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5岁的女儿是个“两面派”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ye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女儿5岁了,正在上幼儿园中班。老师说,在幼儿园,她非常乖巧懂事,经常帮老师做一些诸如摆碗筷、搬椅子之类的事情,像个小大人。可是回到家,她就像变了一个人,很任性,一点不如意就又哭又闹。有一次,我悄悄去幼儿园,从窗外观察女儿的表现,果然像老师说的一样,她正在非常认真地帮老师摆碗筷,还告诉别的小朋友别乱动碗筷,因为手上有细菌。我简直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天回到家,我也请她帮着摆碗筷,可她一口回绝了,说还要看动画片呢。她一边看动画片一边吃零食,直到全家人吃完了饭,也不肯罢休。不仅如此,她在我和她爸爸面前也表现得很不一样。因为工作关系,她爸爸不常在家,一旦回来,看她哪里都不对头,老要修理她,他觉得孩子应该有规矩,管得比较严。她在爸爸面前挺规矩的,都有点儿察言观色、缩手缩脚了。我觉得孩子本来就缺少父爱,挺可怜的,总想对她好一点,去补偿她。没想到她在我面前却很任性,经常会耍个小赖。
  最近,我们夫妻俩为了管教孩子的事,经常发生冲突,一个要严,一个要爱,谁也说服不了谁。都说家庭教育要一致,可是怎么做起来这么难呀?我们该怎么办呢?
  琪琪妈
  咨询师:
  孩子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远超过成人的想像,如果与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不同的规则进行互动,自然会有不同的表现。她知道幼儿园不是家庭,老师不是妈妈,在那里有那里的规则,而且主动去适应那里的规则,说明孩子是很聪明的,适应能力也不错。孩子在家和在外面表现不同,是正常的,只要不是太过分,都是可以理解的。
  细观一下成年人,包括我们自己,在单位、在家庭、在公共场所,随着环境的改变和角色的转变,也不可能总是一个样子。如果我们回到家像在单位一样紧张严肃,或者在单位像在家一样自由放松,无论职场生活还是家庭生活可能都会变得一团糟。
  如果孩子的表现反差过大,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检视自己,看看我们的哪些做法造成了孩子的问题,从解决自身的问题入手,去引起孩子行为的改变。而不是仅仅简单地告诉孩子要表里如一那么简单。
  说实在的,要求父母在教育上完全保持一致,是很困难的,别说上面还有几位老人也争相实施自己认为正确的教育理念了。可是,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观念对立,对孩子的成长更为不利。这就像把一只实验鼠放在一只装着电钮的箱子里,这只电钮非常没有规律,有时一按会出来食物,有时一按又会放电,这只老鼠饥饿难耐时不知道该不该去按按钮,不按吧,很饿;按吧,有可能被电击。纠结来纠结去,老鼠最后疯掉了。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讨父母的欢喜,他们觉得只有这样,自己才不会被抛弃,才能活下去,只有适应父母的规则,才能让父母喜欢自己。同时,每一个孩子都想让自己得到更多的满足,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所以最大限度地在规则之外谋取自由和利益,也是他们想要的。因此,他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持不同规则的成年人,在严厉的人面前收敛一些,免得被指责;在放任的人面前放肆一些,以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如果家长教育观念出现对立,会让持不同观念的家长,往往为了证明自己比对方正确,表现得更极端,严厉的越发严厉,溺爱的更加溺爱,而最受其害的还是孩子。对孩子伤害最大的还不是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而是他们会对自己的自我认同产生障碍,通俗点说,就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样看待自己,往往变得低自尊和低自我价值感。
  既然家长完全保持一致很困难,而观念对立又影响孩子健康成长,那该怎么办才好呢?在这里,建议家长在教育观念上,把追求完全一致改为保持和谐。具体来说,就是相互承认对方对孩子的爱和自己一样多,接纳对方的理念同样是孩子成长需要的,而不是非此即彼,各执一端,相互对立。因为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既需要无条件地接纳和温暖,也需要建立规则,两者缺一不可。更具体点说,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大家都向中间靠一靠,平日倾向严厉的家长,对孩子多一些接纳和温暖,而倾向放任的家长则要多一些规则和要求。把差异看做互补,会减少家长间的冲突,也会减少孩子内心的冲突,让孩子的内心更统一,才能使孩子能够在任何场合都表里如一地表达内心的感受,既不压抑,也不任性,成为一个自在自尊而又有规则的健康的孩子。
其他文献
