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纷纷
我搬了张梯子爬上满是灰尘的小楼阁找妈妈要的蒸笼。几岁的小侄子也像只小猪一样跟了上来。许久我回头,发现他正把一个小木箱往边上推。我正要喝住他,叛逆的孩子恶作剧般更用力地把木箱往外推。
木箱轰隆一声从小楼阁里掉了下去。哗啦啦的纸张、小物件、照片、书本撒了一地。几张整齐的大毕业照落在最上面。小侄子探头往下面看,盯着那些照片,问,咦,姑姑你是警察吗?哇,姑姑你和那么多的警察叔叔是好朋友?啊姑姑你为什么哭?对不起姑姑我不淘气了。
隔着2.5米的高度,我坐在阁楼边上,看着地板的一片凌乱。
我的记忆,我的青春,好像也是这么匆匆地开始,凌乱地结束。
懵懂的开始
2003年初秋,经历过一个暑假的躲避与悲伤,在“非典”惶惑人心的硝烟渐渐散去时,我到了大学。高考失利,去了本省一家有名的大专,学的是公安专业。
师兄师姐们穿着整齐有型的灰色警服来迎接新生,一群群帅得天理不容的师兄在女生宿舍附近悠转,把我们新发的蓬松军被用凳子磨得笔挺,再叠成一块块比老家姆妈切的豆腐还要有棱角的方砖;师姐一天跑来几遍问师妹们是否吃得饱穿得暖洗澡洗得干不干净,我们这些新丁感动得几乎要哭了。尤其是我,在享受受宠若惊的快感的同时,甚至有一瞬把虎落平阳沦落大专的那点小纠结抛到九霄云外了,就觉得这学校人情味特浓。当然,后来我们也才明白,那些师兄跑来跑去最重要的原因不过是因为想早一点看看这一届的师妹素质如何,师姐们的动机就会相对单纯一些,是真的关心从家乡来的弟妹。
初来的第一晚,半夜突然吹哨子紧急集合,我们糊里糊涂从被窝里爬起,穿上新发的警服出楼外集队。队长(这学校里辅导员称为队长,班级称为区队)把手放在身后,来回踱着步:“你们要有心理准备,今晚我还会喊几次紧急集合,听到哨声后必须两分钟之内穿好衣服出来集好队,迟到的就从我的队伍里滚出去!这就是警务化管理,从这一刻开始你们必须适应,没有理由的服从!三天之后你们将被送往比这儿严格一百倍的部队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军事化军训,你们自己看着办!”
我的大学生活在惶恐不安与隐隐期待中开始了。
你的付出是你一厢情愿
队长和校领导不断训话,重申纪律如何严明。作为新生,我们从走路到吃饭到睡觉都惴惴不安,生怕一不小心就触犯了哪条校规或队规。
我总是绷紧神经丝毫不敢放松,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大队伍落下了。开学不久的一次集队中,我不小心成为了最后一个落伍者,在深夜的校园里忍着眼泪被罚独自跑了两千米。正因为我可以理解那种被大伙丢下的不安与难受,这之后我会比较照顾那些动作较慢的同学。如紧急集合,或者接到任务,每个人都拼命向前冲,我总是会刻意稍停一停,鼓励及帮助一下或者干脆停下等最后的那一位同学,不管与他交情如何。
我天真地想,若我也成为最慢时,也许也会有人等等我。可后来的多次实践证明,没人会留意到这个细节,也没人会感激你——当我不幸地成为最慢的那个时,没人停下半秒等我。现实或许就是这样,有时会提示你不要滥用善良。任何情况下,首先保护好自己才是正道;若你还有余力而你又愿意的话,可以有限度地帮助别人,但是千万,千万不要奢望别人会知恩图报。
20岁那年,我迅速明白了这个道理。
记忆里的姑娘们
“我和我的姑娘们”,类似的句子只会出现在我的日记里,或者在最初的记忆里。
开始,我和区队的几个女生很要好。在我心里,一度把她们当成了是我在大学里新结识的好朋友,而且毫不犹豫认为我们会好一辈子。那是一段最快乐的时光。每天下午一起去练体能,一起听《那些花儿》,一起在熄灯以后偷偷开卧谈会。督察队一走,我们就抱着床单笑得滚来滚去。
成为老油条后,我们半夜偷走出校外餐厅吃宵夜喝啤酒,大家喝得晕乎乎,然后互相机智地打掩护成功躲过检查回宿舍。现在想,几个女生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撒泼狂笑的日子,真是简单和快乐。
