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序章:
说英雄、谁是英雄
剑门关“煮酒论英雄”比之三国曹操、刘备在许昌九曲河亭煮酒论英雄,更增添了几分悲壮。诸葛亮北伐中原,开剑门,从此有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然诸葛亮北伐“出师未捷”,这里后来却成为蜀灭亡以前姜维守蜀的最后屏障。姜维的痴心救国梦,随后又被破剑门的邓艾粉碎。邓艾“一将功成万骨枯”却也未能功成身退,受小人诬陷,冤死剑门……
说英雄、谁是英雄?诸葛亮战胜了大自然的“蜀道难”,却又倒在了北伐路的“蜀道难”上。剑门关成就了他的辉煌之绩,也终结了他的辉煌之愿。刘禅那边投诚了,姜维这边还在浴血奋战。悲情英雄的名字与这条悲情“马奇诺防线”永远连在了一起。还有邓艾,这个飞度剑门关的孤胆英雄,却白白冤死在了自己人的刀下,夺取胜利,却不能分享胜利,可惜!然英雄是不能只以成败得失而论的,起码在剑门关的历史上他们全都留下了自己最光辉的一章。
(开剑门)篇:
诸葛亮开剑门与北伐“蜀道难”
不再难的《蜀道难》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一首著名的《蜀道难》,一说就是当年用来描述川北门户,有着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剑门关。”
我第一次产生出“蜀道难”中的共鸣,是在从剑门小镇通往剑门关的路上。 顺着一条蜿蜒崎岖的柏油路行走,一边是高耸着姿态怪异的磊磊危石,另一侧则是崖壁悬空。真可谓“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当我面对着“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时,也只能“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了。 仍感慨“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
想!脚下今天这条108国道还未开通的几千年前,蜀人难道真就像李白所说,“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但李白又说过:“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句看似有些前后矛盾的话,其实是在给我们暗示一个答案。
——三国时期,诸葛亮开剑门关,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地势难、气势难
我赫然止步在一方镌有剑门关三字的石碑前。“剑门关”!不错这里正是剑门关,纵使没有这方石碑,就冲这虎踞雄关的气势以及满布关楼栈道的山崖来看也不难断定。
此刻我已伫立在剑门关关楼之下,仰视着半山崖间万丈绝壁上开凿出来的剑门关楼与栈道;关楼一侧是大剑山峰,笔直如刀削倚在那里。于此地凿石开关,困难可想而知。
诸葛亮开剑门关不仅克服了剑门一带地势难的问题,还修筑出了这气势非凡的剑门关。
当年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而路经此地,剑门山正好卡住了通往汉中、长安一带的路。诸葛亮于是下令就地开山、劈石、架路。于是有了后来的“剑阁道”。诸葛亮“剑阁道”修建方式,《蜀水经》中有记载:“大剑溪峡谷石岩上还存有栈道的石孔”。可见当时的剑阁道是沿大剑溪的峭壁开凿、架设的。今天大剑溪上遗留下来的石孔,就是当年铺设栈道所留下的。
同时诸葛亮在对先秦的“金牛道”重新加以修缮,诸葛亮并不算历史上开凿剑门道路的第一人,相传当年秦欲伐蜀,就以献金牛为名,骗蜀王开辟出一条入蜀的道路,后来金牛没迎来,迎来的却是秦国人的铁蹄,这条被开辟出来的道路,就被称作“金牛道”。但毕竟当时受时间、条件的遏制,开凿出来的道路过于简陋。后来又历几代,已经慢慢荒废。是诸葛亮将其修复、拓展。
