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社会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当前音乐教育中存在着音乐器材不足、传统教育观念落后、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音乐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针对初中音乐教育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模式;改革建议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战线的一项全局性任务。而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实质就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它看起来是人的微观教导,是人感情世界的东西,但它对人宏观方面的建树和成长,对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作用。音乐教育可以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完善非智力因素的有效途径,是一种情感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反映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
1 初中音乐教育的现状
1.1 音乐教材、音乐器材等硬件投入不足
音乐乐教材的改革已经注意到了“地方化”、“多元化”,但对于满足音乐教育教学来说仍是不够的。对于青少年来说,除了在课堂上接触基本的教材外,还应当有大量的课外读物满足学啦的求知欲。这些相关读物对于弥补教师专业知识的不足也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那些兼职而又想在音乐方面有所研究的老师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当前,对“读物”应当有广义的理解,除了传统的书面资料外,还包括声响、视听等多媒体资料,这些对许多学校来说都是缺少的。广大的农村学校,音乐器材的投入也差强人意。一些学校的教师用的是十来年前的风琴,破旧且音调不准,更谈不上钢琴了。学生的音乐器材更是少得可怜,一氆学校连简单的竖笛都没配备,或着将之高搁不用。学生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往往这边再上音乐课,隔壁教室的学生已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了。
1.2 教育观念的落后
素质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不可忽视。日前初中仍面临着升学考试等各方面的压力,致使学校领导只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所谓的主课程,忽略音体美等“非主干课程”。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音乐等不统考的科目经常被“主干课程”占用。在一些农村学校,音乐课名存实亡。學校和家长都担心“副科”学习会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荒废他们的学业,影响孩子今后的升学。在音乐教育的理论导向、内容选择和技法传授方面,人们的创新意识较为淡薄,尤其是受现代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一些中学音乐教师授课因循守旧,不愿变革,或者仅是简单的模仿,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去调动学生这一主体的自觉能动性。
1.3 音乐老师严重不足和水平参差不齐
总体而言,城市学校的音乐教师配备较为专业化,水平较高,人数充足。相比之下,小城镇及广大农村,音乐师资非常短缺,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师绝大部分是半路出家,理论水平较低,综合操作技能较差,更多的是由其他科目的老师兼职。由于观念上的落后,学校在评比先进教师等工作时,往往把音乐教师排出在外,致使原本就很稀缺的音乐教师改弦易辙。而那些兼职教师更不会把精力花在音乐教学上。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有志献身于音乐教育事业,其次必须具备音乐教师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结构以及组织和领导音乐活动的能力。就现阶段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看,很多教师在学历,学力和组织创作方面都不尽人意。
1.4 音乐教育方法不合时宜
受教育观念和教师水平的限制,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片面强调音乐知识的传授,偏重以音乐技能技巧为核心的纯学科教学模式,以致忽视了音乐教育“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综合的审美能力及素质”的目的。传统的中学音乐课是以教唱歌曲为主要形式的,让学生盲目的去聆听声音,生般硬套地记忆一段音乐,而对于音乐背景,音乐思想、音乐体会是靠空洞的说讲来实现的。
2 初中音乐教育的几点建议
2.1 加大财力投入,改善教育设施
在进行师资培训的同时,各级政府应当在教育投入上加大力度,在预算上加入、加大音乐器材方面的投入。学校要想办法配备应有的音乐教学器材,开辟专门的音乐教学场地,确保音乐教学的效果。条件好一点的学校要有电子琴、手风琴等器材,条件差的地方也应添置些简单器材,如二胡、笛箫之类。对现有的设备进行维修。各级政府、各个学校可以结合“普九”,把音乐教室的建设,乐器的增添作为一项硬指标落实。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广播室的建设都可以和音乐教育结合起来。
2.2 转变传统音乐教学观念
我们应当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体现实施素质教育的教改方向,注意学科的性质特点,力求适应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突出教育改革,转变观念,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将学科性质定位在“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在音乐教学目的的表述中,紧紧围绕学科性质和价值把培养音乐兴趣、爱好、学习音乐的态度,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和情趣,促进个性和谐发展,扩大文化视野等作为重要的方面构建素质教育。
2.3 改革音乐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性与创新
