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煮酒论英雄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yueq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序章:
  说英雄、谁是英雄
  
  剑门关“煮酒论英雄”比之三国曹操、刘备在许昌九曲河亭煮酒论英雄,更增添了几分悲壮。诸葛亮北伐中原,开剑门,从此有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然诸葛亮北伐“出师未捷”,这里后来却成为蜀灭亡以前姜维守蜀的最后屏障。姜维的痴心救国梦,随后又被破剑门的邓艾粉碎。邓艾“一将功成万骨枯”却也未能功成身退,受小人诬陷,冤死剑门……
  说英雄、谁是英雄?诸葛亮战胜了大自然的“蜀道难”,却又倒在了北伐路的“蜀道难”上。剑门关成就了他的辉煌之绩,也终结了他的辉煌之愿。刘禅那边投诚了,姜维这边还在浴血奋战。悲情英雄的名字与这条悲情“马奇诺防线”永远连在了一起。还有邓艾,这个飞度剑门关的孤胆英雄,却白白冤死在了自己人的刀下,夺取胜利,却不能分享胜利,可惜!然英雄是不能只以成败得失而论的,起码在剑门关的历史上他们全都留下了自己最光辉的一章。
  
  (开剑门)篇:
  诸葛亮开剑门与北伐“蜀道难”
  
  不再难的《蜀道难》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一首著名的《蜀道难》,一说就是当年用来描述川北门户,有着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剑门关。”
  


  我第一次产生出“蜀道难”中的共鸣,是在从剑门小镇通往剑门关的路上。 顺着一条蜿蜒崎岖的柏油路行走,一边是高耸着姿态怪异的磊磊危石,另一侧则是崖壁悬空。真可谓“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当我面对着“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时,也只能“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了。 仍感慨“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
  想!脚下今天这条108国道还未开通的几千年前,蜀人难道真就像李白所说,“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但李白又说过:“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句看似有些前后矛盾的话,其实是在给我们暗示一个答案。
  ——三国时期,诸葛亮开剑门关,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地势难、气势难
  我赫然止步在一方镌有剑门关三字的石碑前。“剑门关”!不错这里正是剑门关,纵使没有这方石碑,就冲这虎踞雄关的气势以及满布关楼栈道的山崖来看也不难断定。
  此刻我已伫立在剑门关关楼之下,仰视着半山崖间万丈绝壁上开凿出来的剑门关楼与栈道;关楼一侧是大剑山峰,笔直如刀削倚在那里。于此地凿石开关,困难可想而知。
  诸葛亮开剑门关不仅克服了剑门一带地势难的问题,还修筑出了这气势非凡的剑门关。
  当年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而路经此地,剑门山正好卡住了通往汉中、长安一带的路。诸葛亮于是下令就地开山、劈石、架路。于是有了后来的“剑阁道”。诸葛亮“剑阁道”修建方式,《蜀水经》中有记载:“大剑溪峡谷石岩上还存有栈道的石孔”。可见当时的剑阁道是沿大剑溪的峭壁开凿、架设的。今天大剑溪上遗留下来的石孔,就是当年铺设栈道所留下的。
  


