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的翻译与引进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此类教材各有特色,亦不乏共性,在译介、评析的过程中,研究者宜秉持开放态度,理性分析教材的优势与不足。由于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之中西方社会文化环境的诸多差异,如何理性对待、准确辨析上述教材,如何在系统梳理、分析英文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则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 世界现当代史,教材评析,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K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14-0067-06
现当代是一个尚在发展变化中的历史进程。它不仅是人类迄今经历的变化最迅猛、内涵最丰富、冲突最激烈的历史时期,而且是与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命运最为休戚相关的一个历史时期。时代特征决定了世界现当代史教学不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拓宽教学内容,更新治史观念和方法,更需建立起完备的学科与教材体系。有鉴于此,了解翻译、引进到国内的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①的现状、优势与不足,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原则,②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成为当前国内世界现当代史教学与研究的重要议题。国内外学术界虽不乏对单本国外教材的评介,但有关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的译介与评析却鲜见专门的系统性论述。③本文旨在通过对近20年来国内翻译与引进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世界现当代史教学与研究的实践,探讨相关教材的优势与不足,以期能对国内世界现当代史教学与研究有所裨益。
当前,国内高校世界现当代史课程主要采用国内学者主编的教材,教材选择多依照规定由主讲教师或课程教研室决定。据笔者了解,国内世界现当代史教材主要有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卷),④李植枬主编《20世纪世界史》(上下册),⑤李世安主编《世界现代史》,⑥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20世纪的世界史》,⑦金重远、冯玮主编《世界现当代史》⑧,等等。2013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世界现代史》①推出之后成为国内高校的首选教材。
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学起步较早,教材种类繁多。以美国高校历史学科为例,课程教材一般由任课老师结合授课特点自主选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倾向于为学生选定通论性著作作为教材,如普林斯顿提供给学生的是剑桥史系列,②哈佛、耶鲁、斯坦福等校则主要采用帕尔默等人所著《现代世界史》。③值得注意的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来的世界》④和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写作的《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⑤则为更多的美国高校所采用,这两部教材在推动美国高校由西方文明史向全球史课程的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近20年来,有关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的翻译与引进工作已取得较大进展。在国内世界现当代史教学与研究中,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原则,以中国具体实际为起点,梳理、评析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对于国内世界现当代史教学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国内引进的涉及现当代史部分的英文教材与上文所述国外使用教材相类似,代表性的有国内读者熟知的《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⑥《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1898—1945年)》⑦《现代世界史》⑧等著作。近年来,《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⑨与《世界史导航:全球视角的构建》⑩等教材的翻译与引进也丰富了国内的世界史译著市场。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各有特色,亦不乏共性之处,下文拟就这些代表性教材做简要评述。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当属知名度、影响力最大的一部教材。该书力求全方位呈现世界历史进程,将“文明”看成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将1500年以来的历史分为西方崛起时的世界、西方占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和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三大阶段。世界现当代史部分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西方文明的第三个阶段,即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第八编)。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该书不断再版与更新,1998年推出第7版,正式更名为《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该套教材被译成多种文字,众多美国大学将其作为大学基础课程教材,自介绍到国内后,亦广为历史学学生与广大历史爱好者所熟悉。