以人为本发展教育是新世纪世界发展的趋势。把音乐教育定位在一种文化层面上,将其归属于基本素养方面的教育,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使中小学音乐教育真门面向全体学生,而且有益于澄清初中学音乐教育是“技术教育”、“专业教育”等模糊认识,有益于改变受专业院校训练体系影响,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教学观念和体系。重视和强调对学生音乐兴趣、学习音乐的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学校音乐教育应当由“技术教学”向“艺术教学”转轨。改变单纯地满足于课堂教学的老方法,积极开展社会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鼓励音乐创新,教学中应努力鼓励学生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敢于求疑。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师的辛苦教学说到底还要通过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变授受型为接受型与创造型相结合的教学。从模仿启迪个性创造。引导学生力所能及的博学、广思,从中求得佳思,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切磋、探讨、争辩以及激扬创造思维。把音乐教学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同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结合起来,使音乐教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一项重要的奠基工程。
2.4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稳定教师队伍
音乐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国际上已有很多发达国家组成专门的音乐教育研究团体来研究探讨音乐教育与哲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学习理论等学科的关系。著名音乐教育家贺绿汀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学校要重视音乐教育,加强对现有岗位音乐教师队伍的培训,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农村学校极其缺乏专业教师,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平时就要抓好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定期进行乐理、歌唱、器乐、舞蹈等方面的培训,可以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等多渠道以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各学校要成立美育教研室,配足专门师资。
2.5 改进考核方式,完善评比制度
可以考虑把音乐课成绩纳入学生成绩总分,设立学生艺术综合分。利用政策导向,完善评比制度,使现有音乐师资队伍能够留得住,用得上。音乐教师要在职称评定、评先进、晋级、住房、福利待遇等方面,同其他任课教师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甚至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些有利于音乐教师的政策。
参考文献
[1]冬云,初中音乐鉴赏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1
[2]段志东,浅议音乐创造教学的几个问题[J],中国音乐教育,2008年,1(1):24-25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模式;改革建议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战线的一项全局性任务。而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实质就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它看起来是人的微观教导,是人感情世界的东西,但它对人宏观方面的建树和成长,对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作用。音乐教育可以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完善非智力因素的有效途径,是一种情感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反映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
1 初中音乐教育的现状
1.1 音乐教材、音乐器材等硬件投入不足
音乐乐教材的改革已经注意到了“地方化”、“多元化”,但对于满足音乐教育教学来说仍是不够的。对于青少年来说,除了在课堂上接触基本的教材外,还应当有大量的课外读物满足学啦的求知欲。这些相关读物对于弥补教师专业知识的不足也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那些兼职而又想在音乐方面有所研究的老师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当前,对“读物”应当有广义的理解,除了传统的书面资料外,还包括声响、视听等多媒体资料,这些对许多学校来说都是缺少的。广大的农村学校,音乐器材的投入也差强人意。一些学校的教师用的是十来年前的风琴,破旧且音调不准,更谈不上钢琴了。学生的音乐器材更是少得可怜,一氆学校连简单的竖笛都没配备,或着将之高搁不用。学生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往往这边再上音乐课,隔壁教室的学生已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了。
1.2 教育观念的落后
素质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不可忽视。日前初中仍面临着升学考试等各方面的压力,致使学校领导只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所谓的主课程,忽略音体美等“非主干课程”。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音乐等不统考的科目经常被“主干课程”占用。在一些农村学校,音乐课名存实亡。學校和家长都担心“副科”学习会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荒废他们的学业,影响孩子今后的升学。在音乐教育的理论导向、内容选择和技法传授方面,人们的创新意识较为淡薄,尤其是受现代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一些中学音乐教师授课因循守旧,不愿变革,或者仅是简单的模仿,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去调动学生这一主体的自觉能动性。
1.3 音乐老师严重不足和水平参差不齐
