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选不难,取得新辉煌不易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j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罗斯大选没有悬念——普京首轮胜出,但这也是一次“热闹”的大选。
  
  为何会“反普”
  2011年9月24日在统一俄罗斯党的代表大会上,梅德韦杰夫宣布将由普京担任该党总统候选人,获大家一致鼓掌通过。接着,普京表示将接受这一提名,还说如果当选总统,将提名梅德韦杰夫任总理。之后的12月4日进行议会(杜马)选举,结果统俄党在选举中遭重大挫折,在议会中的席位由315席减少到238席,未能取得2/3的席位。当天下午,反对派举行了集会,名义上是反对选举不公正,存在舞弊,但实际上是近几年来“去普京化”的发酵。“反普”的深层次原因有:
  反对政治垄断,厌恶“普梅”两人的“政治二人转”。认为这种“王车易位”是在看似不违宪的名义下践踏民主,反映了俄民主制度缺失了加强政治竞争性的政治诉求。可以说,这种诉求是在苏联解体20年来前所未有的,也是要求政治民主不断发酵的结果。与此相关,俄罗斯不少民众对普京时期存在的威权主义政治模式不满。
  严重的腐败问题得不到解决。这主要是官僚集权政治体制长期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的结果。
  贫富差距拉大。2000年~2010年间,最贫困的10%与最富有的10%之间的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近1/5。而且,俄罗斯市政公用服务收费过高,收费公司随意性大,价格高得让老百姓无法承受。另外,科学、教育、卫生事业拨款不足。
  国家现代化没有取得进展,长期以来俄罗斯经济发展过多地依赖于世界市场上能源价格的上涨。2009年,石油价格大幅度下跌,一下子使俄GDP下降7.9%。
  总的来说,“反普”是要求改革、特别是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种强烈反映。对一些人来说,如果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期所关心的是生存问题的话,那么,在物质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后转而开始关心政治问题,特别是关注民主、自由的问题。
  
  “挺普”占主导地位
  这次大选之所以没有悬念——普京首轮胜出,是因为在俄罗斯,“挺普”的民意居主导地位。
  首先,众多的俄罗斯人把普京视为稳定的象征。他们相信普京能够引领国家实现稳定和发展,不希望突然改变政策,搞忽左忽右的政策,不要俄罗斯再出现动荡。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挺普”集会的主题就是“不要大动荡,要伟大的俄罗斯”,人们举的标语牌上写着“不要橙色革命发生在俄罗斯”、“不要瓦解俄罗斯”、“不想回到90年代”。普京接替叶利钦后的执政时期,通过调整与整治,使俄结束了混乱无序的政治,并使市场经济向有序方向转变。
  其次,众多俄罗斯人把普京视为实现强国的象征。普京执政时期,俄经济得到了大发展,GDP年均增长率达到7%。普京的目标是到2020年,俄将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届时人均GDP可达3.5万美元。恢复俄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成为强国,这也是广大俄罗斯人一直追求的梦想。
  第三,人们认同普京执政时期关注民生的政策与取得的成就。2000年,俄罗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比例为29%,如今下降为12.5%,并且还在不断下降。还要指出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这几年,俄罗斯民众的实际收入不仅未降低,还略有提高。普京执政时期,还实行了超前的收入分配政策,即工资的增长速度超过GDP的增长,还提出让老百姓看得起病、上得起学与买得起房的政策。
  第四,由于实行以上的政策,加上在对外政策方面坚决捍卫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不当西方的“应声虫”,坚决反对“阿拉伯之春”,从而赢得了国家尊严。
  其实,不论“挺普”还是“反普”的人,大多数在以下问题上存有共识:一是希望俄罗斯在政治领域提高透明度,更加开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二是要渐进地进行改革,而不是革命,不要因改革出现社会混乱乃至动荡。很多人都认为,当今在俄罗斯,还没有比普京更合适的总统候选人。
  所以,普京在这次大选中尽管遇到一些阻力,但支持他的民意仍占主导地位。而反对派阵营成员复杂,没有统一的政治主张和纲领,没有一个可以被多数人接受的领袖人物,没有组织。
  
  普京的难题
  然而,俄罗斯不少有识之士认为,普京的困难并不在于能否赢得大选,而是在于赢得选举后如何解决面临的种种难题,取得新的辉煌。
  必须推进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推进民主政治。考虑到民众对政治垄断、威权政治的强烈不满,今后普京必须在这方面进行改革。如果说过去在俄罗斯还存在威权政治的空间的话,那现在威权政治的空间日益狭窄。俄媒体报道,普京在会见政治家们时坦承,自己最大的任务是在俄罗斯创建一种体制,使国家命运不会被1~3人左右。但普京强调,推进民主政治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谨慎行事。在转型过程中,推行可控民主政策将更具弹性与柔性。
