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任务,还以其独有的教学内容、训练方法和训练过程,集中反映学生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语文知识基础掌握及语文技能运用等方面的情况,因此也成为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作文如此重要,各地高考作文分所占比例可见一斑。
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效果并不佳,学生在作文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语言不能直白而有效地表达出所要的意思,影响了作文表情达意,造成阅读的难度。常听老师感叹:越来越看不懂学生的作文。其原因是学生作文语言浅陋。感情是作文的生命,在学生的作文中却充斥着大量的假话、空话和套话,粗略一看,思想境界很高,但显然是有意拔高主题。针对这些语言劣化现象,教师给以学生正确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一、多读文质兼美、风格多样的名篇佳作,扩大词句掌握容量
词句的锤炼既然是以词句的选用为重要内容,那么选用前的贮存就显得十分重要。阅读所选的材料范围可以很广,一是《语文读本》。在学习课文之后马上读,趁热打铁,与课文中的知识挂钩,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宽知识面。二是时文选读。为了让学生吸收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可以从各种报刊杂志上精选一些文章,编发《时文选读》,学生大都对《时文选读》兴趣浓厚,阅读效果会很好。三是坚持每节语文课前记三句名言,背一首古代诗词。只有多读多吟,才能获得写作必备的起码的文字功底。四是利用寒暑假,落实每个学生至少读两部长篇小说的任务。只有读那些真正意义上的书,世界文学宝库里的书,写起文章来才能信手拈来,且用词恰当,语句流畅,内容充实,析理深刻。
二、掌握现代汉语的一些规律,多做选词炼句的训练
词法、句法是词句规律的范畴,学好它们,对选词炼句大有裨益。此外,多做选词造句的练习,力争做到词语使用准确、生动、传神,文句有表现力。
例如,巧用动词可以把事物写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则春之意境全出;“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一个“噪”一个“鸣”字就起到了动静互化的效果。灵活运用形容词能把事物描写得生动而又贴切,能够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让人充分感知所描写的对象。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这样精彩的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甜甜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其中,“曲曲折折”写尽荷塘的形状,而“甜甜、亭亭、层层、袅娜、羞涩”等一连串形容词的运用,则写尽了荷花的风致,也写出了荷塘的优雅、朦胧、幽静之美。这是绘形绘色的典范。
三、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目前,在学生的作文中,存在着比较普遍的堆砌辞藻的现象,感情却是浮泛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因此难以打动人,难以获得高分。还有一些同学在写作中,一味地说套话,以为只要朝着光明的一面去写就是没错的,其实,这种思想的框框是完全应该摒弃的。人类的感情多种多样,不论高下,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可以如实表现。
语文教育老前辈都是强调学生作文“要说自己想说的话”的。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吕叔湘先生也说:“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学生作文创作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创作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创作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为创作原则。真诚是一切文学之本,尤其是初学写作者——学生所必须遵从的。对于如在某年高考作文《战胜脆弱》中,有不少学生臆造父母去世的悲痛来作文的现象,应该予以深思,并予以纠正。
四、指导学生使作文更加有文采
可采用的方法如多用修辞,尤其是比喻、拟人和排比。 比喻能让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让平淡的事物变得生动,让深奥的理论变得浅显而通俗。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便是运用比喻修辞的范例。“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作者先把山比做眉黛,似乎并无奇特之处,但作者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由此生发开去,带出另一个新鲜的比喻“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可谓独出心裁,熨贴自然。此语一出,即使“山”和“小屋”的形象呈现出新颖动人之感。即刻画了作为背景的山的厚重,又把小屋对山的点缀和生气描摹的形象逼真。写出了作者对小屋的喜爱,体现着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拟人的主要作用是化无情为有情,使形象生动,意蕴丰富。老舍《济南的冬天》这样写到: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而朱自清则在《春》中这样写春天的到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极生动地写出了春回大地时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排比从来都是一种能让作文熠熠生辉、文采顿生的修辞。“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生活中的美景随处可见:校园中寻求知识,是一道富有诗意的美景;家庭中感受亲情,是一道充满温馨的美景;社会中奉献真爱,是一道多彩的美景…… ”美存在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影子。文段用排比的手法,具体而多角度地展示了美存在的普遍,使我们深刻理解了美的内涵。语言文采斐然,给人以美的感受。
此外,化用、引用古诗词、名言警句和典故也是一个颇为有效的方法。例如下面这段文字:“语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待残荷听雨声’的萧瑟……”(2000年高考作文《冷香飞上语文》),此段妙用古诗句和名言,让文章意深神凝,文采飞扬,颇富吸引力和感染力。