那段时光,大家还很和谐,我们在宿舍里一起煲剧,煲完《金枝欲孽》煲《大长今》,再到《大内密探零零发》。若干年后,和她们不再联系的时光里,我无数次一个人在深夜里缩在沙发上看《大内密探零零发》,自己笑个不停。尤其看到刘以达出场、罗家英甩头的场面时,笑得肚子都疼了。可看完笑完走回房间就很黯然。其实并非是影片有多么吸引我,而是我怀念以前和她们一起看时的那种感觉。当年我还在日记里写道,我和我的姑娘们一边看一边笑的情形,我想我以后老了都会记得,而且想起的时候都会笑。
那段美好的时光,不知她们现在会不会常常拿出来回忆与分享。我只知道今天只有我一个人慢慢想起了所有东西,而这些东西会让我此刻觉得屏幕很模糊。
女生之间的感情就是这么微妙。细节小得无从追忆,不知该如何描述。反正,零零星星生活里的小摩擦开始出现。任何一段关系,若有人倔强,有人任性,出现裂缝却没有及时修补,就会变成缝隙和鸿沟。或许,我们那时真的太年轻,不太懂处理与伙伴的关系。一切已经无从考究,总之,结果是,我被孤立了。
很快上了大三,换新宿舍。她们找了邻班一个女生顶我的位置,我则有了新室友。和新室友的相处得不是不好,可是很多细节不能同步,我不得不一次次调整自己的步伐。那时候想,如果我和她们几个没有决裂,那该多好,毕竟我们的生活方式很相似,默契也足。可哪里有那么多的如果。后来,我和她们连招呼都不再打了,毕业时也没有告别。
人生里最郁闷的一件事,是你无缘无故就弄丢了你本不想丢失的人。而我,无声无息地丢失了她们。或者说,是她们弄丢了我。
后来毕业八年,我们从未再见,也不再联系。
Loser的告别
事实上,在这所男女比例9:1的学校,即使是一块猪扒,也总有几只苍蝇徘回。更何况,年轻时我也当过那么几年的女神,身边也有几个倾慕者。有在楼下蹲点送玫瑰的师弟,有社团认识默契十足的搭档,有兴趣一致的同班同学,有博学幽默的师兄……
2006年6月,我们全身心投入了当年本省的招警考试,然后迎来毕业。
毕业季很伤感。例如在东平的散伙饭,例如散伙饭后大家唱着歌集着队流着泪走回学校。
后来,你在百度随便都能搜索到,某省警官学院2006届毕业生通过公务员考试后的入警率为97.21%。其中不包括因为有地中海贫血而被拒录的我。
我爬下梯子,把木箱里的物件一件件放回原位,再郑重地合上。然后摸摸小侄子的头,对他笑笑。
今日是夏至,一年里的白天最长。耀目的它提醒我,不是做梦。
有笑有泪有梦想,不可磨灭。有些年月,不一定是活色生香的明灯,它的存在,仅为了提醒,你也这样青春过。安好便好,每一种际遇都是你独一无二的生活。
我搬了张梯子爬上满是灰尘的小楼阁找妈妈要的蒸笼。几岁的小侄子也像只小猪一样跟了上来。许久我回头,发现他正把一个小木箱往边上推。我正要喝住他,叛逆的孩子恶作剧般更用力地把木箱往外推。
木箱轰隆一声从小楼阁里掉了下去。哗啦啦的纸张、小物件、照片、书本撒了一地。几张整齐的大毕业照落在最上面。小侄子探头往下面看,盯着那些照片,问,咦,姑姑你是警察吗?哇,姑姑你和那么多的警察叔叔是好朋友?啊姑姑你为什么哭?对不起姑姑我不淘气了。
隔着2.5米的高度,我坐在阁楼边上,看着地板的一片凌乱。
我的记忆,我的青春,好像也是这么匆匆地开始,凌乱地结束。
懵懂的开始
2003年初秋,经历过一个暑假的躲避与悲伤,在“非典”惶惑人心的硝烟渐渐散去时,我到了大学。高考失利,去了本省一家有名的大专,学的是公安专业。
师兄师姐们穿着整齐有型的灰色警服来迎接新生,一群群帅得天理不容的师兄在女生宿舍附近悠转,把我们新发的蓬松军被用凳子磨得笔挺,再叠成一块块比老家姆妈切的豆腐还要有棱角的方砖;师姐一天跑来几遍问师妹们是否吃得饱穿得暖洗澡洗得干不干净,我们这些新丁感动得几乎要哭了。尤其是我,在享受受宠若惊的快感的同时,甚至有一瞬把虎落平阳沦落大专的那点小纠结抛到九霄云外了,就觉得这学校人情味特浓。当然,后来我们也才明白,那些师兄跑来跑去最重要的原因不过是因为想早一点看看这一届的师妹素质如何,师姐们的动机就会相对单纯一些,是真的关心从家乡来的弟妹。
初来的第一晚,半夜突然吹哨子紧急集合,我们糊里糊涂从被窝里爬起,穿上新发的警服出楼外集队。队长(这学校里辅导员称为队长,班级称为区队)把手放在身后,来回踱着步:“你们要有心理准备,今晚我还会喊几次紧急集合,听到哨声后必须两分钟之内穿好衣服出来集好队,迟到的就从我的队伍里滚出去!这就是警务化管理,从这一刻开始你们必须适应,没有理由的服从!三天之后你们将被送往比这儿严格一百倍的部队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军事化军训,你们自己看着办!”