  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这是“梅普”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性目标。全面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内容。政治现代化主要是要使俄罗斯公民感到自己生活在民主国家并享有充分的自由。经济现代化主要是要解决俄罗斯经济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然而实现这种转变将是十分困难的,会遇到很多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俄罗斯企业普遍缺乏创新的积极性;俄罗斯在实行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时,面临着难以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反复强调要从出口原料为主导的发展经济模式过渡到创新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但另一方面,发展能源等原材料部门对俄罗斯有着极大的诱惑力与现实需要;设备陈旧,经济粗放型发展,竞争力差,这些是老问题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 投资不足——为了优化经济结构,就需要大量增加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的经济部门和高新技术部门的投资;俄罗斯与西方建立现代化联盟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而且俄投资环境差,引进外资乏力,普京在竞选期间提出的引进外资要占俄GDP25%的宏伟计划也不易实现。创新型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摆脱不了能源等原材料部门,这必然使俄罗斯经济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现代化与保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反腐败问题。“梅普”时期一直强调反对腐败问题,但至今未见成效。据俄有关学者估计,腐败所涉及的金额与国家财政收入相当,企业的行贿支出占企业总支出的一半。
  调整经济政策,提高经济效率,缩小贫富差距。要减少或弱化国家对企业的不必要干预,要减少国有经济比重,继续推行私有化政策。普京时期推行了把已私有化了的企业(特别是像能源部门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企业)收归国有,又形成了国家对经济的垄断。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大企业领导人都是由政府委派的,容易形成官商一体的垄断,也是滋生腐败的重要土壤。
  推行“强军”政策,是实现强国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面对目前的形势、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挑战,俄要做强国,要在国际上受到尊重,普京一再强调需要“强军”。他承诺在未来十年,俄将花费7711亿美元实现武装部队的现代化,把俄国防开支占GDP的比重从2011年的3%提高到5%~6%之间。俄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这将面临资金来源的困难,对此提议能否实现持怀疑态度。
  
  中俄关系会怎样
  普京在竞选过程中发表的第七篇文章,论述俄对外政策。他在文章中特别强调:俄中关系为俄外交基轴,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威胁,而是俄罗斯发展经济的“东风”。还认为,加强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有利于推进世界多极化。可以预见,普京在面临国内外复杂的情势下,需要强化与中国的关系,来改善自己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环境。俄罗斯在近几年也特别重视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2011年两国贸易达到800亿美元,到2015年与2020年可能分别达到1000亿美元与2000亿美元。中俄能源合作虽有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在不断取得进展。然而要指出的是,对普京今后的对华政策,一方面要看到它会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不要期望过高。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只有在战略利益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得到体现。
其他文献