其贯穿始终的全球史观与严谨、细致的叙事风格,对全球史教学产生了较大的示范意义,也奠定了该著作在国际史学界的重要地位。{11}全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理解认识历史的全球史视角,有助于引导学生以发散性思维理解世界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12}其章节之间的有机逻辑联系、清晰直观的图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生动清晰的叙事风格也颇受学生好评。①但与此同时,全書对思想文化史、妇女史着墨不多也饱受学界质疑与批评。②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1898—1945年)》作为剑桥系列的通史类著作,出版以来一直颇受关注。全书采用国别史、地区史、专题史交错的混合体例,对20世纪上半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要国家和地区、重要时段的历史进行了整合、汇编。新材料的使用、富有学理性和可读性是该著的突出优点,但主线不清晰及西方中心色彩偏重是该著的主要问题。
国外学者称赞该著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尝试加入对当事人心理、性格等层面的分析,能够更好地还原历史脉络、揭示历史事件。③自介绍到国内后,该著也引起了学界广泛讨论与关注。具体而言,全书集中反映了“19世纪以思辨的历史哲学为代表的史学思潮”,其“内容非常丰富,论述翔实,对近代世界历史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跨学科的研究,不仅仅关注政治、军事等传统领域,而且深入到经济、思想、文化、心理、社会、家庭、人口、道德伦理、科学技术等诸多领域”。但“对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近代科学、文化、艺术、宗教、哲学、学术的发展,基本没有提及”。④“西方中心论”使得书中存在一些“歪曲非西欧国家、特别是亚非国家的历史”的问题,更需要读者在阅读中予以甄别、辨析。⑤ R. R. 帕尔默、乔尔·科尔顿和劳埃德·克雷默(加入第9版以后的作者行列)等著《现代世界史》是一部英语世界经典教材。该著下册从1815年写起,其中第14、15、16章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不同侧面,揭示了19世纪后半叶至一战之前,欧洲文明的演进及其在全球的殖民扩张对世界的冲击。随后各章呈现了19世纪后半叶以来,以欧洲为主线的世界历史进程。该书自1950年首版问世,历经多次修订,到2007年出至第10版,并被译成瑞典、芬兰、波斯、阿拉伯、西班牙、意大利、中国等多国语言。
全书以理性分析见长,措辞严谨、文字简练,观点富有真知灼见。其布局谋篇以及对科技进步、民主运动等方面的精彩论述对普通读者也有较大的启发意义。⑥全书对相关学术争论的介绍与梳理,对学生了解学界前沿有较大益处,有助于培养和鼓励读者凝练开放和自由探究的学术精神。⑦当然,该著的主要问题在于仍未能跳出“西方中心论”的窠臼,以致在美国高校历史类课程的实际应用中,该书逐渐成为欧洲历史或西方文明史方向的教科书。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著所获得的美誉在同类型教材中也是前所未有的。2002年,本书主要作者帕尔默去世后,美国哲学学会专文纪念并高度评价该书为世界通史教科书中的“黄金范本”,称赞其巧妙设置的历史场景、精心安排的篇章结构、严密的史学论证,以及人性化的自由主义视角,无一不凸显这部历史著作的巨大价值。⑧
由杰里·本特利与赫伯特·齐格勒合作完成的《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是最近十多年出版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全球史教材之一。该套教材共七大部分,涉及现当代史部分的内容集中于下册第七部分——“现代全球重组:1914年至今”。全书不仅秉持全球史观的基本路径,以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历史事件或运动为逻辑主线来编撰世界现当代史的内容,更充分吸纳全球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跨文化交流”的核心概念,以揭示文化交流与互动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
作为教材,本书激发学生从文化等视角来看待世界历史,从而避免简单的罗列史实。⑨在美国的大学历史教学中,该著以“新的充满活力的全球通史的讲授”,代替之前开设的西方文明史课程。①同时,从全球史观的角度透视历史的主旨、充分吸取了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叙述历史,提倡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之间的“比较分析”等亮点也受到了高度评价。至于该书的不足,在于全书用以替代民族国家作为叙事框架的“社会”“复杂社会”“共同体”等概念本身相对模糊,缺乏准确内涵,且现当代部分的分量明显不够。②更因为过于偏重强调全球视野,对历史进程的纵向演进及国别差异的横向揭示稍显不足,对现当代历史发展进程的内在逻辑和重点内容也凸显不够。
此外,帕特里克·曼宁所著《世界史导航:全球视角的构建》是近年来国外世界历史教材领域的又一部佳作。与前述教材不同,全书致力于对世界历史这个发展中的学术领域做出综合性的概述。著者以时间为线叙述了这个学科领域所经历的研究和争论,并为各个层面的相关教师和研究学者提供了综合性的指导意见。全书致力于关注世界历史发展与人类活动模式的互动联系,并通过对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题介绍鼓励读者思考联系,是一部对世界史学科的历史和现状的权威概览。
在该著中,曼宁分析了世界史作为教学和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曼宁认为,对许多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和教授而言,课堂提供了一个处理世界史教学与研究的场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觉自身对所研究领域之外的事情知之甚少,这就对当下世界历史课程所使用的教科书提出了更高要求。该著将世界历史与全球人类社会紧密相连,通过个体的家庭故事、民族故事等叙事模块来呈现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③同时,曼宁在书中对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研究与教学现状等进行了全面且翔实的介绍,满足不同读者群的阅读需求:从事历史学研究的学者可从中获得对既有研究的全面梳理;学习历史专业的研究生也可通过该著拓展知識并对世界史学科形成较为科学且合理的理论认识;而广大历史爱好者则可从中得到一个宏大的知识视野,丰富对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了解。④
