以,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来说,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是啊,学会感恩社会才会变得更和谐,人和人之间才会充满长存的温情,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注满爱。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场所,课堂上教知识教文化责无旁贷,更要帮助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恩。初中阶段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是接受思想教育的黄金期,其实人生来就是一张白纸,后天的培养才让白纸有了色彩,良好有效的教育会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让学生思想的色彩大放光芒。
二、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实施步骤
(1)让学生学会感恩,教师自己先学会感恩
要让学生有感恩之心,教师首先要做一个会感恩的人,用自己的感恩之心去感染我们的学生。我们常说“身教大于言传”,事实证明確实如此,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满口的说教有时起的作用微乎其微,而一个具体的行动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教师节,我们先给自己的老师送上一句感恩的祝福,母亲节,我们先给自己的母亲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圣诞节,我们收到孩子的礼物先说上一句“谢谢”……事情虽小,但意义重大,孩子会在我们的行动中领悟何为感恩,他们不知不觉会模仿,最终成为自己灵魂深处的一部分。
(2)创造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营造课堂感恩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展开感恩教育,并想取得成效,需要有良好的学校感恩教育和课堂教育氛围。学校良好的感恩氛围建设会使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我校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感恩的氛围,以“感恩”为主题的楼廊文化建设,校园橱窗中也开辟了“语文感恩专栏”,学校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感恩教育专项活动,包括:感恩演讲,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开展感恩主题班会,征集以感恩为主题的优秀作文等等。使学校沐浴在充满爱的良好氛围下,师生共受熏陶。这种熏陶自然而然的会充盈在我们的课堂之上,影响这学生的生活。
语文课堂更应展现感恩教育的氛围,在教室每个班级都开辟了“班级感恩文化角”。感恩书籍、有关感恩的学生的字画、作文展示,在班级随处可见,使班级里充满了浓浓的感恩气息,为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创设良好的氛围。这些小小的举措,呼唤着中学生的感恩之心。通过挖掘语文学科的相关育人因素,整合和优化,在课堂中有机渗透。
(3)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好语文课文中的感恩教育内容
语文教材中感恩教育方面的内容是比较多的,作文语文教师要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好这些内容,让其在感恩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再塑生命》一课,在作品中海伦凯勒回忆了自己的老师给她的影响,老师独特的教育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那在这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一主题,对学生进行师恩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自己的老师。朱自清的《背影》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父亲形象,从中我们能感受到父爱的深沉与伟大,是教育学生感恩父母的良好素材。现在的孩子爱国情怀越来越淡薄,而都德的《最后一课》则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及祖国语言的热爱,追寻学生失落已久的爱国热情。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则是感恩自然的佳作……这一篇篇深怀感恩的作品不光要感动我们,更应让学生体会到它们的魅力,受到思想的震撼。这么好的感恩内容靠的是教者去发现、去体验、去传递。
(4)利用语文课上的拓展训练和影视媒体强化感恩教育
语文课是一门较感性和开放的课程,恰当适时的拓展训练也是感恩教育的良好机会,语文课上的拓展训练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感恩教育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否则就会流于空洞。例如:在教授《背影》一课时,父亲对儿子默默的关怀举动感人至深,而我们的父母不也同样爱着我们吗?让学生说一说最让自己感动的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关怀的瞬间,相信学生会有话说,也会真的动情,从而体会父爱的深沉,学会感恩父母。语文课上这样的拓展延伸机会很多,教师要抓住机会结合实际,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在愉快的影视作品中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相对于文字,现在的孩子对影视作品更感兴趣,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对学生加以引导,向学生推荐好的影视作品,或带领学生观看好的影视作品,总之,要利用好现代化的媒体设备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
三、学生感恩教育的实际意义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首先,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远发展的需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可以在自私自利、野蛮无礼的社会氛围中发展,要发展就要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其次,这是一个社会对良好人格的呼唤,我们倡导和谐社会,没有感恩之心的社会就是无鱼之水、无木之林,不会有长足的发展。而对于个人而言,感恩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一个人如果缺乏感恩之心,就如同行尸走肉,是一个不完全的人,而只有学会感恩、懂得感恩,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才会得到正确的发展,从而走向谦逊、谨慎、幽默、敬爱、自尊的人生方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生的感恩教育任重而道远,作文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在语文课堂上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感恩教育,让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拥有一颗感恩之心的好少年。
参考文献:
[1]苏宝胜.感恩教育与和谐校园构建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6).
[2]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