总之,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通过学生的努力学习,完全可以使学生作文的语言靓起来,在高考作文中成为让改卷老师耳目一新的亮点。
(作者单位:341600江西省信丰县信丰中学)
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效果并不佳,学生在作文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语言不能直白而有效地表达出所要的意思,影响了作文表情达意,造成阅读的难度。常听老师感叹:越来越看不懂学生的作文。其原因是学生作文语言浅陋。感情是作文的生命,在学生的作文中却充斥着大量的假话、空话和套话,粗略一看,思想境界很高,但显然是有意拔高主题。针对这些语言劣化现象,教师给以学生正确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一、多读文质兼美、风格多样的名篇佳作,扩大词句掌握容量
词句的锤炼既然是以词句的选用为重要内容,那么选用前的贮存就显得十分重要。阅读所选的材料范围可以很广,一是《语文读本》。在学习课文之后马上读,趁热打铁,与课文中的知识挂钩,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宽知识面。二是时文选读。为了让学生吸收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可以从各种报刊杂志上精选一些文章,编发《时文选读》,学生大都对《时文选读》兴趣浓厚,阅读效果会很好。三是坚持每节语文课前记三句名言,背一首古代诗词。只有多读多吟,才能获得写作必备的起码的文字功底。四是利用寒暑假,落实每个学生至少读两部长篇小说的任务。只有读那些真正意义上的书,世界文学宝库里的书,写起文章来才能信手拈来,且用词恰当,语句流畅,内容充实,析理深刻。
二、掌握现代汉语的一些规律,多做选词炼句的训练
词法、句法是词句规律的范畴,学好它们,对选词炼句大有裨益。此外,多做选词造句的练习,力争做到词语使用准确、生动、传神,文句有表现力。
例如,巧用动词可以把事物写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则春之意境全出;“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一个“噪”一个“鸣”字就起到了动静互化的效果。灵活运用形容词能把事物描写得生动而又贴切,能够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让人充分感知所描写的对象。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这样精彩的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甜甜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其中,“曲曲折折”写尽荷塘的形状,而“甜甜、亭亭、层层、袅娜、羞涩”等一连串形容词的运用,则写尽了荷花的风致,也写出了荷塘的优雅、朦胧、幽静之美。这是绘形绘色的典范。
三、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目前,在学生的作文中,存在着比较普遍的堆砌辞藻的现象,感情却是浮泛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因此难以打动人,难以获得高分。还有一些同学在写作中,一味地说套话,以为只要朝着光明的一面去写就是没错的,其实,这种思想的框框是完全应该摒弃的。人类的感情多种多样,不论高下,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可以如实表现。
语文教育老前辈都是强调学生作文“要说自己想说的话”的。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吕叔湘先生也说:“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学生作文创作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创作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创作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为创作原则。真诚是一切文学之本,尤其是初学写作者——学生所必须遵从的。对于如在某年高考作文《战胜脆弱》中,有不少学生臆造父母去世的悲痛来作文的现象,应该予以深思,并予以纠正。
四、指导学生使作文更加有文采
可采用的方法如多用修辞,尤其是比喻、拟人和排比。 比喻能让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让平淡的事物变得生动,让深奥的理论变得浅显而通俗。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便是运用比喻修辞的范例。“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作者先把山比做眉黛,似乎并无奇特之处,但作者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由此生发开去,带出另一个新鲜的比喻“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可谓独出心裁,熨贴自然。此语一出,即使“山”和“小屋”的形象呈现出新颖动人之感。即刻画了作为背景的山的厚重,又把小屋对山的点缀和生气描摹的形象逼真。写出了作者对小屋的喜爱,体现着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拟人的主要作用是化无情为有情,使形象生动,意蕴丰富。老舍《济南的冬天》这样写到: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而朱自清则在《春》中这样写春天的到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极生动地写出了春回大地时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排比从来都是一种能让作文熠熠生辉、文采顿生的修辞。“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生活中的美景随处可见:校园中寻求知识,是一道富有诗意的美景;家庭中感受亲情,是一道充满温馨的美景;社会中奉献真爱,是一道多彩的美景…… ”美存在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影子。文段用排比的手法,具体而多角度地展示了美存在的普遍,使我们深刻理解了美的内涵。语言文采斐然,给人以美的感受。
此外,化用、引用古诗词、名言警句和典故也是一个颇为有效的方法。例如下面这段文字:“语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待残荷听雨声’的萧瑟……”(2000年高考作文《冷香飞上语文》),此段妙用古诗句和名言,让文章意深神凝,文采飞扬,颇富吸引力和感染力。
总之,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通过学生的努力学习,完全可以使学生作文的语言靓起来,在高考作文中成为让改卷老师耳目一新的亮点。
(作者单位:341600江西省信丰县信丰中学)