如果说剑阁道的开辟,是一场诸葛亮北征道路上与大自然间的胜利对决的话,那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气势雄伟的“剑门关”,则可以看作是象征这场人类征服大自然天险伟大胜利的标志。
据载三国时期诸葛亮建造的关楼原貌是这样的:“雄关隘口,关楼高峙,拔地而起,箭楼三屏。底屏石砌,城洞拱形;大门铁护,上铆乳钉;额嵌‘剑阁’,金光耀眼。关楼横匾:‘天下雄关’。顶楼额书:‘雄关天堑’,四墙壁画,中塑观间;弘瞻题诗,高悬窗前;翘角金铎,锒铛有声……”
剑门关作为一道军事建筑,被后世人所一直沿用。无战的时候大门敞开,烽烟四起而紧闭。原貌格局一直并无太大的改变。
有记载清朝修复后的关楼,就仍为三层结构,底层以石条砌成拱形关门。有两扇铁皮乳钉大门。门正中,镶嵌“剑阁”二字,上筑堞垛,居高临下,供瞭望射击。
历史上剑门关的最后一次大规模修缮是在民国初年,剑阁县知事张政主持进行了一次较大的修整。后民国八年,县知事王亮、剑门驿县佐范升东又进行了培修。只可惜在1936年修川陕公路时,将其拆掉。
今天我们看到的剑门关,为近代重新仿建。剑门关作为一个军事要塞,到了和平年代其用途虽然已经荒废。但我们却不该忽略它除军事以外的历史价值与人文价值,这是一个人类征服大自然的标志,也是诸葛亮卓越政绩才能的见证。
(守剑门)篇:
姜维守剑门与悲情“马奇诺防线”
悲情的“马奇诺防线”
伫立剑门关上,我突然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在剑门关历史上,乃至三国蜀后期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个人。他就是姜维。一个悲情英雄的化身。
三国历史上有记载:姜维为主尽忠,刘禅这边“投诚”了,姜维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关岗上,期望浴血救国。姜维的痴心救国梦,最后可惜还是未能力挽狂澜。
姜维守剑门,失败后,于蜀灭亡不久逝于成都,遗骸被埋葬在了剑门关这里。据传姜维的孤魂在剑门关前徘徊,化为山峰上的一块巨石,后人称作“姜维石”,那块巨石而今就在剑门关口山峰上,远观形似一个侧脸的盔甲将军人头。望着远方天际,死不瞑目。他悔恨自己未能继承武穆遗志。诸葛亮当初谋划设计出了这道依仗绝险而构成的天然关隘,来作为川北的一道门户。这条坚固的“马奇诺防线”却在自己手中沦陷。
其实我觉得姜维无须自责。正所谓:亡国者,先亡心也;民心涣散,任何再坚固的“马奇诺防线”都会抵挡不住这股汹涌澎湃的洪水”而溃堤。
剑门关的最后崩溃,归根结底已再不是姜维个人的溃败问题,而是整个蜀国的国溃。
悲情的英雄
姜维戎马生涯的后半生,是在剑门关度过的。
他先继承武穆遗志北伐中原,后又在抵御魏军入侵时,在剑门关与魏军对峙。
剑门山里如今留有许多与姜维有关的遗迹。比如今姜维庙背后的姜维洞,据说就是当年姜维议事之所;还有一个孔明兵洞,则又传说是姜维用来囤放武穆遗物的。姜维本是魏国将领,在诸葛亮北伐时期被其收服。诸葛亮死后,将自己的兵书,包括木牛流马的制作图本都传授给了他。但是由于后主无能,蜀国灭亡,姜维秘密遣人将兵书、图谱藏入山洞当中,以防落入他人之手。而兵书、图本随着姜维的去世也就成为了千古之谜。
猜度姜维所得的兵书与图本。兵书,应指行兵打仗之法。姜维用兵虽然没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但也指挥得当。在剑门关曾经屡败魏军。这也许正是诸葛亮兵书的功效。
图本中的连弩应该是一种连发弓弩,可一次射出连发箭,威力奇大。而“木牛流马”则是一种机械化的交通工具,此物不需人工饲养,能登高上坡,妙用非凡。在那个科技落后的时代,这两样东西的功效在当时可想而知。
看来姜维绝不乏“天时”“地利”。之所以要败,只因缺少了最重要的一样东西——“人和”而已。
(破剑门)篇:
邓艾破剑门与“一将功成万骨枯”
“一将功成万骨枯”之“万骨枯”
剑门关,一个天然的古战场,人与自然之间的征战、人与人之间的互征战都纷纷与此展开。既然征战,就有死亡。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在成就了极少数人的同时,又使多少生灵涂炭!