  同时诸葛亮在对先秦的“金牛道”重新加以修缮,诸葛亮并不算历史上开凿剑门道路的第一人,相传当年秦欲伐蜀,就以献金牛为名,骗蜀王开辟出一条入蜀的道路,后来金牛没迎来,迎来的却是秦国人的铁蹄,这条被开辟出来的道路,就被称作“金牛道”。但毕竟当时受时间、条件的遏制,开凿出来的道路过于简陋。后来又历几代,已经慢慢荒废。是诸葛亮将其修复、拓展。
  如果说剑阁道的开辟,是一场诸葛亮北征道路上与大自然间的胜利对决的话,那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气势雄伟的“剑门关”,则可以看作是象征这场人类征服大自然天险伟大胜利的标志。
  据载三国时期诸葛亮建造的关楼原貌是这样的:“雄关隘口,关楼高峙,拔地而起,箭楼三屏。底屏石砌,城洞拱形;大门铁护,上铆乳钉;额嵌‘剑阁’,金光耀眼。关楼横匾:‘天下雄关’。顶楼额书:‘雄关天堑’,四墙壁画,中塑观间;弘瞻题诗,高悬窗前;翘角金铎,锒铛有声……”
  剑门关作为一道军事建筑,被后世人所一直沿用。无战的时候大门敞开,烽烟四起而紧闭。原貌格局一直并无太大的改变。
  有记载清朝修复后的关楼,就仍为三层结构,底层以石条砌成拱形关门。有两扇铁皮乳钉大门。门正中,镶嵌“剑阁”二字,上筑堞垛,居高临下,供瞭望射击。
  历史上剑门关的最后一次大规模修缮是在民国初年,剑阁县知事张政主持进行了一次较大的修整。后民国八年,县知事王亮、剑门驿县佐范升东又进行了培修。只可惜在1936年修川陕公路时,将其拆掉。
  今天我们看到的剑门关,为近代重新仿建。剑门关作为一个军事要塞,到了和平年代其用途虽然已经荒废。但我们却不该忽略它除军事以外的历史价值与人文价值,这是一个人类征服大自然的标志,也是诸葛亮卓越政绩才能的见证。
  


  
  (守剑门)篇:
  姜维守剑门与悲情“马奇诺防线”
  
  悲情的“马奇诺防线”
  伫立剑门关上,我突然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在剑门关历史上,乃至三国蜀后期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个人。他就是姜维。一个悲情英雄的化身。
  三国历史上有记载:姜维为主尽忠,刘禅这边“投诚”了,姜维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关岗上,期望浴血救国。姜维的痴心救国梦,最后可惜还是未能力挽狂澜。
  姜维守剑门,失败后,于蜀灭亡不久逝于成都,遗骸被埋葬在了剑门关这里。据传姜维的孤魂在剑门关前徘徊,化为山峰上的一块巨石,后人称作“姜维石”,那块巨石而今就在剑门关口山峰上,远观形似一个侧脸的盔甲将军人头。望着远方天际,死不瞑目。他悔恨自己未能继承武穆遗志。诸葛亮当初谋划设计出了这道依仗绝险而构成的天然关隘,来作为川北的一道门户。这条坚固的“马奇诺防线”却在自己手中沦陷。
  其实我觉得姜维无须自责。正所谓:亡国者,先亡心也;民心涣散,任何再坚固的“马奇诺防线”都会抵挡不住这股汹涌澎湃的洪水”而溃堤。
  剑门关的最后崩溃,归根结底已再不是姜维个人的溃败问题,而是整个蜀国的国溃。
  
  悲情的英雄
  姜维戎马生涯的后半生,是在剑门关度过的。
  他先继承武穆遗志北伐中原,后又在抵御魏军入侵时,在剑门关与魏军对峙。
  剑门山里如今留有许多与姜维有关的遗迹。比如今姜维庙背后的姜维洞,据说就是当年姜维议事之所;还有一个孔明兵洞,则又传说是姜维用来囤放武穆遗物的。姜维本是魏国将领,在诸葛亮北伐时期被其收服。诸葛亮死后,将自己的兵书,包括木牛流马的制作图本都传授给了他。但是由于后主无能,蜀国灭亡,姜维秘密遣人将兵书、图谱藏入山洞当中,以防落入他人之手。而兵书、图本随着姜维的去世也就成为了千古之谜。
  猜度姜维所得的兵书与图本。兵书,应指行兵打仗之法。姜维用兵虽然没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但也指挥得当。在剑门关曾经屡败魏军。这也许正是诸葛亮兵书的功效。
  图本中的连弩应该是一种连发弓弩,可一次射出连发箭,威力奇大。而“木牛流马”则是一种机械化的交通工具,此物不需人工饲养,能登高上坡,妙用非凡。在那个科技落后的时代,这两样东西的功效在当时可想而知。
  看来姜维绝不乏“天时”“地利”。之所以要败,只因缺少了最重要的一样东西——“人和”而已。
  
  (破剑门)篇:
  邓艾破剑门与“一将功成万骨枯”
  