当然还有一些为国内学者所熟悉的,具有通论性质的20世纪史系列著作,如保罗·约翰逊的《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上、下卷)、⑤霍布斯鲍姆的《极端的年代(1914—1991)》,⑥或通史性质的教材——威廉·麦克尼尔著《世界史》。⑦此外,弗兰克·萨克雷与约翰·芬德林的《现代世界史:改变人类历史的大事件》,⑧也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与新颖别致的体例编排吸引读者注意,培养了读者阅读历史学著作的兴趣,从知识普及的角度也不失为现阶段历史学尤其是世界史教材的一种编纂方式与推广路径。本文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展开评述。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合作意识成为了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新任务。同时,教会学生“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看待世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积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的时代要求,⑨也对国内世界现当代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前文不难看出国内翻译与引进的国外代表性教材各具特色,各有优势与不足,更需要我们从国内世界现当代史教学实际出发,予以理性对待、准确辨析。
就优势而言,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与现代化史观的视角来建构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做法,对国内世界史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一,以全球史观来搭建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框架。全球史观是二战后兴起的一种编纂世界历史的理论和方法,其最关键的突破在于从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文化的广阔视野出发,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将世界历史进程看成不同地区和文明在互动中日益结成一个世界性网络的发展过程。全球史教材在美国高校课堂中正在逐步替代传统西方中心论的教材。作为“全球史观”的代表作,《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进程,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其运用全球史观撰写世界历史的尝试得到学界的高度评价,被巴勒克拉夫誉为“近年来运用全球范围和视角重新进行世界史写作的尝试中,最有推动作用的著作”。① 其二,嘗试用“跨文化交流”替代“西方文明优越论”来描述推动世界历史进步的主要来源。《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为超越“西方中心论”,引入“跨文化交流”这一新概念,认为几乎所有地区与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因而也就或多或少地为世界历史发展做出过贡献,以期揭示跨文化交流如何影响各个地区与国家的发展,并逐渐将世界联成一体的整体发展进程。国内学界也赞赏以《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为代表的著作试图摒弃西方中心论的旧有影响,以跨文化交流与全球史观为框架编纂世界历史的积极尝试。②
其三,以现代化的视角来解释现当代世界历史的发展演进轨迹。以《现代世界史》为例,该著“用‘现代化’概念取代‘西化’概念,这绝不仅是一个修辞上的问题,而是对观察现代世界的‘西方中心论’观点的修正和突破”。③编者在该著中指出,20世纪后期,全世界各民族都还在经历着“现代化”的历程,而这一历程并不能够简单地用“西化”概念来加以概括。究其原因,“现代化”与“西化”的概念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现代化应该被理解为一个包括西方在内的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范畴。以该著为代表的世界现当代史教材提倡以现代化演进的视角看待世界历史,对读者全面把握世界现当代史也有颇多益处。④
值得指出的是,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最突出的问题是西方中心论和话语霸权,需要我们理性对待、准确辨析,在系统梳理、分析此类教材翻译出版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虽然前述代表性教材大多旨在以全球视野来揭示真正意义的世界历史,但西方中心论摒弃得并不彻底、西方意识形态主导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从总体上讲,有关非西方,乃至非欧洲历史所占的分量非常有限,与20世纪作为东方觉醒与亚非拉民族独立和解放、第三世界崛起的时代并不相称,在重大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忽视非西方的作用。譬如,帕尔默所著《现代世界史》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中,几乎没有提及中国抗战,只是提及太平洋战场美军的军事行动。谈到日本投降时,也只是美军扔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至于战时一些影响战后世界和平的重要会议,开罗会议未被提及,甚至没有涉及对日处置问题。相关教材中出现的此类问题也更加要求我们在此类教材的译介、评析的过程中,秉持开放态度,理性分析教材的优势与不足。
纵观前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20年,有关国外世界现当代史英文教材的翻译与引进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不仅丰富和繁荣了中国的教科书市场,为广大青年学子拓宽认知视野、夯实专业基础、养成开放的学术心态和批判精神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另一方面,由于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本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之中西方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如何理性对待、准确辨析这些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以便扬长避短,在系统梳理、分析英文教材翻译出版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则显得更为必要。