在剑门关大剑峰前我意外发现两架横放着形同天文望远镜样的东西,据一旁镜的主人说:此镜是用来观望大剑山上“阴阳双剑”的。
阴阳双剑,为一黑、一白两柄宝剑,其直插进大剑山峰的绝壁之上。至于是,因何原因要在此插剑,有人推测:历史上很多朝代在此发生过惨烈激战,不知已有多少生灵魂断于斯,为了镇住这股阴气,故双剑插关以慑冤魂……
我由此想到了三国历史上剑门关那场极为惨烈的战役:蜀后期姜维镇守剑门关,姜维引三万兵士撑剑门天险挡住魏十万大军,而魏军守领邓艾则悄悄带人偷过阴平小路,绕过剑门关口,直杀绵竹、取成都。蜀国就此灭亡。
我顺着山涧小道向上攀。剑门关道路由于是凿山开石架设而成,因此很多道路几乎是贴着崖壁在行走,又因为刚下过雨的缘故,道路便更显得有些泥泞湿滑,每走一步都需抓稳了栈道上的锁链。
想当年邓艾偷过的阴平小路,几乎是在“无路可走”的悬崖,当真是条绝路。比之脚下现在的这条山路,何止险要百倍,想想让人不寒而栗。邓艾的人马最后到达绵竹一带的时候,只剩下寥寥几千余人,大部分将士都不是在战争中牺牲的,而是在过剑门关的时候失足从悬崖上落下,给活活摔死的。
那是多么惨烈的一幕。夕阳、昏鸦、山野遍地散落残缺尸骸,这又是多么真实、生动的“万骨枯”场面啊!
功成、名就、身未退
邓艾的结局挺叫人惋惜,他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最后这个一将功成的名将,却也沦为了“万骨枯”中一具。
就在邓艾夺取了胜利,还未来得及分享胜利的时候,魏军的统帅钟会因为嫉妒邓艾抢去了他的功劳,于是就在魏王面前诬告其要谋反,不明真相的魏王遣人将邓艾捆押至洛阳,钟会因害怕事情败露,故在押解半途中就将其杀害……
传说邓艾死后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冤魂提着脑袋驾着马飞奔去洛阳找魏主伸冤,不料行至剑门一带孤玉山时,遇一正在磨豆浆的大婶,邓艾以借豆浆粘头颅为故,向其讨要豆浆,大婶一见邓艾那副尸首分家的怪模样于是大笑道:“头都掉了,粘有何用?”邓艾一听之下顿时气得一头栽下马来,于是便又有了今天传说中邓艾落马之处的“摊尸板”,而头颅与将印、马匹各自也化为大山,即今天的“人头山”“印台山”“马耳山”。战刀掉在了一条小河里,于是便又有了今天的“关刀河”。
邓艾的结局很不圆满,功成、名就但身未能退。好在已有一个无争的事实,在三国历史上,他是一个破剑门关而消灭蜀国的英雄!
说英雄、谁是英雄
剑门关“煮酒论英雄”比之三国曹操、刘备在许昌九曲河亭煮酒论英雄,更增添了几分悲壮。诸葛亮北伐中原,开剑门,从此有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然诸葛亮北伐“出师未捷”,这里后来却成为蜀灭亡以前姜维守蜀的最后屏障。姜维的痴心救国梦,随后又被破剑门的邓艾粉碎。邓艾“一将功成万骨枯”却也未能功成身退,受小人诬陷,冤死剑门……
说英雄、谁是英雄?诸葛亮战胜了大自然的“蜀道难”,却又倒在了北伐路的“蜀道难”上。剑门关成就了他的辉煌之绩,也终结了他的辉煌之愿。刘禅那边投诚了,姜维这边还在浴血奋战。悲情英雄的名字与这条悲情“马奇诺防线”永远连在了一起。还有邓艾,这个飞度剑门关的孤胆英雄,却白白冤死在了自己人的刀下,夺取胜利,却不能分享胜利,可惜!然英雄是不能只以成败得失而论的,起码在剑门关的历史上他们全都留下了自己最光辉的一章。
(开剑门)篇:
诸葛亮开剑门与北伐“蜀道难”
不再难的《蜀道难》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一首著名的《蜀道难》,一说就是当年用来描述川北门户,有着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剑门关。”
我第一次产生出“蜀道难”中的共鸣,是在从剑门小镇通往剑门关的路上。 顺着一条蜿蜒崎岖的柏油路行走,一边是高耸着姿态怪异的磊磊危石,另一侧则是崖壁悬空。真可谓“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当我面对着“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时,也只能“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了。 仍感慨“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