  “一将功成万骨枯”之“万骨枯”
  剑门关,一个天然的古战场,人与自然之间的征战、人与人之间的互征战都纷纷与此展开。既然征战,就有死亡。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在成就了极少数人的同时,又使多少生灵涂炭!
  在剑门关大剑峰前我意外发现两架横放着形同天文望远镜样的东西,据一旁镜的主人说:此镜是用来观望大剑山上“阴阳双剑”的。
  阴阳双剑,为一黑、一白两柄宝剑,其直插进大剑山峰的绝壁之上。至于是,因何原因要在此插剑,有人推测:历史上很多朝代在此发生过惨烈激战,不知已有多少生灵魂断于斯,为了镇住这股阴气,故双剑插关以慑冤魂……
  我由此想到了三国历史上剑门关那场极为惨烈的战役:蜀后期姜维镇守剑门关,姜维引三万兵士撑剑门天险挡住魏十万大军,而魏军守领邓艾则悄悄带人偷过阴平小路,绕过剑门关口,直杀绵竹、取成都。蜀国就此灭亡。
  我顺着山涧小道向上攀。剑门关道路由于是凿山开石架设而成,因此很多道路几乎是贴着崖壁在行走,又因为刚下过雨的缘故,道路便更显得有些泥泞湿滑,每走一步都需抓稳了栈道上的锁链。
  想当年邓艾偷过的阴平小路,几乎是在“无路可走”的悬崖,当真是条绝路。比之脚下现在的这条山路,何止险要百倍,想想让人不寒而栗。邓艾的人马最后到达绵竹一带的时候,只剩下寥寥几千余人,大部分将士都不是在战争中牺牲的,而是在过剑门关的时候失足从悬崖上落下,给活活摔死的。
  那是多么惨烈的一幕。夕阳、昏鸦、山野遍地散落残缺尸骸,这又是多么真实、生动的“万骨枯”场面啊!
  
  功成、名就、身未退
  邓艾的结局挺叫人惋惜,他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最后这个一将功成的名将,却也沦为了“万骨枯”中一具。
  