《梅德韦杰夫:  克里姆林宫的新主人》  李岳 刘岩 苑听雷 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年4月版    2008年2月15日,梅德韦杰夫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回答当地一名记者关于他是否想让儿子出国留学的问题时说:  “当然不会!为什么想让他出国呢?……俄罗斯的教育一直都是非常好的我们批评本国教育,需要为教育事业筹款但总体来讲,与一些欧洲国家相比,俄罗斯的教育体系还是占优势的这是俄罗斯知识界的优势,
金砖国家第四次首脑会议在通过《德里宣言》后于3月29日闭幕。这次会议是在金砖国家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金砖国家举行第一次外长会议至今才有六年时间,从第一次首脑会议算起更只有四年时间。一开始,国际上有许多唱衰金砖国家的论调。有的说,俄罗斯是“一个产业的国家”,仅仅出口能源,经济发展不够快,不应该列在金砖国家里;有的说,南非的经济规模太小,与别的新兴经济体不成比例;还
2013年11月1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结束了为期一天的对老挝的访问。至此,2012年12月26日就任日本首相以来,安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五访东盟地区,完成了对东盟全部十个成员国的访问,成为日本首位访问过东盟全部成员国的在任首相。  在日本与近邻国家关系仍然“别扭”、特别是与中国关系恶化的情况下,日本大力加强和提升与东盟各国的关系。其战略意图不言自明。  遍访东盟十国  2013年1月16日至18日
过去三年,东北亚地区每每在年关将近之际都会发生爆炸性事件,地区局势骤然紧张升温。2010年底是朝韩延坪岛炮击事件,2011年底是金正日突然病逝,而今年则是朝鲜年内第二次发射卫星。  参照过去的处理经验,各方会在接下来好几个月中反复试探、交涉、谈判、折冲……最终让突发事件带来的震波渐渐归于平静,而在深层次上,这一事件对地区及国家关系造成的创伤则会再度叠加进历史,让敌视、对峙和冲突的种子益发膨胀。首当
7月最热门的词汇应该是地区安全合作。  从时机上来看,是由于东盟地区论坛(ARF)、东盟防长扩大会(ADMM )的召开,甚至还包括6月初香格里拉对话的后续效应。作为本地区现有的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官方多边政治和安全对话与合作平台,ARF的知名度在2010年获得了极大的提升,缘起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抛出所谓南海地区航行安全,矛头直指中国,引发了中方强烈反应。今年,美国战略重心继续向亚太地区调整,再加上
对希拉里·克林顿而言,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女性团体“艾米莉名单”是她实现总统梦所必须借助的政治力量;而对“艾米莉名单”而言,希拉里又是该团体实现在2016年诞生首位女总统的最大希望所在。希拉里与“艾米莉名单”的梦想相互交织,力图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一举“击碎(性别)那最高最硬的玻璃天花板”。  “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女权主义者  希拉里的女性总统梦似乎从她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了。希拉里年幼时就对政治
法国侵略者没有给越南留下学习西方的时间,1884年再次迫使越南阮朝承认法国的“保护”,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又吞并了整个越南,阮述等人兴办“洋务”、富国强兵的愿望未能实现,“兴亚会”联合亚洲各国抗击西方列强的抱负也成了昙花一现的梦想。    阮述,字荷亭,是19世纪末期越南阮朝的名臣之一。1880年~1883年间,他两次出使中国,肩负着联华抗法的使命,经历了中越两国共同抗击外来侵略的悲壮时代,同
那次去马尔代夫,乘坐的是川航航班——我是从成都转机因而和众多四川人同行的。以前就知道四川人喜欢泡茶聊天,这次旅行中,四川人几乎把那架航班变成了空中茶馆,六个多小时飞行中很多人都在不停地交谈,说话声音响得跟吵架一样,还十分热烈。我坐了那么多年的飞机,第一次被吵得全程连耳机音乐都听不了,只好埋头苦读雨果的《93年》。  宽容的海关  在马累机场入关时,排在我前面的同胞仍在热烈地交流填写申报表的心得。一
紧张激烈的法国大选已见分晓,尽管法国法律严禁预测投票结果,但是不少推特网友仍然想出妙招,分别用“匈牙利多凯酒”和“荷兰奶酪”代替萨科齐和奥朗德。  如果把欧洲的政坛比作一台戏的话,这场戏颇有“娱乐至死”的迹象。随着欧债危机的加深,被娱乐化的政治已经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娱乐化的色彩大大减弱,参与严肃政治的人越来越多。比如法国大选第一轮,投票率超过80%,即便是没有参加投票的,也并不是他们对政治不感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因其黑肤色而有一个别称“黑人”。海地发生地震后,当人们将目光转向海地人时,发现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也是“黑人”,莫非海地人与非洲人有历史的渊源?    加勒比海上的“黑人共和国”    1月12日,西半球最为贫穷、仅有900万人口的海地陷入了灾难之中。7.3级的地震造成近20万人死亡。海地发生的悲剧让全世界动容,尤其牵动着黑人兄弟的心。海地黑人人口占总人口的95%。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