我的大学生活在惶恐不安与隐隐期待中开始了。
你的付出是你一厢情愿
队长和校领导不断训话,重申纪律如何严明。作为新生,我们从走路到吃饭到睡觉都惴惴不安,生怕一不小心就触犯了哪条校规或队规。
我总是绷紧神经丝毫不敢放松,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大队伍落下了。开学不久的一次集队中,我不小心成为了最后一个落伍者,在深夜的校园里忍着眼泪被罚独自跑了两千米。正因为我可以理解那种被大伙丢下的不安与难受,这之后我会比较照顾那些动作较慢的同学。如紧急集合,或者接到任务,每个人都拼命向前冲,我总是会刻意稍停一停,鼓励及帮助一下或者干脆停下等最后的那一位同学,不管与他交情如何。
我天真地想,若我也成为最慢时,也许也会有人等等我。可后来的多次实践证明,没人会留意到这个细节,也没人会感激你——当我不幸地成为最慢的那个时,没人停下半秒等我。现实或许就是这样,有时会提示你不要滥用善良。任何情况下,首先保护好自己才是正道;若你还有余力而你又愿意的话,可以有限度地帮助别人,但是千万,千万不要奢望别人会知恩图报。
20岁那年,我迅速明白了这个道理。
记忆里的姑娘们
“我和我的姑娘们”,类似的句子只会出现在我的日记里,或者在最初的记忆里。
开始,我和区队的几个女生很要好。在我心里,一度把她们当成了是我在大学里新结识的好朋友,而且毫不犹豫认为我们会好一辈子。那是一段最快乐的时光。每天下午一起去练体能,一起听《那些花儿》,一起在熄灯以后偷偷开卧谈会。督察队一走,我们就抱着床单笑得滚来滚去。
成为老油条后,我们半夜偷走出校外餐厅吃宵夜喝啤酒,大家喝得晕乎乎,然后互相机智地打掩护成功躲过检查回宿舍。现在想,几个女生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撒泼狂笑的日子,真是简单和快乐。
那段时光,大家还很和谐,我们在宿舍里一起煲剧,煲完《金枝欲孽》煲《大长今》,再到《大内密探零零发》。若干年后,和她们不再联系的时光里,我无数次一个人在深夜里缩在沙发上看《大内密探零零发》,自己笑个不停。尤其看到刘以达出场、罗家英甩头的场面时,笑得肚子都疼了。可看完笑完走回房间就很黯然。其实并非是影片有多么吸引我,而是我怀念以前和她们一起看时的那种感觉。当年我还在日记里写道,我和我的姑娘们一边看一边笑的情形,我想我以后老了都会记得,而且想起的时候都会笑。
那段美好的时光,不知她们现在会不会常常拿出来回忆与分享。我只知道今天只有我一个人慢慢想起了所有东西,而这些东西会让我此刻觉得屏幕很模糊。
女生之间的感情就是这么微妙。细节小得无从追忆,不知该如何描述。反正,零零星星生活里的小摩擦开始出现。任何一段关系,若有人倔强,有人任性,出现裂缝却没有及时修补,就会变成缝隙和鸿沟。或许,我们那时真的太年轻,不太懂处理与伙伴的关系。一切已经无从考究,总之,结果是,我被孤立了。
很快上了大三,换新宿舍。她们找了邻班一个女生顶我的位置,我则有了新室友。和新室友的相处得不是不好,可是很多细节不能同步,我不得不一次次调整自己的步伐。那时候想,如果我和她们几个没有决裂,那该多好,毕竟我们的生活方式很相似,默契也足。可哪里有那么多的如果。后来,我和她们连招呼都不再打了,毕业时也没有告别。
人生里最郁闷的一件事,是你无缘无故就弄丢了你本不想丢失的人。而我,无声无息地丢失了她们。或者说,是她们弄丢了我。
后来毕业八年,我们从未再见,也不再联系。
Loser的告别
事实上,在这所男女比例9:1的学校,即使是一块猪扒,也总有几只苍蝇徘回。更何况,年轻时我也当过那么几年的女神,身边也有几个倾慕者。有在楼下蹲点送玫瑰的师弟,有社团认识默契十足的搭档,有兴趣一致的同班同学,有博学幽默的师兄……
2006年6月,我们全身心投入了当年本省的招警考试,然后迎来毕业。
毕业季很伤感。例如在东平的散伙饭,例如散伙饭后大家唱着歌集着队流着泪走回学校。
后来,你在百度随便都能搜索到,某省警官学院2006届毕业生通过公务员考试后的入警率为97.21%。其中不包括因为有地中海贫血而被拒录的我。
我爬下梯子,把木箱里的物件一件件放回原位,再郑重地合上。然后摸摸小侄子的头,对他笑笑。
今日是夏至,一年里的白天最长。耀目的它提醒我,不是做梦。
有笑有泪有梦想,不可磨灭。有些年月,不一定是活色生香的明灯,它的存在,仅为了提醒,你也这样青春过。安好便好,每一种际遇都是你独一无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