就国内世界现当代史教学与研究而言,“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我们既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①总而言之,在世界现当代史教学中,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原则,以中国具体实际为起点,理性对待、准确辨析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的优势与不足,有理有据的驳斥此类教材中出现的错误观点,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并合理评判世界历史的发展演进,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视野与世界眼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孙志伟,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政治学博士后,上海外国语大学各国议会(政党)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
【责任编辑:王向阳】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introductions of original English textbooks as well as their translations and publications have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Foreig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world history textbook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also share commonalitie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evaluation and usage of them, it is advisable to hold open attitudes and analyz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rationally. Owing to some problems of textbooks themselves, together with soci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it is of great necessity that how to understand these textbooks correctly, and conduct deeper research and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systematic pectin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ir translations and publications.
关键词 世界现当代史,教材评析,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K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14-0067-06
现当代是一个尚在发展变化中的历史进程。它不仅是人类迄今经历的变化最迅猛、内涵最丰富、冲突最激烈的历史时期,而且是与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命运最为休戚相关的一个历史时期。时代特征决定了世界现当代史教学不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拓宽教学内容,更新治史观念和方法,更需建立起完备的学科与教材体系。有鉴于此,了解翻译、引进到国内的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①的现状、优势与不足,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原则,②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成为当前国内世界现当代史教学与研究的重要议题。国内外学术界虽不乏对单本国外教材的评介,但有关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的译介与评析却鲜见专门的系统性论述。③本文旨在通过对近20年来国内翻译与引进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世界现当代史教学与研究的实践,探讨相关教材的优势与不足,以期能对国内世界现当代史教学与研究有所裨益。
当前,国内高校世界现当代史课程主要采用国内学者主编的教材,教材选择多依照规定由主讲教师或课程教研室决定。据笔者了解,国内世界现当代史教材主要有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卷),④李植枬主编《20世纪世界史》(上下册),⑤李世安主编《世界现代史》,⑥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20世纪的世界史》,⑦金重远、冯玮主编《世界现当代史》⑧,等等。2013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世界现代史》①推出之后成为国内高校的首选教材。