总体而言,城市学校的音乐教师配备较为专业化,水平较高,人数充足。相比之下,小城镇及广大农村,音乐师资非常短缺,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师绝大部分是半路出家,理论水平较低,综合操作技能较差,更多的是由其他科目的老师兼职。由于观念上的落后,学校在评比先进教师等工作时,往往把音乐教师排出在外,致使原本就很稀缺的音乐教师改弦易辙。而那些兼职教师更不会把精力花在音乐教学上。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有志献身于音乐教育事业,其次必须具备音乐教师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结构以及组织和领导音乐活动的能力。就现阶段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看,很多教师在学历,学力和组织创作方面都不尽人意。
1.4 音乐教育方法不合时宜
受教育观念和教师水平的限制,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片面强调音乐知识的传授,偏重以音乐技能技巧为核心的纯学科教学模式,以致忽视了音乐教育“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综合的审美能力及素质”的目的。传统的中学音乐课是以教唱歌曲为主要形式的,让学生盲目的去聆听声音,生般硬套地记忆一段音乐,而对于音乐背景,音乐思想、音乐体会是靠空洞的说讲来实现的。
2 初中音乐教育的几点建议
2.1 加大财力投入,改善教育设施
在进行师资培训的同时,各级政府应当在教育投入上加大力度,在预算上加入、加大音乐器材方面的投入。学校要想办法配备应有的音乐教学器材,开辟专门的音乐教学场地,确保音乐教学的效果。条件好一点的学校要有电子琴、手风琴等器材,条件差的地方也应添置些简单器材,如二胡、笛箫之类。对现有的设备进行维修。各级政府、各个学校可以结合“普九”,把音乐教室的建设,乐器的增添作为一项硬指标落实。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广播室的建设都可以和音乐教育结合起来。
2.2 转变传统音乐教学观念
我们应当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体现实施素质教育的教改方向,注意学科的性质特点,力求适应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突出教育改革,转变观念,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将学科性质定位在“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在音乐教学目的的表述中,紧紧围绕学科性质和价值把培养音乐兴趣、爱好、学习音乐的态度,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和情趣,促进个性和谐发展,扩大文化视野等作为重要的方面构建素质教育。
2.3 改革音乐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性与创新
以人为本发展教育是新世纪世界发展的趋势。把音乐教育定位在一种文化层面上,将其归属于基本素养方面的教育,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使中小学音乐教育真门面向全体学生,而且有益于澄清初中学音乐教育是“技术教育”、“专业教育”等模糊认识,有益于改变受专业院校训练体系影响,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教学观念和体系。重视和强调对学生音乐兴趣、学习音乐的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学校音乐教育应当由“技术教学”向“艺术教学”转轨。改变单纯地满足于课堂教学的老方法,积极开展社会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鼓励音乐创新,教学中应努力鼓励学生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敢于求疑。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师的辛苦教学说到底还要通过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变授受型为接受型与创造型相结合的教学。从模仿启迪个性创造。引导学生力所能及的博学、广思,从中求得佳思,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切磋、探讨、争辩以及激扬创造思维。把音乐教学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同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结合起来,使音乐教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一项重要的奠基工程。
2.4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稳定教师队伍
音乐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国际上已有很多发达国家组成专门的音乐教育研究团体来研究探讨音乐教育与哲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学习理论等学科的关系。著名音乐教育家贺绿汀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学校要重视音乐教育,加强对现有岗位音乐教师队伍的培训,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农村学校极其缺乏专业教师,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平时就要抓好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定期进行乐理、歌唱、器乐、舞蹈等方面的培训,可以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等多渠道以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各学校要成立美育教研室,配足专门师资。
2.5 改进考核方式,完善评比制度
可以考虑把音乐课成绩纳入学生成绩总分,设立学生艺术综合分。利用政策导向,完善评比制度,使现有音乐师资队伍能够留得住,用得上。音乐教师要在职称评定、评先进、晋级、住房、福利待遇等方面,同其他任课教师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甚至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些有利于音乐教师的政策。
参考文献
[1]冬云,初中音乐鉴赏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1
[2]段志东,浅议音乐创造教学的几个问题[J],中国音乐教育,2008年,1(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