  就在邓艾夺取了胜利,还未来得及分享胜利的时候,魏军的统帅钟会因为嫉妒邓艾抢去了他的功劳,于是就在魏王面前诬告其要谋反,不明真相的魏王遣人将邓艾捆押至洛阳,钟会因害怕事情败露,故在押解半途中就将其杀害……
  传说邓艾死后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冤魂提着脑袋驾着马飞奔去洛阳找魏主伸冤,不料行至剑门一带孤玉山时,遇一正在磨豆浆的大婶,邓艾以借豆浆粘头颅为故,向其讨要豆浆,大婶一见邓艾那副尸首分家的怪模样于是大笑道:“头都掉了,粘有何用?”邓艾一听之下顿时气得一头栽下马来,于是便又有了今天传说中邓艾落马之处的“摊尸板”,而头颅与将印、马匹各自也化为大山,即今天的“人头山”“印台山”“马耳山”。战刀掉在了一条小河里,于是便又有了今天的“关刀河”。
  邓艾的结局很不圆满,功成、名就但身未能退。好在已有一个无争的事实,在三国历史上,他是一个破剑门关而消灭蜀国的英雄!
其他文献
每座城市都是有情感和知觉的。了解一座城市,好像常常先从了解它的细节开始,了解了多少,才能深入多少。从最真实的细节中,可以留下城市的表情和性格,凝聚生活的纷纭万象,触摸城市的鲜活脉搏和勃勃生机。“城市万象”用相机为您留下城市纷纭变幻的丰富细节和生动真实的生活风景。迎面而来的是陌生,却又似曾相识;擦肩而过的是遗憾,却又久久难忘……        (摄影制作:曹广锋)
期刊
吉狄马加副省长在第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名人名节高峰论坛”上作题为《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人与自然的选择》的主旨演讲    吉狄马加:  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  著名彝族诗人      2007年8月9日,我想这一天,无论是对于梦想的诞生地青海,还是对于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无疑都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有人说历史将记住这一天,也有人说中国诗歌史将记住这一天,对此我都深信无疑。因为
期刊
《艺术市场》荣获“2007年度中国最具创新期刊奖”    本刊讯1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报业网发起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国务院新闻办《网络传播》杂志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北京康铭大厦召开。《艺术市场》杂志执行社长代柳梅、副社长吴京波与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家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高层管理人员和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一起参加了本次年会。
期刊
A-accept(接受)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爱他,就必须接受他的一切,包括缺点。    B-belief(信任)  不信任对方,经常以怀疑的口吻盘问对方,这种互相猜度的爱情就只有分手下场。    C-care(关心)  关心的程度正好表现你对他的重视程度,偶尔一句关心的话或一条关心的短信,虽然未必有实际用途,但起码能  令他暖在心头。    D-digest(理解)  我们不是圣人,总有情绪
期刊
前两天,单位组织了一次考试,参加考试的包括我们几个“新丁”,还有前一段经过公开招聘层层选拔进来的各名牌大学“高材生”,领导将这次考试的目的解释为“竞争上岗”。经过3个小时的考场洗礼,我勉强扒在了及格线上,九死一生。  如果我在出生之前就知道在我生命中会有那么多人和我竞争,不知道我会不会选择迟个一两年来到这个世界。  生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定了是拥挤的一生。这拥挤常常让人感觉心烦意乱,也时常感
期刊
我的岳阳楼之游,有点出乎意料的另类,原因在于请了位与众不同的导游。  对于爱写点小游记的我来说,导游的重要不言而喻,可导游的良莠不齐又往往令人头疼。因此,鉴于游曲阜时的教训,为了不再被“花瓶”导游缠住而枉自沮丧,我在游岳阳楼时多了个心眼儿,即先要考一考再说。  面对围上来的一群导游小姐,我的问题是: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为什么不去大书特书岳阳楼自身?  按说,这教书匠式的问题,即使不在岳阳楼提出,
期刊
身为“80后”的我们,大学毕业两年了,展翅高飞白手起家的鸿鹄大志,早在这两年的“经风雨,见世面”中磨灭得片甲不留。曾经刚入校门的伟大理想和美好憧憬,都在第一封求职信石沉大海的时候有了摇摇欲坠的感觉。不是信念不够坚定,而是坚定的信念不够成熟。  拿我身边的同学来说,踏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天,老师说:“电视是个热门行业,能考进咱们学校的,都是人才,你们今天花的学费,定会在你们工作的两年内全都赚回来。”立刻
期刊
最近,从媒体上看到一篇报道说——在四川成都市老马路社区一楼电梯旁贴了一纸“致友邻书”:“各位邻居,大家好。我是A楼1602的住户,新购此房,近日即将装修。我会监督装修工人将给您带来的影响降至最小,但因工程量较大,施工时间较长,难免会给您造成不便。对此,谨向您致以真诚的歉意……”署名为新住户杨浩。    看到这则报道,感触极深,不由想起了我所居住小区发生的一些事。我们小区有12栋楼,入住已有12个年
期刊
聊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秀美的中国江北水城。而在辖区内的茌平县北部的冯屯镇,历史古迹不胜枚举,是春秋战国时期高士鲁仲连的诞生地,至今仍保留有鲁仲连纪念祠;它还是太平天国革命纪念地之一,有太平桥纪念址。  被誉为“鲁西明珠”的小杨屯就坐落在此。  小杨屯水色清丽,风光宜人,现有村民101户、403人,耕地1251亩,历史上是一个“地多不打粮,连年闹灾荒,拼命干一年,一顿吃个光”的
期刊
澳大利亚有三美:  阳光、空气、自来水    无论在哪个国家,这三种东西是不稀奇的,因为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三要素”,缺一不可。但是在澳大利亚,这三种东西明显要好于别处,因为这里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得好,成效卓著,所以阳光特别明媚,空气特别新鲜,自来水也特别清洁可口,不用煮沸就可以直接饮用。    在世界环境总体上日益恶化的今天,澳大利亚人越来越注意环境保护和其他有关环境的问题。在澳大利亚各地,以能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