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学起步较早,教材种类繁多。以美国高校历史学科为例,课程教材一般由任课老师结合授课特点自主选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倾向于为学生选定通论性著作作为教材,如普林斯顿提供给学生的是剑桥史系列,②哈佛、耶鲁、斯坦福等校则主要采用帕尔默等人所著《现代世界史》。③值得注意的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来的世界》④和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写作的《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⑤则为更多的美国高校所采用,这两部教材在推动美国高校由西方文明史向全球史课程的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近20年来,有关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的翻译与引进工作已取得较大进展。在国内世界现当代史教学与研究中,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原则,以中国具体实际为起点,梳理、评析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对于国内世界现当代史教学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国内引进的涉及现当代史部分的英文教材与上文所述国外使用教材相类似,代表性的有国内读者熟知的《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⑥《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1898—1945年)》⑦《现代世界史》⑧等著作。近年来,《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⑨与《世界史导航:全球视角的构建》⑩等教材的翻译与引进也丰富了国内的世界史译著市场。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各有特色,亦不乏共性之处,下文拟就这些代表性教材做简要评述。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当属知名度、影响力最大的一部教材。该书力求全方位呈现世界历史进程,将“文明”看成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将1500年以来的历史分为西方崛起时的世界、西方占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和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三大阶段。世界现当代史部分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西方文明的第三个阶段,即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第八编)。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该书不断再版与更新,1998年推出第7版,正式更名为《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该套教材被译成多种文字,众多美国大学将其作为大学基础课程教材,自介绍到国内后,亦广为历史学学生与广大历史爱好者所熟悉。其贯穿始终的全球史观与严谨、细致的叙事风格,对全球史教学产生了较大的示范意义,也奠定了该著作在国际史学界的重要地位。{11}全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理解认识历史的全球史视角,有助于引导学生以发散性思维理解世界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12}其章节之间的有机逻辑联系、清晰直观的图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生动清晰的叙事风格也颇受学生好评。①但与此同时,全書对思想文化史、妇女史着墨不多也饱受学界质疑与批评。②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1898—1945年)》作为剑桥系列的通史类著作,出版以来一直颇受关注。全书采用国别史、地区史、专题史交错的混合体例,对20世纪上半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要国家和地区、重要时段的历史进行了整合、汇编。新材料的使用、富有学理性和可读性是该著的突出优点,但主线不清晰及西方中心色彩偏重是该著的主要问题。
国外学者称赞该著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尝试加入对当事人心理、性格等层面的分析,能够更好地还原历史脉络、揭示历史事件。③自介绍到国内后,该著也引起了学界广泛讨论与关注。具体而言,全书集中反映了“19世纪以思辨的历史哲学为代表的史学思潮”,其“内容非常丰富,论述翔实,对近代世界历史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跨学科的研究,不仅仅关注政治、军事等传统领域,而且深入到经济、思想、文化、心理、社会、家庭、人口、道德伦理、科学技术等诸多领域”。但“对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近代科学、文化、艺术、宗教、哲学、学术的发展,基本没有提及”。④“西方中心论”使得书中存在一些“歪曲非西欧国家、特别是亚非国家的历史”的问题,更需要读者在阅读中予以甄别、辨析。⑤ R. R. 帕尔默、乔尔·科尔顿和劳埃德·克雷默(加入第9版以后的作者行列)等著《现代世界史》是一部英语世界经典教材。该著下册从1815年写起,其中第14、15、16章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不同侧面,揭示了19世纪后半叶至一战之前,欧洲文明的演进及其在全球的殖民扩张对世界的冲击。随后各章呈现了19世纪后半叶以来,以欧洲为主线的世界历史进程。该书自1950年首版问世,历经多次修订,到2007年出至第10版,并被译成瑞典、芬兰、波斯、阿拉伯、西班牙、意大利、中国等多国语言。
全书以理性分析见长,措辞严谨、文字简练,观点富有真知灼见。其布局谋篇以及对科技进步、民主运动等方面的精彩论述对普通读者也有较大的启发意义。⑥全书对相关学术争论的介绍与梳理,对学生了解学界前沿有较大益处,有助于培养和鼓励读者凝练开放和自由探究的学术精神。⑦当然,该著的主要问题在于仍未能跳出“西方中心论”的窠臼,以致在美国高校历史类课程的实际应用中,该书逐渐成为欧洲历史或西方文明史方向的教科书。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著所获得的美誉在同类型教材中也是前所未有的。2002年,本书主要作者帕尔默去世后,美国哲学学会专文纪念并高度评价该书为世界通史教科书中的“黄金范本”,称赞其巧妙设置的历史场景、精心安排的篇章结构、严密的史学论证,以及人性化的自由主义视角,无一不凸显这部历史著作的巨大价值。⑧