想!脚下今天这条108国道还未开通的几千年前,蜀人难道真就像李白所说,“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但李白又说过:“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句看似有些前后矛盾的话,其实是在给我们暗示一个答案。
——三国时期,诸葛亮开剑门关,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地势难、气势难
我赫然止步在一方镌有剑门关三字的石碑前。“剑门关”!不错这里正是剑门关,纵使没有这方石碑,就冲这虎踞雄关的气势以及满布关楼栈道的山崖来看也不难断定。
此刻我已伫立在剑门关关楼之下,仰视着半山崖间万丈绝壁上开凿出来的剑门关楼与栈道;关楼一侧是大剑山峰,笔直如刀削倚在那里。于此地凿石开关,困难可想而知。
诸葛亮开剑门关不仅克服了剑门一带地势难的问题,还修筑出了这气势非凡的剑门关。
当年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而路经此地,剑门山正好卡住了通往汉中、长安一带的路。诸葛亮于是下令就地开山、劈石、架路。于是有了后来的“剑阁道”。诸葛亮“剑阁道”修建方式,《蜀水经》中有记载:“大剑溪峡谷石岩上还存有栈道的石孔”。可见当时的剑阁道是沿大剑溪的峭壁开凿、架设的。今天大剑溪上遗留下来的石孔,就是当年铺设栈道所留下的。
同时诸葛亮在对先秦的“金牛道”重新加以修缮,诸葛亮并不算历史上开凿剑门道路的第一人,相传当年秦欲伐蜀,就以献金牛为名,骗蜀王开辟出一条入蜀的道路,后来金牛没迎来,迎来的却是秦国人的铁蹄,这条被开辟出来的道路,就被称作“金牛道”。但毕竟当时受时间、条件的遏制,开凿出来的道路过于简陋。后来又历几代,已经慢慢荒废。是诸葛亮将其修复、拓展。
如果说剑阁道的开辟,是一场诸葛亮北征道路上与大自然间的胜利对决的话,那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气势雄伟的“剑门关”,则可以看作是象征这场人类征服大自然天险伟大胜利的标志。
据载三国时期诸葛亮建造的关楼原貌是这样的:“雄关隘口,关楼高峙,拔地而起,箭楼三屏。底屏石砌,城洞拱形;大门铁护,上铆乳钉;额嵌‘剑阁’,金光耀眼。关楼横匾:‘天下雄关’。顶楼额书:‘雄关天堑’,四墙壁画,中塑观间;弘瞻题诗,高悬窗前;翘角金铎,锒铛有声……”
剑门关作为一道军事建筑,被后世人所一直沿用。无战的时候大门敞开,烽烟四起而紧闭。原貌格局一直并无太大的改变。
有记载清朝修复后的关楼,就仍为三层结构,底层以石条砌成拱形关门。有两扇铁皮乳钉大门。门正中,镶嵌“剑阁”二字,上筑堞垛,居高临下,供瞭望射击。
历史上剑门关的最后一次大规模修缮是在民国初年,剑阁县知事张政主持进行了一次较大的修整。后民国八年,县知事王亮、剑门驿县佐范升东又进行了培修。只可惜在1936年修川陕公路时,将其拆掉。
今天我们看到的剑门关,为近代重新仿建。剑门关作为一个军事要塞,到了和平年代其用途虽然已经荒废。但我们却不该忽略它除军事以外的历史价值与人文价值,这是一个人类征服大自然的标志,也是诸葛亮卓越政绩才能的见证。
(守剑门)篇:
姜维守剑门与悲情“马奇诺防线”
悲情的“马奇诺防线”
伫立剑门关上,我突然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在剑门关历史上,乃至三国蜀后期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个人。他就是姜维。一个悲情英雄的化身。
三国历史上有记载:姜维为主尽忠,刘禅这边“投诚”了,姜维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关岗上,期望浴血救国。姜维的痴心救国梦,最后可惜还是未能力挽狂澜。
姜维守剑门,失败后,于蜀灭亡不久逝于成都,遗骸被埋葬在了剑门关这里。据传姜维的孤魂在剑门关前徘徊,化为山峰上的一块巨石,后人称作“姜维石”,那块巨石而今就在剑门关口山峰上,远观形似一个侧脸的盔甲将军人头。望着远方天际,死不瞑目。他悔恨自己未能继承武穆遗志。诸葛亮当初谋划设计出了这道依仗绝险而构成的天然关隘,来作为川北的一道门户。这条坚固的“马奇诺防线”却在自己手中沦陷。
