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强调:教育应该注重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应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师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最新教学理念的关键。为了使学生们能够学会如何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注重探究性实验,实施实验教学的改革。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是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的: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
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思维和创造思维的有机结合,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
如《酸的化学性质》一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我们先做个小魔术好吗?我在一张洁白的纸上画了一朵小花,再郑重其事的说现在我要展示我的魔术了,你们要认真观察,学生们立刻瞪大眼睛观察,我小心的涂上了一种无色溶液,没现象,学生们很奇怪甚至很失望,有的甚至发出叹息声,“好了,我再喷上一种试剂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呢?”于是我又小心的喷上了一无色的溶液,无色的小花顷刻间变成了一朵红色的小花,满场哗然,“这是为什么呢?想知道吗,通过你这节课的探究你会弄懂这里边的所有奥妙,而且你还能自己设计小魔术展示给我们的家人朋友呢,怎么样?来试试吧!”一个小小的开场白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把学生们的积极性全部调动了起来!
二、提供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在《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很多化学教师已经习惯性的展示蜡烛熄灭实验和饮料瓶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然后分析这些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有那些性质,学生的思维完全被限定在教师的思路内,我是这样设计的:“你知道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你能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这些性质吗?”提供蜡烛,烧杯,火柴,充满二氧化碳的气球和饮料瓶,这样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就能够想到利用气球的拍打很快想到气球下沉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而利用饮料瓶的实验通过自己动手看到了明显的实验现象便开始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这样学到的知识比老师的简单说教强化多了,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取知识,这对实验室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规定的实验内,按学生个性化和要求来准备仪器将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开放实验室,轮流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以补充时间及设备的不足,实验时可以以三个人或四个人为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实验研究。这就要求负责教师要有科学探索精神和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三、把实验探索的机会延伸到课外
实验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过程中,要设计有益于学生探究的环节,在完成了新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和探究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增加一些后继实验,提高学生探究的机会,如化学第八章《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铁钉生锈实验,在学生持续观察了一周后探究成功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继续探究意识,即有意地引导学生说“你们还知道铁器在哪些情况下易生锈吗?”,学生的探究热情猛增,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设计实验,拟出实验报告,最后学生提出了在糖水、醋、酱油、盐水等情况下生锈的事例,进而概括出钢铁生锈的普通原因和条件。我们姑且不论学生的结论的科学性如何,就这一份积极参与认真钻研的劲头不让我们为之激动吗?!而这些实验在家里是完全可以完成的,而且可以利用家中的一些废弃物就可以完成,这样把化学的学习过程就延伸到了课外,但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还要让学生即使反馈信息适时适当的给以指导。
四、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改进实验手段,使实验更简易
要想得到更好的实验效果,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多样化的实验手段。借助化学实验幻灯投影,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如:镁、铝、锌、铁分别与酸反应速度的比较,就可以将镁、铝、锌、铁置于表面皿中,加入稀盐酸,使盐酸同时与镁、铝、锌、铁反应,投影出的现象明显,效果非常好。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可把一些在教室做不了的实验和不适合做的实验制成教学软件,如:从微观角度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和有毒的、有危险的或装置过于复杂的实验,利用多媒体教学也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只有体现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开发了学生智力,才能真正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化学是应用实验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的欲望,让课堂充满生机,使师生双方处于平等、自由、公证、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伙伴关系,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而得到知识能力的双提高。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
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思维和创造思维的有机结合,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
如《酸的化学性质》一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我们先做个小魔术好吗?我在一张洁白的纸上画了一朵小花,再郑重其事的说现在我要展示我的魔术了,你们要认真观察,学生们立刻瞪大眼睛观察,我小心的涂上了一种无色溶液,没现象,学生们很奇怪甚至很失望,有的甚至发出叹息声,“好了,我再喷上一种试剂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呢?”于是我又小心的喷上了一无色的溶液,无色的小花顷刻间变成了一朵红色的小花,满场哗然,“这是为什么呢?想知道吗,通过你这节课的探究你会弄懂这里边的所有奥妙,而且你还能自己设计小魔术展示给我们的家人朋友呢,怎么样?来试试吧!”一个小小的开场白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把学生们的积极性全部调动了起来!
二、提供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在《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很多化学教师已经习惯性的展示蜡烛熄灭实验和饮料瓶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然后分析这些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有那些性质,学生的思维完全被限定在教师的思路内,我是这样设计的:“你知道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你能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这些性质吗?”提供蜡烛,烧杯,火柴,充满二氧化碳的气球和饮料瓶,这样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就能够想到利用气球的拍打很快想到气球下沉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而利用饮料瓶的实验通过自己动手看到了明显的实验现象便开始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这样学到的知识比老师的简单说教强化多了,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取知识,这对实验室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规定的实验内,按学生个性化和要求来准备仪器将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开放实验室,轮流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以补充时间及设备的不足,实验时可以以三个人或四个人为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实验研究。这就要求负责教师要有科学探索精神和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三、把实验探索的机会延伸到课外
实验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过程中,要设计有益于学生探究的环节,在完成了新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和探究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增加一些后继实验,提高学生探究的机会,如化学第八章《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铁钉生锈实验,在学生持续观察了一周后探究成功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继续探究意识,即有意地引导学生说“你们还知道铁器在哪些情况下易生锈吗?”,学生的探究热情猛增,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设计实验,拟出实验报告,最后学生提出了在糖水、醋、酱油、盐水等情况下生锈的事例,进而概括出钢铁生锈的普通原因和条件。我们姑且不论学生的结论的科学性如何,就这一份积极参与认真钻研的劲头不让我们为之激动吗?!而这些实验在家里是完全可以完成的,而且可以利用家中的一些废弃物就可以完成,这样把化学的学习过程就延伸到了课外,但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还要让学生即使反馈信息适时适当的给以指导。
四、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改进实验手段,使实验更简易
要想得到更好的实验效果,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多样化的实验手段。借助化学实验幻灯投影,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如:镁、铝、锌、铁分别与酸反应速度的比较,就可以将镁、铝、锌、铁置于表面皿中,加入稀盐酸,使盐酸同时与镁、铝、锌、铁反应,投影出的现象明显,效果非常好。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可把一些在教室做不了的实验和不适合做的实验制成教学软件,如:从微观角度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和有毒的、有危险的或装置过于复杂的实验,利用多媒体教学也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只有体现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开发了学生智力,才能真正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化学是应用实验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的欲望,让课堂充满生机,使师生双方处于平等、自由、公证、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伙伴关系,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而得到知识能力的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