由杰里·本特利与赫伯特·齐格勒合作完成的《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是最近十多年出版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全球史教材之一。该套教材共七大部分,涉及现当代史部分的内容集中于下册第七部分——“现代全球重组:1914年至今”。全书不仅秉持全球史观的基本路径,以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历史事件或运动为逻辑主线来编撰世界现当代史的内容,更充分吸纳全球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跨文化交流”的核心概念,以揭示文化交流与互动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
作为教材,本书激发学生从文化等视角来看待世界历史,从而避免简单的罗列史实。⑨在美国的大学历史教学中,该著以“新的充满活力的全球通史的讲授”,代替之前开设的西方文明史课程。①同时,从全球史观的角度透视历史的主旨、充分吸取了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叙述历史,提倡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之间的“比较分析”等亮点也受到了高度评价。至于该书的不足,在于全书用以替代民族国家作为叙事框架的“社会”“复杂社会”“共同体”等概念本身相对模糊,缺乏准确内涵,且现当代部分的分量明显不够。②更因为过于偏重强调全球视野,对历史进程的纵向演进及国别差异的横向揭示稍显不足,对现当代历史发展进程的内在逻辑和重点内容也凸显不够。
此外,帕特里克·曼宁所著《世界史导航:全球视角的构建》是近年来国外世界历史教材领域的又一部佳作。与前述教材不同,全书致力于对世界历史这个发展中的学术领域做出综合性的概述。著者以时间为线叙述了这个学科领域所经历的研究和争论,并为各个层面的相关教师和研究学者提供了综合性的指导意见。全书致力于关注世界历史发展与人类活动模式的互动联系,并通过对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题介绍鼓励读者思考联系,是一部对世界史学科的历史和现状的权威概览。
在该著中,曼宁分析了世界史作为教学和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曼宁认为,对许多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和教授而言,课堂提供了一个处理世界史教学与研究的场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觉自身对所研究领域之外的事情知之甚少,这就对当下世界历史课程所使用的教科书提出了更高要求。该著将世界历史与全球人类社会紧密相连,通过个体的家庭故事、民族故事等叙事模块来呈现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③同时,曼宁在书中对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研究与教学现状等进行了全面且翔实的介绍,满足不同读者群的阅读需求:从事历史学研究的学者可从中获得对既有研究的全面梳理;学习历史专业的研究生也可通过该著拓展知識并对世界史学科形成较为科学且合理的理论认识;而广大历史爱好者则可从中得到一个宏大的知识视野,丰富对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了解。④
当然还有一些为国内学者所熟悉的,具有通论性质的20世纪史系列著作,如保罗·约翰逊的《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上、下卷)、⑤霍布斯鲍姆的《极端的年代(1914—1991)》,⑥或通史性质的教材——威廉·麦克尼尔著《世界史》。⑦此外,弗兰克·萨克雷与约翰·芬德林的《现代世界史:改变人类历史的大事件》,⑧也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与新颖别致的体例编排吸引读者注意,培养了读者阅读历史学著作的兴趣,从知识普及的角度也不失为现阶段历史学尤其是世界史教材的一种编纂方式与推广路径。本文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展开评述。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合作意识成为了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新任务。同时,教会学生“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看待世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积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的时代要求,⑨也对国内世界现当代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前文不难看出国内翻译与引进的国外代表性教材各具特色,各有优势与不足,更需要我们从国内世界现当代史教学实际出发,予以理性对待、准确辨析。
就优势而言,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与现代化史观的视角来建构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做法,对国内世界史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一,以全球史观来搭建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框架。全球史观是二战后兴起的一种编纂世界历史的理论和方法,其最关键的突破在于从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文化的广阔视野出发,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将世界历史进程看成不同地区和文明在互动中日益结成一个世界性网络的发展过程。全球史教材在美国高校课堂中正在逐步替代传统西方中心论的教材。作为“全球史观”的代表作,《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进程,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其运用全球史观撰写世界历史的尝试得到学界的高度评价,被巴勒克拉夫誉为“近年来运用全球范围和视角重新进行世界史写作的尝试中,最有推动作用的著作”。① 其二,嘗试用“跨文化交流”替代“西方文明优越论”来描述推动世界历史进步的主要来源。《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为超越“西方中心论”,引入“跨文化交流”这一新概念,认为几乎所有地区与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因而也就或多或少地为世界历史发展做出过贡献,以期揭示跨文化交流如何影响各个地区与国家的发展,并逐渐将世界联成一体的整体发展进程。国内学界也赞赏以《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为代表的著作试图摒弃西方中心论的旧有影响,以跨文化交流与全球史观为框架编纂世界历史的积极尝试。②