其实我觉得姜维无须自责。正所谓:亡国者,先亡心也;民心涣散,任何再坚固的“马奇诺防线”都会抵挡不住这股汹涌澎湃的洪水”而溃堤。
剑门关的最后崩溃,归根结底已再不是姜维个人的溃败问题,而是整个蜀国的国溃。
悲情的英雄
姜维戎马生涯的后半生,是在剑门关度过的。
他先继承武穆遗志北伐中原,后又在抵御魏军入侵时,在剑门关与魏军对峙。
剑门山里如今留有许多与姜维有关的遗迹。比如今姜维庙背后的姜维洞,据说就是当年姜维议事之所;还有一个孔明兵洞,则又传说是姜维用来囤放武穆遗物的。姜维本是魏国将领,在诸葛亮北伐时期被其收服。诸葛亮死后,将自己的兵书,包括木牛流马的制作图本都传授给了他。但是由于后主无能,蜀国灭亡,姜维秘密遣人将兵书、图谱藏入山洞当中,以防落入他人之手。而兵书、图本随着姜维的去世也就成为了千古之谜。
猜度姜维所得的兵书与图本。兵书,应指行兵打仗之法。姜维用兵虽然没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但也指挥得当。在剑门关曾经屡败魏军。这也许正是诸葛亮兵书的功效。
图本中的连弩应该是一种连发弓弩,可一次射出连发箭,威力奇大。而“木牛流马”则是一种机械化的交通工具,此物不需人工饲养,能登高上坡,妙用非凡。在那个科技落后的时代,这两样东西的功效在当时可想而知。
看来姜维绝不乏“天时”“地利”。之所以要败,只因缺少了最重要的一样东西——“人和”而已。
(破剑门)篇:
邓艾破剑门与“一将功成万骨枯”
“一将功成万骨枯”之“万骨枯”
剑门关,一个天然的古战场,人与自然之间的征战、人与人之间的互征战都纷纷与此展开。既然征战,就有死亡。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在成就了极少数人的同时,又使多少生灵涂炭!
在剑门关大剑峰前我意外发现两架横放着形同天文望远镜样的东西,据一旁镜的主人说:此镜是用来观望大剑山上“阴阳双剑”的。
阴阳双剑,为一黑、一白两柄宝剑,其直插进大剑山峰的绝壁之上。至于是,因何原因要在此插剑,有人推测:历史上很多朝代在此发生过惨烈激战,不知已有多少生灵魂断于斯,为了镇住这股阴气,故双剑插关以慑冤魂……
我由此想到了三国历史上剑门关那场极为惨烈的战役:蜀后期姜维镇守剑门关,姜维引三万兵士撑剑门天险挡住魏十万大军,而魏军守领邓艾则悄悄带人偷过阴平小路,绕过剑门关口,直杀绵竹、取成都。蜀国就此灭亡。
我顺着山涧小道向上攀。剑门关道路由于是凿山开石架设而成,因此很多道路几乎是贴着崖壁在行走,又因为刚下过雨的缘故,道路便更显得有些泥泞湿滑,每走一步都需抓稳了栈道上的锁链。
想当年邓艾偷过的阴平小路,几乎是在“无路可走”的悬崖,当真是条绝路。比之脚下现在的这条山路,何止险要百倍,想想让人不寒而栗。邓艾的人马最后到达绵竹一带的时候,只剩下寥寥几千余人,大部分将士都不是在战争中牺牲的,而是在过剑门关的时候失足从悬崖上落下,给活活摔死的。
那是多么惨烈的一幕。夕阳、昏鸦、山野遍地散落残缺尸骸,这又是多么真实、生动的“万骨枯”场面啊!
功成、名就、身未退
邓艾的结局挺叫人惋惜,他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最后这个一将功成的名将,却也沦为了“万骨枯”中一具。
就在邓艾夺取了胜利,还未来得及分享胜利的时候,魏军的统帅钟会因为嫉妒邓艾抢去了他的功劳,于是就在魏王面前诬告其要谋反,不明真相的魏王遣人将邓艾捆押至洛阳,钟会因害怕事情败露,故在押解半途中就将其杀害……
传说邓艾死后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冤魂提着脑袋驾着马飞奔去洛阳找魏主伸冤,不料行至剑门一带孤玉山时,遇一正在磨豆浆的大婶,邓艾以借豆浆粘头颅为故,向其讨要豆浆,大婶一见邓艾那副尸首分家的怪模样于是大笑道:“头都掉了,粘有何用?”邓艾一听之下顿时气得一头栽下马来,于是便又有了今天传说中邓艾落马之处的“摊尸板”,而头颅与将印、马匹各自也化为大山,即今天的“人头山”“印台山”“马耳山”。战刀掉在了一条小河里,于是便又有了今天的“关刀河”。
邓艾的结局很不圆满,功成、名就但身未能退。好在已有一个无争的事实,在三国历史上,他是一个破剑门关而消灭蜀国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