为什么有的孩子怎么用眼都不近视  你肯定听说过这样“神奇”的孩子,他也上网看电脑,玩手机,以及躺着看书,但就是不近视。再瞧瞧自己的孩子,不知不觉就近视了,有时都怀疑,那个神奇的孩子只应天上有?当然不是。  孩子的视力是一个慢慢发育的过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按规律办事,就能避免近视。小孩子一般都是远视眼,这是对抗近视的最有利资源。一个正常孩子远视度数是这样发展的:3~4岁时,200~250度;5~
期刊
现在流行国学热。好多家长纠结要不要让孩子学呢,济南章丘市妇联先行一步,组织妇女干部们和孩子一起来学。白天上课一起读经,向老祖宗学习做人做事的智慧。晚上,蜡烛燃起,来上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妈妈和孩子面对面,手牵手,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就这样静静地“在一起”。有位妈妈哭得稀里哗啦,事后问她为啥,她说:我摸着孩子的手,怎么感觉这么陌生?!平常下班回家忙着做这做那,看似为孩子忙活了好多,可实际上,心
期刊
“最家长”在做关于孩子的近视调查时,山东青岛的一位家长说,她孩子上五年级,已经近视到200度,班里近一半的孩子都近视了。  这跟孙伟博士的团队所做的调查相符。孙伟博士的调查结果是:8岁之前,近视的孩子还不多,8岁是个很危险的年龄,有两成的孩子会在8岁突然出现近视,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近视的孩子越来越多,到小学五六年级时,就有一半多的孩子出现近视,初中时达到7成,高中时达到8成。现在真的是不近视一下,
期刊
让孩子扮演医生,可以克服检查的恐惧;扮演大人安慰怕黑的孩子,也很不错。  大部分孩子都经历过夜间恐惧  弟弟出生后,8岁的我要独自一个人到小南屋里睡觉。晚上睡觉时,我总是会被莫名的恐惧所困扰。我担心会有人从窗户里跑到屋里来;天棚上老鼠吱吱地叫,我担心它们会跑到我的床上;房顶上,不时有夜猫踩得瓦片稀里哗啦的响,让我怀疑是否有小偷要潜入我家。经常地,我侧着身子,竖着耳朵听外面的声音,眼睛睁着,头脑很清
期刊
据靠谱调查,到小学五年级,已经有一半孩子戴上眼镜了!  这时,近视的烦恼才刚刚开始。如果任其发展,到了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年老时,很容易视网膜脱落、黄斑出血、视网膜变性,甚至会致盲。更要命的是,“他们”的孩子,一出生就可能近视。  怎么办?端正坐姿、注意休息、多吃猪肝,这咱都知道,还有些不知道的,却是顶顶重要的,比如每天有太阳时要有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比如近视了必须马上戴眼镜。  当然,最好是
期刊
下面是一封已婚读者的来信:  我经常做一个主题的梦,就是寻找自己的爱人,从单身一直到后来我认识了老公,恋爱结婚生子,依旧如此。  最近两年,有两次印象很深,一次是心疼哭醒了,在梦里没什么主角,只是感觉自己在寻找自己的真爱,却发现找不到。梦里我很想去爱一个人,那个人却不存在,让我伤心失望。还有一次,梦见有个人向我表达好感,想让我和他一起走,后来我老公也在梦里出现了,很和气地请这个人到我们的家,当然梦
期刊
有时候,解决方案会突如其来地出现在眼前,看你是否能够抓住。  周日,为了宝儿不认真画画的事,和他生了一场气——我不理他了。其后10分钟,无论他说什么好听的我都不理他,把宝儿吓坏了。其实现在想想呢,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小孩子贪玩儿,为了能和妹妹一起晾衣服,他三分钟内完成了给画的上色过程,其质量可想而知!当时我是真得很生气,为了不出手揍他的小屁股,我下场,由爸爸出场教育。  中午,等贝贝睡觉时,我们
期刊
美国评选“儿童给成人的忠告”,第一句是:我的手很小,请不要往上面放太多的东西。  我的班上有个学生说,他爱美食,可是他说,现在 “恨不得三顿就在学校食堂混混,哪怕只吃桶面”。上高中以来,每次他称赞家里做的菜可口,妈妈马上习惯地说一句:“那你可要好好学习啊!”他向同学诉说自己的苦恼时,周围的同学都会心地笑了,原来大家的经历差不多。来自家长安排的一次旅游、买了一件小电器、一双新鞋,甚至一个冰激凌,都可
期刊
去路边看修自行车、拿妈妈的化妆品为全家人打扮……你干过吗?  周末早上,阳光洒满山东大学足球场,我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这儿晨练。  偌大的足球场分外安静。一对父子,身着印有超人图案的衣服,相互嬉戏着来到了足球场,身边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小男孩很可爱,留着酷酷的发型,看上去也就五六岁的样子,他喊着、叫着,蹦蹦跳跳地在我面前跑过。父亲则夸张地大叫着:“不要跑,我是超人!”两人就这样你追我赶地嬉戏着。 
期刊
生活即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也在生活里啊!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很多家长也在努力地督促孩子学习。桐桐出生以来,我们也一直十分注意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当然,战略上相当重视,形式上却很随机,取材十分生活化。幸运的是,给桐桐选幼儿园时,附近正好有所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幼儿园,我们就毫不犹豫地选了它。  传统节日中蕴含传统文化的精髓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体验形式,想想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