其三,以现代化的视角来解释现当代世界历史的发展演进轨迹。以《现代世界史》为例,该著“用‘现代化’概念取代‘西化’概念,这绝不仅是一个修辞上的问题,而是对观察现代世界的‘西方中心论’观点的修正和突破”。③编者在该著中指出,20世纪后期,全世界各民族都还在经历着“现代化”的历程,而这一历程并不能够简单地用“西化”概念来加以概括。究其原因,“现代化”与“西化”的概念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现代化应该被理解为一个包括西方在内的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范畴。以该著为代表的世界现当代史教材提倡以现代化演进的视角看待世界历史,对读者全面把握世界现当代史也有颇多益处。④
值得指出的是,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最突出的问题是西方中心论和话语霸权,需要我们理性对待、准确辨析,在系统梳理、分析此类教材翻译出版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虽然前述代表性教材大多旨在以全球视野来揭示真正意义的世界历史,但西方中心论摒弃得并不彻底、西方意识形态主导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从总体上讲,有关非西方,乃至非欧洲历史所占的分量非常有限,与20世纪作为东方觉醒与亚非拉民族独立和解放、第三世界崛起的时代并不相称,在重大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忽视非西方的作用。譬如,帕尔默所著《现代世界史》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中,几乎没有提及中国抗战,只是提及太平洋战场美军的军事行动。谈到日本投降时,也只是美军扔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至于战时一些影响战后世界和平的重要会议,开罗会议未被提及,甚至没有涉及对日处置问题。相关教材中出现的此类问题也更加要求我们在此类教材的译介、评析的过程中,秉持开放态度,理性分析教材的优势与不足。
纵观前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20年,有关国外世界现当代史英文教材的翻译与引进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不仅丰富和繁荣了中国的教科书市场,为广大青年学子拓宽认知视野、夯实专业基础、养成开放的学术心态和批判精神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另一方面,由于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本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之中西方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如何理性对待、准确辨析这些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以便扬长避短,在系统梳理、分析英文教材翻译出版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则显得更为必要。
就国内世界现当代史教学与研究而言,“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我们既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①总而言之,在世界现当代史教学中,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原则,以中国具体实际为起点,理性对待、准确辨析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的优势与不足,有理有据的驳斥此类教材中出现的错误观点,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并合理评判世界历史的发展演进,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视野与世界眼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孙志伟,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政治学博士后,上海外国语大学各国议会(政党)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
【责任编辑:王向阳】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introductions of original English textbooks as well as their translations and publications have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Foreig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world history textbook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also share commonalitie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evaluation and usage of them, it is advisable to hold open attitudes and analyz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rationally. Owing to some problems of textbooks themselves, together with soci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it is of great necessity that how to understand these textbooks correctly, and conduct deeper research and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systematic pectin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ir translations and pub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